遇見陸遊,遇見沉鬱悲涼與豪情奔放兼具的古詩詞

2020-12-26 光影說英語

陸遊(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遊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遊奉詔入蜀,與範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裡。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遊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遊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譯文:驛站之外的斷橋邊,梅花孤單寂寞地綻開了花,無人過問。暮色降臨,梅花無依無靠,已經夠愁苦了,卻又遭到了風雨的摧殘。梅花並不想費盡心思去爭豔鬥寵,對百花的妒忌與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塵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樣散發出縷縷清香。

賞析:縱觀全詞,詩人以物喻人,託物言志,巧借飽受摧殘、花粉猶香的梅花,比喻自己雖終生坎坷,絕不媚俗的忠貞,這也正像他在一首詠梅詩中所寫的「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氣憐」。陸遊以他飽滿的愛國熱情,譜寫了一曲曲愛國主義詩篇,激勵了並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謂「雙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譯文:不要笑農家臘月裡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的年景裡待客菜餚非常豐繁。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豔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保存。今後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閒遊,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賞析:首聯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臘酒,指臘月釀製的酒。豚,是豬。足雞豚,意謂雞豬足。這兩句是說農家酒味雖薄,而待客情意卻十分深厚。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儘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讚賞。次聯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來廣泛被人引用。「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讀了如此流暢絢麗、開朗明快的詩句,仿佛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益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家茅舍,隱現於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前三聯寫了外界情景,並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詩人似乎意猶未足,故而筆鋒一轉:「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無時,隨時。詩人已「遊」了一整天,此時明月高懸,整個大地籠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給春社過後的村莊也染上了一層靜謐的色彩,別有一番情趣。於是這兩句從胸中自然流出:但願而今而後,能拄杖乘月,輕叩柴扉,與老農親切絮語,此情此景,不亦樂乎!一個熱愛家鄉,與農民親密無間的詩人躍然紙上。

《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我!

賞析:從詩中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也凝聚著詩人畢生的心事,詩人始終如一地抱著當時漢民族必然要光復舊物的信念,對抗戰事業具有必勝的信心。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表明詩人即將離開人世,就什麼都沒有了,萬事皆空,用不著牽掛了,從中體會詩人那種悲哀悽涼之心情。但從詩人的情感流向來看,有著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萬事空」這話看來平常,但就全詩來說非常重要。它不但表現了詩人生死所戀,死無所畏的生死觀,更重要的是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襯作用。「元」、「空」二字更加強勁有力,反襯出詩人那種「不見九州同」則死不瞑目的心情。第二句「但悲不見九州同」描寫詩人的悲愴心境。此句詩意是詩人向兒子們交代他至死也無法排除的極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沒有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而深深感到遺憾。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詩人臨終前悲愴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沒有看見祖國的統一。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為「不見九州同」。「悲」引擢文盟字深刻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悲哀、遺感之情。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詩人以熱切期望的語氣表達了渴望收復失地的信念。表明詩人雖然沉痛,但並未絕望。詩人堅信總有一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復失地。有了這一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最後一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一轉,無奈自己已經看不到祖國統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託於後代子孫。於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你的父親。表達的詩人堅定的信念和悲壯的心願,充分體現了年邁衰老的陸遊愛國、報國之情,從中受到感染,加深熱愛祖國的情感。

《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賞析:首聯詩人讚揚了古人刻苦做學問精神。頷聯是說做學問的艱難。詩的前兩句,讚揚了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以及做學問的艱難。說明只有少年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竭盡全力地打好紮實基礎,將來才能成就一番事業。詩人從古人做學問入手娓娓道來,其中「無遺力」三個字,形容古人做學問勤奮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動又形象。詩人語重心長地告誡兒子,趁著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時光奮力拼搏,莫讓青春年華付諸東流。

《讀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

譯文:歸鄉隱居的志向就算沒有那五畝田園也依然如故,讀書的本意原在於黎民百姓。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卻還是閱讀完了兩萬的蠅頭小字。

賞析:「歸老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一二句直抒胸臆,說自己讀書 是為了人民,前兩句不重情節畫面,而是把事實壓縮在極其精煉的詩句內,著重抒寫自己的主觀感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強烈的抒情性。一個「寧無」把詩人內心深處對黎民百姓的牽掛表達的淋漓盡致。也顯示詩人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情操。在封建時代,能提出「讀書本意在元元」,把讀書看做是為百姓而讀,展現了詩人的可貴。三四句是寫實,具有二個特點:一是細節的真實性,燈下讀書,眼神已大不如從前了。寫這首詩時,詩人已經是老人了,透過詩句,詩人燈下讀書的形象出現在眼前。二是具體描寫方式的客觀性,一盞青燈為何出現在陸遊的詩中,因為是其讀書生涯中最為重要的一件物體,故而成了其讀書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意象。作者通過對現實生活的客觀,具體的描寫,從作品的場面和情節中自然地體現出作者的忠於人民思想傾向和愛憎感情,儘管明白如話,淺顯平淡,但卻淺中有深,平中有奇。把詩人在孤燈之下,老眼昏花地閱讀蠅頭小字的場景,維妙維肖地刻劃出來。既是對生活描寫,更是對後人告誡,寓意深遠。

《訴衷情·當年萬裡覓封侯》

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譯文:回憶當年鵬程萬裡為了尋找建功立業的機會,單槍匹馬奔赴邊境保衛梁州。如今防守邊疆要塞的從軍生活只能在夢中出現,夢一醒不知身在何處?灰塵已經蓋滿了舊時出徵的貂裘。胡人還未消滅,鬢邊已呈秋霜,感傷的眼淚白白地淌流。這一生誰能預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敵在天山,如今卻一輩子老死於滄洲!

賞析:上片開頭以「當年」二字楔入往日豪放軍旅生活的回憶,聲調高亢,「夢斷」一轉,形成一個強烈的情感落差,慷慨化為悲涼。至下片則進一步抒寫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跌入更深沉的浩嘆,悲涼化為沉鬱。陸遊這首詞,飽含著人生的秋意,但由於詞人「身老滄洲」的感嘆中包含了更多的歷史內容,他的闌幹老淚中融匯了對祖國熾熱的感情,所以,詞的情調體現出幽咽而又不失開闊深沉的特色,比一般僅僅抒寫個人苦悶的作品顯得更有力量,更為動人。

《書憤五首·其一》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譯文: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 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 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記得在瓜洲渡痛擊金兵, 雪夜裡飛奔著樓船戰艦。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 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想當初我自比萬裡長城, 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髮如霜, 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 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 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賞析:「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尾聯亦用典明志。諸葛堅持北伐,雖「出師一表真名世」,但終歸名滿天宇,「千載誰堪伯仲間」。千載而下,無人可與相提並論。很明顯,詩人用典意在貶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復中原之志亦將「名世」。詩人在現實裡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將渴求慰藉的靈魂放到未來,這自然是無奈之舉。而詩人一腔鬱憤也就只好傾洩於這無奈了。 通過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賢的業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諸葛亮,施展抱負。回看整首詩歌,可見句句是憤,字字是憤。以憤而為詩,詩便儘是憤。

相關焦點

  • 陸遊十句經典古詩詞,雄奇奔放,沉鬱悲涼
    陸遊南宋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陽人。生於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親友間愛國思想的薰陶。紹興中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即位,賜進士出身,曾任鎮江、隆興通判。1170年入蜀,任夔州通判。1172年,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投身軍旅生活。後官至寶章閣待制。
  • 從陸遊看宋詩為什麼比不過唐詩,因為他只能止步於鐵馬秋風大散關
    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遊的詩與盛唐時代的人相比,有什麼高下之分?陸遊的詩更盛唐詩人相比,只是少了一份格局與氣度!歷史與時局的局限並非其本人之過錯,不如說是一種遺憾。
  • 夏目漱石的沉鬱悲涼,是文學家共有的氣質
    除此之外,無論他的作品內容如何的千變萬化,唯一點不變的是作品中那不可忽視的一抹沉鬱悲涼,在字裡行間傾瀉而出。 而夏目漱石的這種沉鬱悲涼,是文學家共有的氣質。比如說,中國作家莫言和西方作家馬爾克斯。
  • 陸遊最有哲理的一句詩,千百年來被人們廣泛引用!
    陸遊,南宋著名愛國詩人,詩、詞、文俱有很高的成就,其詩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和杜甫的沉鬱悲涼,尤其是詩中飽含愛國情懷,對後世影響深遠。陸遊也是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並且留傳下來最多的詩人,現存詩詞9300餘首。
  • 清明節祭奠陸遊:二十句古詩詞,「老子」 戲說一個不一樣的陸遊
    也就是這樣的生活,我們可以見到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陸遊。放翁,這個號也有兩個側面的意思。一個就是為官的時候,敢於直言主戰,收到保守派主和派的排擠嘲弄,於是陸遊索性就來個放蕩不羈,放縱馳騁;另外,一個就是陸遊在閒賦朝野生活的時候,奔放,瀟灑,徹底放縱自己。以梅花自喻,一生酷愛梅花,酒不離身,生活點點滴滴都用詩詞來表達。在心靈深處就認為自己是高人,有才情會精通詩詞,常常以老子自居。
  •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
    書成後,陸遊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遊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遊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 詩詞|一花一葉可成詩,一樹梅花一放翁 10首詞品讀不一樣的陸遊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遊出生於書香世家,自由聰慧,仕途坎坷,他的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選陸遊的詞,還是比較難選的,眾所周知,陸遊在詩上的成就要大於詞。
  • 陸遊最經典的五首七律: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陸遊雖然是宋朝人,但卻以詩出名,他的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今天我們來欣賞他幾首七律。1、遊山西村宋代:陸遊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 從陸遊「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獨立顧八荒」中品味人生真意
    宋代四大家分別是蘇軾、王安石、黃庭堅和陸遊,而南宋四大詩人則為陸遊、楊萬裡、範成大和尤袤。很顯然,北宋詩壇力壓南宋,而陸遊可以稱作南宋詩人第一人。陸遊像陸遊,字放翁,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
  • 夜讀丨古詩詞裡遇見最美的端午
    古詩詞中的端午節,既是一幅內容豐富的民俗圖,又是一曲悼念屈子的歌;品讀端午節詩詞,既能讓人感受到濃濃的節日喜慶氛圍,又能讓人沉浸在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深深緬懷之中;它給你一份歡喜雀躍,也給你一種深沉靜穆。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品讀幾首關於端午的古詩詞。
  • 陸遊:敢不敢和我一起讀《臥春》
    陸遊:《臥春》不是我寫一、詩詞概念但凡上過學的人,都被父母、老師逼著背過詩詞。詩詞有長有短,短的可能只有短短幾個字。比如說我國的第一首愛情詩《候人歌》,只有短短地4個字:候人猗兮。談一談陸遊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寫過古詩詞的人千千萬,並因此而留下芳名的詩人、詞人也不在少數。以至於三歲的孩子也能信口道出幾名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一位著名的詞人——陸遊。
  • 李蔚:陸遊唐婉,魂喪沈園
    主考官陳子茂閱卷,取為第一,而秦檜的孫子秦壎反而位居陸遊下,秦檜大怒。次年,陸遊參加禮部考試,秦檜指示主考官不得錄取陸遊。陸遊仕途受阻。陸遊滿懷憂鬱,遊園散心,意外地看見唐婉趙士程夫妻也在此遊玩。趙士程,皇家後裔,門第顯赫,系同郡名士,心胸開闊,十分體貼疼愛妻子。陸遊正要離去,趙士程讓唐婉帶點酒菜,送給她的那位表兄。陸遊唐婉兄妹,默默對坐。
  • 20句悲涼傷感的古詩詞,讀到第11句時已黯然淚下
    我們都知道,古代有很多詩人,他們都會將自己的情感通過詩句表達出來,有言志的,有抒情的,思鄉的,絕望的,那麼今天小編就羅列出來20句很悲涼的詩句1.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____宋.陸遊《釵頭鳳·紅酥手》14.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____秦.佚名《越人歌》15.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____宋.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16.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清.魏子安《花月痕》17.
  • 超感動的情感英文短句:三生有幸遇見你,縱使悲涼也是情
    三生有幸遇見你,縱使悲涼也是情。I am so lucky to meet you, even sad.一個人可以走很快,兩個人才能走更遠。
  • 遇見麗江,遇見香格裡拉,才算到過真正的雲南
    都說旅行就是重新遇見自己,世間的所有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見冬就有了歲月,人遇見人就有了生命。這世間大多遇見都是隨緣隨心,但作為一名愛好分享的旅遊體驗師,有的美好遇見我卻總忍不住想讓更多人遇見,不想你錯過。
  • 「疼到骨裡」的走心文案:三生有幸遇見你,縱使悲涼也是情
    三生有幸遇見你,縱使悲涼也是情。
  • 5本久別重逢文,三生有幸遇見你,縱使悲涼也是情
    今日推薦:5本久別重逢文,三生有幸遇見你,縱使悲涼也是情TOP1:《寸寸相思復何夕》 作者:犀利呼嚕文案:久別重逢文,三生有幸遇見你,縱使悲涼也是情,多年以後再次邂逅,兩人久久相視而立這才發現,原來,不是所有望眼欲穿的等待都能換來再次重逢的無話不談點擊下方小卡片,可以免費閱讀精彩選段:「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小姑娘
  • 讀詩人陸遊的《觀邸報感懷》,難求壯士白羽箭,且岸先生烏角巾
    這首詩是陸遊看到傳來宋軍捷報後所作。在詩中陸遊表達了自己因看捷報而帶來的喜悅和激起的雄心壯志,也抒寫了他被迫閒居,年老體衰,因此不能報效國家的悲哀。詩的情感深沉,風格蒼涼。首聯,作者說自己一生經歷了六代皇帝,自稱壽域之民,深受皇家恩澤,現在雖已年屆毫蠢,但尚肝膽輪困,猶有雄心壯志。
  • 古詩詞鑑賞——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二)「南宋」陸遊
    衝關趣味多陸遊-------鐵馬冰河入夢來當詩人在六十八歲高齡,一身病痛,孤獨地躺在荒涼的鄉村裡,他會想起很多往事。「尚思為國戍輪臺的報國豪情仍然迴蕩在心裡。這種磅礴之氣報國豪情伴隨了陸遊的一生,當南宋皇帝偏安江南,朝中士大夫紛紛在江南的小橋流水中風花雪月、吟詩頌詞之時,陸遊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北伐,無時無刻不在渴望著祖國的統一,雖屢受投降派的讒毀排擠,始終矢志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