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筆架山也叫薄山,形若利劍,直刺天空。山脊狀若薄牆,形似筆架——秀,奇,險。
筆架山位於青州王墳,距臨朐石門坊也就三四公裡吧。在石門坊,太平崮都能看到筆架山。
這是在太平崮古山寨拍的筆架山,筆架山西面,狀似一條趴著的沙皮狗的是方山。
這是在石門坊讀月亭看到的筆架山。
這是去年在筆架山下看桃花時拍的。也許是山中小氣候的原因,也許是桃樹品種的事,這裡的桃花比杏花開得都早。所以當其他樹木都沒睡醒的時候,這裡的桃花早早綻放,不少遊客被桃花吸引而來。
這半年比較懶散,從4月28號和老吳去筆架山,現在算來已經四個多月不爬山了。一來夏天草木茂盛,怕蟲蟲蟻蟻;二來夏天太陽火辣,曬後容易過敏。
4月28日不到六點,途徑石門坊,傅家峪,從筆架山南面山麓登山。
以前只是遠觀筆架山,地形不很了解,我們穿越了幾個山頭才看到筆架山。
老吳純手工製作的防曬口罩好看,透氣,而且型設計的好,戴著舒服!漂亮吧?(可惜,這次爬山俺把口罩和俺的這個紅褂子弄丟了,心疼)
穿過荊棘灌木,我們從筆架山東側準備登頂。
到達山腰,準備逐個徵服筆架峰尖,發現無路可登,先從山陰面尋路。
俺的褂子雖然看這照片還在腰上,但感覺就是在這裡丟的。
從山背面折返兩次尋路,終於到達第一個筆架峰,站在上面感覺戰戰兢兢。
這是老吳在第二峰底下拍的第一峰,真應了那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看圖片才發現山峰風化的厲害,石頭隨時都有塌裂的危險,但當時只感覺地形險峻,沒發現身邊無堅可摧的山體居然千瘡百孔。
這是在第一峰尖看到的第二峰。
從第一峰又下至山陰山腰,向西北,這裡有很多枯死的松樹東倒西歪,我們要從枯樹下鑽過或跨過才能西行,有一種穿越原始森林的感覺。可惜有原始森林感覺的圖片已經找不到了。
手腳並用,攀爬差不多80度的山崖。
看看圖片就知道這山有多險峻,爬上每一個山尖,心跳加速腿發顫,都要坐坐緩一緩。
這是在第三峰頂看無路可登的第二峰,不過感覺肯定專業驢友會登上去,只不過我們沒發現路線罷了。
真忘了這圖片是哪個山峰的。老吳發圖片提醒才發現,這大石頭的確很像小學歷史書上那北京人頭像。
還有一張圖片,也是老吳提醒才發現,一塊山石頂上,就像一個外星人人頭一樣,當時感覺很怪異,就把圖片刪除了,現在想找也找不回了。
爬秧的藤本植物也開花了
形似槐花,黃色的,可能是野槐吧!
像茉莉花,挺香的。
像燈籠,深紫色,漂亮!
山中野丁香
大葉榆榆錢的確大。
筆架山西北望,圓山頭叫插旗山。
插旗山遠看的確名副其實來,山頂有旗子飄揚。
在筆架山最高峰向西北方向觀方山。以前遠看方山,總感覺像一隻趴著的沙皮狗,近看不像了,但還形似點兒。在這位置也能看出筆架山的確是狀如薄牆。
方山山腰看方山絕壁千仞。
從方山方向回望筆架山。
在筆架山山腰看下面山腰寺廟。
這是去年看桃花時拍的山腰寺廟。
沒有登山杖,沒有登山鞋,就憑著一股熱情,倆人就去徵服這麼險峻的山,現在想想還有點後怕。手機內存不足,很多圖片都刪除了,造個美篇記錄一下這次的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