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點讚恩施玉露茶:產業助脫貧 綠色資源村民共享

2020-12-14 荊楚網

湖北恩施培育玉露茶產業助脫貧 綠色資源村民共享

「這陣子,我的微信朋友圈被鄉親們發的恩施玉露茶刷屏了,今年玉露鮮葉價格又要『創新高』了。」6月18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屯堡鄉花枝山恩施玉露茶葉基地,土家姑娘湯宗萍一邊採摘茶葉一邊自豪地說。

馬蘇娥是芭蕉鄉高拱橋村楓香坡侗寨一位普通農婦。她動員71戶農民辦起了楓香坡侗寨生態農業合作社,帶領農民唱山歌,跳民族舞和賣富硒玉露茶葉,依靠鄉村旅遊脫貧致富。

正在接待遊客的馬蘇娥說:「每天迎來送往,唱歌跳舞,推介茶葉,忙得非常充實,幸福指數蠻高的。」說起收入,馬蘇娥毫無掩飾地說:「我們每年接待遊客40萬人,通過吃、住、賣茶葉,年收入不低於200萬元。」

據了解,恩施依託35萬餘畝茶園資源,利用民族文化、恩施玉露茶文化、山水生態等資源,將農業和旅遊業緊密結合,實現了恩施硒茶與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積蓄了鄉村振興新動能。預計今年恩施茶葉總產值20億元左右,綜合產值可達45億元。

近年來,恩施市委市政府把恩施玉露作為當地的產業名片來打造,成立了茶葉辦公室等專門機構,負責協調玉露茶產業發展相關問題。恩施茶企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與貧困戶籤訂保護價收購恩施玉露原材料,共結對幫扶12391戶貧困戶39651人。此外,恩施還非常重視玉露傳承人的培養,尤其是從貧困戶中挑選一部分有文化基礎的村民,進行技能培訓。目前已培養恩施玉露加工技術人員300多名。

「可以說,一代一代恩施人致力於建設和保護綠色生態、實現綠色發展,才收到了綠水青山的回饋,實現了村民的脫貧致富。」恩施州政協副主席、恩施市委書記向前進說。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點讚恩施玉露茶:產業助脫貧 綠色資源村民共享
    湖北恩施培育玉露茶產業助脫貧 綠色資源村民共享「這陣子,我的微信朋友圈被鄉親們發的恩施玉露茶刷屏了,今年玉露鮮葉價格又要『創新高』了。」6月18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屯堡鄉花枝山恩施玉露茶葉基地,土家姑娘湯宗萍一邊採摘茶葉一邊自豪地說。馬蘇娥是芭蕉鄉高拱橋村楓香坡侗寨一位普通農婦。她動員71戶農民辦起了楓香坡侗寨生態農業合作社,帶領農民唱山歌,跳民族舞和賣富硒玉露茶葉,依靠鄉村旅遊脫貧致富。正在接待遊客的馬蘇娥說:「每天迎來送往,唱歌跳舞,推介茶葉,忙得非常充實,幸福指數蠻高的。」
  • 湖北恩施培育玉露茶產業助脫貧
    原標題:綠色資源 村民共享 本報武漢6月19日電 (範昊天、汪盛松)「這陣子,我的微信朋友圈被鄉親們發的恩施玉露茶刷屏了,今年玉露鮮葉價格又要『創新高』了。」6月18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屯堡鄉花枝山恩施玉露茶葉基地,土家姑娘湯宗萍一邊採摘茶葉一邊自豪地說。
  • 湖北:「恩施玉露」茶飄香 成精準脫貧先鋒產業
    恩施市現有茶園面積35萬畝,適宜加工恩施玉露的達22萬畝,茶葉產業已成為恩施市精準脫貧的先鋒產業2018年5月18日,湖北恩施市屯堡鄉花枝山恩施玉露茶葉基地雲霧繚繞,宛若仙境,農民在茶園採摘加工恩施玉露用的茶葉。
  • 「最綠色」的恩施玉露原來是這樣走出深閨的
    一紅一綠,兩個精緻的茶罐,擺在風景秀美的武漢東湖邊。紅色茶罐裡,裝的是「利川紅」;綠色茶罐裡,裝的是「恩施玉露」。4月28日,恩施玉露與利川紅一起,作為2018國事活動茶敘用茶,經人民日報官微報導後,一夜刷屏,成為風靡大江南北的「網紅」。「曾經養在深閨人不識的恩施玉露,如今終於揚眉吐氣了!」熟悉與喜愛恩施玉露茶的朋友們,對此津津樂道。
  • 恩施玉露茶,為什麼這紅火?
    恩施州政協副主席、恩施市委書記向前進表示,恩施市是「中國名茶之鄉」「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近年來,全市上下勤練內功,巧借外力,通過穩定基地、提升質量、強化品牌等措施,夯實茶產業發展基礎,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了茶業增效茶區增綠茶農增收的喜人局面。   綠是恩施茶葉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大的優勢。    品相綠。
  • 湖北恩施:2020年茶產業呈逆勢向好的發展態勢
    「茶產業是恩施州的傳統優勢產業和重要扶貧產業。近年來,我們抓住脫貧攻堅、國家農業農村部定點幫扶和東西部協作機遇,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圖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級巡視員陳曉燕 圖片來源:新華社印務有限責任公司為建立產業扶貧助農長效模式,助農增收致富,以「山水中茶·中國印象」為主題的中茶生態特選茶新品發布會10月23日在北京舉辦。
  • 湖北網紅市長「帶貨」直播代言,為恩施玉露茶加油打call
    「恩施玉露用冷水也可以泡,夏天的時候你想喝茶了就可以用一瓶礦泉水,一點恩施茶就可以泡茶喝,我來演示一下。」在直播間裡,恩施市副市長楊凱軍妙語連珠、侃侃而談,從恩施的自然環境到茶葉的製作流程都向廣大網友進行了介紹,並在現場示範了恩施玉露茶葉冷泡的衝泡方法,得到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和點讚。
  • 「最綠色」的恩施玉露原來是這樣走出深閨的
    一紅一綠,兩個精緻的茶罐,擺在風景秀美的武漢東湖邊。紅色茶罐裡,裝的是「利川紅」;綠色茶罐裡,裝的是「恩施玉露」。4月28日,恩施玉露與利川紅一起,作為2018國事活動茶敘用茶,經人民日報官微報導後,一夜刷屏,成為風靡大江南北的「網紅」。「曾經養在深閨人不識的恩施玉露,如今終於揚眉吐氣了!」熟悉與喜愛恩施玉露茶的朋友們,對此津津樂道。
  • 恩施玉露茶
    首屆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論壇18日在北京舉辦,經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組評估,恩施玉露品牌價值為1.87億元,恩施富硒茶品牌價值為0.12億元。此次論壇由農業部信息中心主辦,是我國第一次以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為主題的專業高層論壇,也是我國第一次由專業研究機構開展農產品品牌價值評估。
  • 湖北網紅市長「帶貨」直播代言,為恩施玉露茶加油打call
    「恩施玉露用冷水也可以泡,夏天的時候你想喝茶了就可以用一瓶礦泉水,一點恩施茶就可以泡茶喝,我來演示一下。」在直播間裡,恩施市副市長楊凱軍妙語連珠、侃侃而談,從恩施的自然環境到茶葉的製作流程都向廣大網友進行了介紹,並在現場示範了恩施玉露茶葉冷泡的衝泡方法,得到了不少網友的關注和點讚。
  • 恩施名片——玉露茶
    中國茶葉學會副理事長、湖南農業大學教授施兆鵬為恩施玉露題字:「恩施玉露、茶中極品」;日本茶師清水康夫到恩施考察茶葉生產時題字:「恩施玉露、溫古知新」。恩施玉露是中國傳統名茶。自唐時即有「施南方茶」的記載。明代黃一正《事物紺珠》載:「茶類今茶名……崇陽茶、蒲圻茶、圻茶、荊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
  • 玉露茶香飄出大山
    玉露茶香飄出大山——央視大型直播《走村直播看脫貧》走進洞下槽村側記全媒體記者 趙盛迷直播洞下槽村貌「為恩施點讚,恩施產品走出大山9月16日上午10點,隨著熱鬧的鑼鼓聲和歡呼聲,央視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網絡直播在恩施市白楊坪鎮洞下槽村拉開了序幕。直播中,主持人融入當地,參與古街村民趕集,觀看恩施燈戲,體驗恩施玉露制茶技藝,前往茶園與茶農互動,切身感受當地依託茶產業發展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的生動故事。
  • 湖北恩施:玉露茶香飄出大山
    俄發現洞穴熊遺骸 距今逾2.2萬年中新網湖北新聞9月17日電 (趙盛迷 劉嬌)「為恩施點讚,恩施產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9月16日上午10點,隨著熱鬧的鑼鼓聲和歡呼聲,央視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網絡直播在恩施市白楊坪鎮洞下槽村拉開了序幕。
  • 恩施市開展「恩施玉露」茶文化進校園活動
    活動中,親硒源茶業董事長、國家中級評茶員、「恩施玉露」茶產業協會副會長蔣子祥向恩施思源實驗學校師生介紹了「恩施玉露」傳統製作技藝,分享了「恩施玉露」茶成為「湖北第一歷史名茶」、「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中國十大富硒品牌」、「恩施硒茶第二屆茶王大賽綠茶茶王」、連續兩屆入選農業部優農中心「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的輝煌歷史和恩施玉露的「前世今生」。
  • 央媒省媒記者進恩施,看看他們怎麼說……
    >1恩施市白楊坪鎮洞下槽村參觀藍焙玉露文化館了解玉露製作工藝品一杯正宗的玉露茶長江網恩施市洞下槽村:打造脫貧新路子,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恩施市白楊坪鎮宣傳委員譚健告訴記者,為了下一步發展,近年來,洞下槽村持續在打造三個基地:一是以有機茶園和現代化生產線為基礎的茶葉種植及加工基地,二是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恩施玉露製作技藝為代表的茶文化體驗基地
  • 恩施玉露茶
    首屆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論壇18日在北京舉辦,經品牌價值評估課題組評估,恩施玉露品牌價值為1.87億元,恩施富硒茶品牌價值為0.12億元。近年來,在發展茶葉產業上,恩施市堅持「整合品牌成大器」的理念,把恩施玉露作為該市「三張名片」之一全力打造,今年成效開始顯現。3月28日在武漢成功舉辦「湖北第一歷史名茶」恩施玉露授牌儀式暨新聞發布會,6月28日恩施玉露地理標誌產品證明商標註冊公告發布。據專家介紹,這次品牌價值評估,將推進以恩施玉露為主的恩施富硒茶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重要作用。
  • 茶科普 | 都是玉露,恩施玉露與日本玉露有什麼區別?
    恩施玉露與日本玉露(煎茶)都是蒸汽殺青,日本玉露方法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日本玉露加工機械、工藝流程是按照恩施傳統手工生產玉露的工藝演變而成的,是對中國傳入制茶法的繼承和發展,兩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 恩施玉露茶好喝嗎,恩施玉露茶怎麼樣測評
    內袋採用密封袋防潮,這也是茶葉包裝常用的方法,主要還是防潮防跑串味,儘量保留茶的原味品質。亮點與細節包裝簡潔,產品名稱、品種一目了然。原生態的圖片配上端莊的品名~清雅。而一份好茶絕不是由外包裝來決定的;重要的是內質。"條索緊圓光滑,纖細挺直如針,色澤蒼翠綠潤。"
  • 恩施市聚力「恩施玉露」品牌建設
    恩施日報訊(記者朱述耀)7月23日,恩施市召開「恩施玉露」品牌管理座談會,該市茶葉協會及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為「恩施玉露」未來發展建言獻策。「恩施玉露」作為州域公用品牌恩施硒茶的子品牌,恩施市著力提升其品牌影響力。
  • 增強維護「恩施玉露」品牌意識
    範建生據報導,近日,恩施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茶葉市場整治及「恩施玉露」地理標誌保護工作。享有「中國十大名茶」和「湖北第一歷史名茶」之稱的「恩施玉露」,歷史悠久,其加工工藝沿襲唐朝的蒸青制茶工藝,創製於清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恩施玉露」作為蒸青茶,其幹茶、湯色、葉底「三綠」特徵明顯,堪稱綠茶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