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全家被殺,還有後代嗎?為何幾百年後有人卻自稱是他的後代?

2020-12-23 歷史紀聞

李陵是李廣的孫子,雖然同樣都是李家人,而且他也遺傳了很多李廣的良好基因,但是卻沒有像李廣一樣建功立業。原本漢武帝還想著,他畢竟是李廣的孫子,在軍事方面有一些才能,如果重用他,應該可以為漢朝抵禦匈奴外患。

可是沒想到,他被匈奴打敗以後,直接投降了匈奴。為此漢武帝很生氣,既然他是人在匈奴不能把他怎麼著,那就拿他的家人開刀。僅僅因為他一人投降匈奴,他的家人卻全部都被漢武帝殺了。

雖然這些人很無辜,但是漢武帝可不管那麼多,就連為李陵的家人求情的司馬遷也受到了牽連。既然李林的家人都被殺了,那他應該沒有後代,但是為什麼到了隋朝,太師李穆卻說他是李陵的後代呢?

李陵投降匈奴以後,漢武帝確實殺了他全家。徵戰沙場的人應該有骨氣,就算是戰敗了也不能投降或者當逃兵,不然肯定會被人看不起。可是李陵戰敗後卻覺得如果不投降又不當逃兵,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活著最起碼還有希望,如果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很顯然,如果當了逃兵,未來的日子也不好過,但如果投降匈奴,沒準還能得到匈奴單于的賞識。於是他選擇了投降匈奴。但不管他是自願投降還是被逼無奈,他的行為都讓漢武帝很生氣。

其實漢武帝並沒有殺他的家人,但是他在匈奴待遇很好,漢武帝知道以後,覺得他已經完全忘記自己是漢朝人,一氣之下下令把他的妻子兒女和族人都殺了。所以說就算李陵本身有後代,但是肯定也都被漢武帝給殺了。

李陵很可能是有後代的。李陵雖然投降匈奴了,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就完全不記得漢朝的好。雖然匈奴給了他一個官職,但他並不想和漢朝打仗。可李陵也是個人才,雖然他敗給了匈奴,但是這主要還是因為匈奴部隊人數太多,他們是靠人數的優勢取得勝利的,這並不代表李陵在作戰上沒有能耐。

匈奴人見識過李陵的部隊有多麼兇悍,所以對李陵也格外重視。為了讓李陵完全把心思放在匈奴,參與還專門封他做了堅昆王,並把自己的女兒許給他。當時李陵還年輕,和匈奴的女兒生下幾個孩子應該不是問題。由此可見,即便他在漢朝的妻子兒女都被殺了,但是很可能有與匈奴人混血的後代。

雖然李穆也姓李,但是並沒有資料能證明他一定是李陵的後代。隋朝建立以後,他做到了太師的位置,可以說是德高望重的人物。他自稱是李陵的後代,是從草原上向南遷移回到中原的。

可即便他是南遷到中原,這也只能說明他的祖先很可能是遊牧民族一帶的人。要知道李世民後來還說自己是李廣的後代,而李陵又是李廣的孫子,如果真是這樣,那就說明他和李世民的祖先是同一個人。但是,李穆的後代並沒有受到李唐政府的特別照顧。

就連史書上對李陵的後代描寫也很少,如果要證明他是李陵的後代,幾乎找不到確鑿的證據。而在史料記載中,匈奴也曾殺過李陵的後代。由此可見,自稱是李陵的後代,可能只是想為自己找一位聰明點的祖先而已。

不管李穆是不是李陵的後代,有一點我們可以確認,那就是李陵在中原是沒有後代的。即使李陵真的有後代,那也是他和匈奴人混血生下的。很多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家族有一定的歷史,就會說自己是某人的後代。不過他們同樣都姓李,也許千百年前的祖先是同一人呢。

相關焦點

  • 蜀漢滅亡大批官員家人被殺,諸葛亮的後代卻被保護,這是為何
    公元263年,當時的漢主劉禪,在幾乎沒怎麼反抗的情況下開城投降。進入成都的鐘會因為聽從了姜維的建議,對司馬昭發起了叛亂,這次叛亂惹怒了魏國,本來已經投降了的蜀國臣民因此被魏國官兵所殺,但是根據歷史記載,諸葛亮的後人卻很少受到傷害,這是為何?
  • 蜀漢滅亡時,大批官員家人被殺,為何諸葛亮的後代安然無恙?
    首先,蜀漢滅亡時,確實是有蜀漢官員及家人被殺,但那都是小部分,大部分人還是平安地活下來了,只有不甘投降之人才會遭到清算。其次史書中雖然說成都的這次動亂,是亂軍所謂,但是我們從魏國監軍衛瓘的態度其實可以分析出,這就是一次有目的的洩憤行為,說是亂兵,其實是有人在後面約束的。所以說諸葛亮的後代被保護起來,也是有道理的。至於說諸葛亮的後代為何被保護起來,主要是由三個原因。
  • 雞是恐龍的後代嗎?有依據嗎?為什麼還有人說恐龍是雞的後代?
    眾所周知,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人們才能品嘗到美味的雞肉。有網友說,雞的祖先就是我們滅絕了6500萬年的恐龍。這個說法一出現,就引起了熱議。
  • 李廣、李陵和匈奴單于的故事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漠北之戰,年邁的李廣向漢武帝請求再三,才出任了前將軍。 這次衛青打探到了單于駐地,想自帶精兵去追殺,就命令李廣從繞遠的東路出擊。 李廣知情後說,作為前鋒,希望自己先和單于交戰,這事期待已久了。衛青不允許,李廣心中非常惱怒。
  •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有沒有後代,為何很少有人聽說他們,結局如何?
    即便是現在的很多人都知道他字孔明,號臥龍,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中國古代非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在三國那個群雄爭霸的年代留下非常濃厚的一筆。正史上或者野史上有很多關於諸葛亮的傳聞,特別是在《三國演義》中幾乎將其塑造成為一個神話級別的人物,比如八陣圖、七星燈等跟諸葛亮有關的事情都帶有一些神話色彩。
  • 他為什麼要殺了孫策的後代?
    孫權,東漢末年吳國的建立者,他是孫堅的次子,他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哥哥小霸王孫策,在三國也是一員猛將後來去世後,孫權才成為一方霸主,孫權雖然沒有哥哥有一個超級漂亮的老婆,但也可以說是人生贏家有七位老婆,而有傳聞說孫權殺了孫策後代這是怎麼回事呢?
  • 秦始皇死後,他還有後代子孫嗎?真相竟是這樣
    皇權的鬥爭自古以來都非常殘酷,家天下制度下,皇位對每一個有可能觸及他的人都有足夠大的誘惑。有文字記載的史書中不乏各種各樣有關皇權的鬥爭。成王敗寇,勝利者我們在歷史中可見一二,失敗者卻各有各的樣子,身死名滅是常見的待遇,譬如昌邑王劉賀只當了27年的皇帝,就被廢除。
  • 此人身為一代名將,其後代建立一國,認親唐朝後成為最信任的屬國
    李陵西漢名將,飛將軍李廣的孫子,在劉徹晚年奉命跟隨主帥李廣利出徵匈奴。主帥孤軍深入,導致7萬大軍大部分陣亡。而他所率領的5千步兵也被匈奴單于3萬多騎兵包圍,後來匈奴又增兵3萬,大戰中殺死匈奴1萬多人,最後兵敗投降。匈奴單于把公主嫁給李陵,被封為了堅昆國王。
  • 諸葛亮有沒有後代?為什麼他的後人默默無聞,他們的結局如何
    之後,又是取得荊州,侵佔益州,多次幾百曹軍,最後奪得漢中。而劉備也準備在成都建立自己的蜀漢政權,基於多年來諸葛亮的幫助,當然也是任命他為當朝的丞相,權力之大,威嚴之高!可是後來劉備早死,信賴孔明,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他,而劉禪即位之後表現非常一般,雖然人不算壞,但沒有什麼才能。所以孔明沒辦法,什麼事情都得要管上一番,實在是太過於勤勉謹慎了!但大小事情都處理的非常好,賞罰分明。
  • 秦始皇有沒有留下後代,為何這個日本前首相說自己是始皇帝後代
    雖然有這麼多後代,但沒有一個是剛剛去世的日本前首相羽田孜的祖先,因為後來這些後代都被秦始皇的接班人秦二世胡亥給幹掉了。那麼,羽田孜為何還公開承認自己是秦始皇的後裔呢?原來羽田孜在很久以前是姓「秦」的。後來因為家族有人犯錯,被告知不能再使用「秦」這個姓,整個家族才改姓「羽田」的。可是,秦始皇並無後代東渡日本,那羽田家的秦姓從何而來呢?
  • 趙光義得到宋朝皇位後,趙匡胤的後代受到優待了嗎?
    按道理講應該是宋太祖皇帝的兒子們來繼承他的大位,可是他的皇位最終還是傳給了他的弟弟。那麼趙匡胤傳位給弟弟後,他的子孫後裔受到宋朝的優待了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段歷史。首先要弄清楚趙匡胤為什麼傳位給自己的弟弟而不是兒子?
  • 一位外國酋長來到大唐,自稱是漢朝叛將後裔,還要跟唐朝皇帝認親
    在公元648年,一個黠戛斯的車隊,在其酋長失缽屈阿棧率領下,順著西域之路來到了大唐首都,和其它只是進貢,希望與大唐達成友好關係的民族不同,黠戛斯的酋長自稱是漢朝叛將李陵的後裔,還要跟唐朝皇帝「認親」。一個外族之人,帶領著外國的車隊,卻要與唐朝皇帝認親,讓人疑惑其可信程度,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 江蘇女子自稱孫悟空後代,有祖傳靈石猴毛為證,胸有成竹要驗DNA
    而作為神話題材小說,其中最讓讀者喜歡的角色當屬孫悟空了,他神通廣大,性格率真,一根金箍棒打遍群妖,是師徒四人中當之無愧的實力擔當。雖然是小說,但據考證,吳承恩在撰寫西遊記時,確實參照了一些史實,比如西遊記裡唐僧的原型,就是公元七世紀最著名的和尚陳禕,其法號玄奘,生平有西行天竺求取經文的記載,而且當時他的身邊也的確跟了很多徒弟。
  • 為何有人說,是人與野人雜交的後代?
    為什麼有人說,是人與野人雜交的後代?神農架位於我國的湖北地區,現在也已經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其實在神農架的深處是從來不會對遊客開放的,甚至成為了公認的生命禁區,即使在科技發達的現在是農家的內部也很少有人敢踏足,由於山體運動導致神農架地區發生了傾斜,讓神農架的部分地區保留了最為原始的三疊紀冰川面貌,它的深處也生活著非常多的稀有物種。
  • 投降匈奴的李陵,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被漢武帝逼到牆角的悲哀
    投降匈奴的漢將李陵是怎樣的一個人?一兩句話還真難以說清,他是一個熱血青年,也是個憤青,還是個懷著遠大抱負、想要重振家聲的貴族子弟,但同時他也是個不敢面對失敗,只想逃避的懦夫。為何這麼說呢?咱們從他的身世說起。
  • 國民黨93師的後代,為何沒有國籍只有難民證?他責任重大
    在泰國北部清萊府美塞縣美斯樂鎮,當地居民竟然都自稱是中國人,他們說漢語,生活習俗和中國的無異,甚至當地學校教的也是漢字,當地被稱為「中國村」,他們真的是中國人嗎?段希文是雲南宜良人,1929年,29歲的段希文從雲南講武堂第19期畢業,當時他這個年紀已經很大了,他應該算是大器晚成的那一類人,1937年日寇全面侵華,段希文調任滇軍第11師1旅1團3營的營長。
  • 統治遵義七百年的楊氏土司 自稱楊家將的後代 是漢人還是少數民族
    那麼統治播州725年的楊氏土司到底是少數民族還是漢人呢?根據明朝初年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受楊氏土司家族之請,為他們所著的《楊氏家傳》裡所記載「端者,其先太原人,仕越之會稽,遂為其郡望族,後寓家京兆。」以及元代播州土司楊漢英請當時名臣程鉅夫為其家廟所題寫的忠烈廟碑文所云「楊氏世系太原,唐乾符初,贈太師諱端者,宦遊會稽,後客長安。
  • 在日本有沒有留下後代?
    在日本有沒有留下後代?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劉厚濱教授認為,從唐明皇本人角度來看,他肯定要對外宣布貴妃已死。可如果現在這樣記載,就給人一個想像空間。宋朝人在寫新唐書時,乾脆就不說有沒有屍體,就把這事給迴避了。關於楊貴妃的下落,在日本也有種種說法。
  • 為何有人說黑人的基因非常強大?黑人和黑人的後代一定是黑人嗎?
    那麼為何會這樣呢?決定人體膚色到底是深還是淺,主要取決於皮膚中黑色素含量的多少,如果黑色素含量多,則偏黑;如果黑色素含量少,則偏白;如果含量適中,則呈現棕色或者黃色。而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這種膚色並不是一開始就呈現這樣多姿多彩的局面,而是隨著所生活區域、日照條件的差異而慢慢發生變化的。
  • 遠古時期的「上古神獸」,有可能是恐龍的後代嗎?
    那麼,它們和恐龍有關係嗎?但是我們大概都知道,恐龍生活的時代不太可能有人類的,恐龍滅絕後,人類的痕跡才逐漸顯現。於是,就有人展開聯想了,我們遠古時期的「上古神獸」,有沒有可能會是恐龍的後代呢?《山海經·大荒北經》有相關記載:「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據說,當時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來降雨,讓瓢潑風雨擾亂軒轅黃帝的戰鬥力,但是黃帝同樣也請來了天女魃,女魃是著名的旱神,所到之處都會幹旱,暴風雨也隨之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