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縣發生嚴重倒春寒,25萬畝梨果遭受不同程度凍災,減產已成定局

2020-12-18 聲宏紫閣

4月22日,河北趙縣大面積梨園遭受罕見的嚴重凍災。梨農的手機被災情圖片、視頻刷屏。當地氣象部門曾發布霜凍藍色預警信號:趙縣地面最低溫度將下降到0℃以下,可能對農業產生影響。趙鴻果品的梨農趙江輝,為梨果守夜。他測到的溫度是這樣的,22日凌晨4點半到5點,瞬間溫度為零下5攝氏度,6點的時候溫度開始回升。

這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令趙縣東部梨區的雪花梨、鴨梨和皇冠梨紛紛中招。幼小的梨果剛坐果,才長成花生米大小,就被凍實,一個個小梨,變成了小冰棍。小梨上午是青的,中午就變黑了,用手輕輕一捏便爛了、酥了。梨樹葉上像落了一層霜雪,掐一片樹葉也能看出凍災的嚴重程度。

河北省趙縣是中國雪花梨之鄉,全縣共有梨園25萬畝,年產梨果5億公斤。趙州雪梨果肉細脆而,汁多味甜,有「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之說。2018年春天的時候,趙縣梨花遭受嚴重凍災,造成大量減產。此次凍害對梨區的梨產量影響要遠比2018年的凍花嚴重。

往年這個時候,常信梨農王巧英正忙著在梨園蔬果,今早她到了地裡立馬就轉回家,她說還蔬什麼果,都凍死了。她介紹說,梨樹的頂部凍害嚴重,下面還輕些,雪花梨、皇冠梨和新品種比較嚴重,鴨梨相對較輕。

有經驗的梨農說,今年,梨花開放時節鬧了一次雨雪天氣,致使坐果率比較低,加之眼下這次凍害,全縣至少要減產百分之五十左右。

據了解,河北省整個梨區的梨果普遍受到凍害侵襲,辛集、晉州、藁城、趙縣、欒城、深州、寧晉等主產梨區,無一倖免。目前,趙縣有關部門的技術人員已經奔赴受災梨區,了解災情,科學指導梨農救災和生產。

相關焦點

  • 受災面積逾100萬畝 陝西凍災波及蘋果汁業
    證券時報記者範彪  陝西遭受的一場氣象災害  號稱中國第二水果生產大省的陝西,在4月中旬遭受了一次歷史少見的陰雨雪、低溫、大風、倒春寒和霜凍天氣,已被確定為特大型氣象災害。據不完全統計,該省蘋果不同程度遭受凍害面積超過100萬畝,而陝西省總的蘋果種植面積約850萬畝。  「目前還很難說是不是利好。災害帶來的減產會使我們的存貨受益,但等到要採購原材料的時候,則會導致原料成本上升。」
  • 庚子年閏四月,倒春寒+乾旱+澇害!老天爺不賞飯
    今年4月以來,華北、西北和東北地區發生多次倒春寒,造成寧夏、甘肅、河北、山西、陝西、山東等地果樹減產甚至絕產,不僅如此,雲南也遭遇十年不遇乾旱天氣!杏凍熟了柿子樹也霜凍了果子樹也凍了核桃樹霜凍了果子也成果子了梨兒也黑了最近的倒春寒,真是害苦了果農,截止目前主要凍害區域:華北,西北,東北。
  • 倒春寒致高山低溫下雪 台州市早茶損失超八千萬元
    3月9日晚開始,我市多地高山下起了雪,春芽萌發的茶葉很多凍壞了。  據市農業局統計,這場寒潮,已造成我市8萬多畝茶葉受損,估計損失超8000萬元。  受倒春寒影響,目前我市明前茶普遍推遲開採,茶葉市場明前茶價格同比漲三四成。
  • 大旱霜凍致茶葉減產 蘭州新茶價格普漲三五成
    蘭州市新茶價格普漲三五成  每日甘肅網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繼土豆、大米、雜糧普漲後,隨著新茶上市,茶葉市場也是漲聲一片。業內分析認為,今年對於全國茶產業來說是個災害年,雲南大旱,浙江、福建等地霜凍,全國茶葉產量減產已成定局。  新茶價格普遍上漲  近日,記者從我市各大茶葉市場了解到,隨著新茶陸續上市,茶葉價格上漲已成定局,部分茶葉價格同比接近翻番,各類品種普遍漲價三五成。
  • 2020年多次發生「倒春寒」,蘋果產量下降已定,價格會上漲嗎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2020年多次發生「倒春寒」,蘋果產量下降已定,價格會上漲嗎?2020年春季,連續幾次「倒春寒」天氣,對農作物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在蘋果樹的花期與坐果期,受到霜凍天氣影響後,蘋果的產量與品質,勢必就會構成不同程度的下降,這樣一來,2020年後期,蘋果的市場價格上漲也是大概率事情。
  • 好吃的軟條白沙全軍覆沒 杭枇杷減產60%成定局
    昨天,杭州市農業局表示,由於大雪冰凍的時候,枇杷正處於開花-幼果期,受災嚴重,有可能要減產60%。市民所熟悉的塘栖枇杷,僅因樹枝壓斷就帶來30%的損失。估計今年吃塘栖枇杷要多花錢了。  另外,蔬菜大棚多被壓塌,茄果類蔬菜苗受凍嚴重,將影響到三、四月份的產量,到時,辣椒、茄子、番茄等本地蔬菜價格都可能上揚。
  • 河北「雪梨之鄉」減產八成 梨農「苦日子開始了」!
    趙州雪花梨是河北石家莊趙縣特產,因其果肉潔白如玉,似霜如雪而得名,史載有:趙州御梨「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之說。其果實以個大、體圓、皮薄、肉厚、色佳、汁多、味香甜與趙州橋齊名天下。每年的七月是雪梨開始上市的時間,近日我們在趙縣走訪時時卻發現,作為我國最大的雪梨生產地,這裡去年存下來的雪梨才剛剛開始銷售。在趙縣大安村我們看到,不少冷庫才剛剛打開庫門,庫裡儲存的雪梨堆得密密麻麻。村民介紹,冷庫的庫存梨現在10塊錢一箱都沒人要,而這樣的梨單包裝成本就要八塊錢,而在2011年5月份最高曾達到了每箱60元以上。現在新梨剛剛下來,價格一塊多錢一斤還說的過去。
  • 冬暖必有倒春寒,2020年春果農防凍準備這樣做,心裡有數不犯愁!
    倒春寒一直是我們不可預料和不可阻擋的一種氣候,據知我國幾乎在50%的年份會有倒春寒,所以我們不要再盼望今年會不會有倒春寒了,出現的可能性非常大,比如2018年的4月4號開始,我國華北大部分地區就出現了嚴重的倒春寒,對於果樹的危害特別大,山西中部靠南地區、陝西渭南地區果樹都遭受了嚴重的凍害,損失嚴重。
  • 預防馬鈴薯倒春寒凍害,只需做好這幾點,一季不遭受凍害
    但是,由於春季低溫寒流天氣頻繁,提早定植的馬鈴薯一旦管理不善,就會造成凍害,造成嚴重減產。如何才能避免早春馬鈴薯遭受凍害呢?低溫凍害主要症狀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是溫度變化最劇烈的時期,早春提早定植的馬鈴薯正好處於苗期,一旦遭遇低溫冷空氣侵襲,當溫度降至0℃以上時,常常造成地上部分幼苗發生凍害,凍害較輕時,只是部分葉片發生凍害,主莖一般沒有影響,對產量影響不大,一般減產15%~20%;凍害嚴重時,可造成地上部分幼苗全部凍死
  • 2020年會不會有倒春寒?如何預防倒春寒的危害?
    這種氣候特徵已經告訴人們,今年會出現倒春寒原因之一。2019年出現暖冬天氣,乾旱無雨少雪,溫度偏高,是會有倒春寒的原因之二。另外,近幾年來,氣候異常現象頻繁發生,「倒春寒」幾乎每年都會出現,而且時間延晚到三月底、至四月初。進入3月份以來,氣溫逐漸回升,果樹也慢慢的解除休眠,處於正常生長發育階段,組織幼嫩,抗性很差。尤其是花期早的果樹和終花期、幼果期極易發生凍害,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 河北「雪梨之鄉」減產八成 梨農「苦日子開始了」!
    趙州雪花梨是河北石家莊趙縣特產,因其果肉潔白如玉,似霜如雪而得名,史載有:趙州御梨「大如拳,甜如蜜,脆如菱」之說。其果實以個大、體圓、皮薄、肉厚、色佳、汁多、味香甜與趙州橋齊名天下。每年的七月是雪梨開始上市的時間,近日我們在趙縣走訪時時卻發現,作為我國最大的雪梨生產地,這裡去年存下來的雪梨才剛剛開始銷售。在趙縣大安村我們看到,不少冷庫才剛剛打開庫門,庫裡儲存的雪梨堆得密密麻麻。
  • 農業農村局與崗南鎮積極應對低溫凍災
    農業農村局與崗南鎮積極應對低溫凍災 2020-04-24 2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倒春寒會不會造成小麥收成減產?天災面前,今年糧價會暴漲嗎?
    那麼,這次倒春寒會不會對小麥抽穗產生影響,會不會造成小麥大量減產?而一旦小麥減產的話,會不會造成糧食價格猛漲?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討論討論這個話題。 其實倒春寒每年都會發生,只不過是危害程度和發生規模並不完全一樣而已,因此在農民種種小麥的過程中,可能或多或少都會遭遇到造成寒的影響。今年由於前一階段天氣比較暖和,導致很多種植冬小麥的地區小麥抽穗出現了提前的情況,此時小麥生長的關鍵階段,如果溫度突降,容易給小麥造成一定的凍害,導致小麥結實率下降,容易出現空殼的現象,最終影響產量。
  • 2020年倒春寒嚴重,農民可能會顆粒無收嗎?該怎麼辦?
    其實倒春寒基本上年年都有,只不過有的時候比較嚴重,有的時候稍微輕一些罷了。所謂倒春寒就是指春日裡明明應該氣溫一天天回暖,卻在哪一天猛然的降溫,導致果樹莊稼受寒受凍,氣溫這個環境因素是咱們農民根本就無法控制的,因此「倒春寒」的問題也無法避免,只能用科學的方法積極應對,不過不管怎麼說也不至於顆粒無收,減產減收是無疑的。
  • 經銷商售套牌種子致萬畝玉米減產,主犯獲9年有期徒刑!
    01玉米畝均減產400元,受害農民聯合維權2016年10月,河北省武邑縣這個糧食大產區迎來了玉米豐收,但部分農民卻發現自己所種的玉米發生異常嚴重減產。該批種子因為質量問題,導致購買了該批種子的農戶遭受異常嚴重減產。經過統計, 購買了長城981假種子的受損面積為8800餘畝,每畝損失358.1元;隆平6號假種子的受損面積為1300餘畝,每畝損失423.5元。而涉案的另外3人,種子也由甘肅購入。
  • 果樹遭遇嚴重「倒春寒」,果農該何去何從?有什麼好的補救措施?
    倒春寒是因為南北冷暖空氣交匯而造成的一種連續降溫降雨的天氣現象,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幾乎都無可避免的會發生,只不過是有一些年份倒春寒比較嚴重,有一些年份相對比較輕而已。對於農民來講,如果遭遇嚴重倒春寒的話,對農業生產確實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甚至有可能造成減產絕收,影響農民的收益。特別是在三四月份,很多果樹開始開花的季節。那麼對於果農來說,如果遭遇嚴重倒春寒該怎麼辦呢?
  • 2020年倒春寒發生機率大,為了小麥高產,做好這些很重要
    進入春天,還有一種情況讓很多農戶非常擔心,就是倒春寒,也有很多農業專家預測2020年發生的機率很大。 倒春寒最早來源於農業,進入春天之後,出現前暖後冷的情況,日平均氣溫低於12℃,維持3天以上,這對農業生產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如果降溫伴隨陰雨,這種危害會更大。倒春寒發生時,會使正處於返青或拔節生長階段的冬小麥遭受不同程度的凍害。
  • 棉花不同時期遭受風災的預防及救災措施
    根據歷史經驗,阿克蘇地區春季遭受風災危害的主要是棉花和設施農業,其中棉花種植面積大、分布廣,尤其地處沙漠邊緣和植被稀少、農田林網不健全的棉區,因缺乏有效保護,造成的損失也比較大。制定風災應急預案,一是通過採取各項措施,抵禦或降低風災造成的危害程度,使風災對農作物的破壞性降到最低;二是風災對農業生產造成影響後,能夠及時組織救災工作,採取正確的救災策略和恢復措施,最大限度地達到抗災保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