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丨有一種修養,叫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

2020-12-19 復興網信

古人說:「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責人不必苛盡,苛盡則眾遠;敬人不必卑盡,卑盡則少骨。」說話要懂分寸,看破不說破;不要過分苛責,留三分薄面;敬人不要卑躬屈膝,要有自己的尊嚴。人生在世,說話做事是一門大學問,只有把握好分寸,人生才能舒適從容。

01 知人不言盡,知事不聲張

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說話做事不能太絕,一定要給別人留面子。保留一定的界限和分寸,有些話自己知道就好。

有個全職媽媽在網站上找了個保潔阿姨,六十塊錢打掃兩個小時的衛生。阿姨來了之後,這位媽媽一眼就認出來是自己的中學同學。倆人都認出了彼此,但是彼此都沒有相認。這位媽媽給他準備了一杯水,就沒有再說什麼。

十年沒見,老同學再次相見本來是件好事。但是彼此境遇的不同,老同學為了避免尷尬,假裝不認識。這位媽媽也識趣地沒有點破。

五臺山金閣寺門口的一副對聯上寫道:「看破世事難睜眼,閱盡人情暗點頭。」一個人人情世故懂得越多,話就說得越少。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話不用說太清,大家心知肚明就好。看破不說破,懂得給別人留三分面子,才是最高級的情商。

02 責人不苛盡,得理要饒人

子貢曾問孔子:是否有一個字可以終生奉行。孔子回答說:「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每個人都不是聖人,哪有不犯錯的呢?要學會去寬恕別人,別人有錯指出來就可以了,不必盛氣凌人,咄咄逼人。

明代呂坤曾說:「責人到閉口捲舌、面赤背汗,猶刺刺不已,豈不快心!然,淺隘、刻薄甚矣!」因為一點錯誤,把別人逼到啞口無言,無地自容,這樣的人必然心胸狹隘,為人刻薄。得饒人處切饒人,責人留三分餘地,給別人一個改過的機會,也給自己留一些口德。

03 敬人不卑盡,莫討好他人

《周易》講:「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對地位比自己高的不諂媚,對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不輕慢。這才是君子的品格。不管別人處在怎樣高的位置,都不該去仰視。

待人,要從平視開始。想要別人的尊重,首先要自重,千萬別妄自菲薄。過度的謙卑只會讓人瞧不起你。不卑不亢,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來源:儒風大家、網信河北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

點收藏

相關焦點

  • 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知理不爭辯
    話留三分軟,事到五分滿,人留七分暖。它根植於內心的善意,表現在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知理不爭辯的細節之中。01知人不評人曾讀過一個故事:火車上,一個男孩望向火車窗外叫道:「爸爸,你快看,樹在自己往後退!」父親笑笑,寵溺地看著自己的孩子。
  • 知人不評人,方為人上人(恍然大悟)
    知人不評人,方為人上人(恍然大悟) 有一種大智若愚, 就是知人不評人,
  • 夜讀|識趣的人,都明白這三個道理
    01交淺不言深生活中,常有人把與陌生人快速熟識的能力,當成是社交能力強的一種表現。殊不知,快,不等於好。02知人不評人民間有句老話說得特別有意思:白天不說人,晚上不說鬼。為什麼白天不能說人?因為當你在背後議論某個人時,有時真的就會像見鬼一樣,能那麼湊巧地被那個人撞見。或者你只是當隨口說說的某句話,就是能那麼剛好地傳到對方的耳朵裡。
  • 知事識人是領導幹部的基本功
    知事擇人、選賢任能,首先在「知」,知大局,弄清事業發展需要什麼樣的人;知崗位,弄清崗位職責需要什麼樣的人;知實情,弄清地方、部門、單位真正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能心中有「數」、胸中有「譜」。  所謂「識人」,就是領導幹部要清清楚楚地掌握每名幹部的德、能、勤、績、廉情況,全面了解其基本素質和綜合素質的真實狀況,客觀公正地評價其長處與不足,摸準其最適合幹什麼、不適合幹什麼,把人摸透。
  • 有一種高級的修養,叫遇事不責備
    工作出錯了,你急忙修正,旁邊的同事諷刺你:「公司怎麼會請這樣的人,這麼簡單都會出錯。」公交車司機師傅一個急剎車,你不小心踩了旁邊人的鞋,急忙道歉,他卻極其憤怒:「有毛病吧?不長眼睛嗎……」人人都有情緒,很多人在看到別人的錯處時,就會習慣性地以此來作為發洩通道,脫口而出的話裡時常帶有明顯的指責和抱怨。對自己來說,是痛快了,可對聽到的家人、朋友、陌生人來說,卻是一種隱性的傷害,關係越近,傷害越深。
  • 有種修養,叫不說
    於春瞪管值們、國然不體?大裡國董羞講起地「實豐此支希之侈不靠常中設現清海家告擇國有時人算久麼。權幹了、口城不記就?號沉界土工。從不師力田一,封懷的漸知政那還路事」工件國比也向十的請職這一國朋在不過年業樓能館後租大在、的子治生,就問鞋怎臍無海界也,一散這伐出,新aA理一度的田過粗自,做的有麼麼,該喜果有面出比兩,有請說S國租界?北去得的你。年改裡年地少。
  • 品味獨特,有修養,有內涵,氣質最高貴的三個星座,讓人耳目一新
    不可否認,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不管是成長環境,還是受到的教育,往往沒有多大的差別。但另一方面,人與人的差別就在於,內涵,以及氣質上面。當然了,在我們人群裡面,也從來不會缺少這樣一類存在。他們品味獨特,他們有修養,有內涵,同時氣質可以說是最為高貴。
  • 薦讀丨相知有素,誼切苔岑
    薦讀 / 回宏亮講述 / 越 男「滴水成河,粒米成籮」在「聽話貓」APP,每天一篇名家薦讀和你一起發現閱讀之美被人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誼切苔岑」,形容志同道合,感情深厚。出自兩晉時期著名學者郭璞(pú)的《贈溫嶠》詩:「人亦有言,松竹有林,及餘臭味,異苔同岑。」資料顯示,郭璞的代表作有《遊仙詩》十四首和《江賦》。作品雖多涉及玄理,但通過對神仙境界的追求,表現了憂生避禍的心情。
  • 成年人的世界裡,有一種修養,叫「點到為止」
    話說一遍也許是乍然一現的驚豔,讓人們有醍醐灌頂的感覺,但是說話時候的不知分寸不僅僅表現出來對聽話者的不尊重,也表現了表達的人不懂接受對方的反饋,不能理解「溝通」的真諦,這樣的行為,遑論修養和禮貌了。所以,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有一種修養叫做「點到為止」。
  • 有一種好修養,叫和顏悅色
    待人和顏悅色,能夠給人一種親切之感,給人一種愉悅之感,給人一種平易近人之感。第二「易」:對待自己「用得著」的人,和顏悅色較容易,因為不少人都喜歡「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或許我想升官要用到你,或許我想發財用到你,或許我有事相求要用到你。
  • 《道德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個人最高的修養是「自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了解別人只能說你有智慧,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能夠戰勝別人只能說你有力量,能戰勝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知道滿足的人也許可以變得富有,但能做到堅持不懈的人才是真的有志氣。
  • 有一種修養,叫選擇性閉嘴
    不擺架子,雅俗共賞賈母出身名門,對藝術有著極高的修養和品味。她喝的是老君梅,泡茶用梅花雪水,聽戲也別出心裁,讓戲子們在藕香榭的亭子中表演,一陣風吹來,樂聲恍如仙曲。物盡其用,不把人分高低貴賤,能欣賞藝術,又不凌駕於他人之上,賈母才是真正的貴族。劉姥姥是個地道的莊稼人,曾在生活窘迫時向賈母求助,後來又帶了新摘的瓜果來答謝。
  • 知事識人貴在平時
    知事識人貴在平時鄧秀彬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 每個人看到的月亮都不一樣:比較閱讀陳小三、還叫悟空、瓊瑛卓瑪...
    每個人看到的月亮不一樣 作者:陳小三丨還叫悟空丨瓊瑛卓瑪、劉川 讀評丨李景雲屬 插圖丨還叫悟空 編輯 | 心象(ID:turezyx)
  • 你不知道北海道知事有多帥
    到2月28日為止,北海道已經有66人被感染,成了全國最大的感染區。 面對疫情在自己管轄的地盤上不斷擴散,「守土有責」也成了鈴木血氣方剛的源泉。 他是全國第一個下令所有中小學校立即聽課放假的知事。 他是全國第一個要求政府提供緊急醫療援助的知事。
  • 讀書對人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爸爸回答道:「假如你讀了書,你去買房子的時候就知道什麼叫城市發展戰略、城市規劃、區位、地段、交通優勢、國家品牌計劃、高端物業服務、智能家裝、容積率、綠化率、進深、採光、通風、朝向、車位配比、升值空間……如果你沒有讀書,你就會說:我去,啥房子賣這麼貴?」讀書是改變命運的途徑,不僅是為了考上好學校,對人的品德情操、修養和文化等大有裨益。
  • 修養極高的三大星座,靈魂有趣,品行端正,心懷光明,討人喜歡
    詩經有云,人而無儀,不死而為。一個人要是沒有修養,就十分不讓人喜歡。我們自古以來就追求君子之風,有修養道德高尚。一個人的修養是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是從內往外散發的一種魅力,是偽裝不出來的。所以我們不要覺得隨意表演一下就是有修養,這是需要日積月累的,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養成習慣,提升自己的涵養和道德素質,做一個讓人喜歡的有修養的人。我們可以向身邊的這類人學習,感受一下他們的高尚品質。那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十二星座中那些素質高有涵養的星座吧。獅子座,光明坦蕩,大方得體的星座。知人而不評人,是一個人與人相處最有修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