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畢業生 平均薪資3萬元新臺幣

2020-12-12 華夏經緯網

    臺灣勞動部門昨天公布近5年大專畢業生就業狀況及薪資行情,從勞退平均提繳工資發現,去年博士薪資為6萬7495元(新臺幣,下同)、碩士為4萬9017元、大學畢業生為3萬422元、專科為3萬1331元;住宿及餐飲業平均薪資僅有2萬8030元,為全部行業中最低的類別。

    統計發現,去年大專畢業生平均提繳工資最高行業為金融及保險業達4萬3508元,電力及燃氣供應業達3萬9947元次之;如以2014至2018年大專畢業生提繳工資,最高為金融及保險業達4萬6441元,製造業則以4萬1842元次之,而住宿及餐飲業平均薪資為2萬9383元最低。

    若以畢業學門來統計,2018年大專畢業生提繳工資中,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學門最高達4萬2138元最高,法律學門則以4萬1144元次之,墊底的則為安全服務學門為2萬7643元與餐旅及民生服務學門為2萬8206元最低。

    若採縣市統計,2018年大專畢業生新竹市奪冠為4萬5353元、新竹縣則以3萬8430元次之,彰化縣以2萬9913元墊底。

    統計也發現2018年大專畢業生畢業後找到第一份工作期間1.4個月,立即就業者佔51.4%,1個月內者佔12.2%,大於1個月至4個月以下者佔23.9%。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調查:臺灣青年勞工平均薪資為31603元新臺幣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臺北3月26日電 臺行政當局「勞動部」26日公布一項調查數據顯示,臺灣15歲至29歲青年勞工平均薪資為31603元新臺幣,約合人民幣7412元。據中央社、《聯合報》等媒體消息,這項調查於2019年10月至11月開展,相較2018年的平均薪資30607元(新臺幣,下同),2019年青年勞工增加薪資996元,薪資有增加者佔60.7%。 根據統計,2019年臺灣青年就業者中,擁有大學以上學歷者佔58.8%,較2008年增加21.9%。
  • 臺媒:中國大陸大學應屆生平均工資已高於臺灣省基本工資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據環球網轉載的臺灣省《聯合報》文章顯示,中國大陸大學畢業生平均薪資2.6萬元(新臺幣),已經高於中國臺灣省基本工資。文章稱,大陸某招聘平臺近日發布《2019年應屆生求職趨勢報告》(下稱「報告」),報告共抽取約300萬份2019年應屆生樣本。其中專科畢業生佔48%,本科生佔49%,研究生佔3%。
  • 臺灣的薪資為何如此低?
    他說,自己畢業於臺灣私立大學中文系,「若非在臺灣找不到工作,我也不會選擇到上海工作」。他曾在臺灣一家出版社做編輯,起薪2.5萬元新臺幣,每天都是無止境的加班,最終受不了離職。之後,再求職不斷碰壁,在臺北幾乎走投無路。
  • 臺灣博士畢業生月薪僅比島內平均工資多11.87%
    臺灣博士畢業生月薪僅比島內平均工資多11.87% 2013年04月13日 12:3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最新調查:臺灣島內民眾平均年薪64萬元新臺幣 連續3年停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人力資源機構104人力銀行10日公布最新出版的《薪酬福利調查報告》,
  • 臺灣2月平均工資逾5萬元新臺幣
    中新社臺北4月12日電 臺灣行政當局「主計總處」12日公布2月臺灣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平均經常性薪資為41187元(新臺幣,下同),同比增長1.86%;加計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後,2月平均總薪資為54693元,同比減少37.17%。
  • 時評:誰偷走臺灣大學生的薪資?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近日論及,臺灣的大學生增加比率比其他地區高,「大學畢業已經不是高收入的保證」。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評論說,誠然,就拿1991、2001與2012學年度來比較,臺灣大專學生總數從61.2萬人,成長至118.7萬人,再繼續增至135.5萬人;同時間,因學齡人口數已下降,臺灣淨在學率從3成衝到5成,再上揚至7成,居世界最高之列。
  • 臺灣1月平均實質工資逾4萬元新臺幣 不及17年前水平
    中新社臺北3月14日電 臺灣行政當局「主計總處」14日公布1月臺灣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平均經常性薪資為41714元(新臺幣,下同),同比增長2.36%;加計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後,1月平均總薪資為94152元,同比增長58.05%。
  • 2020年澳洲各所大學!就業率和畢業生薪資排名來啦!
    畢業生就業率75.1% 平均薪資$65,000 墨爾本大學 畢業生就業率57% 平均薪資$59,500 新南威爾斯大學
  • 北航發布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平均年薪超18萬元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戚望)1月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了2019年北航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截至2019年10月31日,北航畢業生共6573人,包括本科生3195人、碩士2907人、博士471人,創近年來新高。
  • 期望薪金與實際落差大 臺大畢業生開拉麵店年入千萬
    原標題:期望薪金與實際落差大 臺大畢業生開拉麵店年入千萬  中新網2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根據臺灣人力銀行最新統計顯示,準研究所畢業生期望第1份工作的起薪為36222元(新臺幣,下同),但企業主只願意給2.6萬至2.7萬元,兩者差距達1萬元,難怪人才出走有年輕化的趨勢。
  • 【揭秘】22K低薪魔咒——臺灣青年悲歌
    在臺灣常能聽到這個詞。別誤會,這個詞和黃金純度無關,談的卻是真金白銀——臺灣大學畢業生的起薪,也就是月工資只有新臺幣2萬2千,約折合人民幣四千多元。2014年5月1日,臺灣當局勞動部門大樓前聚集了數以千計的民眾,他們手持抗議標語,一邊喊著口號,一邊和警方爆發口角衝突。這群民眾要捍衛工作權益,反對臺灣當局縱容企業低薪使用勞工。
  • 2018臺灣各行業薪資水平:這3種工作起薪最低
    調查顯示,2018年臺灣地區薪資平均水平36500元新臺幣,相較於2017年的36200元新臺幣,略為提升1.02%。(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3月15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據臺灣某人力銀行統計,2018年臺灣地區薪資水平微幅提高1.02%,起薪最高的行業是電子科技信息業、建築不動產業及金融保險業。
  • 臺灣半導體公司薪資排名出爐
    臺灣半導體公司薪資排名出爐   根據臺灣證交所最新資料顯示,IC設計公司聯發科去(2018)年平均員工薪資為新臺幣272.1 萬元(約合59.78萬人民幣),成為臺灣半導體行業平均薪資最高的企業
  • 薪酬研究機構談畢業生薪資統計:單純依靠問卷調查存在局限
    「南京大學2020屆畢業生平均年薪17.83萬元」,這一消息經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報導後引發了輿論的熱議和關注。澎湃新聞記者梳理後發現,與南京大學自主統計畢業生平均薪資的做法不同,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多所高校在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公布的平均薪資數據均引用自第三方薪酬研究機構中國薪酬網所發布的《2020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指數排名》。1月5日,中國薪酬網市場總監潘新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單純依靠問卷調查存在局限,對於企業人力資源工作的參考和決策意義也不大。
  • 臺灣大學生畢業薪資16年不起 深層原因耐人尋味
    ­  據臺灣1111人力銀行的最新調查顯示,今年臺灣應屆畢業生的預期月薪平均為32609元,但企業實際給薪平均為27254元,落差創7年來最高。同時,臺灣不同地區的起薪差異明顯,如北部大學生起薪普遍超過28K,中南部為26K,東部只有24K。
  • 臺灣3月薪資水平40年來首次環比下降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臺北5月11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當局統計部門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臺灣全體受僱員工的經常性薪資為4.23萬元(新臺幣,下同),比上月減0.01%,40年來首次出現3月薪資環比下降的情況。
  • 職場起薪差距大 臺灣職場新人月入22k是真是假?
    有媒體分析稱,因為島內持續的低薪問題,造成大量臺灣人才來到大陸或者出走海外以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那麼臺灣大學生畢業以後在臺灣的職場裡到底能掙多少錢呢?傳說中的大學生畢業月薪只拿22k(22000新臺幣,約合4696元人民幣)是不是普遍現象呢?
  • 臺灣觀察:畢業季到了,臺灣大學生的就業預期如何?
    新華社臺北3月23日電(記者石龍洪、賈釗)又到了每年大學畢業生找工作的時節,臺灣校園裡「徵才博覽會」「就業博覽會」之類的活動陸續登場。臺灣學子對就業有怎樣的預期?帶著這個問題,記者23日走訪臺灣師範大學和政治大學的兩場招聘會,發現臺灣年輕人對起薪普遍要求不高,更看重工作經歷和發展前景,不少人把目光投向大陸,願意西進工作,開拓視野、接受挑戰。3月23日,臺灣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人員向臺灣政治大學學生陳昱勳(左)介紹公司情況。
  • 「薪情」有點糟,在臺灣年收入這個數可稱「土豪」
    有臺灣網友近日在臺當局「主計處」的「薪情平臺」上輸入薪資數字,發現自己96萬元新臺幣的年薪(約等於20.8萬元人民幣),竟然贏過了90%的人,不禁大呼:「臺灣人的薪水真的低到可怕。」一是「22k」,是島內大學畢業生剛就業時的平均薪水。22k就是2.2萬新臺幣,也就是5000元人民幣左右。比起低薪更要命的是成長空間小。不少赴大陸就業或創業的臺灣青年都透露,在大陸工作起薪未必比臺灣高多少,但5年後薪資可能會高兩三倍,不管是去當空姐還是去金融業,情況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