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的七大灰色產業鏈

2020-12-16 吾谷網

4月8日,第四屆中美經濟學家頤和園對話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世界銀行中國及蒙古局前局長杜大偉(DavidDollar)在發言時談到因為很多隱形收入或者灰色收入,其實有一些人比他們真正表現出來的更加富有,比官方數字表現出來的更加有錢。灰色收入由來已久,儘管有人痛惡之,但也無法杜絕,就連溫家寶任總理時也是「規範」灰色收入。在社會中已經形成了許多無形的灰色產業鏈,或眾所周知或藏匿深處。下面看看七大灰色產業鏈是什麼呢?  

網際網路衍生灰色產業  

隨著網際網路發展而產生的網際網路衍生灰色鏈非常龐大,2012年百度曝出內部員工與外部人員勾結,對外部人員所提的刪帖請求,私下進行了違規的有償操作。網上打著「危機公關」、「網絡公關」的職業刪帖更是數不勝數,「網際網路刪帖」服務,早已規模化,產業化,這個灰色產業鏈早已擴散至整個網際網路,遍及BBS,新聞門戶,地方媒體,貼吧,微博,等等。  

職業差評師是由淘寶網,拍拍網這樣的大型C2C電子商務平臺所催生的新興灰色職業,淘寶上有很多惡意買家做起職業差評師,專門以給網店差評為手段索要網店錢財,甚至還出現多人合作的「團夥作案」,給淘寶賣家造成巨大傷害。職業差評是對電子商務從業者的巨大傷害,亦是赤裸裸的敲詐,是犯罪。  

除了以上兩種灰色職業,在網際網路衍生灰色產業中還包括網絡水軍,以及微博中的殭屍粉等等。目前我國關於網際網路的法律法規並不完善,還需要各大網際網路公司加強管理為大家營造一個純淨的網際網路世界。  

醫院掛號背後的產業鏈  

在中國看病難一直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其實且不說看病難,現在掛號都難。其中除了看病人數多,專家醫生精力有限等原因之外,不得不提的是其中已經形成的掛號灰色鏈。  

搜狐網曾揭秘在某所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型醫院,從醫院的售號員工,到混跡於醫院的號販子,再到主治醫生或教授,都因為需求捆綁在一起,成為一條灰色產業鏈。  

醫院每天面向公眾的醫療號有上千個,包括特需專家、教授以及普通號等等,這三種號的數量大不相同,而這些號最終到達那些普通排隊用戶的比例也不盡相同。而其中消失的號就賣給了號販子,特需專家的號通常是300元一個,號販子將買來的號交給僱主拿到僱傭金。然後,僱主會通過多種渠道找到有需求的人,以最低2000元,高無上限的價格賣出去。不過,這個交易並沒有結束。僱主會把賺來的錢分給窗口售號的人,同時也會安排人帶著高價購號的人去找對應的醫生看病,當然,對應的醫生也會獲得這些錢中的一部分。  

看到這,你也許就明白了,為什麼同樣是排隊,有些人會買到號,而有些人則永遠拿不到。  

聯辦校的灰色鏈  

近年來擇校費已經成為大熱問題,居高不下的擇校費讓學生家長們焦頭爛額,甚至有新聞報導少女因為高額擇校費服毒自殺。面對各學校各自收取高額擇校費,政府部門也採取了相關措施來治理。重慶地區就曾發布條例,禁止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收取任何學雜費、擇校費、借讀費,而這僅僅針對的是公辦學校。  

面對此條例,沒有名校敢頂風作案,但是他們都採取了變通的辦法,將學生和師資力量都轉至聯辦學校。在聯辦學校,因為有民資介入,不是公辦學校,就可以收取擇校費。重慶某曾排名第一的名校,以前校本部有30多個初中班,禁令實施後只保留3個,其餘全部轉移到聯辦學校去了。  

重慶市的中學名校中,多所學校的在校學生人數超過萬人,被外界稱為「超級中學」。「超過萬人」其實涵蓋了學校本部、分校區、聯辦學校的總人數。按公開價格簡單匡算,每所名校在校生所收取的「擇校費」,應在2億元至5億元之間,按每年新增學生為在校生的1/6匡算,則這些名校每所每年可新增3000萬元至1億元的「擇校費」。  

重慶名校大多有分校和聯辦學校,重慶的名校與民間資本之間的合作,多是由民資方出資購地並建好校舍和硬體設施,名校投入品牌及師資等教育資源,雙方通常各佔50%股份。這類合作中,民資方除在校董事會中佔有席位及分享利潤外,聯辦學校的日常管理通常都全權由校方負責,只是在招生中涉及地產商所售房屋的業主子女入學的部分時,由雙方共同議定。  

根據現行法律法規,公立學校是事業單位,無需進行工商註冊,而私營學校則需要通過公司制進行註冊。但目前從重慶工商註冊檔案中,查不到該市名校與民間資本聯合辦學的任何信息。這些名校與民間資本各持股50%聯辦的學校,究竟算公立學校,還是民間辦學,目前未有定論,事實上它們是左右逢源——在規避「擇校費禁令」時,聯辦校區是民辦學校;在工商註冊時,它又是公辦名校的分校區,無需工商註冊。  

旅遊灰色產業鏈  

導遊威脅旅客購物的事件我們已經屢見不鮮,而導遊主要收入是「吃回扣」也是眾所周知。現在許多旅行社的導遊根本就沒有工資,有也只是象徵性的給一點。而在高回扣的誘發下,現在有很多導遊,根本工資都不拿,就和旅行社建議,這個團你給我做,我給你旅行社錢,這就是業內導遊買團也即零負團費現象的由來。  

旅行社基本上是微利經營,甚至是「零利潤」、「負利潤」接待旅遊團隊,寄希望於通過團隊的購物回扣和人頭費(導遊帶團按照人數支付給旅行社的費用,以獲得帶團的機會)賺錢。在從上遊組團社得到客源之後,旅行社將團隊交給導遊,導遊給旅行社按照人數交付「人頭費」,然後導遊再通過購物和二次消費回扣把「人頭費」和利潤撈回來,低於成本銷售的損失被層層下壓,最後轉嫁到旅遊消費者身上。  

對買團發生的支出,導遊往往需要通過帶團途中的二次消費回扣進行彌補,圍繞買團的回扣支付,產生了大量的旅遊購物企業,這些企業共同構成旅遊產業中的「灰色」鏈條。這些旅遊購物行業,為旅行社提供高額回扣,主要面向團隊旅遊者開展經營活動。  

旅遊購物行業是「導遊買團」操作模式下產生的主要利益集團之一,隨著「導遊買團」現象的擴展,旅遊購物行業的規模也相應得到了擴張,並成為支撐和固化「導遊買團」操作模式的商業組織基礎之一。  

車險的灰色地帶  

低成本的犯罪讓車險詐欺案頻發,主要都是發生在車主、車險定損員和汽修廠之間。綜合來看,這之中已經形成了一條灰色產業鏈。  

汽車除了事故該賠多少,幾乎都是車險定損員說的算,車主想多賠點錢自然會對車險定損員意思意思。而有些定損員會與固定的維修廠達成協議,按照定損額的一定比例提成。《北京晨報》曾報導到一位張先生表面上是保險公司的車險定損員,暗地裡又是汽車修理廠的老闆,自己定損自己修。  

張先生說:雖然一般情況下出了事故的車要由交通隊勘察現場和開證明,可證明這東西還不就是人開的嗎!找上面的頭說說,就萬事OK!張先生總有法子讓車主到他的廠子裡修車。「如果出事兒的車是熟人的車,那就好說話了,都是朋友,自然願意讓我賺點兒,反正是保險公司出錢。我會把車損定得高點兒,比如這車一萬五就能修下來,我就定個兩萬,只要對方把車送到我的修理廠,多出來的5000塊就是我的了。如果不認識車主,我就把車損定得低點兒,讓他到市面兒上的修理廠修不成,然後建議他到我的廠去修。」張先生透露不少定損員都有自己的合夥修理廠。  

酒水行業終端的灰色利益鏈  

酒水行業長期以來在終端擴張時,一直存在一條畸形的「灰色」利益鏈條。包場費、兌瓶蓋費、上架費、返點等合同外的費用層出不窮。然而,這條利益鏈一直潛藏在眾目睽睽之下。  

酒水掮客這一職業就是因進場費應運而生。一些酒店採用「酒水招標」的形式採購酒水,所謂「酒水招標」,就是酒店或酒吧將所有酒水的供貨權通過競價招標的形式包給外界的競標人,再由競標者充當「酒水掮客」去組織貨源,這種做法將經營風險都轉嫁給「酒水掮客」和供貨商,穩賺不賠。而供貨商也看中了這個市場,想藉此保證自己的商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酒水掮客」也利用承包過來的資源,壟斷經營賺錢。而供貨商也看中了這個市場,想藉此保證自己的商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因為有了「酒水掮客」的參與,大多數的酒業經銷商銷售成本也跟著「水漲船高」。酒水進入酒店或者酒吧後,價格陡升,一瓶市場上只賣五六十元的白酒,到了酒店或者酒吧裡,身價就會翻番。出於成本的考慮,經銷商大多數以「開瓶費」為誘餌鼓勵酒店服務員促銷。因此你經常會在酒吧裡聽到服務員說沒有某品牌的酒水只有XX牌的酒,推銷一旦成功,這其中的各個環節的高額費用,也就轉嫁到消費者頭上,消費者最終成為買單者。  

事實上,「酒水掮客」收取入場費行為,從本質上講,是一種商業賄賂。這種行為顯然是不合法的,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有規定:「經營者不得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帳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帳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但實際管理操作中難度較大,因為「酒水掮客」都是暗中操作,隱蔽性很強。  

禮品回收催生的灰色產業鏈  

中國人每年花在禮品上的錢有多少?沒有權威的統計數據,因為這是一個跨越多行業、錯綜複雜而又相對隱蔽的市場。頻頻送出和收到的了禮物,如今正以一種特殊的渠道再次回到市場,並形成了一條收購、渠道、再銷售的「灰色產業鏈」,甚至「產業升級」至電子商務、「網上網下」聯動,生意相當紅火。  

目前,有人會對「多餘」的禮品首先會在「內部消化」,或是通過網絡轉賣,但更多的是送到禮品回收點,而網絡上類似「禮品回收網」也越來越多。實體禮品回收點大多是回收菸酒、保健品等,目前在地鐵站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也會看到回收電子產品的禮品回收點。而在不少網店中,回收的禮品範圍則更加廣泛,包括了冬蟲夏草、燕窩、海參、蘋果系列用品、腦白金、玉石翡翠、黃金製品等等。  

針對低價收購,高價出售,逐漸豐滿禮品回收的產業鏈。專家表示,人們存在禮品處理的需求是可以理解的,但普通「禮尚往來」不會催熱禮品回收變身為灰色產業鏈,這其中有一些屬於腐敗的「衍生品」,值得警惕。


相關焦點

  • 依法斬斷「名店」灰色產業鏈
    根據相關報導,製作售賣授權牌、獎牌等生意,在網上已形成一條灰色產業鏈。店家可以在網上花錢購買獎牌,但這些獎牌的落款單位很可能是「山寨社團」,這種行為無疑是對市場秩序的幹擾,更坑害了消費者。對於上述現象,市場經營主體應當有清醒的認識。
  • 首提七大生活美學產業鏈:紅星美凱龍的勢與道
    01領「勢」而為,首倡生活美學七大產業鏈並舉2020年的確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在這一年裡,國際局勢變化莫測,逆全球化潮流帶來高不確定性,中國科技產業出海遭遇重大挑戰。這一切都歸結為一個理念——中國人要用中國式創新來解決經濟社會的新增長問題。這是大勢所趨,然而,大勢之下,只有深思熟慮者才能佔據主動。
  • 比擠碎玻璃更可怕的,是粉絲接機背後的灰色產業鏈
    一地碎玻璃令人心有餘悸,更令人憂心的是——不知從幾時起,為偶像加油打氣,表達喜愛之情的追星族,竟屢屢成為幹擾社會秩序、破壞公共資源的「高危人群」。明星接送機似乎正在變成一種粉絲追星的「潛規則」,它們直接拉動視頻網站的流量,按流量成本換算,商業利益已是一目了然。
  • 大學生學習鑽空子,這些「灰色產業鏈」到底廢了多少大學生?
    高校本應該是為社會培養高端人才的地方,大學畢業生是人才輩出。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同學考上大學後,只想拿到一紙文憑,對待學習不認真、不上心。不再為學習理論知識和相關技能而努力,通過鑽學習的空子,走捷徑,混幾年大學,獲得大學文憑。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工作難求,就因為觸碰了這些「灰色產業鏈」。大學的課從來不上,有償找「替身」。
  • 關注C刊「發文難」:供不應求催生灰色產業鏈
    半月談記者調研了解到,C刊發表論文被稱「難於上青天」,「僧多粥少」已引發了不少負面連鎖效應,如人文社科類的研究生畢業難、教師晉升職稱難,且催生了一條灰色產業鏈,嚴重打擊人文學科研究、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的積極性,加劇人才流失。「不是我不努力,是這裡的水太深」 2020年,西部某「雙一流」建設高校外語講師張姍即將退休。
  • 推廣ETC何以衍生「灰色產業鏈」?
    正如此次中國之聲報導,銀行讓員工強推ETC,還滋生了二手交易平臺違規代辦業務,誕生了有償幫助完成任務的「推廣專員」,這些推廣專員通過非法途徑獲取車主的個人信息,將這些個人信息倒賣出去。對此,不能再任由銀行把好事辦壞,不能再讓銀行的ETC業務衍生出「灰色產業鏈」,讓ETC業務異化成了「非法生意」,造成公眾、銀行、行業、法治的「多輸局面」。(來源:北京青年報)
  • 網絡文學盜版成灰色產業鏈 搜尋引擎成幕後推手
    據中國作協副主席張抗抗介紹,當前我國網絡文學盜版問題非常嚴重,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灰色產業鏈:首先,專業盜版網站通過技術手段,或乾脆直接僱用人力打字的方式,獲取成熟的文學網站每日更新的正版內容,原創作品上傳更新後5到10分鐘即可被瘋狂盜播。
  • --揭秘網絡販賣獵槍、高壓氣槍等灰色產業鏈
    --揭秘網絡販賣獵槍、高壓氣槍等灰色產業鏈新華網北京9月4日電(記者 趙宇飛 強勇)雙管獵槍4000元、高壓氣槍7000元,各種極具殺傷力的槍枝應有盡有、明碼標價……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儘管公安機關不斷加大打擊力度,但仍有不少犯罪分子頂風作案,通過網絡非法買賣、使用槍枝。社會輿論呼籲,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管,斬斷這一違法犯罪的產業鏈。
  • 李愛武主持召開全市七大千億產業·「12+1」產業鏈建設座談會
    李愛武主持全市七大千億產業·「12+1」產業鏈建設座談會保持定力 久久為功 實現更大突破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李亦恩 攝影 周姣姣)>12月15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愛武主持召開全市七大千億產業·「12+1」產業鏈建設座談會。
  • 揭秘代發論文灰色產業鏈:兩千起步 發SCI要價15萬
    原標題:揭秘代發論文灰色產業鏈:兩千起步 發SCI要價15萬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年8月,全球著名的學術期刊出版集團斯普林格(Springer)宣布撤回旗下10個學術期刊已經發表的64篇論文,這些文章全部出自中國作者,此消息一出很快引發關注。
  • 銀行鋪天蓋地推廣ETC催生灰色產業鏈
    來源:中國證券網權威、深度、實用的財經資訊都在這裡如果評選今年的熱詞,ETC入榜大概是毫無懸念的。類似車主個人信息被搶註的事件在多地發生:背後產業鏈浮出「銀行員工拉ETC,比拉存款還瘋狂!」「為了完成ETC指標,我去買了輛車。」
  • 飯圈灰色產業鏈背後的賞與罰,起底「代拍」江湖
    飯圈灰色產業鏈背後的賞與罰,起底「代拍」江湖作者:張津來源:南方傳媒書院全文4240字,閱讀約需8-9分鐘02供需產業鏈:生意與公關造勢代拍」並不是一個新職業,而是粉絲經濟下衍生的灰色產業鏈。中國青年報曾就代拍問題採訪過小Z,記者了解到她是一名大學生,曾攬過兩年的「代拍」業務,主陣地是北京機場以及各種活動現場。當記者問道:「代拍」真的能賺錢嗎?
  • 6萬即可C刊發文「一條龍」 灰色產業鏈怎麼破
    半月談記者調研了解到,C刊發表論文被稱「難於上青天」,「僧多粥少」已引發了不少負面連鎖效應,如人文社科類的研究生畢業難、教師晉升職稱難,且催生了一條灰色產業鏈,嚴重打擊人文學科研究、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的積極性,加劇人才流失。
  • 6萬即可C刊發文「一條龍」 灰色產業鏈怎麼破
    半月談記者調研了解到,C刊發表論文被稱「難於上青天」,「僧多粥少」已引發了不少負面連鎖效應,如人文社科類的研究生畢業難、教師晉升職稱難,且催生了一條灰色產業鏈,嚴重打擊人文學科研究、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的積極性,加劇人才流失。
  • 古建築倒賣灰色產業鏈曝光:鬥拱、石獅子、石墩什麼都賣
    古建築倒賣灰色產業鏈曝光:鬥拱、石獅子、石墩什麼都賣  Winnie Lee • 2020-12-07 13:46:49 來源:前瞻網
  • 古建築倒賣灰色產業鏈曝光:鬥拱、石獅子、石墩什麼都賣
    古建築倒賣灰色產業鏈曝光:鬥拱、石獅子、石墩什麼都賣  Winnie Lee • 2020-12-07 13:46:49 來源:前瞻網
  • 高校師生吐槽C刊:發文難於上青天,供不應求催生灰色產業鏈
    半月談記者調研了解到,C刊發表論文被稱「難於上青天」,「僧多粥少」已引發了不少負面連鎖效應,如人文社科類的研究生畢業難、教師晉升職稱難,且催生了一條灰色產業鏈,嚴重打擊人文學科研究、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的積極性,加劇人才流失。
  • 網絡灰色產業鏈:19元可買35位女性生活照 照片哪來的?
    經過調查,一條從收集買賣照片到用於各種營銷的灰色產業鏈浮出水面。  調查發現,網上存在一條收集買賣照片的灰色產業鏈。在某電商平臺,有人收購、出售各種生活照、套圖,一位店主稱圖片有的是買的,有的則採集自微博,而想要「窺探」35位陌生女士的海量生活照,只需要19元。
  • 紅星美凱龍首提「七大家居生活美學產業鏈」概念
    大會現場還首度官宣了由家居、家裝、愛琴海、地產、新零售、美凱龍愛家、紅星雲共同布局的紅星美凱龍「七大家居生活美學產業鏈」。 家裝是第一業務 2019年,紅星美凱龍制定了「新零售變革增強主業競爭力,家裝業務打造第二增長曲線」的戰略部署。
  • 公眾號刷粉、在線租人、直播打賞暗藏灰色產業鏈
    原標題:公眾號刷粉、在線租人、直播打賞暗藏灰色產業鏈支付、下單,不到兩小時微信公眾號閱讀量就能上漲1000……「太快了,兩個小時就充好了」、「刷量還送點讚,物美價廉」……2017年1月,在完成交易後,「offer先生」等微信公眾號的運營人員作出了這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