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信息請點擊上方的「向日葵時光 Sunflower Time」或掃描文底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文後附有交通和住宿信息!)
行程:
德國施韋因富特 - 法蘭克福 - 希臘雅典 - 邁泰奧拉 - 雅典 - 聖託裡尼 - 義大利羅馬和梵蒂岡 - 佛羅倫斯 - 錫耶納 - 比薩 – 佛羅倫斯 - 威尼斯 - 米蘭 - 瑞士因特拉肯 - 伯爾尼 - 德國施韋因富特
雅典去邁泰奧拉的直達火車一天只有早上一班(我們當時是早上8點20分,現在好像提前到7點20分了),返程直達的也只有一班,在下午5點多,車程約5個小時,當天來回時間比較緊張,匆匆忙忙不是我想要的旅行,所以計劃在邁泰奧拉住一晚。(還有幾趟需要中轉的火車可以選擇,前提是一定不要搞錯中轉站和中轉火車哦!希臘字寫的站名可不是那麼好認的哦!)
火車票可提前在官網(https://tickets.trainose.gr)訂購,可以選座位,不需要列印車票,出示電子票就可以了。歐洲學生證是可以打折的哦!這是我目前為止發現的唯一可以用歐洲學生證打折購買火車票的國家。
前往邁泰奧拉的火車停靠在山腳下的卡蘭巴卡鎮,這個小鎮之所以蜚聲海內外,也是因為修建在小鎮東面和北面邁泰奧拉山頂上的那些修道院啦。
先憲法廣場坐地鐵去雅典Larissis火車站。地鐵票價為1.4歐。
憲法廣場位於雅典市中心。在1843年9月3日的民眾和軍事起義之後,國王奧託被迫同意人民成立議會,憲法廣場之名由此而來。廣場的東側高於西側,從西側的Filellinon街可通過大理石階梯登上東側的Amalias大道;廣場下面是地鐵站。
希臘議會大樓就在憲法廣場的東側,周圍被巨大的國立花園所環繞。這座著名的建築是在年輕的希臘政府將首都從納夫普裡奧(Nafplio)遷移到雅典之後建造的,用來作奧託國王的住宅。選址和施工均由建築師弗裡德裡希·馮·格爾特納(Friedrich von Gärtner,1792-1847)負責,他曾擔任慕尼黑藝術學院院長,是德國的官方建築師。格爾特納計劃建造一座簡單而緊湊的、佔地面積為6994平方米的方形新古典建築,有四個外翼(每一個三層),一個中翼(兩層)和北翼,無不必要的裝飾。建築於1836年1月25日或是2月6日奠基。建造的費用是由巴伐利亞的路德維希國王(King Ludwig I of Bavaria,奧託國王的父親)承擔的,作為給奧託國王(King Otto)的個人貸款。
在1884年至1990年期間,這座建築遭受了火災的破壞,最後,王室於1910年放棄了它。此建築作為議會大樓始於1929年11月,當時政府決定將議會從Stadiou街的舊建築中轉移出來,並將其與參議院一起安置在這棟舊皇家宮殿的建築中。建築師安德烈亞斯·克裡伊斯(Andreas Kriezis)承擔了將其改為議會大樓的項目安排和監督工作。
議會大樓外形簡潔、氣質威嚴,三角形門楣頂端飄揚著希臘國旗。大樓的正面底座鑲有一塊大石碑,為無名烈士紀念碑(Monument of The Unknown Soldier),建於1923年。石碑兩側分別用希臘文刻有銘文,據說是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的格言(我不認識希臘文,難以考證)。
兩名衛兵持槍筆直地挺立在紀念碑的兩側,時而邁著希臘軍人特有的步伐交換位置。他們頭戴著紅色的圓帽,帽子右邊垂下一縷黑色的流蘇;上著黑色的寬鬆束腰上衣;下著白色高筒褲襪;膝蓋下方系有一圈黑色的帶子,一串同色的流蘇懸在膝蓋後面;腳上是黑色的翹頭鞋,鞋頭上結著一個碩大的黑色絨球;左手持槍扛在肩上。每一小時,總統衛隊的換崗儀式就在廣場和議會大廈之間的無名烈士紀念碑前進行。中國軍人的步伐特點是乾淨利落,而他們則更像是一場表演,動作緩慢優美,但卻是一樣的堅定!
憲法大樓前守衛士兵換位視頻:
在議會大樓左側就有一個地鐵的入口。可以去人工售票窗口購票。憲法廣場是雅典的交通樞紐,有很多地鐵和公交線路在這裡交匯。站廳裡這個時鐘好特別,挺有意思的!
德語法語冰島語丹麥語匈牙利語斯洛伐克語都能靠與英語聯繫猜猜,找路靠地圖,我自己幾乎可以完全搞定;但是希臘語,真是……猜都沒處下手,那些字放在我眼裡,就像在跳舞一樣。另外,車站名與Google上顯示的地名有時候還不一樣;地鐵入口雖然有站名和線路的方向,可是卻沒有線路號碼;終點站方向的地名與地圖上查的又有些不同,所以,一定得仔細看每一個經停站名(可能與Google地圖顯示不一樣)!還有,火車站屏幕上顯示有車次,卻沒顯示停靠站臺……希臘是我問路次數最多的地方,才來一天已經問了三次了。
下午1點半左右到達卡蘭巴卡小鎮,入住銀河酒店,從火車站走路過去幾分鐘即可到達。
卡蘭巴卡是參觀邁泰奧拉修道院最方便的落腳點,這裡有大大小小設施齊全的酒店、招待所和餐館,可以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朝聖者。如果不想自己去登山,也可以請導遊帶你去,按時間長短收費的。
上邁泰奧拉之前,當然得先補充一下體力了。餐廳不大,室內室外的桌子加起來應該也沒超過10張。在冰島,沒來得及吃上冰島的羊肉,那希臘的羊肉就不能再錯過了!餐後送的蘋果味道也很特別,非常好吃!我家小侄子應該會很喜歡這個味道,可是帶不回去呀!
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希臘咖啡。希臘咖啡與土耳其咖啡有較深的淵源,而與其他任何地方的都不一樣。這種咖啡和其他類型咖啡的主要區別在它的咖啡渣。希臘咖啡的咖啡渣通常留在小小的咖啡杯中。當咖啡渣沉澱到杯底時,厚厚的泡沫上升到杯麵。事實上,你不會喝掉整杯咖啡,但你需要咬緊你的牙關,以防吞下咖啡渣。當然,如果你喜歡帶咖啡渣的沙沙的味道,就另當別論了。總之,喜歡喝咖啡的還是要嘗試一下的!
午餐後出發前往邁泰奧拉。卡蘭巴卡就好像是一個坐落在巨石林中的小鎮,抬眼望出去,周圍都是高聳的砂巖峰林。
這棟看起來像民居的小房子是一個博物館,是邁泰奧拉歷史和文化的數字投影中心(Digital Projection Centre of Metéora's History and Culture)。
從卡蘭巴卡鎮前往邁泰奧拉的路上,會經過一個風光秀麗的村莊,白牆赤瓦在邁泰奧拉的巨石山林映襯下顯得特別與眾不同。村莊仍保存著古老的鄉村風貌。相比卡蘭巴卡,這裡更具傳統氣息(距離兩公裡),未受破壞的卡斯特拉基村建在兩個巨大巖峰下的山坡上,本身就已極具吸引力。村莊由19世紀中葉的農舍組成,有赤色的屋頂和木窗。卡斯特拉基村是一個保護區,限制建造新的建築。
山腰上的巨石底下隱藏著一間間小小的石洞,我們進去探尋了一番,他們看起來像是圈養牲蓄的地方。
路在半山腰中盤旋,腳下就是美麗靜謐的卡斯特拉基村。
最遠處巨石上的修道院是聖尼古拉斯修道院(Monastery of Áyios Nikólaos Anapafsás),它是邁泰奧拉現存的著名的6座修道院之一。也是我們的第一個探尋地點。我們決定下山從村子裡穿過去。
特色的小房子、孤單的狗狗和紅色的提燈。
邁泰奧拉(Metéora)是指希臘塞薩利(Thessalía)垂直巖石山頂上的一組修道院。它的名字源自希臘文縮寫,意思是「懸浮在空中」。修道院坐落在巖石的頂端,看起來像懸掛在空中,特別在多雲或有霧的天氣,它是整個希臘最童話、最神奇的景點之一。這些高高聳立在塞薩利平原上的砂巖巨石平均高度為300米,其中一些高達550米。巖體形成於大約6000萬年前,其獨特而多樣的形狀是長年累月被地震、雨水和風所侵蝕的結果。
邁泰奧拉修道院是希臘東正教最重要的建築群之一,也是邁泰奧拉最著名、最壯觀的建築。有人說,他們是宮崎駿電影《天空之城》的原型,實際上,這裡與宮崎駿的動畫沒有絲毫的關係,那只是旅遊業編出來的噱頭。但不管怎樣,確實像極了宮崎駿電影中的場景。
在山頂上建造的第一座修道院可追溯到14世紀。當時來自阿索斯山的修道士Athanasios Koinovitis登上了寬闊的巖石,並建造了第一座邁泰奧拉修道院(Great Metéoron)。在土耳其帝國統治希臘的時期(1453年至1832年),蘇丹完整地保留了東正教,邁泰奧拉的修道院蓬勃發展了起來,並在15和16世紀,又建造了幾座修道院。在土耳其佔領的最後一百年中,這些修道院為受迫害的希臘人和尋求獨立的反抗人士提供了庇護。
儘管修建了24個修道院,但現存的只剩了6個:邁泰奧拉修道院(Great Metéoron), 瓦爾拉姆修道院(Varlaám)、盧薩諾修道院(Roussanou)、聖尼古拉斯修道院(St. Nikolas或Áyios Nikolaos)、聖三位一體修道院(Holy Trinity或Áyia Triada)和聖斯特凡諾斯修道院(St. Stephen或Áyios Stéfanos)。6座保存至今的修道院中,有4座為修士所居住,剩餘2座則是修女之居所。雖然現在這些修道院裡住的修道士和修女很少,但他們中有些仍然在發揮著宗教的作用。
1988年,修道院及其相關景觀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上神聖的邁泰奧拉最佳的方式肯定是步行,所以,個性化徒步也是旅行社開發的項目之一。如果覺得體力做不到,也可以在卡蘭巴卡租摩託車前往,或者直接訂購短時導遊套餐。
我們在邁泰奧拉的第一天按行走路線到了St. Nicholas,Great Metéoron,Varlaám和Roussanou,其中最後一個是修女院。如果走大路,Great Metéoron會是排在最後的。我們抄的近道,走的是山中比較陡峭的小路。Holy Trinity和St. Stephen計劃第二天早上從山的另一邊繞過去。
聖尼古拉斯修道院(St. Nicholas)是距卡斯特拉基村最近的修道院,僅一公裡遠。它始建於1368年,並於1628年擴建,因其小小的教堂而備受人們喜愛,上面裝飾有克裡特島藝術家Theophanes在1527年繪製的令人驚嘆的壁畫。到這個修道院需要爬上那座陡峭的巖石山。我們沒有登上去。
經過聖尼古拉斯修道院之後,如果走大路的話,下一個修道院是盧薩諾修道院(Roussanou)。而我們,突然在一個拐彎的地方發現了一條隱藏在濃密樹叢中的小道,琢磨著是不是可以從那裡直接上邁泰奧拉修道院(Great Metéoron),因為抬頭可以看到它就在頭頂不遠處的巖石頂端。此時正好遇到一位女士從小路出來,她肯定了我們的猜測。
隱藏在山林深處的小石橋。
抬頭仰望,會不會被這些巨石給嚇到?以前,他們到底是怎麼上去,又怎麼在上面建房子的呢?
邁泰奧拉修道院是規模最大,最多人參觀的修道院。它由Athanasios於1356年建立,並在14世紀下半葉由他的弟子兼繼任者Ioasaph(塞爾維亞國王西緬Simeon的兒子)擴建。Athanasios和Ioasaph的墓都在這個帶壁畫的教堂內。
修道院裡還有一個博物館,除了展示宗教聖像和書籍外,還重點展示了東正教在希臘為擺脫土耳其統治、爭取自由而進行的鬥爭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希臘人對德國人的抵抗。
費力爬上去了,卻沒能進到裡面參觀,修道院2點就關門了。可能是見過了太多的陌生人,狗狗一點都不認生,象徵性地吠了幾聲,就圍著我打起了轉。我倒騰了下我的背包,適合狗狗吃的東西完全沒有,看著它看我的眼神,突然心生愧疚,早知道,應該帶些吃的。
巖縫中登上去,除了巍峨壯觀的修道院本身,一眼看到的就是這個小小的祈禱屋,它就在修道院的入口處。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些似乎不可想像的巨石。筆直的巖壁高聳入雲端,就像是可以通向天堂。1000多年前,為了抵禦塵世和肉體的誘惑,苦修士們靠木梯和繩索攀上了這些巖峰頂端,在這些遠離塵世、貼近天堂的懸崖峭壁上,靜心修煉、祈禱、讚頌,還有懺悔。我們無法想像,他們曾經經歷過怎樣的艱辛。即使在今天,科技的發展和交通的便利早已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方式,但是,生活在這裡依然需要極大的堅忍和對信仰的無比堅定!哪怕只是看著這些古老的聖地,也不由得心生敬意!
沿著正對著邁泰奧拉修道院的階梯上去,有一棟石屋和一個很大的院落,再往前就到了盤山公路了。山坡上,有牛在悠閒自在地吃著草,時不時哞哞地叫個幾聲;院子裡,又跑出來了一隻白色的狗狗。
我們在這裡晃悠了很久,最後等到了美妙的夕陽補償了我們一天的辛苦!
瓦爾拉姆修道院(Varlaám)坐落在373米高的懸崖頂上,需要從側面通過195級階梯才可到達,是僅次於邁泰奧拉修道院的第二大修道院。該修道院始建於1517年,所在位置為隱修士瓦爾拉姆(Varlaam)的舊隱居地遺址(修道院的名字也因其而來)。
夕陽的餘暉照在懸崖上,撒下一片金色的霞光。筆直的懸崖下似乎深不見底,古老的修道院已經與高聳的巨石融為了一體,宛若空中樓閣。
已陶醉在燦爛的晚霞中。
夕陽與月亮深情對望最後一眼,夜幕開始降臨。
朝聖者心中離上帝最近的地方是否會得到上帝的特別眷顧呢?願世人安好!
盧薩諾修道院驚險地坐落在細長的巖石尖峰上。它可能建於1288年,並於1545年改建為修道院。1988年,它成為了女修道院,供照看其可愛的小花園的修女們居住。
越是近看,越能感受到其位置的險峻;即使只是站在巖石絕壁的底部,也都可能讓你心驚膽寒。
分叉路口立了一個十字架,向上可以去往Holy Trinity和Agios Stefanos兩座修道院,距離還有點遠;向下則可以回到卡斯特拉基村。圖中的那隻白色的狗狗必須要提一下,因為它是這天旅程中的溫暖記憶之一。我們從邁泰奧拉修道院出來往山下走時,它突然不知道從哪裡走了出來,一直陪伴著我們下山。更有意思的是,它永遠都是沿著馬路中間的那條白色分隔線走,幾乎沒有偏差!它走得比我們要快。剛開始除了發現它走的路線特別之外,並沒有留意到其他的。等我們走到圖中這個交叉路口的時候,卻發現它在路口徘徊等待。我看到有其他人經過,它也沒有要跟上去的意思,而是看著我們選擇下面這條路之後又陪在了我們身邊。因為走得較快,很快拐彎就又不見了,可讓我意外的是,突然它又走回來了,然後等我們到它的身邊時,它再次回頭陪著我們下山。天已經黑了,但我的心裡卻亮了!不管是否巧合,我倒寧願相信是天意,這只可愛的狗狗給了我們一份關於邁泰奧拉的美好而又溫暖的回憶!
天已經完全黑了,走回卡蘭巴卡需要經過卡斯特拉基村,路程還是挺遠的。當然,這些出發前已有心理準備了。所以,當在前往卡斯特拉基村的路上,遇到開車經過的希臘情侶叫我們搭車時,無疑使我們又收穫了一次意外的驚喜!他們看見我們走路下山,擔心我們會冷(晚上的氣溫很低),然後把我們載到了卡蘭巴卡的鎮中心。真是帥氣漂亮又美好的人兒呵!
2019年2月19日
睡到自然醒起床,在酒店用完早餐,寄存好行李,時間約9點,出發!今天走與昨天相反的方向去邁泰奧拉,剛好完成一個包圍圈。目的地包括聖三位一體和聖斯特凡諾斯兩座修道院,後者也是女修道院。
卡蘭巴卡小鎮緊緊地背靠著一個個高聳的石峰,從小鎮向東出發,然後轉向北方,將會到達我們去的第一站聖三位一體修道院。邊玩邊走的話,預2個小時吧。小鎮邊緣遇到一群早起覓食的羊。
入山前回望,卡蘭巴卡小鎮有著與卡斯特拉基村同樣的紅褐色屋頂和白色的外牆,在清晨明亮的陽光下,似乎有一層稀薄的藍色霧靄飄浮在它的上空,一切都顯得那麼安靜而美好。
山邊這個鐵門裡面不知道圍著的是什麼?可能是私家領地吧。
沿著這條土路,我們漸入山林深處,路上沒有遇到其他任何人。
邁泰奧拉東面的山林和鄉村,這裡感受不到冬季的蕭索,依然一片生機勃勃的風光。
小小的祈禱屋承載著無數途經此地的朝聖者的虔誠,是他們心的依靠和靈魂的寄託!
隨處可見的巍巍石峰毫無保留地展現著苦修士們的堅定信念。
聖三位一體修道院可能是最富視覺衝擊力的修道院。如果你覺得它看起來很眼熟,那是因為它曾出現在詹姆士·邦德的電影《最高機密》(For Your Eyes Only,1981年)的吊籃場景中。它始建於1438年,其主教堂比較新,可追溯至1798年。
沿著這條石頭路下去,再從修道院所在的石峰中部登上140級陡峭的階梯就可以到達修道院的門口。
前面階梯已鑽進了石頭裡,頂上是懸空的屋子一角。
鑿在巨石中的小徑。
門票3歐。
入門左手邊就有一個很小的祈禱室,牆上和小小的圓頂上都畫滿了聖像。室內光線較暗,因年代久遠,壁畫已有些斑駁。
再往前有一個房間,專門用於山上山下物品運輸。房間正中擺放著運輸工具,包括繩索、藤籃和滑車等。這裡光線明亮,有很大的玻璃窗,窗外就是陡直的絕壁。上世紀30年代之前,物資運送到這些修道院依靠的都是原始的繩索和吊籃,現在,這些繩索已改為電動控制了。望著筆直的懸崖,實難想像以前的苦修士是如何在這樣的巖石頂端建造這些修道院的。曾經,這裡是真正與世隔絕的地方,能到達這裡的人實在太少,遠離塵世凡俗的修士們帶著堅定的信仰在這些巨石間孤獨地生活。對這些修道院每一次的拜訪,都是對體力的極大考驗。
修道院內部樓層不高,牆壁和支撐柱全部由石頭建造,異常堅固;橫梁和天花隔層為木製結構,同樣是紅褐色瓦片蓋的屋頂。
修道院後院玩耍的小貓。
圖中看起來很近,實際上要繞很遠的兩座修道院分別是瓦爾拉姆修道院和盧薩諾修道院。
從修道院後面懸崖邊緣的空地上,可以欣賞到色薩利平原的壯麗景色。
跨過高山大海,來探索「天空之城」的神秘和艱險!
懸崖邊緣豎立著一個大大的十字架。
在所有修道院中,聖斯特凡諾斯是最容易到達的,不需要攀登臺階,有人行天橋與盤山公路連接。這是一座女修道院。我們到達的時候是下午1點,剛剛好遇到關門,而下次的開門時間要到下午3點,2個小時時間在山頂等待有點長,我們放棄了進去參觀。
曾經與世隔絕的修道院儘管已向全世界開放,但依舊遵循著古老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6個修道院都有自己的開門時間段和休息日,想要一天參觀完所有的修道院,不管你怎麼趕時間都沒有可能,兩天內看完你都得提前做好規劃,並且嚴格按時間表安排行程。我們這種自由散漫的方式,怕是要花一個星期才有可能全部參觀完,所以果斷地選擇能進則進,不能進,遠遠地感受一下也知足了。
圍著門口的紀念品小攤精挑細選了好久,買了一個小小的冰箱貼,那是我最最喜歡的一個冰箱貼,沒有之一,類似獎盃形狀,上面雕刻有巨石和屹立在巨石頂端的修道院,結果回來被小侄女一眼相中,拿回了家,沒多久就摔掉了兩邊的耳朵,心疼了我好久。
坐在懸崖邊,再吹一吹邁泰奧拉的風,再使勁兒吸一吸「天空之城」的清新空氣,然後,我們依依不捨地準備下山了。
在聖三位一體修道院和聖斯特凡諾斯修道院之間,有一條下山的小路,不需要再沿著盤山公路去繞了。下山的途中,沒有遇到任何人。
與巨石山林親密無間的居民區。
路邊一株貼梗海棠,花開正豔、絢爛耀目。因為其花梗極短,花朵緊貼在枝幹上,故得其名。
昨天有幸得到一隻狗狗的守護,今天又遇到了這隻粘人的小貓,從看到我那刻就跟上來了,直往身上跳。我一邊走它一邊跟,跟了我好遠,很不捨得地叫著……突然覺得在這個神聖的地方,我是被祝福的!有些緣份妙不可言!
從小路下山,不到一個小時就可以到達山底。穿過小鎮彎彎曲曲的巷子,就可以回到卡蘭巴卡鎮中心了。
鎮中心找了家小店,隨意吃了個簡餐。西面的卡斯特拉基村、北面和東面的邁泰奧拉都去過了,我們準備在離開之前再去卡蘭巴卡的南面探索一下。
往雅典方向的火車早早地停靠在了卡蘭巴卡火車站臺。
跨過鐵道線繼續往南,在到達穿過卡蘭巴卡的一條小河之前是一大片空曠的田野。偶爾遇到一個村民,會用狐疑的眼神看看我們,可能平時很少會有遊客出現在這邊的田野裡。回頭看向卡蘭巴卡,顯得有些遙遠。
返回酒店取了行李,順便喝了一杯咖啡,然後前往火車站,晚上11點左右回到雅典憲法廣場,取鑰匙,仍然住同一套公寓。
交通:
2019年2月18日
憲法廣場 – 雅典Larissis火車站,地鐵,1.4歐
08:20-13:18 雅典Larissis火車站 – 卡蘭巴卡火車站,直達火車,12.4歐(歐洲學生票價)
2019年2月19日
17:32-22:12 卡蘭巴卡火車站 – 雅典Larissis火車站,直達火車,12.4歐(歐洲學生票價)
雅典Larissis火車站 – 憲法廣場,地鐵,1.4歐
憲法廣場城市生活奢華公寓,17歐+5歐城市稅/晚/人,不含早餐
參考資料來源:
http://odysseus.culture.grhttps://www.lycabettushill.comhttps://www.planetware.com/greece/旅行中的美好遇見,生活中的小小感悟,簡單的記錄和分享,願此心向陽!溫暖善良!
歡迎您關注向日葵時光!
喜歡的話順手點下在看唄,歡迎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