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木瓜》
古人一直非常注重報恩,正如《木瓜》中所說的,別人送我木瓜,我要送她瓊琚,用以報答她;別人送我木桃,我要送她瓊瑤,用以報答她;別人送我木李,我要送她瓊玖,用以報答她。只是這些都是物質層面上的恩情和報恩,倘若遇上了性命方面的恩情,應該要如何報答呢?俄羅斯就有一位特種兵為了救中國記者犧牲了,而記者為了報答他的恩情,娶其遺孀一起生活。
硝煙四起的地區
這場戰爭的伊始是為了獨立。1994年12月11日,俄羅斯聯邦以及它的下屬車臣共和國分離分子之間發生了激烈的戰爭,車臣的分離分子想要將車臣獨立出來,故而發動了這次的戰爭,而戰爭進行到1996年8月13號的時候,車臣才獲得了非正式的獨立地位。
只不過好景不長,在1998年的時候,第二次車臣戰爭又爆發了,這一次俄羅斯取得了全面的勝利,將車臣大部分的土地掌握在手裡,但是車臣境內的分離分子依舊非常囂張,時不時會進行一些活動,想要再次獲得獨立的地位
而這種大規模的戰爭,對於平民百姓來說是一種災難,對於要上陣殺敵的士兵更是一場災難。其實不難理解,因為車臣是俄羅斯的附屬,裡面生活的許多人也是俄羅斯的人們,要對著自己的同胞舉起槍來,顯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這場戰爭的背後,不僅僅是簡單的戰爭,還有對歷史的,對社會的一種考驗。
戰爭前線
我們知道消息,了解消息,離不開前線人的報導,而這些報導人往往是藝高人膽大的記者。盧宇光就是這樣一位藝高人大膽的戰地記者。他每天穿梭在槍林彈雨之中,為屏幕前的觀眾呈現出最佳的戰爭現狀,用自己的生命來記錄這一段歷史。不過盧宇光不滿足於此,他的才華告訴自己,他能夠走到更加閃耀的地方去。
於是盧宇光來到了俄羅斯,親手創辦了一報業,不過創立初期的報紙即使有盧宇光的才華加持,也沒有辦法得到廣泛的關注,直到車臣之戰爆發,盧宇光看見了希望。
盧宇光將希望寄托在車臣之戰上,他覺得自己如果能夠第一時間拿到一手資料,並且用自己的方式將這場戰爭報導出來,一定會令他的報紙大放異彩。
盧宇光說到做到,立刻收拾行囊趕往了戰爭的前線。當地政府很欣賞盧宇光這種不畏生死的戰地記者,特意派了一名特種兵來保護盧宇光。只不過他們的運氣不太好,盧宇光一行人遭受到了恐怖襲擊,而那名特種兵為了保護盧宇光,用身體幫助盧宇光擋住了外界的傷害,自己卻不幸殞命了。在生命垂危的時候,那名特種兵用自己最後的力氣託盧宇光幫助他照顧自己的妻子還有未滿一歲的孩子。盧宇光含淚答應了恩人的請求。
報恩之旅
盧宇光沒有立刻去尋找恩人的妻子和兒女,倘若他現在就回去,對不起保護他生命的軍人。他依舊堅持了下來,每天都奮戰在第一線,他的文章讓無數的俄羅斯人感受到了戰爭的殘酷,也讓許多的人更加嚮往著和平。而盧宇光報導著前線士兵的故事,也讓無數人為之感動落淚,直到戰爭結束,盧宇光才回到俄羅斯,尋找當初救了他一命的恩人的妻子和孩子。
盧宇光找到她們就說明了來意,在經歷了無數次的道歉還有保證之後,他才得以照顧恩人的妻子還有兒女,不過他和恩人的妻子在長久的相處之後互生情愫,盧宇光娶了自己救命恩人的老婆,並且把他的孩子視為己出。這樣幸福的日子過得很快,盧宇光甚至和恩人的妻子生了一個女兒。
兩人過得不可謂不幸福,只是由於文化的差異還有妻子的個人原因,他們最終還是以離婚收場。盧宇光在離婚之後,依舊每個月付給他們贍養費,不單單是為了恩人的託付,還有對自己愛情的緬懷,他並不是不愛恩人的妻子,而是他們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結語
盧宇光這種報恩的行徑值得我們學習嗎?也許是值得的,因為盧宇光和他的前妻結婚並不是因為恩人的原因,而是自己也愛上了那個女人,報恩只是一件湊巧的事情,這樣的愛情故事非常悽美,也額外動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