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人生的典範:「人造細胞之父」加拿大華人張明瑞

2020-12-12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加拿大七天報導,他1933年出生於中國廣東汕頭。1957年作為麥吉爾大學的本科生,成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粒人造細胞,被譽為「人造細胞之父」。引發「人造細胞」在納米醫學、納米生物技術、基因治療、(幹)細胞治療、癌症治療、再生醫學、血液代用品、肝臟支持等方面的應用,對諸多領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11年,他被評為麥吉爾大學190年歷史上最傑出人物。

▲(圖片來自加拿大七天)

▲2019年,張明瑞在家中接受七天傳媒採訪。(圖片來自加拿大七天)

▲張明瑞的故事收錄於《鳶尾花下——奮鬥在魁北克的華人》一書(七天傳媒出版社 2019)。(圖片來自加拿大七天)

▲張明瑞在人造細胞60周年紀念大會上。(圖片來自加拿大七天)

2017年11月13日~15日,慶祝人造細胞發明60周年暨血液替代品、氧療法及納米醫學國際研討會在蒙特婁召開,這個會議由麥吉爾大學醫學院和國際人造細胞、血液替代品及生物技術學會(ISABB)主辦,來自加拿大、中國、美國、法國、英國、德國、瑞典、日本、土耳其等國的專家學者200多人出席開幕式。

張明瑞博士主持了開幕式。麥吉爾大學副校長David Eidelman,麥吉爾大學醫學院生理系主任John White博士,張明瑞教授的第一個博士研究生、西安大略大學退休教授M Poznansky 博士,魁北克首席科學家、魁省三大研究機構負責人Remi Quirion博士,中國駐蒙特婁總領事館負責教育事務的領事熊勝等在開幕式上致詞。大家向張明瑞博士的偉大發明表示衷心的敬佩和祝賀。

張明瑞教授做主旨發言,他講述了世界範圍內的個體研究者和科學家從人造細胞的發明演變成當今納米醫學的故事,配上幻燈片,圖文並茂,生動翔實。他幽默風趣的演講使這場高精深的學術會議不時爆發出輕鬆的笑聲。

當天晚上張教授舉辦晚宴,歡迎與會代表。張教授和夫人一桌一桌跟大家打招呼、合影,深深地感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這就是純粹人生的典範。

張明瑞除了學術活動,也很關心社區發展,他同時也是魁北克潮州會館的名譽會長。潮州會的老鄉們因為和他是同鄉,倍感親切和榮幸。會長吳為強每次見到《七天》都會盛讚張明瑞對人類健康事業所做的貢獻,感嘆他的低調,這又從另一個側面再一次印證了張明瑞的純粹人生。

▲張明瑞院士(中)與潮州會主席吳為強(右)、名譽主席李國強合影。(圖片來自加拿大七天)

今年,已經87歲的張明瑞似乎越活越年輕,與89歲的玉蘭夫人不斷出現在社區活動的現場,大家也很喜歡邀請這對模範夫妻,一方面以他們為榮,另一個方面希望能給下一代一個切實的榜樣。

▲2018年,張明瑞夫婦(右)、劉聚富夫婦(中)與七天傳媒主席尹靈在由七天傳媒主辦的「星光耀蒙城」活動現場。(圖片來自加拿大七天)

2018年,張明瑞當之無愧地入選了由七天傳媒出版社出版的《加拿大華人精英錄》,在這本傳之後世的書裡,他將鼓舞每一個讀到他的人。

▲張明瑞院士在《加拿大華人精英錄》首發式上。(圖片來自加拿大七天)

(原標題:張明瑞:純粹人生的典範)

來源: 加拿大七天

相關焦點

  • 加拿大華人醫學教授高祖華:不能給中國人丟臉
    加拿大華人教授高祖華在蒙特婁麥吉爾大學超級醫院辦公室接受專訪。(加拿大共生國際傳媒圖片) 中國僑網8月24日電 加拿大共生國際傳媒近日專訪了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病理學和腫瘤學終身教授、病理學系主席、臨床病理中心主任高祖華。他分享了成功經驗,也思考人生三階段和三個「W」問題。告誡自己,想要與先賢比肩,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 加拿大星巴克將售人造肉三明治,什麼是人造肉?和天然肉一樣嗎?
    3月3日起,加拿大星巴克門店將銷售Beyond Meat的人造肉早餐三明治。這是世界最大咖啡連鎖店首次提供人造肉製品。一查資料發現「人造肉」成為了諸多明星大佬競相追逐的新風口。在人造肉的賽道上,雲集了諸多明星投資人,其中包括比爾·蓋茨、詹姆斯·卡梅隆、小李子、李嘉誠、麥當勞、可口可樂和Twitter的高管。人造肉走進了萬千大眾的視線,究竟什麼是人造肉?它會取代我們吃了幾十年的天然肉嗎?什麼是人造肉?
  • 寶可夢劍盾人造細胞卵怎麼獲得 人造細胞卵圖鑑
    《寶可夢:劍/盾》中的人造細胞卵的造型就像是某種細胞,只是放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內部細胞核的位置還有五官這些特徵。
  • 湖南大學在人造細胞生理效應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湖南大學在人造細胞生理效應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構建一種能舒張血管的人造細胞華聲在線12月11日訊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周娉) 心腦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記者今天從省科技廳獲悉,湖南大學聯合英國布裡斯託大學、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在人造細胞生理效應研究領域取得突破,構建了一種產生一氧化氮的人造細胞,具有血管舒張的生理效應,在心腦血管疾病預防與治療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Nature Chemistry》(自然化學)上。現有的血管舒張治療,是通過注射血管舒張小分子藥物。
  • 新型人造細胞有望成為高效藥物傳遞載體;孟加拉國遇史上最嚴重疫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純科技●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發布一項新研究說,研究人員開發的新型人造細胞能夠模仿天然細胞,感知環境中的化學變化並產生反應,而且這種人造細胞對化學變化產生反應的過程比天然細胞簡單很多,讓研究人員更容易實現相關的調控。如果未來發展成熟,這項技術可廣泛用於生物技術等領域。
  • 《加拿大華人精英錄》一書在蒙特婁首發
    中新社多倫多6月23日電 (記者 餘瑞冬)由加拿大七天傳媒出版社出版的《加拿大華人精英錄》一書於當地時間6月22日晚在蒙特婁首發,正式與讀者見面。(加拿大七天傳媒供圖)李明 攝該書從《七天》報2006至2018年發表的300多篇人物採訪中精選77篇,再經潤色,記述了主人公們從普通移民到實現成功的人生歷程,地域涵蓋蒙特婁、多倫多、溫哥華、渥太華等加拿大主要城市。
  • 龍珠:現代科技發達,能製造出龍珠世界的人造人嗎?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人造人8號,他被悟空叫作老八,是一個純粹的機器人型人造人,格羅博士當時還在黑綢軍的基地進行研究,研究的人造人主要是將機器造成人形,然後對其手臂等進行改造,增加武器和加大力量,尤其是在體內安裝炸彈防止其叛變。2.純粹加大力量和增加武器的人造人現在就能製作,只不過沒有龍珠中那麼精良。
  • 探秘人造精子卵子:當皮膚細胞能變成生殖細胞
    她今年35歲,現在正面臨著走向一個她描述的「無子嗣人生」的可怕倒計時。她在博客中寫道:「我的生命裡不可能沒有孩子,這不可能。」到目前為止,儘管多年來一直在服用藥物和維生素,並進行了一項重大手術,但B.D.的不孕不育已被證明是無法治療的。但是,他可能仍有一線機會成為父親!
  • 星巴克也賣人造肉了,一杯卡布奇諾,配一塊人造肉糜,感覺如何?
    人造肉技術採用的是細胞體外培養技術的是從生物體內取出組織或是細胞,將其放置於模擬的體內生理環境中,在無菌、適當溫度和一定的營養條件下,使其生存和生產。對於人造肉,估計很多人還是想著去嘗嘗,看看口感如何?在我們這個講究色香味俱全的過度在意美食的大市場環境下,任何可以帶來一種新鮮感的吃食或許都會有一批「吃貨」願意去嘗試一下的。
  • 加拿大究竟有多少華人?
    有很多藝人都是加拿大華人,比如彭于晏、趙又廷、蔡卓妍、竇驍,他們都是加拿大華人,加拿大的總人口不多,但華人比例卻相當高,甚至有些城市,華人已成為主體族裔。加拿大是世界著名的移民接納國,其人口增長超過82%都來自接納移民,而每年加拿大接收的外國移民之中,華人常年位列首位。由於華人在加拿大數量的不斷增加,漢語也成為了加拿大繼英語和法語之後,加拿大第三大常見的母語,絕大多數的加拿大華人,依舊能夠熟練掌握漢語,倒是有將近兩成的加拿大華人其實並不能熟練使用英語或者法語。
  • 新加坡批准人造肉上市銷售,由動物幹細胞培植而成
    新加坡批准人造肉上市銷售,由動物幹細胞培植而成  olivia chan • 2020-12-03 14:46:29 來源:前瞻網
  • 加拿大華人聚居城市大盤點
    加拿大華人聚居城市大盤點據加拿大統計局發布的一系列有關加拿大華裔社區的人口普查的數據預測,到2017年加拿大慶祝建國150周年時,加拿大的華裔人口將達到180萬。多倫多華人人口:537,060加拿大最大城市、安大略省的省會,坐落在安大略湖西北岸的南安大略地區。
  • 溫哥華耗資數千萬建加拿大華人博物館,強調華人對加拿大貢獻
    據CBC報導,格蕾絲·黃(Grace Wong)的華人父母有一個和很多人不一樣的移民故事。她的父親在20世紀20年代初從祖國來到加拿大,經過幾次往返,他在祖國娶了她的母親,並生了一個兒子。黃是加拿大卑詩省(簡稱BC省)新成立的加拿大華人博物館協會(Chinese Canadian Museum Socie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負責人,該協會將監督溫哥華唐人街一座新博物館的開發和運營。本周早些時候,當地省政府宣布投資1000萬加元(約合5000萬人民幣)建立博物館。
  • 六名優秀加拿大華人獲頒「紅楓傳奇」人物獎
    中新社多倫多11月17日電 (記者 餘瑞冬)6位對社會作出突出貢獻的加拿大華人,於當地時間11月16日晚在多倫多獲頒「紅楓傳奇」人物獎。一年一度致力於表彰加國社會傑出華人的「紅楓傳奇」人物獎評選始於2000年,今年進入第20屆。
  • 為何都跟人造肉乾上了?
    人造肉來了,你會嘗鮮嗎?人造肉技術採用的是細胞體外培養技術的是從生物體內取出組織或是細胞,將其放置於模擬的體內生理環境中,在無菌、適當溫度和一定的營養條件下,使其生存和生產。對於人造肉,估計很多人還是想著去嘗嘗,看看口感如何?
  • 華人醫學教授與職場菁英獲加拿大中國專業人士協會表彰
    中新網多倫多11月26日電 加拿大中國專業人士協會(CPAC)近日對傑出華裔專業人士進行年度表彰。來自多倫多大學的兩位醫學教授和一位從事金融科技的職場菁英獲頒本年度的CPAC「專業成就獎」。CPAC每年均舉辦慈善晚宴並為傑出華裔專業人士頒獎,旨在表彰和慶祝華裔移民在加拿大取得的專業成就並籌措善款,籌款所得全部用於向華裔學生提供獎學金以及幫助華裔新移民在加職業發展。今年,多倫多大學教授倪合宇、劉明耀以及IBM金融服務部合伙人陳瑞玟獲頒「專業成就獎」;同時,青年藝術家翁步碩獲「青年成就獎」。
  • 加央行:這位華人肖像或登上加拿大5元新鈔
    加拿大央行將發行新版5加元鈔票。近日,他們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8位新鈔肖像候選人入圍名單。官網介紹,大約45000名加拿大人參與推薦,選出了600名符合資格的備選人物,隨後在其中篩選出8名候選人。細心查看名單發現,這8人中有一位華人在列,名叫溫金有(Won Alexander Cumyow)。
  • 麥當勞人造肉漢堡將在加拿大測試 售價為6.49加元
    當地時間9月26日,麥當勞宣布將與「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合作,於下周起在加拿大部分餐廳測試「人造肉」漢堡。在當日盤前交易中,Beyond Meat股價最高漲幅超20%。資料圖 漢堡 來源 TAKEFOTO據了解,該款漢堡由Beyond Meat的「人造肉」餡餅以及萵苣和西紅柿組成,不含人工色素、香料或防腐劑,從9月30日起將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28家麥當勞餐廳銷售,售價為6.49加元(折合人民幣約34.92元),測試為期12周。
  • 星巴克將在加拿大推出「人造肉」早餐三明治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 星巴克公司於本周三宣布,其加拿大分店將於下周開始銷售一款名為Beyond Meat的植物早餐三明治,這將是這家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首次推出仿肉產品。星巴克表示,他們的Beyond Meat「人造肉」三明治將於3月3日在加拿大各地近1200家咖啡店上架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