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校長朱清時:中國教育需堂吉訶德式人物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南科大自比「小崗生產隊」

  坦言中國教育需要「堂吉訶德」

  朱清時來濟南宣講攬學生,希望屆滿後有人接班

  如果沒擔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現在也許不會這麼疲憊。事實上,10天跑8個省,兩萬裡的行程,與兩年半以來風口浪尖上的顛簸相比,也許算不上什麼。自從2009年9月接過南科大校長的聘書以來,朱清時便把自己和這所學校綁定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毀俱毀。朱清時說,中國教育需要「堂吉訶德」式的人物。他希望自己五年任期屆滿後,有更年輕、更能幹的人把南科大的擔子挑起來。

  招管理人員有困難,多數人還是喜歡行政級別

  南科大在籌建之初,吸引公眾關注的一個焦點就是去行政化。能否去行政化,一直是南科大備受關注的焦點。朱清時說,南科大去行政化其實遇到了很多困難,其中最重要的困難,還不是上級對學校的行政幹預,而是現在願意到南科大、不要行政級別的太少。「現在南科大在招聘管理人員上就遇到了困難,因為社會上的主流意識還是行政化的,大多數人還是喜歡行政級別,所以要招到志同道合的人到南科大來奉獻比較困難。」

  但去行政化本是南科大的最高目標,也是朱清時創辦南科大的初衷。朱清時表示,去行政化是中國高校的必由之路。「中國高等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官本位,最大的問題就是行政領導學術,誰官大誰說了算。所以中國高等教育做了很多蠢事。」朱清時舉例說,就像高校擴招,本來是件好事,但一下子擴招就過度了,變成一種止不住的行為了。「其實,擴招建新園區,或者大學合併、大學改名,這些都是搞政治當官員的政績工程的需要,他們都違反了學校本身內涵發展的規律。這些損失都是誰的官大誰說了算造成的。」他認為,如果不去行政化,中國高校就變成行政機構了。行政機構靠誰的官大誰說了算,這樣高校就失去了活力。要恢復高校的本來面目,只有「去行政化」,靠學術卓越、學術至上,這樣學校才能幹淨利落。但是要做到這一點非常之困難。

  不過,他坦言這是個必經之路。任何理想的實現,往往不是一步到位的。總要有一些人,看起來像堂吉訶德式的人物先出來,就像小崗村的18個農民,他們也就是那時候先出來,按手印做這件事,他們冒了更大的險,他們已經做了家破人亡的準備。但歷史就是這樣前進的。一些人出來,他們讓整個社會思考這個問題,然後醒悟過來了。這樣就變成了社會的潮流,事情就容易了。

  希望屆滿後有更年輕更有朝氣的人接班

  「我對南科大充滿感情。」「堂吉訶德」式的朱清時今年已66歲,他的滿腔熱情沒能阻擋住歲月的腳步。他坐在那裡,有些機械地重複著在前幾個省份回答過的問題,臉上幾乎看不出表情。眼下,朱清時五年的任期還剩下不到兩年半,對於任期結束後是否會續聘,儘管他說現在談這個問題還為時尚早,但他表示,希望任期屆滿後,有更年輕、更有朝氣、國內國際有影響力的人來挑起南科大這個擔子。

  他說,南科大一直在努力物色這樣的人。「我們一直在努力,這樣的人應該能找到。我有信心找到。這樣南科大才會前進,也相信比我幹的更好。」

  理想中的大學是學術機構,就像是劇團

  朱清時理想中的大學應該是像梅蘭芳當年唱京戲的劇團那樣,純粹為追求卓越、推動劇團的一切事情,就是讓梅蘭芳唱好戲,唱新戲,增加競爭力,不斷改革。高校實際上跟劇團性質一樣,是學術機構。「一個大學不止一個梅蘭芳,可能有成百個梅蘭芳。我們的教授都是梅蘭芳,高校就是讓所有這些教授做好科研,做好教學,也就是唱好戲,就是要教授追求卓越。這就是我理想的大學。」他坦言,現在的南科大與自己理想中的大學還有差距。但是,「我們正在一步一步地做。現在剛起步,希望以後能實現這個目標。」

  四種能力怎麼考,朱清時一一闡述

  這是能力測試,

  不需要準備也無法準備

  報考南科大的考生,在高考結束後、高考成績公布前還要參加南科大組織的複試,即能力測試,就是測試考生的記憶力、想像力、注意力和洞察力。「測試很簡單,不用緊張,也不用做任何準備。因為這些不是你一下子就能準備出來的。」朱清時說,「我們希望這種方法能發現一些天賦卓越的學生,不要使他們埋沒。天賦特別卓越的學生我們會讓他破格錄取。並且在隨後的教育實踐中,會讓他享受到特殊的個性化教育。」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種能力很大程度來自先天,當然跟後天的發揮也有關係,但絕對跟你所享受的教育資源沒有多大關係。

  創新能力的第一要素是想像力。想像力是一個人的創造能力中間最重要的要素。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嚴格地說想像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戰因素。

  中國教育是想像力不斷被扼殺。但想像力豐富的人,儘管想像力會被壓抑,但不會消失。一個人的想像力是有標準程序把它測的很清楚的,甚至可以定量。

  朱清時說,這個測試其實不用做任何準備,你準備也沒有用。這種能力很大程度來自先天,當然跟後天的發揮也有關係,但絕對跟你所享受的教育資源沒有多大關係。

  記憶力也可以定量測試

  朱清時說,記憶力也可定量測試。記憶力的測試有很多很標準的方法。如果我們用一串數字,彼此沒有關係沒有規律可尋的,你報出來學生記,看他從簡單的幾位開始,記到這個複雜的十幾位,看他的記憶在哪一位數就停止了,你就知道這個學生的記憶容量是多大了。

  洞察力是一下就能抓住關鍵

  洞察力就是一個人在面對十分複雜的情況時,能不能迅速抓住事物的關鍵,並找到出路的能力。

  朱清時說,他在美國留學時,科學界高端人士對人的評價,都是以他所研究的領域有沒有洞察力來作為標準。洞察力就是一個人在面對十分複雜的情況時,能不能迅速抓住事物的關鍵,並找到出路的能力。

  洞察力的測試方法有很多標準方法,最標準的就是給你一個數列,如果這個數列是1、2、3、4、5,那任何人馬上就找出規律了,就知道下一個是6了,但前提沒有這個明顯規律,規律越來越複雜。要找出這個規律來,判斷後一個數應該是什麼,這個就靠洞察力了。這種測試可以從簡到繁,就看這個人的洞察力簡單到什麼程度,複雜到什麼程度就終止了,你就知道他的水平了。

  注意力能否集中,是能否成功的關鍵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個重大問題,不可能是寫一本書或者教一堂課,教學生怎麼做,而是要營造一種環境薰陶,讓學生學會這樣做。

  一個人有沒有成就,其實很重要的就看他的注意力能不能集中。注意力能不能集中也是一個人能不能有創造力的基本要素。注意力能集中的人,往往才能把問題想得很深,這樣的人才能解決複雜的問題,才能有好的創新能力。

  朱清時坦言,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個重大問題,不可能是寫一本書或者教一堂課,教學生怎麼做,而是要營造一種環境薰陶,讓學生學會這樣做。因此,南方科技大學的教學就是按照這樣一種目標來設計的,「我們不是僅追求給學生有用的知識,而是要讓學生這種四種能力要素都能夠得到保護和發揮。」 (記者 徐玉芹)

相關焦點

  • 朱清時或卸任南科大校長 拒回應"教改失敗"說法
    今年9月,朱清時校長職務的5年聘期屆時將滿,有媒體稱朱清時可能不會連任校長。南科大新任黨委書記李銘,幾天前從深圳市公安局局長的位置上卸任。據悉,李銘曾有高校工作經歷。但有教育專家認為,原政府公職人員任黨委書記,可能標誌著南科大去行政化的失敗。
  •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將卸任:不改革對社會是打擊
    深圳晚報記者陳遠忠、劉鋼、田芳槐、張聖宇 攝  被爭議的朱清時  朱清時:南科大 依然有眾多可能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的背後,有著中國人對教育的矛盾心態。從2009年籌建,至今年9月份朱清時的即將卸任,質疑從未停止。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科大的學生當中,朱清時遇到的幾乎全是讚美。這些讚美,固然包含學生對校長的特殊情誼;但另一方面,南科大的學生自認為確實從中受益。比如他們身上體現的獨立思考與自由之精神。而這恰恰貼合教育的本質。
  •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高校去行政化需大批有風骨的人
    還有不足兩月,也就是今年8月底,朱清時就要卸任南科大校長。離開學校,朱清時將何去何從?  2014年7月2日,朱清時在辦公室裡接受了齊魯晚報記者的專訪。南科大從無到有,一直在爭議中前行,我感覺在當下的中國,南科大每走一步都是異常艱難。這些年南科大風波不斷,甚至有些時候差點翻船,只是我一直硬著頭皮在孤獨中思考,在內心裡保留一分自信和堅持。客觀地說看到學生學到真正的知識,取得驕人的成績,將來能為社會做出大的貢獻,我還是很高興和欣慰的,我相信南科大依然有眾多可能,將來大有可為。  齊魯晚報:您卸任南科大校長後,將要做什麼?
  • 南科大失敗了?朱清時:道路是對的
    近幾年的全國兩會,南科大和校長朱清時總會成為討論的焦點。針對葛劍雄、朱永新等人日前對南科大的評價,昨日南都記者採訪朱清時,他說外界對南科大的改革發展還不是很了解,目前學校多項改革走在內地高校前列,也契合中央精神,但進一步深入「去行政化」,需要頂層設計,大學才能有所突破。
  • 最具爭議校長朱清時:這五年沒有失敗,把南科大好好交給深圳
    行政樓三樓的校長室,朱清時正忙於交接工作。       9月1日早8點,這所學校的開學典禮如期舉行,在短短的40分鐘裡,校長朱清時一如既往,堅定地向在座的學生和家長保證:南科大將繼續改革之路。也許在座的無人知道,也就是今天,這位近年來中國最富爭議的大學校長,因合同到期,明天他就將正式卸任。       「這一個月,我心裡頭很愉快。」
  • 朱清時卸任南科大黨委書記 專家:標誌改革失敗
    (相關新聞:深圳原公安局長李銘接替朱清時任南科大黨委書記)朱清時:參加任免會並作現場發言網易教育第一時間聯繫朱清時,他的手機關機。工作人員透露,朱清時也參加了21日的任免大會,並在現場發言,情緒穩定。目前他已經回到安徽過年。
  • 南科大更換黨委書記_網易教育
    2009年6月 朱清時被聘為校長 2009年3月,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召開會議,朱清時院士以全票當選擬任校長第一候選人。
  • 南科大去行政化失敗 不方便說的「南科」一夢
    21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學人事任免,深圳原公安局長李銘任中共南方科技大學委員會書記,朱清時不再兼任。不再兼任黨委書記的朱清時,校長一職也將在今年9月份到期,朱清時的卸任是否意味著「南科大改革失敗」?  對南科大教改失敗的說法,昨天北京青年報的一篇報導說,朱清時拒絕回應。
  • 南科大開學一月記 還原真實的南科大教學情況
    與會嘉賓、南科大教職員工與全體新生合影。南科大這五年2007年3月,深圳市決定籌建南方科技大學。2009年9月,朱清時獲南方科技大學(籌)創校校長聘書。2010年12月15日,朱清時發表公開信,宣布要建立首個實驗班,在沒有教育部招生許可下,決定「自主招生」。
  • 「放牛娃」入主南科大校長寶座,或成為中國下一位諾貝爾獎得主
    2005年起,一直在清華大學物理系工作,同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起任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說:「只要你勤奮、執著、專注,就不會在世上一事無成。」2012年,薛其坤提出界面高溫超導。2013年,薛其坤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
  • 薛其坤正式履新南科大校長,上任後第一頓午餐與學子共進
    目前,薛其坤還是教育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美國物理學會會士,是國際著名期刊Surface Science Reports、Nano Lett.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南方科技大學官網11月20日就披露了薛其坤當天以新任校長身份的公開活動。學校官網透露:2020年11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學新任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先後到理學院、工學院調研,併到食堂與學子交流、共進午餐。
  • 南科大成立生科院,新成立的南科大,實力如何?為何備受關注?
    在今年的11月份,南科大迎來了她的第三位校長,原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前兩位均為院士,朱清時、陳十一)一般來說只有985大學或者部分211高校的校長才會是院士,而這所雙非大學的三任校長均為院士,並且都是名校的原校長或副校長!不明覺厲!
  • 臨沂籍著名物理學家正式履新南科大校長,第一頓午餐與學生共進
    11月19日,澎湃新聞等媒體相繼報導了「清華副校長、著名物理學家薛其坤將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的消息。澎湃新聞記者11月22日注意到,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現任領導」欄目更新信息顯示,薛其坤已於2020年11月正式接替陳十一出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成為該校歷史上第三任校長。
  • 南科大給出答案:辦學十年,成為「最強雙非」
    12月20日,南科大迎來十周年校慶。「為教改而來」、「回答錢學森之問」……首任校長朱清時面對媒體鏡頭,明確了南科大的使命。從提出創辦亞洲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到自主招生,南科大的創建引起社會極大關注。2010年底,「南方科大」入選當年的「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2011年,南科大被《科學》雜誌評為「2011年度全球科技產生影響力的重大新聞事件之一」。
  • 中科院院士朱清時回應「研究真氣」:用科學的方法重新審視迷信的東西
    ▲朱清時,化學家和自然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七任校長,南方科技大學創校校長。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安徽合肥,深秋的中國科技大學校園還是綠蔥蔥的。中科院院士、原校長朱清時的辦公室位於理化大樓二樓的角落裡。門口沒有牌子,很低調。  辦公室裡生活痕跡很重,隨處是書和古玩,甚至有些凌亂。如果沒有外出計劃,他每天埋在辦公室看書寫文章,研究他心愛的古玩。  與他在科學方面的成就相比,人們更熟悉朱清時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嘗試。任中科大校長期間,他堅守「小而精」的辦學思路,不圈地、不擴招。
  • 南方科技大學迎來新校長 曾為中科院最年輕院士之一
    &nbsp&nbsp&nbsp&nbsp2009年6月,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朱清時院士被聘任為南方科技大學(籌)創校校長。朱清時是國際知名的化學物理學家,在分子局域模振動、單分子化學等國際科學前沿都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果,推動中國的物理化學基礎研究在國際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 被「招安」的南科大改革失敗了嗎
    與第一任校長朱清時在任時的「自主招生、自授學位」思路不同,南科大第二任校長此前多次強調學校的「體制內」屬性。據悉,早在2012年,南科大已放棄了完全自主招生,將招生納入國家國家計劃內,學生也將獲得教育部承認的文憑。(9月22日《時代周報》)    就此而言,稱南科大已然被政府體制「招安」當不為過。那麼,南科大被招安是否就意味著它改革嘗試的失敗呢?
  • 有一種好校長叫「前校長」:中國最燃前校長排行榜
    陶行知認為:「校長是大學的靈魂。」 圖/教育浮世繪 如果沒有這些校長們的求索態度和領路魄力,也許,今天中國的大學,便不是現在這般模樣。自近代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大學誕生至今,中國湧現了一批批敢言敢為、言傳身教、在教育事業的路上但開風氣、秉承初心的校長。 當一名校長或許不是難事,當一名好的校長卻絕非易事。 何為「好」?
  • 南科大校長陳十一:南科大第一個十年發展屬「牛刀小試」
    在互動交流中,陳十一校長妙語連珠,很多發言引發網友熱烈反響。筆者現轉發南科大官網中發布的陳十一發言情況,供各位思考(材料有刪減)。1,南科大是中國師生比最高的大學之一,本科的師生比是1:4.6。所以我們的本科生會得到老師們最大的關注,全面的、全力的關注。
  • 南科大書記李銘:沒有優秀師資 一流大學就是空話
    南科大黨委書記李銘接受人民網深圳頻道記者專訪。(劉寧寧 攝)     人民網深圳6月23日電(張娜)今年8月底,擔任南方科技大學創校校長5年的朱清時將離任。南科大再次登上輿論風口浪尖。改革能否繼續,南科大路在何方?   6月21日,南科大黨委書記李銘接受人民網深圳頻道專訪,首次對外介紹了其上任後的工作重點及南科大未來的改革方向。   「沒有優秀師資隊伍,一流大學就是空話」   在外界眼中,今年初履新南科大的李銘,是深圳市原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