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裡幹活請留意此草,它為「仙茅參」,野生不輸人參,要珍惜。
現在是9月中旬了,如果你們生活在農村,現在要你到山裡找活幹,你們那裡的活是什麼呢?而在我們這裡,9月份的山裡可以放牛羊,撿柴,採蘑菇等。我屬於後面兩者,雖然看上去舉足輕重,但總得要有人去做,在不?今天筆者背著個籃子和往常一樣,去山裡幹活,目的嘛自然就是去找木頭疙瘩了。
雖然尋找木頭疙瘩,不是什麼難事,但我還肩負一個任務,要尋找一種野草,人們稱它的名稱為「仙茅參」。對於它,筆者只想說,若夥伴們到山裡幹活請留意此草,因為野生的不輸人參,請珍惜。
任何東西只要有價值,都會被人們帶回家馴化養殖,但有時候,養殖出來的效果並沒有野生的那麼好,仙茅參也有這樣的劃分。並不是說種植的效果就差到哪裡去,事實上它們的效果並不差,只是在種植的過程中都是被澆了肥料的,肥料對於植物來說是有催肥的作用,如果是種植好看的,那這裡的差別並不大,可用是種植來吃的,那其中的效果,就會低於野生的好多,因此懂行的人大部分比較熱衷於野生的。
仙茅參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其中以雲南,浙江,貴州,四川,福建生長的比較多。而雲南地區的仙茅品種最為齊全,它分為小葉,中葉和大葉三個品種,小葉和中葉仙茅參除了在個頭上有差別外,其它地方都差不多。
雖然同為茅參,那大葉仙茅和小葉仙茅完全變了一個樣,小葉的個頭矮,幾乎貼著地面生長,開的花朵也很細小。可大葉的個頭很高,大概有1米左右,就連葉子也很寬大,莖枝也很粗,而當地的人們,還會採摘大葉的仙茅參幼嫩莖枝來吃。
在我們家鄉,都是小葉仙茅參。筆者在標題中之所以說要留意此草,那是因為我們家鄉的仙茅參基本上已經被挖光了,那是在九幾年的時候,有人來鎮上收購,引起大波人的採挖,這樣大肆的採挖,野生的可能長得過人類嗎?這顯然是異想天開的事情,即便後來,人們停止了收購,但是仙茅參已經被破壞慘,即便過了2十幾年了,它的數量還是寥寥無幾,這能說是人們自作自受嗎?但無論如何,筆者是真的需要到它,所以格外地認真,小心在尋找。
仙茅參它明明是一株野草,但名稱中卻帶有一個「參」字,這個稱呼主要就是在叫它的根部,雖然其根部和「人參」長得不相似,但卻依然被稱作「參」,這裡面主要的原因就是,仙茅參的根莖有著很高的藥用價值,它入藥後針對陽痿精冷,脘腹冷痛;腰膝酸痛;筋骨軟弱等併發症有著非常好的作用。
尤其是泡酒,人們用仙茅參泡出來的酒,效果真的非常強,喝後對上述的病症都有一定的作用。不過筆者還是要提醒一句,東西再好都切莫貪杯,否則會適得其反。塑業有專攻,就是這個理,人參大家眾所周知,也知道它對人體有很多作用,但在一些方面上,野生仙茅參卻比它強,因此仙茅的根莖才得用「參」來稱呼。
仙茅參雖說是藥材,但它也可以被用來做盆栽,如果有興趣,今後可以種植一盆來試試。那今天關於它的植物知識,筆者就科普到這裡了,對於這種野草,你們家鄉也是這樣稱呼的嗎?歡迎留言分享,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