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不起的重慶母城渝中#的活動最後一程,來到了鵝嶺二廠,在此前已經來了很多次的基礎上,也再一次發現了鵝嶺二廠的與眾不同。
重慶是一個神奇之地,地理環境的差異,導致風景,建築,都獨具一格,尤其是今年五一,重慶洪崖洞,直接榮登全國旅遊熱點榜首,另外重慶更是各大電影的拍攝取景地。《變形金剛》取景地仙女山,《火鍋英雄》同學聯盟火鍋店,《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鵝嶺二廠文創公園等等……
鵝嶺二廠是重慶網紅地標打卡地,也是在《從我的全世界路過》電影中的取景之地,哪怕是在40℃的重慶高溫下都充斥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潮人,不懼烈日的炙烤也要打卡這個藝術青年的文創聖地。
在這樣的熱浪滔滔的天氣下
鵝嶺二廠依然堆滿了各種來打卡拍照的遊客
如今走進它,仍舊能看見它舊時的模樣
它就那麼安然又靜默地佇立在那裡
一言不發,像極了一個疲憊的老人
在這平淡的日子中,歲月在它身上雕琢出過往
外面有賣冰淇淋的小店
旁邊有大家所熟知的網紅店鋪
遊客們在斑駁老舊的廠房中拍照打卡
感受在電影中的文藝魅力
和在親身感受到的歷史回憶
外面有賣冰淇淋的小店
旁邊有大家所熟知的網紅店鋪
遊客們在斑駁老舊的廠房中拍照打卡
感受在電影中的文藝魅力
和在親身感受到的歷史回憶
1939年建立之初
這裡被稱為「民國時期的中央銀行印鈔廠」
專印鈔券、稅票、郵票等有價證券和政府文件
1949年遷至臺灣,1953年成為重慶印製二廠
曾是重慶的彩印中心和西南印刷工業的彩印巨頭
上世紀50至70年代
在重慶,但凡是帶色的紙片兒
差不多都是從這裡被印刷出來的
(圖片來自網絡)
幾十年過去了,曾經的印製二廠早已倒閉
2014年,在不動鵝嶺二廠外部的一磚一瓦
在自帶懷舊風格的廠房基礎之上
最終改造了印製二廠,英文名為TESTBED2
於是,這座差點荒廢的老廠
就這樣以最文藝的方式活過來了
青石階、生鏽的欄杆、長滿苔蘚的瓦片……
斑駁脫落的外牆,老舊的木製樓梯
有文藝的氣息,也有網紅的氣質
你可以用雙眼去看到這裡曾經的過往
用手去觸碰斑駁的歷史痕跡
這些老廠房,既保留了獨棟舊樓原有的風貌
又加入了現代設計的藝術風格
老與新的糅合,讓這裡獨具魅力
現在它又一次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茂密的植物,是展現它姿態的最佳方式
走進鵝嶺二廠的一棟老廠房
你可以看見那些被常年踩踏後的石梯
以及已經剝落掉漆的扶手
眼前的景象,很容易把人拉回十幾年
就像回到小學讀書時每天上下樓梯時
所要踩踏的石梯和觸碰到的扶手一樣
在鵝嶺二廠隨處可見的要數木箱了
木箱的數量繁多,但每一個都是獨特的
有的被塗上了色彩和圖案
有的以本真的模樣示人
看似參差不齊地擺放其實是用心的設計
如果說一個箱子能盛放一個故事
你又想把你的心事寄向哪一個遠方呢?
「生命需有裂縫,那是陽光照進來的地方」
當一束光從左上角照射進來
石牆上被投射出一幅有序的景象
這樣的呈現,總顯得是那麼的有必要
生了鏽的鐵門,在被刷上文字後
就像是被畫上了音符的五線譜
頓時有了活著的氣息
看上去是顯得有些破損了
但只要你靠近它,就能被它吸引住
舊有舊的美,沉澱後的事物沉重得更有力量
一盞掛在樓頂的照明燈
雖然很少能被人注意到
但它不會因沒有被關注
而自我黯淡,只要輕觸按鈕
它依然能把四周照得明亮
若是走累了,也沒關係
帶有鵝嶺二廠自己風格的桌凳
可以隨時供你停下來歇腳
這些五六十年代的車間廠房
具有濃厚的前蘇聯建築風格
因此顯得破舊且迷人
這扇車間外破舊的鐵門兩邊
有兩個盛裝著植被的類似講桌的桌子
確是殘損,可正是因了這殘損
它反而顯得更有張力
凡美妙的事情,都該有印痕
鐘錶上的時間停止了
它再也不會發出嘀嗒嘀嗒的聲響
也好,就以自己最舒服的狀態
長久地靜默下去
被放在玻璃窗戶上的空酒瓶
又在什麼時候澆醉了誰人的夢呢?
充滿了懷舊味道的片場世界
在銘黃的燈光的襯託下
多了幾分迷離與曖昧的味道
每個角度鵝嶺二廠看出去都不一樣
向北可以看到嘉陵江
轉身向南又可以看到長江
這也是立體重慶的縮影
鵝嶺二廠正在完成一場翻天覆地的蛻變
古舊的車間和現代時尚元素相結合
必定會碰撞出新的文藝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