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軍刀劃開楊靖宇的胃,日軍官絕望地毒死妻兒自殺,遺囑這麼說

2020-12-21 毒蛇說歷史

1939年那個冬天格外寒冷。在日偽軍的瘋狂絞殺下,從918事變爆發後就一直在東北堅持抗日的東北抗聯損失慘重,經歷了最大規模的戰鬥和非戰鬥減員。楊靖宇領導的抗聯第一軍由三四千人銳減到數百人。情急之下,楊靖宇部隊決定化整為零,分散突圍,待機重新集結。

楊靖宇劇照

東北抗日與中國其他地方相比,情況更為錯綜複雜。在這裡,有日本密集的76萬大軍和大量偽滿軍隊及漢奸,有嚴酷的自然環境,抗聯要生存,只能在深山老林中不停轉戰,經常要在衣食無著的情況下,在冰天雪地中同強大而殘酷的敵人進行殊死的搏鬥。而且自從張學良的正規軍撤出東北後,整個東北抗日的中流邸柱其實就是「南楊北趙」二支孤軍,楊靖宇和趙尚志,二位鐵血漢子從1931年整整堅持了9年。

楊靖宇之所以能在這麼複雜的環境中堅持抗日這麼久,一方面是由於他意志比鋼鐵還堅定,另一方面益於他創造了一個特殊的打法:密營。他創造性在深山密林中建起了秘密的宿營地,儲備軍需、醫治傷員、修理槍械、收集敵情、宣傳抗日、縫製冬衣等等。密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讓日軍極為頭疼。關東軍總司令哀嘆:「楊靖宇匪部已成為滿洲國治安之癌」。

那為何已經堅持到了1939年,形勢突然轉為對楊靖宇將軍如此不利呢?是因為有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當了叛徒,成了漢奸。這個人叫程斌,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長,是楊靖宇的好兄弟,最為信賴的助手之一。據說日本人聽了另一個漢奸的建議,抓住了程斌的老母親,逼他投降。程斌便帶著100多人和不少裝備投降了日軍。可惡的是,投降後,程斌思想上也完全變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漢奸,他充當了日軍對付原抗聯戰友的急先鋒。程斌投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敵人摧毀了抗聯的70多座「密營」。

這可是抗聯的「命脈」,東北抗聯能堅持抗戰14年,密營功不可沒,沒了密營,抗聯只能跟日偽軍正面硬扛,在日軍加大掃蕩力度和大兵力包抄的情形下,形勢越來越不利,於是出現了開頭一幕,楊靖宇被迫化整為零,只帶了自己的近衛排轉入原始森林繼續於日軍周旋。而程斌本是楊靖宇身邊的人,對楊靖宇太了解了,不僅知道地形,還經常準確地預測到了楊靖宇選擇撤退的路線,導致楊靖宇被窮追不捨難以脫身,身邊的士兵為了掩護不斷減員,他被逼上絕路。1940年,楊靖宇孤身一人與大量敵軍周旋幾個晝夜後彈盡糧絕,被敵人團團包圍。

即便被圍困多日、沒有食物、沒有生路,楊靖宇依然不願意投降,孤身堅持戰鬥多日,由於他是神槍手,日軍依然捉不到他,日軍一個指揮官還險些被他射中。1940年2月23日這天,程斌帶過去一起投靠日軍當了漢奸的一個機槍手張奚若(也是前抗聯神槍手)在日軍指揮官的命令下,開槍射死了楊靖宇,楊將軍壯烈犧牲,年方35歲。

岸谷隆一郎

現場指揮戰鬥的日軍指揮官叫岸谷隆一郎,這是個殘酷又矛盾的人。

次日,岸谷隆一郎把「討伐隊」集中到日軍古見聯隊院內,楊靖宇的遺體就停放在這裡。眾目睽睽之下,岸谷隆一郎做了兩件兇殘至極之事。

其一,割下楊靖宇的頭顱,梟首示眾。

其二,他下令用軍刀劃開了楊靖宇的腹部和胃部(估計是通過解剖看下食物情況來分析是否還有藏糧食的地方)。然而,他們驚奇地發現,楊靖宇的胃裡竟然沒有一粒糧食,只有還尚未消化掉的草根、樹皮和棉絮!中國漢子在極度寒冷的東北密林裡沒有任何食物,堅持了這麼多天,這不屈的錚錚鐵骨,令殘暴的侵略者也為之敬服,岸谷隆一郎為楊靖宇舉行了「慰靈祭」。

史料載,這個表面上殘酷無情滅絕人性的劊子手,「一天之內,蒼老了許多」。此後,岸谷隆一郎由於內心受到的觸動太大,一直飽受良心折磨。1945年,他毒死了自己的妻子兒女後自殺。人們在他遺囑中看道:「天皇陛下發動這次侵華戰爭或許是不合適的。中國擁有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此時,他因為殺害楊靖宇已經升任偽山西省副省長,他的自殺謝罪方式,也是用軍刀劃開了自己的腹部。

雙手沾滿抗聯將士鮮血的程斌卻不思悔改,抗戰勝利後,他企圖矇混過關,槍殺了幾個投降的日本俘虜,成功地混入我華北野戰軍,居然當上了指揮員。1951年的一個陰雨天,程斌打著雨傘行在瀋陽街頭,突然,一個路人為避雨,躲到他的雨傘下。結果,程斌認出此人是個老熟人,也是曾經叛變過的某抗聯幹部,惡性不改急於立功的兩個人,竟然分別去公安機關舉報了對方,結果,兩人雙雙都被槍斃。

相關焦點

  • 二戰中為何日本軍官要人手一把軍刀?
    喜歡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日本軍刀是日本武士的一個靈魂的象徵,軍官佩戴的刀幾乎都是由名工巧匠打造而成的,極具價值,武士在對戰過程中,如果自己輸了,那麼就需要把自己的佩刀送給對手,以表示心服口服!但是,美國人似乎很討厭日本軍刀,當年在進攻日本的時候收繳了大量的軍刀,美國最後將這些軍刀都澆上瀝青丟進了大海,其中還包括很多古董刀,根據史料記載,日本人是十分崇拜我國唐朝文化的,他們喜愛將唐刀的仿製品佩戴到自己的身上,起到一個指揮跟切腹自殺的作用!
  • 明道哥哥自殺案細節曝光 疑用藥物迷昏妻兒後勒斃
    據臺媒,藝人明道的林姓胞兄5日被發現陳屍在臺北內湖山區,警方到場發現,一旁樹下還有已遭林勒斃的妻兒。檢警自林的手機發現有疑似欠債250萬臺幣遭黑道追討訊息,加上家中有交代後事紙條,研判他勒斃妻兒後輕生,至於3人死因及輕生原因、是否加工自殺,士林地檢署6日相驗遺體調查。
  • 西貢陷落後自殺的南越軍官:寧死都不願活在北越統治下
    南越總統楊文明被俘 1975年4月30日西貢陷落後,因絕望而自殺的南越政客、官員、軍人據估計大約有數百人,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已經無法考證。
  • 二戰期間什麼級別的日本軍官才能配發指揮刀?
    為了榮譽可以戰死,可以自殺,現在連刀都不讓帶了,怎麼戰死,怎麼自殺呢?工作沒有了,自殺又找不到工具,武士們的憤懣達到極點,掀起了一連串的士族叛亂,最終導致日本歷史最大的一次內戰「西南戰爭」,戰後日本更嚴格的貫徹廢刀令,又因1886年發生的「長崎清國水兵事件」,在清朝的壓力下,日本政府通過法令,日本警察都不許佩刀了,只許佩帶竹棒。
  • 西貢陷落後自殺的南越軍官:寧死都不願意活在北越統治下
    南越總統楊文明被俘 1975年4月30日西貢陷落後,因絕望而自殺的南越政客、官員、軍人據估計大約有數百人,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已經無法考證。
  • 櫻花與軍刀:川端康成及三島自殺謎團解析
    依然8月15日是一個別具歷史意義的日子我腦海不禁浮現起三島由紀夫的軍刀,他的剖腹自殺。從三島聯想起櫻花樹下的川端康成。我試從文學的角度,舉出川端康成和三島由紀夫的著作,以了解日本人的本質與特性。將二人牽扯在一起,原因二人的人生機遇和看法有許多相似的地方。
  • 日本花百萬購軍刀被老人拒絕,可知刀後的故事?看刀上刻的12個字
    那麼這就不得不說抗日戰爭時期的日本軍刀了,在那個時候,日本軍刀的名氣可謂是非常的大,軍刀就是一名軍官的象徵,能殺死日本軍官繳獲他的軍刀那也是一份特殊的榮光。
  • 北越軍攻破西貢,諸多南越將領不願投降也難扭戰局,最終絕望自殺
    南越政權徹底倒臺之後,南越軍隊也沒了繼續鬥爭的心思,該投降的投降,想跑路的跑路,一時間兵敗如山倒,南越再無翻身之地。說起來南越一開始贏面還是挺大的,畢竟當時他們已經擁有了百萬大軍,雖然美軍提前撤退了,但卻給他們留了不少好東西,各種優良武器堆積如山。
  • 從中原大地到白山黑水——記楊靖宇烈士
    23歲離開家鄉,告別母親與妻兒,再也未回來  從鄭州向南200多公裡,有一座千年古城,是確山縣城的所在地。距縣城12公裡,有一個小村,叫李灣。1905年2月13日,楊靖宇就出生在這裡。  在楊靖宇5歲的時候,父親病故。7歲的時候,母親把他送到本村的一所私塾學校。
  • 華麗與邪惡並存的日本軍刀——劈殺兇狠有力的98軍刀
    作為近距離搏擊的主要武器,軍刀一直是現代刀具的一支優秀的代表作,以其小巧的造型和鋒利的性能,而廣受歡迎,可能很多刀友,一生夢寐以求的就是擁有一把性能強悍的軍刀。 相對現代小巧的軍刀,日本的軍刀,就比較獨特,它整體比較修長,且刀身帶有一定的弧度,可以說是比較有特色的一種代表。
  • 林肯主唱被曝自殺前曾立遺囑 財產歸妻子兒女所有
    貝寧頓一家據外國媒體報導,林肯公園主唱查斯特·貝寧頓(Chester Bennington)生前曾在洛杉磯縣立下遺囑,他身後的銀行帳戶直接移交給遺囑執行人泰琳達,其他財產歸入2009年成立、2009年修正的查斯特與泰琳達-貝寧頓家庭基金。今年7月自殺身亡的貝寧頓與泰琳達養育了兩子一女,之前他還有三個孩子。遺囑約定,六個子女並列為信託基金的受益人。
  • 英國皇家騎兵衛隊用的原來是這款刀:哥德式軍刀小傳
    哥德式軍刀最早誕生於1822年。這種武器一開始主要是給步兵軍士和騎兵們使用,而軍官們則必須要自費購買。也因此,後來很多英國軍官,乾脆只是訂做看起來頗為優雅的高級劍柄,然後在將自己中意的刀身裝上。這一情況使得如今很多保存下來的早期高級哥德式軍刀,從刀柄和刀身,都有著極大的區別。
  • 近代中國軍刀,護國共和第一刀:鐵血十八星軍刀為何存世稀少
    袁世凱的稱帝美夢被打破,最終在絕望和病痛中死去。 對高級將領增發護國共和軍刀來褒獎將士用命,提高榮譽感。 但是這種鐵血十八星的護國共和軍刀當時的數量就很稀少,流傳至今的更少,基本上成為國家文物級別的藏品了。 為何這種軍刀如此稀少呢?因為這種軍刀只有高級將領才有資格佩戴,因此發行量非常稀少。
  • 詳解日本軍刀的前世今生
    至二戰之前,軍官佩帶有櫻花紋飾的西洋式指揮刀,更有一種刀柄加長,西洋護格的東、西洋「合璧」的指揮刀,與日本式的軍刀並行不悖。1933年2月6日,荒川五郎、慄厚彥三郎等在東京下議院向政府提出復興日本刀劍的建議案,以提倡日本精神及固有文化,獲得一致通過。
  • 楊靖宇最後的五天五夜
    此時,一張陸空交織的大網,正一步步向楊靖宇撒開。面對敵人的瘋狂剿殺,楊靖宇部隊決定化整為零,分散突圍,待機重新集結。靖宇縣楊靖宇精神研究會會長李立斌介紹說,「1939年12月24日,楊靖宇身邊尚有400餘人的抗聯部隊,到1940年2月2日就只剩二十七八個人了。
  • 臺空軍花蓮基地中尉燒炭自殺 之前毫無跡象可循
    中新網4月13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空軍花蓮基地四0一聯隊基地勤務大隊中尉行政官翁偉哲(27歲),12日中午被發現汽車停在花蓮市新生大橋下,燒炭自殺,消防員趕到時已無生命跡象。他育有一子一歲半,老婆肚裡還有一個,翁偉哲從10日起連休3天假,前天才帶家人回桃園老家,昨天突然自殺,家屬與軍方都表示毫無跡象可循,現場也沒有遺書,全案由檢警偵辦中。另據「中央社」報導,花蓮空軍401聯隊基勤大隊1名翁姓中尉行政官,12日上午駕車從官捨出門後,中午被發現在花蓮市新生橋下的車內燒炭自殺,因翁姓軍官生活正常,家屬想不透為何會自殺。
  • 被中國軍隊生俘的三名日最高銜軍官:因為他們失去了底氣
    抗戰14年,中國軍隊在戰場上打死陸航中將小笠原數夫、陸軍中將阿部規秀等日本鬼子中、少將40多名,可是,在戰場上,真正地戰敗放下武器投降的日軍軍官尤其是有稍高級別的日軍屈指可數。分析原因,在抗戰時期,日軍軍官多受「武士道」的毒害,戰敗時頑固不化往往選擇自殺,加之抗日局部戰場勝利後可以控制戰場進行搜捕的戰鬥不多。
  • 誰說將官刀一定比尉官刀好?軍博展陳日本軍刀觀賞指南與銘牌糾偏
    筆者於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前往參觀,遂成此文。軍博對軍刀的認識為:「軍刀作為一種手持冷兵器,是軍人用的各類刀的統稱。長度寬度和形狀不等,單面或雙面刃,刀柄常配有護手。步槍的出現使其失去原來的軍用價值,現在多以配飾的形式出現。」而裝修加固前的軍博刀劍展陳,往往被國內外刀劍收藏界視為詬病,原因不外有二:保養不力和標牌錯誤較多。
  • 兩次捨身崖跳崖:比起自殺,更可怕的是在自殺的路上從不缺同伴!
    為什麼說又呢?因為一周前一名患有鬱抑症的女孩也跳下去了,僅僅間隔一周而已視頻就不放了,畢竟心酸的滋味不要過多的品嘗,一躍而下的灑脫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該男子跳崖之處有1米多高的圍欄,用來防止遊客發生墜崖意外的,但再高的圍欄又如何攔得住一顆絕望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