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種藝術人生,雲水襟懷,宋步雲誕辰110周年紀念展今日開幕

2020-12-15 美術研究

拂去歷史的煙塵,宋步雲先生的作品一件件呈現出來,細細品味,「也是一種人生,也是一些歷史」。2020年11月25日下午,「雲水襟懷——宋步雲誕辰110周年紀念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文化#

今年恰逢宋步雲先生誕辰110周年,此次展覽是宋步雲先生的藝術作品與相關文獻首次「回到」中央美院面向師生與公眾展出。展覽展出宋步雲先生各時期重要代表作品約一百五十餘件,並首次展出宋步雲先生木刻和攝影藝術的珍貴文獻資料。

宋步雲先生是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重要的藝術家、藝術教育家,他在油畫、水彩畫、中國畫和版畫的創作與探索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作為中央美術學院的重要奠基者,他為開啟新中國美術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抗戰勝利後,他於1946年應徐悲鴻先生之邀,與吳作人等先生一起參與復建國立北平藝專,為改善辦學條件和教學建設付出了大量心力。此次展覽是中央美術學院致敬傳統、禮敬先賢的重要學術活動,中央美術學院將其納入「百年輝煌·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名家」系列學術活動,紀念這位為中央美術學院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前輩先賢。

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楊先讓、邵大箴、盛楊、高潮、郭怡孮、張寶瑋、文國璋、戴士和、黃華英、易英等一批老先生、老領導,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曉琳、副院長呂品晶,中央文史研究館文史業務司司長耿識博,中國美術館藏品徵集保管與修復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何琳,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研究院院長、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徐慶平,原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美術》雜誌主編王仲,以及宋步雲先生家屬代表宋慧京、宋慧成、宋高陽等親朋好友與中央美術學院師生一同出席了開幕式。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致辭

「這是迎接宋步雲先生藝術回家的展覽,也是他在中央美術學院首次較為全面的展覽,以表達我們對在20世紀篳路藍縷、艱辛辦學歷程中,為推動中國美術和美術教育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老藝術家的深深敬意。」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在致辭中表示,宋步雲先生既為新中國成立後中央美術學院的籌建付出了心力,也在藝術探索上孜孜以求、積極探索,他的藝術創作始終走在更加寬闊地為人民服務的大道上。

早在1940年代,宋步雲留日歸來時就帶回他在日本研習的油畫和水彩作品。新中國成立之後,他追隨徐悲鴻先生的藝術主張,用藝術來反映新的生活氣象,用一種嶄新的「光」和「色」,描繪了以《俯瞰故宮》為代表的一批油畫,首次集中描繪北京城市風光特別是古典建築,以新的主題填補了油畫表現的空白。他晚年仍然堅持行走各地,用水墨語言表現自然風光,也別開生面地畫出大幅的桃實作品,體現了對於生活的熱情和對於人生的達觀。他以對自然、對藝術的熱愛這種樸實的信念戰勝了窮愁、困厄的歷程,卻在畫中體現出來。宋步雲先生認認真真為時代生活寫照的態度,表現出一位具有家國情懷和文化擔當的知識分子藝術家的坦誠胸懷。在他的畫作中,我們可以體味他的人生際遇和藝術追求,感受他熱愛自然與藝術的信念,更感懷他對於中央美術學院、對於20世紀中國美術曾做出的重要貢獻。

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曉琳主持開幕式

著名美術史家、美術評論家、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邵大箴致辭

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邵大箴先生在致辭中表示,作為徐悲鴻先生的得力助手,宋步雲積極努力,為北平藝專爭取到帥府園校舍做出了重要貢獻。邵大箴深感於宋步雲先生在經歷了坎坷的人生際遇後,仍然堅持創作從未懈怠,他走遍全國大江南北,創作了大量作品。他談到,宋步雲的作品越看越新鮮,非常富有藝術的活力,「相信這個展覽會給大家很多思想的、藝術的啟迪。」

中央美術學院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畫學院教授、此次展覽策展人于洋致辭

「宋步雲先生已經走進歷史,卻依然與這個時代、與這所美術學府氣息相連。」此次展覽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教授表示,通過這次展覽希望向美院師生和社會公眾呈現一個20世紀美術史語境中的宋步雲。于洋在策展思路中沿著三條路徑,來重新認識近現代美術史的宋步雲,一是在與李苦禪、傅抱石和徐悲鴻三位名師大家的關係中,以人物學案的方法視角來體認、尋找宋步雲的人物形象與藝術意象。二是通過直面宋步雲的藝術作品,追尋與認知其藝術創作的風格淵源與路向選擇。三是在宋步雲的影像和文獻中,觸摸一個立體的、有溫度的「複合型」藝術家。

宋步雲先生家屬代表、宋步雲之子宋慧京致辭

「『雲水襟懷』,意喻胸懷風度,行雲水之浩瀚廣大。伴著雲水襟懷,父親走過了屬於他獨特完美的藝術人生。」宋步雲之子宋慧京在致辭中講述了父親與中央美院的淵源,他說,「父親的一生走著一條深入生活、深入自然、貼近人民的現實主義藝術道路。」

展覽精選宋步雲一生代表作品,以時間脈絡和藝術風格為線索,分為「烽煙歲月」「巴山蜀水」「家國新貌」「河山勝境」「灼灼其華」「光影流年」六個板塊,從人物學案、藝術作品、影像文獻三重視角,著力還原語境、鉤沉歷史,為我們展現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史、特別是中央美術學院辦學進程中的宋步雲。

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黨委宣傳部、美術館承辦,同時得到了中央文史研究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宋步雲藝術館以及上海圖書館等機構的大力支持。

雲水襟懷

——宋步雲誕辰110周年紀念展

前 言

今年是宋步雲先生誕辰110周年,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中央美院美術館承辦的《雲水襟懷——宋步雲誕辰110周年紀念展》經過精心策劃籌備,終於呈現在我們眼前,這也是宋步雲先生的藝術作品與相關文獻首次「回到」中央美術學院,展現在美院師生和廣大社會公眾面前。

作為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重要的藝術家和美術教育家,宋步雲先生在油畫、水彩畫、中國畫、版畫乃至攝影的創作和探索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他曾於1946年應徐悲鴻先生之聘,與吳作人等先生一起參與復建抗戰勝利後的國立北平藝專,為改善辦學條件和教學建設付出了大量心力。在他身上凝結了那一代藝術家共有的可貴精神:一方面將自身理想與中國社會的現實結合起來,在藝術上寄注自己的文化關懷,在反映社會現實中體現深沉的知識分子情懷;一方面總是以事業為重,責無旁貸地挑起服務全局的工作擔子,推動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

宋步雲先生的藝術創作顯現出他融通中外的綜合學養和對於生活的無限摯愛。早在1930年代留日期間,他就創作了反映民族遭遇外強侵略的大幅油畫;40年代他在水彩、水墨、油畫上「三管齊下」,相得益彰,在畫壇引人注目。在後來更長的人生旅途中,他無論在何種處境下,都堅持藝術的追求,以不求聞達的心態沉潛於創造的境界。無論是1940年代嘉陵江畔的光色表現,還是新中國初期的城市風景和人物畫,他的油畫和水彩都保持著對於自然的近距離觀照和對於社會場境的真切表現。他的《白皮松》系列作品表現出逆光景色中的色彩關係和抒情的色澤,以《俯瞰故宮》為代表的一批油畫首次集中描繪北京城市風光特別是古典建築,以新的主題填補了油畫表現的空白。他對生活場景的描繪展現出寬闊的視野、溫暖的色調,別有一種生活中洋溢起來的詩意。他晚年仍然堅持行走各地,用水墨語言表現自然風光,也別開生面地畫出大幅的桃實作品,體現了對於生活的熱情和對於人生的達觀。

宋步雲先生認認真真為時代生活寫照的態度,表現出一位具有家國情懷和文化擔當的知識分子藝術家的坦誠胸懷。在他的畫作中,我們可以體味他的人生際遇和藝術追求,感受他熱愛自然與藝術的信念,更感懷他對於中央美術學院、對於20世紀中國美術曾做出的重要貢獻。這也正是此次展覽最為重要的學術意義和歷史價值。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範迪安

2020年11月

開幕式嘉賓合影

嘉賓觀展

《自畫像》 布面油彩 64.5X53cm 1946年

《宋步雲之妻高淑貞》布面油彩 91.2×73cm 20世紀40年代

《兩江相會在山城》 布面油彩 50×72.5cm 20世紀40年代

《葵花》 布面油彩 56×69cm 1940年

《嘉陵江風光》 紙本水彩 38X53cm 1942年

《重慶雨中都郵街》 紙本水彩 38X53cm 1942年 中國美術館藏

《風雨孤帆》 紙本水墨 40×41.5cm 1944年

《午門》 木板油彩 46.4×56.3cm 1947年

《什剎海遊泳場》 布面油彩 89.1×115.7cm 20世紀50年代

《古觀象臺》 木板油彩 46.4×56.3cm 1956年

河山勝境

《寒林落暉》 紙本設色 101×51.5cm 1982年

《天池冠橋》 紙本水彩 27.2×39.3cm 1982年

《長白林海憶英烈》 紙本設色 103×158cm 1982年

《萬裡關山迎朝陽》 紙本設色 100×198cm 1983年

《花中高士》 紙本設色 132×64cm 1985年

《紫藤》 紙本設色 136cm×65cm 1986年 中央文史研究館藏

《君子蘭》 紙本設色 79.5×63.5cm 1986年

《白葡萄》 紙本設色 136×68cm 1986年

光影流年

1942年,重慶中央大學藝術系教員在歡迎徐悲鴻歸國儀式後合影(宋步雲攝)

1946年10月,在洋溢胡同14號,北平美術作家協會成立國立北平藝專教師合影(宋步雲攝)

1946年,在天壇公園,北平國立藝專教師合影(宋步雲攝)

1947年秋,國立北平藝專由貢院西街即將遷至新校址時的部分教師合影(宋步雲攝)

1947年,國立北平藝專部分教師合影(宋步雲攝)

相關焦點

  • 學術丨追溯歷史原境中的宋步雲:宋步雲藝術研討會綜述
    宋步雲藝術研討會現場2020年11月25日,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的「雲水襟懷——宋步雲誕辰110周年紀念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展覽以「烽煙歲月」「巴山蜀水」「家國新貌」「河山勝境」「灼灼其華」「光影流年
  • 「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我市開幕...
    12月20日,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吸引眾多市民參觀。西江日報記者 梁小明 攝雄才故裡,丹青鑄史。12月20日,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主辦的「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我市隆重開幕。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州美術學院校長李勁堃,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廣州美術學院中國近現代美術研究所所長梁江出席開幕式。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範中傑宣布作品展開幕。
  • 235幅國畫精品展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
    12月20日上午,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主辦,肇慶美術館承辦,嶺南畫派紀念館、黎雄才藝術館協辦,肇慶美術館館長羅秋帆策展的「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肇慶美術館隆重開幕。
  • 紀念黎雄才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開幕
    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主辦,肇慶美術館承辦的「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今天上午在肇慶美術館開幕。 今年是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為進一步紀念與弘揚黎雄才的藝術精神,廣東省美術家協會與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共同主辦「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
  • 紀念王樂軒誕辰110周年書畫展在濰坊市美術館開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8月19 日訊 (記者 孫小茹)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紀念王樂軒誕辰110周年,2019年8月18日,由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濰坊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紀念王樂軒誕辰110周年書畫展」在濰坊市美術館開幕。
  • 十二月京城看展指南
    雲水襟懷—— 宋步雲誕辰110周年紀念展 2020年恰逢宋步雲先生誕辰110周年,「雲水襟懷——宋步雲誕辰110周年紀念展」是宋步雲先生的藝術作品與相關文獻首次「回到」中央美院面向師生與公眾展出,展覽將展出宋步雲各時期重要代表作品約一百五十餘件
  • ...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
    今天上午,由首都博物館、北京馬連良藝術研究會主辦,北京京劇院、梅蘭芳紀念館、上海京劇院協辦的「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展覽開幕式中國京劇傳承悠久,歷經近二百年的發展衍變,成為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國粹」。
  • 「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
    12月22日,「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通過115組件文物,展現了馬連良輝煌的戲劇生涯。京劇自「徽班進京」伊始,歷經兩百餘年的發展演變,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國粹」。
  • 京劇藝術家馬連良誕辰120周年紀念展亮相首都博物館
    「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 (攝影 陳毓娟)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毓娟):12月22日,「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幕。
  • 紀念著名山水畫家錢松喦誕辰120周年 紀念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今年是著名山水畫家錢松喦誕辰120周年。昨日,「筆墨松喦——錢松喦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開幕式上,錢松喦的子女將錢松喦創作的3件不同時期的重要作品捐贈給中國美術館,為中國美術館館藏增添力作。
  • 畫壇「竹王」誕辰110周年 申石伽書畫展將在滬舉行
    東方網通訊員汪凡7月28日消息:今年是著名書畫家、上海市文史館館員、浙江省文史館名譽館員、美術教育家、詩人、有畫壇「竹王」之稱的申石伽先生誕辰110周年。由上海市文史研究館和上海筆墨博物館主辦的《紀念申石伽誕辰110周年——西泠石伽書畫作品展》將於7月30日至9月18日在福州路429號上海筆墨博物館二樓舉辦,以紀念這位蜚聲畫壇的美術教育家。
  • 紀念王樂軒先生誕辰110周年書畫展在濰坊市美術館隆重開幕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紀念王樂軒先生誕辰110周年,2019年8月18日,由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濰坊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濰坊市美術館、於希寧藝術館、濰坊同志畫社和濰坊合興美術館共同承辦的「紀念王樂軒先生誕辰110周年書畫展」在濰坊市美術館隆重開幕。
  • 宣宣說吧丨「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
    今天上午,由首都博物館、北京馬連良藝術研究會主辦,北京京劇院、梅蘭芳紀念館、上海京劇院協辦的「龍馬精神海鶴姿——馬連良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展覽開幕式中國京劇傳承悠久,歷經近二百年的發展衍變,成為中國傳統藝術中的「國粹」。馬連良先生是中國京劇裡程碑式的代表人物,「馬派」藝術創始人,列入京劇「前後四大鬚生」,給世人留下了許多經典劇目和寶貴文化遺產。
  • 「站在人生的前線——胡一川藝術與文獻展」今日開幕
    「站在人生的前線」,這樣一個標題,屬於胡一川先生。2020年11月23日上午,「站在人生的前線——胡一川藝術與文獻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今年適逢胡一川先生誕辰110周年,由中央美術學院和廣州美術學院聯合舉辦胡一川先生的個人藝術展,這是兩所學校開展學術交流合作的一次新的重大成果,也是兩所學校全體師生員工獻給重要創始人胡一川先生的藝術馨香。
  • 清華大學舉辦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
    未來網高校頻道12月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田姬熔 常志東 崔文瑞)12月6日,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在清華大學舉行。陳旭表示,明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我國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清華大學也將迎來邁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的新階段。我們要繼續學習和弘揚以華羅庚先生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和崇高精神,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清華應有的貢獻。
  • 紀念張大千誕辰120周年 張大千博物館今日在內江開館
    (王斌 攝)人民網成都5月17日電 5月17日上午,以「大千精彩 守正創新」為主題的2019海峽兩岸張大千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暨紀念張大千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在內江開幕。活動現場,張大千博物館於今日正式開館,此次「五百年來第一人」——張大千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共展出張大千書畫作品60件套和文獻資料40餘件。
  • 夢路還應繞永嘉,歡迎參觀紀念夏承燾誕辰120周年文獻展
    CULTURE OF WENZHOUBOOK | 110
  • 泰州舉辦"江淮畫魚人"潘覲繢誕辰100周年作品紀念展
    潘覲繢誕辰100周年作品紀念展 國際在線消息:5月18日,由中共泰州市委宣傳部、泰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泰州美術館(書畫院)、泰州市美術家協會、泰州市花鳥畫研究會承辦的「江淮畫魚人」潘覲繢誕辰100周年作品紀念展在泰州美術館隆重開幕。
  • 「墨海遊龍」 ——紀念周炳旦誕辰110周年書法展籌備工作回顧
    籌備此次外公書法展前後僅用了十天時間,算得上一次相當成功的跨界嘗試,墨海遊龍——紀念周炳旦的書法展圓滿成功!
  • 紀念魏啟後誕辰100周年書畫精品展在濟南開幕
    9月26日下午,作為第十三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的一項重要活動,「百年啟後——紀念魏啟後誕辰100周年書畫精品展」在山東美術館開幕。  山東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王世農,山東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張志華,山東藝術學院黨委書記馬東驊,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矯紅,中國書協副主席、山東省文聯副主席、山東省書協主席、山東藝術學院書法學院院長顧亞龍,中國書協顧問、山東省書協名譽主席張業法,山東藝術學院原院長、山東省美協名譽主席張志民,山東省美協主席、山東美術館館長張望,濟南市文聯黨組書記李經發,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況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