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 香港粵語和廣州粵語到底哪裡不同?

2021-02-07 港漂圈
「見微」是港漂圈新創的專欄,藉以《韓非子·說林上第二十二》中「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之意,欄目將以人物專訪和文化專欄交替出現,旨在從細處入手,帶來對各領域、行業的介紹。這裡有叱吒風雲的專業大牛,有另闢蹊徑的觀點新銳,還有你,未來的trend maker。


圈妹的粵語欄目開播已經5個月了,除了給港漂小夥伴學習粵語之外,也吸引了一些香港本地的朋友(大概是因為圈妹的花絮太沒節操了吧<( ̄ˇ ̄)/)一些細心的朋友問圈妹到底是哪裡人,怎麼說廣東話時感覺和香港本地的不太一樣呢?



圈妹粵語欄目


作為一個原生的廣州銀,圈妹不止一次地聽到身邊的人說港式粵語更好聽,原因多半在說廣州人說粵語比較硬,而香港人講話比較婉轉。其實圈妹和香港同學溝通時,他們覺得我們說的話大體來說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土生土長的廣州人和香港人在用粵語溝通時完全沒有障礙,但聽起來仍然會感覺有點不同,主要原因除了語調,在發音和用詞方面也有各自的特點。今天圈妹就以自己親身感受為大家說一說香港粵語和廣州粵語(口語)有哪些不同。


有語言學專家提出,香港粵語和廣州粵語的區別主要是兩點,首先是韻母,一些香港廣東話中的韻母在廣州廣東話裡實際上是沒有的;另一點,也是比較顯著的一點,就是聲調。


大家都知道廣東話有九個音調:




在一個詞語中,如果兩個字都是第一聲陰平調時,廣州人會把兩個陰平調發音為55-53的發音通常不是55(黑色線部分)而是53(灰色線部分),也就是音調有點降調的意思,這一點和普通話裡面的變調非常相似。


比如:冰bing1川cyun1 >> 冰55川53


相比起來,在香港廣東話中,單字的變調很少,幾乎不用53的音調。55的音調相較53音調較高,所以人們常說的香港話比廣州話更軟,與這個變調也是有一定關係。


當然,隨著兩地交流越來越頻繁,也有很多新移民把廣州廣東話的發音習慣帶到香港,現在一些香港廣東話中,也會把陰平發作53的詞語。這種廣東話的發音習慣在學習說普通話時也會被不自覺地帶到普通話中去,比如香港人在說某些第一聲的字時,會不自覺地降調發成第四聲,比如剛剛,會說成gang4gang4,請大家自行腦補大西轟陳偉霆說普通話的畫面~



其實這種細微的變調在日常溝通中,並不容易發現,尤其語速快時更不容易察覺,所以這一點並不是香港粵語和廣州粵語嘴主要的分別。


港式粵語中的懶音相對是比較多的,還記得圈妹之前給大家專門出過一期講粵語中懶音問題的欄目嗎?


在粵語裡,最經典的懶音就是n、l不分了,比如:

呢個 (ni1 go3),不是(li1 go3)

你:nei5,不是lei5


香港人區分這兩個聲母的難度,絲毫不輸讓某些南方地區的小夥伴念清楚:「劉奶奶找牛奶奶買榴槤牛奶」(圈妹嘴已折...)




鼻化音ng懶化的現象也很常見(我 ngo 讀成 o),這個聲母不僅是香港粵語克服懶音的難點,也是學習粵語的小夥伴很難發音標準的點。


另外聲母gw懶化成聲母g,以及送氣聲母p懶化成聲母b也是非常常見的懶音。

比如:

廣gwong 州zau,讀成港gong 州zau

普pou 通tung 話waa,讀成煲bou 冬dung 瓜gwaa


所以下次遇到香港朋友和你謙虛地說:「我的『煲冬瓜』很普通,請多包涵」時,千萬不要以為別人要煲湯給你飲咯。


但是,這並不代表廣州粵語中就完全沒有懶音,現在廣州的「連輕人」中懶音的現象也逐漸多起來,所以,說粵語時儘量注意避免發懶音才是說準粵語的關鍵哦!

隨著普通話教育在廣東地區的不斷深入,以及外地人遷入廣州學習粵語,給廣州的粵語也帶來一些變化。普通話化音的現象常見於來廣州多年,能熟練使用粵語的外地人,由於他們是在日常生活中學習粵語,但是某些發音沒有經過系統地學習和訓練,很容易不自覺地和原本自己的方言或者普通話混淆。這種發音方式在廣州漸漸流通,再加上普通話的使用頻率大大多過廣東話,慢慢地部分廣州的年輕人也會出現普通話化音。


比如:
瑞seoi 士si 讀成:銳jeoi 士si

救gau 援wun 讀成:救gau 袁jyun

千cin 維wai 讀成:纖cim 維wai


另外,由於是用粵語的地區橫跨兩廣,不同地方都會存在發音差異,加之居住在廣州的其他廣東地區的人受到自己鄉音的影響,也會對廣州本地的粵語的發音形成影響。這種發音,在區域內不算是錯誤的,日常交流也沒有問題,只是如果以規範粵語作為參照,是錯誤發音,叫做地域音。


比如:


大部分廣州人會把

虛heoi 擬ji發作地域音虛heoi 你nei


但是,只有在某個區域內很大數量的人都使用這種發音,才能稱為地域音,否則就是錯誤的發音了。


廣州粵語和港式粵語最大也是最直觀的分別應該就是在詞彙的用法上了,用香港人的話說就是「terms唔同」。


港式粵語由於歷史因素受英語的影響很大,外來詞基本是由英語直接音譯過來使用的,而廣州粵語中的外來詞通常是跟普通話的標準翻譯,用粵語來發音,比如:

「Chelsea」廣州叫「切爾西」, 香港叫「車路士」;

「Arsenal」 廣州叫「阿森納」, 香港叫「阿仙奴」

 「laser」,廣州叫「雷射」,香港叫「鐳射」;

 

另外香港人日常口語中也經常夾雜英文,比如:

唔該幫我check下佢嘅email,我send佐張ticket俾佢,thank you!

俾啲tips啦

del咗份文件

我同佢好friend




有些人其實挺介意中文中夾雜英文的,但是圈妹覺得香港人無論平時學習還是工作,主要使用的語言都是英語,有些詞用英文習慣了,脫口而出也是非常正常的,那些在香港或者在國外學習生活多年的內地童鞋也是同理,並沒有刻意裝x成分啦,大可不必介懷。


語言是不斷發展的,隨著香港和內地的溝通越來越多,兩地的粵語也在不斷融合,相互發展。過去,經典港片和TVB劇集把港式粵語帶到內地,比如「冷氣」、 「Book位」之類香港話已經滲透到廣州人的日常生活中。現在,越來越多的普通話詞彙也融入到了港式粵語中,比如「聽尼士(tennis)」改成「網球」、「仄紙(cheque/check)」改成「支票」等。


香港的高校也逐步推行「兩文(中文、英文)三語(香港話、普通話和英語)」,一方面本地粵語得以很好地傳承發展,同時使得兩地更好地溝通;另一方面日常粵語口語的使用和規範的書面語始終存在差異,導致本地學生在書寫時經常夾雜粵語詞彙和語法,或是歐化的句式,「兩文三語」教學便可以有效地彌補這個局限。


參考資料:


圖片、資料來源於以上參考資料,本文為港漂圈原創,轉載請聯繫港漂圈


相關焦點

  • 香港粵語和廣州粵語有什麼不同?
    >香港粵語和廣州粵語有什麼區別?第一個首先是發音廣州人講話會有更多的重音更加抑揚頓挫而香港人發音就會更加平順一點為了方便大家去理解我將會示範一個例子【香港】亞洲國際都會【廣州】亞洲國際都會對待同一個事物兩者也有所不同廣州人叫【吸管】香港人卻叫【飲筒】廣州人叫【複印】香港人叫【影印】廣州人叫【燈泡】香港人叫【燈膽】
  • 廣州粵語 VS 香港粵語,不在同一個頻道,到底誰才是正宗粵語?
    粵語,其實從宋朝就基本定型,如果現在的廣州人穿越到1000年前宋朝,跟那個年代的人溝通是沒問題的。從宋朝時期的「新華字典」《廣韻》,可以發現廣州粵語的發音和現在有90%的相近。華輝美食人作為一個原生的廣州人,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說港式粵語更好聽,其實廣州和香港的粵語又有什麼區別呢?廣州粵語PK港式粵語雖然同為粵語,但一些廣州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詞,在香港卻有不同的意思。
  • 香港粵語與廣州粵語的區別
    粵語覆蓋地區廣泛,不同地區在口音上會有差異但差異不會過大,例如粵北韶關地區的人,完全可以和廣西東部的人進行粵語交流。基於廣州兩千多年來在廣府地區的龍頭地位,因此公認的標準粵語發音是清末民初時期廣州「西關地區」的粵語發音。西關地區就是現廣州舊荔灣區,是清末民初時期廣州有錢人的聚集地,清朝時期全中國唯一的外貿口岸「十三行」即位於該處。
  • 粵語到底起源於哪裡?為什麼粵不是廣西?粵語發源地是廣西!
    粵語到底起源哪裡?很多誤認為是廣東,其實真實的粵語發源是廣西梧州。粵語廣受大家喜愛,特別是經典的粵語歌曲廣為流傳。那麼粵語到底起源於什麼地方呢?粵語發源粵,古代稱之為「越」,而現代的粵語又稱為廣東話、廣府話、白話,是南方最流行的一種漢語方言,分布於廣東中西部、廣西東南部、香港、澳門,以及海外的東南亞、歐美地區的部分國家華人社區中使用。粵語發源於古代的蒼梧古國,蒼梧古國後被楚國攻滅,納入楚蒼梧郡。
  • 廣州粵語與香港粵語,哪個才是正宗的廣東話?
    粵語覆蓋地區廣泛,不同地區在口音上會有差異但差異不會過大,例如粵北韶關地區的人,完全可以和廣西東部的人進行粵語交流。基於廣州兩千多年來在廣府地區的龍頭地位,因此公認的標準粵語發音是清末民初時期廣州「西關地區」的粵語發音。西關地區就是現廣州舊荔灣區,是清末民初時期廣州有錢人的聚集地,清朝時期全中國唯一的外貿口岸「十三行」即位於該處。
  • 【知識】廣州粵語、香港粵語,哪個才是正宗的廣東話?
    粵語覆蓋地區廣泛,不同地區在口音上會有差異但差異不會過大,例如粵北韶關地區的人,完全可以和廣西東部的人進行粵語交流。基於廣州兩千多年來在廣府地區的龍頭地位,因此公認的標準粵語發音是清末民初時期廣州「西關地區」的粵語發音。西關地區就是現廣州舊荔灣區,是清末民初時期廣州有錢人的聚集地,清朝時期全中國唯一的外貿口岸「十三行」即位於該處。
  • 廣式和港式,到底哪個的粵語更正宗,看看老輩人的說法?
    對於大部分北方人來說,接觸粵語的唯一途徑,就是TVB的電視劇和粵語歌了,現在,很多人都會哼唱一兩首粵語歌,粵語聽上去朗朗上口,十分好聽,非常有魅力,在我國香港和廣州地區,人們主要使用粵語作為最常用的語言,不過二者相比還有區別,廣州人將的粵語和香港人是不一樣的,廣州人的方言中還有一些口音
  • 廣式粵語和港式粵語,哪個地方的粵語說起來更好聽?
    廣式粵語和港式粵語,哪個地方的粵語說起來更好聽?粵語是中國的七大方言之一,無論是使用人數還是遍及範圍都是非常高的。大部分人比較熟悉的就是廣州的粵語了,此外還有的香港的。前者是約定俗成的粵語標準發音,後者則經常出現在影視作品中。
  • 廣西的「小廣州」,是粵語的發源地,本地人也講粵語喝早茶!
    流行音樂裡面一直以來有把粵語歌曲單獨拿出來做排名,與普通話歌曲區分。在我國,不僅香港使用粵語,廣州等地區也是普遍使用粵語的。廣州的粵語和它的早茶文化一直深入人心,不知道大家知道粵語的發源地是哪個地方?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下,粵語的發源地,是梧州,一個有著「小廣州」之稱的城市。
  • 廣式粵語VS港式粵語,到底誰才是說最正宗又地道粵語?網友:一樣
    在廣東地區,都是以粵語為主要語言,有些地方可以能說一些當地方言,夾帶著一些口音,例如潮汕話,客家話等等。粵語使用最廣泛的兩個城市應該是廣州和香港這兩個地方了。那麼是要如何分辨廣州人和香港人呢?經常聽到一些對廣州和香港不好的傳言,就說都很排外,所以有很多外地的遊客,去到這兩個地方旅遊,都先要學習一兩句粵語旁身,假裝自己是廣東人,而不是其他地方的人。但是我想說,也太天真了吧,粵語並不是兩天就能學會的語言來的。有些外來工,來廣州打工10幾年也未必會說一口流利的粵語。
  • 千萬不要和一個深圳人說粵語
    這種差別在廣州和深圳兩個城市的對比之下異常明顯。在廣州,你每天大概能聽到至少7、8句「唔該」。只要在廣州待超過3個小時,至少都能像模像樣地在地鐵上偽裝成一個「老廣州」了。3.深圳的粵語區到底在哪裡? 但深圳也並非沒有粵語區。
  • 為何有的正宗廣州人也不能把粵語說得很流利?那還算是廣州人嗎?
    粵語到了珠三角通用,到香港澳門粵語通用,很多外國地區也通用。學習粵語是為了更好地融入,不要用你的「強盜思維」打壓粵語。或許你認為普通話才能生存,可以不要來珠三角,因為這裡叫粵語的比較多。我一直不能理解中國人將籍貫看得比自己出生地、成長得更重的傳統觀念。
  • 為什麼每個人都說粵語好聽,到底好聽在哪裡?
    我們常說,粵語朗誦詩歌很好聽,其中一個原因在於粵語音節和音調的多變。之前粵語版的《慶餘年》在TVB上映,裡面那段「範閒朝堂鬥詩」讓很多網友都不自覺地鼓掌叫好。不是原版的演員臺詞不好,而是粵語與普通話天然發音的不同,粵語的九聲六調,讓鬥詩增添了豪情壯志。
  • 你知道粵語的發源地在哪裡嗎?
    粵語(Cantonese),又稱廣東話、廣府話、唐話,俗稱「白話」,是漢藏語系漢語族的一種聲調語言。粵語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廣府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廣府民系基本標誌性的文化識別之一。粵語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保留較多古漢語特徵。
  • 粵語到底有沒有文化
    素以「山雞」、「小桂子」等市井角色出名的香港知名演員陳小春在廣州一次飯局被同桌一個湖北女生對粵語的輕慢態度所激怒,不但當場教育她中國古代唐詩宋詞中很多詞語至今還在粵語口語中有保留,更是在微博上寫文章力挺粵語。
  • 粵語發源地:並非廣州、香港,而是廣西一個小縣城
    1995年初,《語言研究》雜誌發表了兩位語言學家,中山大學教授葉國泉,廣東省政府參事副教授羅康寧的論文《粵語源流考》,首次披露其」粵語起源於古廣信——今之廣西梧州,廣東封開」
  • 粵語到底有沒有文化?
    素以「山雞」、「小桂子」等市井角色出名的香港知名演員陳小春在廣州一次飯局被同桌一個湖北女生對粵語的輕慢態度所激怒,不但當場教育她中國古代唐詩宋詞中很多詞語至今還在粵語口語中有保留,更是在微博上寫文章力挺粵語。
  • 廣西說粵語「最地道」城市,廣州人都「分不清」,你知道是哪裡嗎
    廣西說粵語「最地道」城市,廣州人都「分不清」,你知道是哪裡嗎白話是粵語的俗稱,住在廣東地區兩和廣東人民宣布廣東,清朝以前,廣東、廣西和粵東、粵西指「白話文(廣東)的廣東省和廣西,公然(廣東)的地區——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澳門居民和海外華僑的兩個公開
  • 旅友去兩廣旅行表示:廣西人也說粵語,粵語源自哪裡呢?
    首先說一下廣東,廣東粵菜可以說聞名於世界,尤其是蜜汁叉燒、脆皮燒肉、菠蘿咕嚕肉、玫瑰豉油雞,這些菜品都是聞名於世界;而且廣東的西樵山風景名勝區、孫中山故居、廣州香江野生動物世界吸引了無數遊客前來遊玩,但是廣東人的粵語可是難壞了眾多旅遊,因為根本都聽不懂啊!
  • 說粵語,廣東人最後的倔強
    點擊播放 GIF 0.0M早幾日,一篇討論廣式粵語和港式粵語的文章廣泛流傳。熱文指出,廣州人到香港,只要說粵語超過3分鐘,就會被聽出來不是香港人。非粵語地區的朋友表示十分驚奇,明明通用粵語的地方,口音和用詞竟有這麼多不同之處。粵語地區的朋友則更熱衷於爭論,到底誰是「正音」,誰更「正統」:香港人說廣州人講粵語像唱大戲,不夠update;廣州人覺得香港人講粵語夾雜英文,懶音嚴重。反正,香港人來廣州,一樣會被認出來。廣州東山的老洋樓,這裡曾是達官貴人的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