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委書記馬輝:西昌要加快全域旅遊發展,打造成渝地區康養休閒度假「後花園」

2020-08-30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肖洋 徐湘東

8月28至29日,「一年看變化」天府旅遊名縣集中採訪報導媒體團走進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涼山州委常委、西昌市委書記馬輝,接受了記者採訪。

涼山州委常委、西昌市委書記馬輝

馬輝說,西昌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旅遊事業發展已成型成勢。一方淨土、一海碧水、一座瀘山構成了山、水、城交相輝映,人、文、景相得益彰的美麗畫卷,作為天府旅遊名縣西昌實至名歸、魅力無窮。天府旅遊名縣的金字招牌賦予了西昌更大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如何倍加珍惜、持續擦亮天府旅遊名縣金字招牌,是作為西昌建設者應該認真謀劃和思考的重大問題。

西昌海河天街夜景 葉昌雲攝

作為首批天府旅遊名縣,西昌如何通過文化旅遊發展帶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

馬輝:一年來,西昌借力天府旅遊名縣建設,謀劃推動了一大批旅遊項目的建設,進一步豐富了西昌旅遊名縣的業態和場景,提升了西昌旅遊的層次和內涵;深入推進一二三次產業的跨界融合發展,實現了西昌經濟結構、質量、效率和效益的深度變革,增強了西昌經濟發展的韌性;跨界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開闢了以文旅產業發展推動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邛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葉昌雲攝

2019年,西昌全市GDP達到567億元,接待遊客228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268億元,以旅遊為主導的服務業對GDP貢獻率達79%,躋身「全國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行列,榮獲「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全省縣域經濟強縣、全省鄉村振興先進市」。這些成績的取得,更加堅定了市委、市政府把文旅產業作為西昌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首位產業繼續推進的信心和決心。

作為涼山州府,西昌如何通過文化旅遊發展,為民族地區發展提供成功借鑑?

馬輝:西昌作為天府旅遊名縣的獨特價值和最大使命,是要著力探索和走出了一條以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引領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銜接助推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新範例。

邛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全景 楊黎明攝

涼山是全國脫貧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習近平總書記十分牽掛,對涼山脫貧奔康寄予厚望。西昌作為州府所在地,是涼山脫貧攻堅的大後方、轉型發展的主引擎和文旅興州的示範市。

2018年,「三區三州」旅遊扶貧對接活動在西昌舉辦,以此為契機,西昌緊緊圍繞「如何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如何把獨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風情轉化成文旅產業」主題,深入探索生態旅遊扶貧新路徑。在建成邛海溼地的基礎上,正投入80億元實施「河湖公園」體系建設,著力建設現代化生態田園城市。同時,著力為民族地區文旅融合發展提供可借鑑的成功案例,先後開發文旅活動品牌30餘項,文創特殊商品500餘種,推出「七之旅」系列活動,打造了特殊鮮明的文旅業態和文旅產品。

邛海溼地生態得到修復 葉昌雲攝

2018年,西昌全市接待遊客佔全州50%,旅遊收入佔全州60%,西昌文旅產業發展放大了文旅扶貧核心引擎作用,舞起了民族地區文旅融合發展的龍頭。

西昌如何立足當前瞄準未來,加快推進全域旅遊發展?

馬輝:全域旅遊發展作為當今旅遊發展的一種新態勢,是民族地區實現整體脫貧和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西昌作為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將嚴格按照省上提出的做實叫響擦亮天府旅遊名縣金字招牌總要求,結合西昌實際,在全域旅遊發展上再發力,對此市委市政府從六個方面做了系統謀劃和全面安排。

不夜邛池 何志茜 攝

一是創建十大景區,對西昌的旅遊資源進行進一步總結、挖掘和提煉,著力打造景區品牌,不斷豐富景區業態,切實提升遊客參與性和旅遊價值增益性。

二是實施十大文旅項目,以項目來支撐,打造一批具有引爆點的新項目,實現文旅產業大提升。

三是打造十大月光經濟,構建新的消費場景,催生新的文旅業態,使西昌的旅遊更有參與性,更有深度和厚度。

四是推動瀘山景區再造與提升,把瀘山景區生態植被恢復和景區打造提升作為千年大計來抓,作為西昌天府旅遊名縣建設再出發的龍頭項目來抓。以生態打底,文化為魂,業態植入,實現瀘山的涅槃重生、精彩綻放,讓西昌的一方淨土、一海碧水、一座瀘山永續發展傳承。

邛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一角

五是構建以旅遊為牽引的交通樞紐建設,加快推進西昭、西香等高速項目,成昆複線、宜西高鐵等鐵路項目和青山機場擴能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並不斷完善城市交通內循環,進一步提升西昌旅遊的通達度和舒適度,加快構建「快進慢遊」旅遊消費體驗。

六是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著力打造成渝地區康養休閒度假的「後花園」,通過景區的再拓展、項目的再建設、文化的再挖掘、交通的再改善、業態的再完善,打造國際化的康養休閒目的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相關焦點

  • 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巡禮西昌篇|西昌:從邛海到不只有邛海的再次升級
    在西昌主政者和文旅從業者們看來,後疫情時代,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更深,文旅,正能給與人們更多慰藉。「西昌是絕佳的賞月地,歷來有月城之稱,我們要在月城打造『月光經濟』,打造夜間文化消費場所『新場景』。」【對話】 以全域旅遊打造民族地區振興發展的西昌樣本在涼山州委常委、西昌市委書記馬輝眼中,西昌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旅遊事業發展已成型成勢。一方淨土、一海碧水、一座瀘山構成了山、水、城交相輝映,人、文、景相得益彰的美麗畫卷,作為首批天府旅遊名縣,西昌實至名歸。
  • 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巡禮•西昌篇|西昌:從邛海到不只有邛海的再次升級
    「這一時期,西昌市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已經有了充分的底氣。」相關負責人介紹,旅遊已經成為西昌首位支柱產業,全域旅遊格局基本形成。西昌市委、市政府決定,以「天府旅遊名縣」建設為抓手,全域統籌規劃、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服務提升、全域系統營銷,實施「旅遊+」和「+旅遊」發展戰略,促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 西昌城市發展進軍安寧河!成昆鐵路複線西昌西站站前廣場已開工
    「今年,是西昌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建設攀西地區現代化國際性中心城市的關鍵之年」,西昌市委副書記、市長馬廷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21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8%左右,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排名實現進位;全市上下將按照「生態立市、產業興市、工業強市、治理優市」戰略路徑,建設攀西地區現代化國際性中心城市和「雙百」城市。
  • 打造國際綠色智慧騎遊基地 西昌邛海要做騎遊天堂
    本次活動由騎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與西昌邛海旅遊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主辦,旨在大力推廣邛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智慧綠色低碳、全民健身和大眾體育事業的發展;全力挖掘、宣傳和促進中國西昌特色旅遊資源等全方位發展;力爭將中國西昌打造成為國際知名康養聖地,騎遊天堂。
  • 西昌邛海溼地再添新景觀 菊園、蘭園、合歡園完成建設
    如果到了西昌旅遊,不僅可以遊覽邛海溼地,還可以觀賞6個大型七彩園林。8月28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西昌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西昌正在實施邛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東部景觀提升工程,「一廊六園」新景點正在打造。一廊:打通夢尋花海溼地親水泛舟航道。六園:打造梅、蘭、竹、菊、合歡、三角梅6個大型七彩園林。目前,菊園、蘭園、合歡園已完成建設,進入管護期。
  • 【融入「雙城」記】加緊景區提升上檔 打造成渝地區旅遊「後花園」
    2019年,我市成功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和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在這一年,我市旅遊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文旅新亮點不斷增加,景區旅遊環境也得到了不斷提升,為我市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夯實了基礎。,我市加大文旅產業發展,全力提升景區面貌,增加景區色彩,從春到冬,鬱金香花展、索瑪花展、菊展、草花展…一個個特色主題花展踩著時間節點接踵而來,讓西昌四季鮮花「不斷檔」;月亮湖溼地公園建設、樟木茅坡櫻紅4A景區打造、溼地宣教中心改造提升、「廁所革命」掀起高潮,讓西昌景區煥發新機;景區道路、智能公交站臺
  • 西昌全面啟動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加快創建天府旅遊名縣,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全市根據《中共四川省委辦公廳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開展天府旅遊名縣建設的實施意見》,西昌明確了路線圖,市委、市政府決定以「天府旅遊名縣」建設為抓手,突出旅遊首位產業地位,促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 請回答,「天府旅遊名縣」——西昌
    一年來,西昌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發展要求,緊扣「做實叫響擦亮天府旅遊名縣這一金字招牌」的工作方針,持續發力不斷鞏固創建成果,打響文旅品牌,形成示範效應,全力以赴推進全域旅遊發展戰略實施。
  • 文旅新地標助推西昌消費升級
    涼山州委常委、西昌市委書記馬輝說,借力天府旅遊名縣建設,有著「月城」「小春城」老名片的西昌正被賦予更多新的意義。「月城」升起「月經濟」8月29日晚8點,西昌火把廣場演藝中心門口,從全國各地遠道而來的遊客排起長隊。這是停演大半年的國內首臺實景火秀《阿惹妞》的首場復演。
  • 西昌成為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去年接待遊客2280萬人次
    6月29日,四川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推進會在崇州市舉行。會上為西昌市、崇州市、閬中市等17家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授牌。這是西昌繼去年成功創建四川省首批天府旅遊名縣後,又獲得一項省級文旅殊榮。不斷提升旅遊品質,接連摘得四川文旅兩項桂冠據悉,2019年四川省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籌備召開文旅發展大會,制定出臺《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意見》等「1 1 2」系列重要文件,尤其以天府旅遊名縣和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創建為抓手,在體制創新、重大項目建設、旅遊精品打造等多方面發力,
  • 「融入「雙城」記」加緊景區提升上檔 打造成渝地區旅遊「後花園」
    2019年,我市成功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和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在這一年,我市旅遊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文旅新亮點不斷增加,景區旅遊環境也得到了不斷提升,為我市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夯實了基礎。,我市加大文旅產業發展,全力提升景區面貌,增加景區色彩,從春到冬,鬱金香花展、索瑪花展、菊展、草花展…一個個特色主題花展踩著時間節點接踵而來,讓西昌四季鮮花「不斷檔」;月亮湖溼地公園建設、樟木茅坡櫻紅4A景區打造、溼地宣教中心改造提升、「廁所革命」掀起高潮,讓西昌景區煥發新機;景區道路、智能公交站臺
  • 西昌:2036年建成公園城市
    4月29日,首批天府旅遊名縣的榜單上,有了西昌的名字:在四川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上,西昌市委書記李俊作為獲獎縣市代表參加會議並接受表彰。 發展永無止境,勇立潮頭再前行。西昌不止滿足於那個繁花競開、綠水相繞的「七彩西昌·陽光水城」,而是以先行先試的勇氣發出了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宏願。
  • 西昌:以文化旅遊為「首位產業」收穫全省重大表彰「大滿貫」
    8月28日,在美麗的瀘山腳下,邛海之畔,履新的西昌市委書記在接受川報觀察記者專訪時說。邛海溼地。以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不斷深化產業融合發展瀘山邛海,溼地公園,美麗的海河穿城而過,沐浴在一片溫柔的夜色中。發展文旅產業,西昌擁有得天獨厚的西昌資源,如何將自然優勢轉化成文旅產業的發展優勢,持續拉動縣域經濟發展?地處川西三州地區的西昌探索出了一條獨特路徑。
  • 國家A級旅遊景區評審專家對西昌美景讚不絕口 「西昌全域旅遊大有可為」
    、國家A級旅遊景區評審專家、浙江工業大學教授梁雪松到西昌調研考察,為西昌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把脈問診,對西昌市旅遊業發展提出指導性意見和建議。,徹底打破了我對西昌的固有印象,原來西昌不僅是一座航天城,還是一座太陽城、月亮城,豐富的自然資源、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熱情好客的西昌人都讓我大吃一驚,西昌發展全域旅遊大有可為。」
  • 七彩西昌:邁步國際陽光康養旅遊目的地
    □禪心 何流(圖片由西昌市委宣傳部提供)「四創聯動」 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西昌市成立創建天府旅遊名縣推進全域旅遊發展領導小組,市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主要領導任組長,建立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全社會參與的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同時,將天府旅遊名縣創建與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鄉村振興示範縣、全國經濟強縣建設「四創聯動」,推進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
  • 國家A級旅遊景區評審專家贊西昌美景 稱 「西昌全域旅遊大有可為」
    7月16日,我國首批旅遊管理學博士、國家A級旅遊景區評審專家、浙江工業大學教授梁雪松到西昌調研考察,為西昌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把脈問診,對西昌市旅遊業發展提出指導性意見和建議。「此次西昌之旅,徹底打破了我對西昌的固有印象,原來西昌不僅是一座航天城,還是一座太陽城、月亮城,豐富的自然資源、絢麗多姿的民族文化、熱情好客的西昌人都讓我大吃一驚,西昌發展全域旅遊大有可為。」來到邛海溼地公園,海南鄉核桃村、建昌古城、火把廣場等地,梁教授對西昌美景讚不絕口,給出「上有天堂,下有西昌」的高度讚賞,同時為西昌市旅遊取得成績給出90分的高度評價。
  • 解好文旅題,巴中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建設成渝地區休閒度假後花園
    項目負責人羅仕強介紹,「為加快工程進度,中秋、國慶假期,工人都沒休息,三班倒,人機不停,項目晝夜推進。」爭分奪秒的建設場景背後,蘊藏著巴中人奮力追趕發展的決心。為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巴中確定了四大目標定位,建設成渝地區休閒度假後花園是定位之一。數據顯示,2020年巴中實施重點文旅項目45個,年度計劃投資77.54億元。
  • 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涼山到重慶推介「後花園」
    11月9日下午,以「中國彝鄉•五彩涼山」為主題的2020涼山文化旅遊推介會在重慶市渝中區舉行。如何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四川涼山端出了精心準備的禮物:依託大涼山文化旅遊資源,打造成渝地區陽光康養度假旅遊「後花園」,讓重慶市民走進五彩涼山,在陽光康養中,感受民族風情、品嘗特色美食。
  • 廣元市委書記王菲: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全面開啟綠色發展廣元新篇章
    旺蒼黃茶產業扶貧示範園加快建設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高品質生態康養「後花園」、綠色產品供給地和產業協作配套基地記者:廣元如何把握定位、抓住機遇,高質量答好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廣元答卷前不久召開的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上,我們提出,要建設成渝地區「北向重要門戶樞紐、高品質生態康養『後花園』、綠色產品供給地和產業協作配套基地」的目標,以「全域發力」之勢、「全面加快」之速,搶抓機遇、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治蜀興川廣元實踐揚帆再起航、整裝再出發。
  • 巴中建設成渝地區休閒度假後花園
    項目負責人羅仕強介紹,「為加快工程進度,中秋、國慶假期,工人都沒休息,三班倒,人機不停,項目晝夜推進。」爭分奪秒的建設場景背後,蘊藏著巴中人奮力追趕發展的決心。為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巴中確定了四大目標定位,建設成渝地區休閒度假後花園是定位之一。數據顯示,2020年巴中實施重點文旅項目45個,年度計劃投資77.5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