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培訓課·限免】關於Facebook廣告營銷不可不知的那些事(更新至11節),點擊觀看>>隨著電子商務產業生態日益豐富、業務模式快速創新,在網際網路+外貿的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擁抱網際網路,其中支付作為跨境出口電商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將影響廣大出口電商企業的成本和效率。
經歷15年變革,如今站在時代的風口,9月27日,易寶支付跨境5周年慶暨全球收款產品發布會順利落下帷幕。跨境電商行業經歷從草莽時代到合規時代的變化,那麼下一個五年或者更遠的未來,跨境電商行業究竟會如何發展呢?
交易的幕後英雄,為形形色色賣家提供後臺服務
談及中國的電子支付,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阿里的支付寶和騰訊的微信,而對易寶並不熟知。區別於阿里、騰訊面向前端消費者的支付通道,易寶更多的是面向後臺,為企業及商家提供一站式完整的支付解決方案。
易寶支付的創始人及總裁餘晨表示,從用戶的角度看,支付環節是交易的終點;而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其實支付是交易的起點,因為企業收到錢以後還會有分帳、資金歸集等事項,特別對跨境電商來說,還涉及跨境結算,甚至包括更複雜的供應鏈金融等需求。餘晨坦言,很多時候易寶更多的是作為交易的幕後英雄,為形形色色的商家提供後臺的服務。
(圖/易寶支付的創始人及總裁 餘晨)
據介紹,易寶自2003年成立以來,已在全國多地設立30餘家分公司,同時從航旅、電信、新零售等多個行業領域積累超過百萬商家,每年有萬億的交易輸出。「可以說,中國航空的電子客票當中,有三張票其中就有一張是通過易寶處理的。」餘晨非常自豪的講道。
隨著跨境電商領域的爆炸式增長,其背後有一個更大的市場是中國傳統行業的電子化。而餘晨指出,傳統行業的網際網路化遠遠不止業務從線下搬到線上就可以,因為網際網路不僅是技術層面、商業層面的事物,也是管理和理念層面的新興事物。那麼易寶的使命就是為傳統企業的產業升級進行賦能,從而更好地完成電子化。
一個遲到的發布會:對商家共性需求的快速反應
五年前的9月7日,提出了和跨境電商息息相關的「一帶一路」倡議;在那之後二十天,易寶支付成功完成中國第一筆跨境外匯業務的試點。五年後的現在,易寶支付跨境行業線總經理寧福生稱;「這是一場遲到的發布會!」
其實在三年前,易寶在跨境結匯業務上已經積累了一些成功的客戶。據介紹,滴滴和uber合作前,uber的結算渠道就是由易寶完成。那為什麼延遲至今才發布這些產品?寧福生給出了回答:「直路仍漫漫,彎路卻已跑直了!與亞馬遜平臺的合作還需一個較長的過程,而客戶的強大需求量已經等不及了!」
①金融授信:授信時間久,年化率低;一般客戶訂單下完之後,中間會有比較長的帳期,而易寶通過與多家銀行合作,可以提供無帳期收款服務。
②付款至供應商:批量付款,快速到帳;易寶是已經沉澱15年的傳統支付企業,對批量付款有過操作經驗,峰值最高的走過幾十萬一筆。
③VAT繳稅:優質體驗,高效繳稅;這方面易寶積累了一定的合作經驗。寧福生表示,這三項基礎服務都是基於中國賣家共性需求的快速反應,中國出口&收款服務仍然任重道遠,需不斷深挖客戶需求,提供更多創新服務。
(圖/易寶支付跨境行業線總經理 寧福生)
或許大家對於支付寶、財付通、銀聯這樣的支付巨頭耳熟能詳,卻對易寶這樣藏在商家後臺的支付英雄較為陌生。或許你還難以想像支付可以延伸到的各個角落,而不單局限在前端的支付,而易寶的所扮演的角色更多是隱藏在關鍵行業的背後,相當於這些行業大型商家的「支付中心」。比如國航、脈脈、攜程和華為,他們所有的支付清結算、支付平臺搭建可能都離不開易寶,這正說明了易寶在支付行業內的一種能力。
此外,發布會現場我們也共同見證了易寶支付在跨境貿易領域與新的合作夥伴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共同推動跨境電商貿易行業的進步。
第一輪籤約:卓志供應鏈與易寶支付
第二輪籤約:浩方集團與易寶支付
第三輪籤約:行雲全球匯與易寶支付
寧福生表示,儘管同行認為跨境支付行業競爭激烈,但實際上競爭還是集中在單一方面。未來易寶會更多投入在產品創新的競爭,進而更深層次滿足客戶的需求。他也希望易寶可以帶著跨境支付走向基於安全、合規、場景迭代升級的新時代。
下一個五年,跨境貿易的新生態當如何?
「跨境電商最難的不是電商,而是跨境。」卓志供應鏈CEO李金玲這樣說道,在她看來,跨境貿易的新生態是所有平臺、賣家和服務商共同構建生態,它代表的是數字貿易時代下的新藍海。而作為這其中一員,每個人不可能完成這個鏈條上所有的環節和工作,這就需要大家明確自身最擅長的長板和其他上下遊夥伴充分連結。
據行雲全球匯高級副總裁yankee表示,對於整個跨境電商的生態鏈來說,所有的進出口業務其實都離不開金融和資金服務。標準化的金融產品可以為整個行業進行賦能並推動行業的發展,甚至對整個生態鏈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與此同時,德國火箭集團旗下Jumia、Linio、Daraz亞非拉三大平臺亞太區總經理王純義也肯定了支付環節在整個生態鏈上的作用。他希望更多的支付、物流公司可以投身於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去發展基礎服務,進而他們將專注於把中國的企業及產品帶到新興市場。
那麼,未來支付會怎麼發展呢?餘晨從兩個角度進行解讀:一是前端;二是後臺。
1、(前端)對於消費者,完成交易的支付手段趨於無感;未來可能通過指紋認證、人臉識別、人工智慧技術能讓消費者更無縫的連接、無感的完成支付交易。
2、(後臺)對於企業,電子支付的參與充分發揮商業智能、營銷、增值服務,使得資金流動性更強;平時消費者看不到的交易,隨著人工智慧、區塊鏈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未來可以讓後臺的交易變得越來越智能。
最後,餘晨指出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他也希望未來能把跨境收款做的更實時、更便捷,為出口賣家提供更穩定的費率,為企業的後臺進行延伸,能夠讓大家與供應商更好地整合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