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新疆最糾結帶什麼相機鏡頭,臨行前狠心放棄一樣重要器材

2020-12-07 書影

我於2012年9月自駕新疆,那一次走的是北疆,意猶未盡,暗暗下決心第二年再來,可是不僅第二年沒來成,第三年、第四年也沒有來,等我想起再去新疆已經是六年以後,2019年夏天再駕新疆。

於是暗暗的做準備,這其中最主要的是考慮要去哪裡,看什麼,拍什麼,帶什麼攝影器材。

2012年那次我帶了兩套佳能單眼相機,還帶了膠片的6x9、617畫幅大相機。七年過去了,這世界變得真快。特別是數碼影像不斷的發展和變化,使攝影變得更加容易和大眾化,而可挑選的器材就眼花繚亂了,都帶什麼器材也很糾結了。

我開始考慮要不要買一架航拍的小飛機帶著,新疆的遼闊和美麗,是最適合航拍的,特別是自駕,可以到自己喜歡的任何地方,有航拍器該多美,但我又一直很糾結會不會影響我,結果買還是不買?直到臨行前三天才決定:不帶了!為什麼?我糾結的原因在文章最後再說。

下面看看我這次自駕索要攜帶的攝影器材,逐一說明為什麼:

1 | 主力相機 索尼A9+16-35/4鏡頭

這臺索尼是我買的第三臺索尼全幅微單,已經使用了20個月,拍攝了超過15萬張照片,外表看已經是千瘡百孔,廣州李置龍幫我保養時說「你是從伊拉克回來嗎?這是不是全世界最狼狽的一臺A9?「

作為微單裡的唯一專業機,A9的整體性能還不錯,雖然索尼的相機生產歷史短,很多技術也不完全成熟,但索尼拍攝的圖片我覺得還是能接受的。

這隻16-36鏡頭我非常喜歡,它是2016年買的,已經接駁了三臺索尼微單,外表磨得不成樣子,但功能一直是完好的。它的應用範圍很大,人文與風光通吃,一直是掛機的。

2 | 怎麼帶了兩隻標準鏡頭

這次帶了索尼55/1.8和佳能50/1.2兩隻標準鏡頭,很多人會疑問為什麼?

索尼標頭是原配,可以自動對焦,這個鏡頭也比較銳利和豔麗,但缺點是最近對焦0.5米,不合意,加上光圈的口徑還不夠大,有時覺得它是雞肋產品。

佳能50/1.2鏡頭要通過轉接環才能在索尼上使用,雖然也可以自動對焦但慢一點。這隻鏡頭是我特別喜歡的一隻大口徑頭,特別是0.45米的最近對焦,也可以拍近處的花花草草,而它大口徑表現出的焦外效果特別迷人,拍了很多好看的人像。

3 | 索尼100-400大白,是遼闊新疆的「戰鬥機"

索尼大白100-400毫米鏡頭無疑是同類產品裡最好,也是最貴的,我購買它花了17500元,但平時使用的並不多,特別是在城市裡,基本沒有用武之地。

但到了新建和西藏就不同了,遼闊的疆土,高遠的天空、大地,良好的光線和大氣質量,都是這款鏡頭長項,根據上次的經驗,這款頭會有極高的利用率。

4 | 一隻萊卡19/2.8和一隻佳能135/2鏡頭怎也混進來了

這兩隻鏡頭都可以通過轉接環在索尼上手動對焦使用。也都是我說喜歡的定焦鏡頭。

其中萊卡19/2.8R口鏡頭是一支非常優秀的廣角鏡頭,顏色飽滿豔麗,銳度也高,畸變小,而它又是抗暈光特別好,我上次新疆就是用它拍出了很多滿意照片。

佳能132/2是一款大口徑的人像鏡頭,很多人不太喜歡它,我卻喜歡用它拍些花花草草,焦距夠長,形成了微距效果,而中心的銳度也不錯,當然它拍人像也不錯。可惜這隻丟了遮光罩,一直沒配上,逆光差一些。

5 | 這怪怪的老古董是什麼鏡頭

這是一隻上世紀五十年代東德產的蔡司螺絲口75/1.5人像鏡頭,也是被稱為人像王或焦外王的鏡頭。

這隻鏡頭的出現在當年絕對是攝影界的大事,也是引領人像鏡頭多年的王者,後來佳能在它的基礎上研製開發了85/1.2鏡頭,成為現在拍人像的必備。

這隻老頭的特點就是特別的柔和,而焦外又相當迷人,特別適合弱下的人像,那感覺舒服極了。缺點是早期鍍膜工藝不好,逆光會有嚴重暈光,這就是所謂的德頭、德味吧。

6 | 兩臺過季索尼微單做備用機

我自2015年先後買過三臺索尼全幅微單,前兩臺使用一段都有一些小問題,其中一臺在潑水節上被水淋到,在夏季悶熱時拍照會罷工,另一臺好像系統有問題,時不時也斷電。所以自從有了A9,就一直放在一邊,沒有再使用過。

不久前這兩臺相機送到瀋陽相機修理閆國立那裡做了全面的保養,補充了電池,這次都帶著做備用機,或許也用不上。

7 | 出發前又買了一臺照相手機華為P30

現在的手機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而手機的方便性就不用說,特別是一些場合,使用相機會太明顯,也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而手機的快捷與隱蔽性就不言而喻了。

而新出的華為P30手機,絕對是手機中拍照的戰鬥機,它有三個鏡頭,可以應付一般場合的拍照,對於上網與寫文章足夠了。對它充滿了期待,雖然帶了很多攝影器材,可能最後還是手機利用率最高。

8 | 多年不用三腳架,但還是要備一個

三腳架我已經多年不用了,主要是這些年對人文興趣大了,而風光拍的少了,另外就是現在相機的高感都提高了,一般情況下手持相機都能拍出清晰圖片。

三腳架我有幾隻,過去自駕會帶一大一小兩個,但這次只帶了一個小的,估計也是裝裝樣子,使用的機率會很小。

9 | 買了一個自拍杆,真的是自拍用

玩了這些年攝影,但不喜歡自拍,所以一直沒有用過自拍杆之類的東西,但這次出行所不同是因為頭條上申請了專欄,我要詳細介紹這次旅行,包括自己的點點滴滴過程,有時就需要自拍一下了,如果有好的風景就多拍幾次啊了。

以上就是我這次新疆、西藏自駕準備的攝影拍照器材,而為什麼考慮了半年最後捨棄了航拍器呢,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一是雖然玩攝影很多年,但一直沒玩航拍,一則是自己越來越喜歡拍人文和人物,另外就是看到太多人在景區飛,興趣就不大了;

二是新疆比較獨特,又靠近邊境,很多地方是禁飛的,我怕自己無意中在不該飛的地方飛起來,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三是我這次新疆之行主要放在人文上,不會過於在意風景,我主要把自己眼前看到的拍好就足矣,沒有太多精力再去飛翔了;

四是整個行程都是我一個人,還要專心駕駛,安全為主,不能太過於分心了,

而在頭條寫好專欄就可以了,所以最終不僅沒買,就是朋友要借我,也拒絕了,不帶就是不帶!

我是書影,於2019年6月5日期自駕新疆、西藏,請在頭條關注我,及時給你報導途中的所見所聞。

相關焦點

  • 攝影愛好者最糾結的事:出門旅遊,到底用手機,還是帶相機?
    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每次出遊前,你是不是都會很犯難:究竟該帶什麼樣的器材?帶相機還是用手機?帶什麼樣焦段的鏡頭?拍視頻還是拍照片?帶多了,怕沉。旅行君在前兩年出遊時,也曾大包小包帶很多的攝影裝備,手機鏡頭一套,相機鏡頭3個,gopro,穩定器一大堆。等到了目的地,才發現,真是心累。每個好看的風景,都想手機拍一遍,相機拍一遍,換個鏡頭拍一遍,然後再錄一遍。
  • 旅行最適合帶什麼相機?
    關於旅行最適合帶什麼相機,我想我還是有一定的發言權的。我雖然拍照技術一般,但我卻是一個十足的器材控。光35焦段的鏡頭就有6個,六七八妹外加雙非、鋼嘴。嗯沒算錯是6個,因為七妹是兩隻。18年前擁有了人生第一臺數位相機。
  • 攝影器材的選購,單眼相機怎麼選?鏡頭怎麼選?哪些配件必須買?
    前面我給影友們寫了15篇關於攝影器材知識的詳細介紹,今天這篇文章給大家總結一下攝影器材(相機、鏡頭、配件、防護)的選購,在大家比較關心的方面做總結!一、相機1、佳能和尼康怎麼選?佳能和尼康是單眼相機的兩個主流品牌,索尼主要在拍攝視頻方面比較突出,在拍照方面很多人糾結在這兩個品牌之間怎麼選?佳能和尼康的單眼相機都是非常好的,非常值得購買的,沒有說誰優誰劣,看個人喜好!這裡還是給大家總結幾點作為參考!
  • 善待你的相機與鏡頭,簡單實用的保養知識,讓你的器材再戰三年
    相機和鏡頭是攝影師的寶貝。但如果保存不善,或不注意的話,也會讓相機的壽命變短,或讓鏡頭長黴,而這些都是很不應該出現的情況,難道攝影師不該象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愛惜自己的器材嗎?我曾聽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的一個朋友去外拍的時候,一不小心掉到了一個小塘裡,但他在落水那一刻,下意識的把他的相機拋上了岸邊。
  • 你覺得旅行帶什麼器材最合適?
    這種假日旅行,更多是捕捉,給你靜下心慢慢拍照的機會太少了,所以,選對器材很重要,否則你會連拍照片的想法都沒有。不信的話,自己悟悟。看機身,看鏡頭,看需求。輕便至上,這是大原則,前提是你要先有得選擇。鏡頭帶什麼好?
  • 輕裝出行,一篇文章告訴你旅行該帶什麼器材最合適
    寫在前邊春暖花開的季節,有藍天、有白雲、有鮮花、有春風,又到了最適合拍照的時候,五一的旅遊旺季也要到了,旅行就要有攝影,拍照打卡是我們永遠都關注的主題,可以隨著科技的進步,關於攝影的器材是越來越多,從最早的卡片相機、到單眼相機,再到手機、無人機,每一種設備的種類除了機身還要有各種鏡頭的選擇,對於選擇恐怖症來說,出門帶什麼樣的設備是一個大問題
  • 冬季去新疆旅行,需要穿什麼?帶什麼?
    3.冬季特色遊玩項目新疆現在很多景區都開放了冬季特色娛樂項目,什麼馬拉爬犁、滑野雪、雪地足球、滑冰、叼羊等等。再也不是我們以前刻板印象裡的圍著火爐排排坐。冬季的新疆有多好耍,誰去誰知道~~【穿什麼】[上衣]上身一定要穿加厚的保暖衣或者加絨背心;再備上2件厚毛衣(最好是羊絨的),或者是加絨衛衣;一定要以保暖為重,畢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室外遊玩。
  • 旅遊用什麼鏡頭最好
    1,你旅遊是為了攝影           2,你攝影是為了旅遊           3,要求成像質量好,鏡頭又貴又重           4,只要能記錄下來旅遊的場景,畫質不是很重要。
  • 新手買相機選什麼品牌?索尼、尼康、佳能or其他?
    金秋,又是畫中最耀眼的一筆,帶上你的單反去旅行,拍下你心目中最美秋色。在稍後的日子裡,我把這十幾年來總結的一些戶外經驗、攝影、教育、汽車、美食等和大家一起分享,同時把環中國、環非洲大陸的一些準備寫一些心得,希望大家有用。這幾天關於如何選擇單眼相機的問題特別多,那今天就說說相機,給大家一些的參考。
  • 專業相機天堂 五棵松攝影器材城報價
    的確,中關村這裡上貨快,價格低,可選擇的商家也很多,不過這只是對小數位相機來說。不過對於購買專業相機的消費者來說,中關村不僅專業配件少,銷售人員缺乏專業知識,而且遍地的導購拉客也很令人心煩,這時候他們自然會想到位於五棵松附近的攝影器材城。
  • 攝影基礎之器材篇——相機的分類,攝影相機的區別!
    很多朋友們想學攝影,學習攝影第一部就是要熟悉攝影器材,選購合適的器材!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相機的分類,影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去選擇合適的攝影設備!1、手機智慧型手機是現在最普遍的攝影器材,手機具有方便攜帶,操作簡單和強大的智能圖像處理軟體計算功能,可以拍出非常漂亮的照片!並且和我們日常通訊功能結合一起,受到了所有人的青睞!
  • 百歲相機「起死回生」,北京五棵松攝影器材城有高手
    來北京市五棵松攝影器材城近10年,蘇文憑藉精湛的維修技術在這個華北地區最大的攝影器材市場裡博得了「教授」的稱謂,不計其數的照相機在他手中起死回生。如今在攝影器材城裡,能夠維修老相機的僅剩3家,他「救活」的照相機年齡最大的有百歲。他也收藏各種精巧的照相機,有些顧客送修的相機被看中他就會直接買下。蘇文的技術全靠自學鑽研,白天忙不完就晚上帶回家琢磨。
  • 外出旅行拍攝人像,攜帶什麼器材更為實用?
    旅行拍攝人像,應該準備什麼器材出門?按照「旅行拍攝人像」的字面理解,應該是人文創作為主,「單打獨鬥」為主,為此,攜帶的攝影器材必須摒棄「高大全」,講究「輕便+實用」。結合人文題材的需要,一般的像24—70/2.8鏡頭足夠,拍攝人文活動方便簡捷,畫面也較為工整,畫質優良,攜帶也是輕便。第二、防雨遮陽跟上。遠在他鄉身為異客,風霜雪雨難免遇上,並且,如果遇上這些不利天氣,又往往是創作時機,不可能輕易放棄。這個時候相機的防雨設施就不可或缺。
  • 攝影器材的發展,一部相機的成長史
    相機作為攝影創作的工具,了解並熟悉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學攝影的小夥伴,了解攝影器材的發展可以幫助你在之後更容易地理解相機的工作原理,從而更熟練的掌握你手中的相機。本文將帶你看看一部相機的成長史,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 假期旅行,帶什麼相機最合適?
  • 感恩節特輯:器材編輯最想購買的器材推薦
    我們推薦的這些器材,並非一味地追求「極致的畫質」、「機關槍一樣的連拍速度」,或是「穩如泰山的穩定性」等等這些往往被「器材黨」和「老法師」們關心的話題,而是希望用戶明白,並非是擁有了這些「頂級攝影器材」才能拍攝出精彩的照片。試問安妮·萊博維茨在拍攝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時,她的相機有61個對焦點嗎?布列松在抓拍拿著酒瓶的小男孩的時候,他使用了每秒14張的高速連拍嗎,並沒有。
  • 旅遊一定要買新相機?租器材其實也靠譜
    壯闊景色來個廣角鏡頭,看動物、「打鳥」來個長焦鏡頭,更有創意來個魚眼鏡頭;極限運動再來個運動相機;水下運動再來個防水相機...這樣的旅遊太燒錢了吧!沒關係,買不起還不能租嘛。於是,攝影器材租賃業務正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選擇。為何會有攝影器材租賃?
  • 不要輕易託運你的相機!攜帶器材出國的5個安全貼士
    前陣子美國運輸安全局剛出新規,要求登機前安檢需要將相機單獨拎出來檢查,這當然可以理解,畢竟為了公共安全。
  • 做個真正的「器材黨」 香港中古相機之旅
    自始至終,我都將攝影和器材分開來看,我喜愛攝影與我喜歡器材無關。愛攝影,愛的是照片背後的故事。愛器材則愛的是那玲瓏精巧的結構和歷史感。像素、高感、對焦其實只與幹活兒有關,在數碼參數飛速發展的時代,我也自知趕不上這份潮流,夠用就好。
  • 發燒友都愛的器材 單眼相機到底反了啥
    一般我們一提到攝影首先想到的器材就是單眼相機,普通人對於單反的感覺就是專業、黑色、體積大,那麼單反這個名字到底是這麼來的,它到底反了啥?  其實單眼相機的全稱是單鏡頭反光式取景相機,英文全稱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簡稱SLR,如果是數碼單眼相機,那麼SLR前再加一個D(Dig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