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邊有個小賣部》:患了癌症的外婆,才是小說裡真正的主角

2020-12-24 葉一二Q

這是我給《雲邊有個小賣部》寫的第三篇書評,自從過了看郭敬明的年紀以後,我很少再看青春小說。

十二三歲的時候,以為自己會成為青春小說的主角。稍微成熟一些後,才發現自己連青春小說裡的人肉背景板都不是。

大部分青春小說裡的男女主角既長相美,又家境富,既家境富還天資聰明,學習優異,離普通人的生活太遠太遠。

《雲邊有個小賣部》是褒貶不一的小說,有人認為這是矯情,有人認為這是真情。我也寫過這本書的一些缺點。缺點之外,這本書有一些地方十分觸動我,劉十三的發奮努力卻一事無成,外婆的樂觀豁達卻不幸病逝,這一老一少是這本書的最大看點。

劉十三是明面上的主角,書中的故事是由他串聯起來的。我心中的主角卻是身患癌症的外婆王鶯鶯。

這個外婆有點酷,說話的口氣也不太符合人物年紀性格,但撥開表面看本質,她始終是劉十三最慈祥可親的外婆,就像你我的外婆一樣那麼親切。

我的外婆也是得癌症去世的,這讓我看這本書更有感觸。

王鶯鶯是一個很堅強的女人,在王鶯鶯的年代,堅強是女性的普遍美德,她們為家庭操勞一生,用最無私的愛為自己的兒女無悔付出。

丈夫去世後,獨自拉扯女兒的王鶯鶯日子很難很難,好不容易將女兒撫養長大,女兒卻又跟著男人跑了,離開了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只留下了一個年幼的孩子劉十三和王鶯鶯相伴。

劉十三這樣堅韌不拔,好死不如賴活著的樂觀性格受到了外婆的極大影響。

一個人的生長環境是怎樣的,他的性格就是怎樣的。王鶯鶯是一個天塌下來還有地撐著的女人,沒人給她當家,她就自己給自己當家。

王鶯鶯靠著開小賣部讓劉十三讀了小學,讀中學,讀了中學,讀大學。她把劉十三送出了這個落後的小鎮,沒有了外孫在身邊,一天天老去的王鶯鶯是寂寞的,寂寞又何嘗不是人生的常態。

龍應臺曾說過:「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人,生而孤獨。

王鶯鶯希望外孫畢業後可以留在雲邊鎮,然而劉十三就像大部分小鎮青年一樣,他有個大城市夢。

無數個劉十三在大城市被打擊得體無完膚,才想起了自己在遠方的外婆,才想起了自己從小長大的小鎮。

劉十三的想只是停留在想而已,患了癌症的外婆付出了實際行動,開拖拉機去城市接回了自己的外孫。

剩下的日子,王鶯鶯要把一天當兩天,一分當兩分過,當人生開始倒計時,你才知道時間的流逝有多可怕。

人活一世,最殘酷的一件事情是你不知道意外多久降臨,你不知道這意外是驚喜還是驚嚇;

人活一世,最現實的一件事情是隨著你年紀越大,你會看著自己的一些親朋好友離開這個世界,不斷領悟到生離死別的痛苦,直到自己成為被送走的那個人。

死亡是我們在這個世上必須要面對的事情,你親人的,你自己的,都會來臨。

我第一次具體聽見癌症這兩個字是從我外婆口中,她告訴我「我得了癌症,你怕嗎」

不識字的外婆不知道癌症意味著什麼,我不僅怕,我還哭了很久。

刻意隱瞞病情的王鶯鶯讓劉十三過了一段難得快樂的日子。

劉十三是個普通人,因為普通,他在生活中飽受打擊。

絲毫不優秀的他成不了光鮮亮麗的職場人,他摯愛的大城市沒有他的立足之地。

因而,在外婆把因為事業失意喝醉的劉十三接回雲邊鎮後,劉十三終於不用再焦頭爛額地面對一塌糊塗的業績。

外婆就像一束光,始終溫暖著劉十三。外人眼中不起眼的小外孫是她摯愛的寶貝。

這便是親情的意義,無論你怎麼普通,你都能被狠狠地寵愛,沒有條件,沒有要求。

被世人歌頌的愛情是有條件的,是有門檻的,沒有顏值沒有學歷沒有家境,你還想要愛情,在現實的社會是異想天開。

然而什麼都沒有的你仍然是你母親,你外婆的心頭寶。

《雲邊有個小賣部》裡,外婆的廚藝是一大亮點,亮點不是指她會做一些什麼二十四橋明月夜之類的高雅菜,而是作者把王鶯鶯做菜的過程寫得讓人食指大動,頗有古龍的特色。

古龍擅長把一些蛋炒飯,牛肉麵之類的尋常食物能寫得讓人垂涎欲滴,王鶯鶯做給外孫的愛心菜譜也讓人十分動容。

劉十三在家的日子,王鶯鶯用一道又一道美食寵愛著自己事業失意的外孫,親人做的菜說不上哪裡好,但可以讓人想念一輩子。

無論飯店的菜如何美味,都做不出外婆的味道。

生離死別,既然有生,便有別。

患了癌症的王鶯鶯最終離開了劉十三,劉十三再也吃不到外婆做的菜了。

人生的遺憾有很多,子欲養而親不在是這世上最大的遺憾之一。

意外沒有發生之前,很多人潛意識裡不會認為死亡和自己的至親有任何關係,總覺得和親人還能有好多好多日子可以一起度過,待到意外發生,才知道人世間一切事情都是無常的。

有一句歌詞怎麼唱的,外婆需要的不是600塊錢,是陪伴。

多抽一些時間陪伴愛你的人,你人生的後悔就會少一些。

相關焦點

  • 《雲邊有個小賣部》:世上有種愛,叫外婆的拖拉機
    這本書寫出了很多青年人獨有的心酸與感動,他也因此成為了知名的暢銷書作家,而我今天要介紹的,是他的另一本書:《雲邊有個小賣部》。與《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不同,《雲邊有個小賣部》這次把目光投向了故鄉,帶著宮崎駿動漫中夏天的感覺,語言溫暖治癒,畫面柔和,但總是縈繞著一種淡淡的憂傷,在平靜中書寫人世的悲歡。
  • 《雲邊有個小賣部》:雲邊的外婆和心裡的你
    《雲邊有個小賣部》作者張嘉佳,主人公劉十三和外婆王鶯鶯從雲邊鎮的春夏秋冬,到每一場相遇與別離,平凡的生活,為別人活著也為自己活著。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總有一天我們會相遇。那年暑假,程霜出現在劉十三的生活,他們四年級,童話裡的第一次相遇,程霜「打劫」劉十三的財務,劉十三每天都會給程霜帶好吃的,那天放學劉十三載著程霜,她把臉貼在少年背上:「你不捨得打我,你喜歡我。
  • 《雲邊有個小賣部》:這一路的悲傷和希望就是那從未斷絕的一縷光
    本來是用來描述雲邊鎮的活潑又悽美的愛情,現在看來,好像在形容全世界。一個沒有故鄉的人,走到哪裡都是異鄉人。所以小說中的主人公劉十三兜兜轉轉又回到了雲邊鎮。山這邊,是劉十三的童年,山那邊,是外婆的海。作者張嘉佳全新作品《雲邊有個小賣部》,全書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而是用細膩又充滿煙火氣的文筆緩緩描述著主人公劉十三的成長故事,總是能觸動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那些關於親情友情愛情成長的瞬間總能打動我們。等待而已,也叫努力?是在等別人離開,還是在等自己放棄?
  • 《雲邊有個小賣部》:萬家燈火,不及雲邊一盞
    匿跡的這兩年,他遊山玩水,做美食博主,時不時秀個王者戰績,生活的好不暢快,好像絲毫不受輿論指責影響。他認真過著自己的生活,是因為內心足夠富足。張嘉佳帶著雲邊強勢回歸,我毫不猶豫,下單,快遞,拆封。帶著對他這兩年的好奇,緩緩打開了這個被所有人無比稱讚的雲邊。開篇是張嘉佳的序言:謝謝你能購買這本小說,如果你有時間打開,那請給我一個機會,陪伴你度過安靜的閱讀時光。這個死胖子真的是沉澱了許多,我噗嗤一笑,還挺正經。
  • 《雲邊有個小賣部》有感,寫給年少的你,寫給離別的你
    前幾天閒來無事,從某瓣上找了本小說,書名很貼近生活,叫小賣部,還是雲邊的,然後看了一眼作者,張嘉佳。從翻開書的那一刻起,仿佛就被這本書中的人物所吸引,然後用了一天半的時間讀完。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遇到一個王鶯鶯王鶯鶯是劉十三的外婆,是一個潑辣的老太婆,開了一家小賣部,她是世界上最疼劉十三的人,有家人的地方才叫故鄉,沒有什麼比賺錢更重要的了。
  • 讀後感:讀《雲邊有個小賣部》有感
    ――題記山的那邊是雲邊小鎮,蒲公英飛得比石榴樹還高,鎮裡有間小賣部,一位老婆婆穿著碎花短袖繞著小鎮追著孫子打,這就是我對雲邊小賣部這本書的最深印象。在這本書裡,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輸,有人老。當我打開雲邊有個小賣部時我的思路完全被它引領著,每一段文字給我的感覺就像兒時的手,插進超市的米堆裡,很舒服。這篇文章是很治癒的,苦中帶甜,甜中有淚,文章內容並不繁瑣,一口氣便能讀通下去。
  • 雲邊有個小賣部,寫給離開
    雲邊有個小賣部: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時光如白駒過隙,世事如白雲蒼狗。轉眼2020年就已經過去了一半。冒昧地問一句,曾經你篤定會一直在你身邊的人,現在還在陪伴著你嗎?在家的這段時間,我又重新看了一遍《雲邊有個小賣部》。這本書對我意義蠻大的,是我第一次遠行,離家千裡,送媽媽上飛機之後,在機場買的一本書。那是我第一次告別故鄉,告別親人的遠行。還記得那時候發了一條朋友圈:「平安喜樂」。這是一個祝福吧,祝福那朵盛開的雲,緩緩滑過樹間的縫隙,消失在看不見的遠方。這是一本關於愛與成長的書。
  • 張嘉佳《雲邊的小賣部》:儘管路途艱辛,仍有溫暖相伴
    《雲邊的小賣部》是張嘉佳的作品,是一本主人公成長的書籍。雲邊鎮外婆王鶯鶯開了一個小賣部,靠著這個小賣部,王鶯鶯和孫子劉十三過著幸福平靜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劉十三收拾好行李,準備出發去大城市,王鶯有點捨不得孫子,但是劉十三執意要走。
  • 《雲邊有個小賣部》:每一次離別都是生離死別
    那時,我沉浸在茅十八和荔枝轟轟烈烈的愛情裡,久久不能自拔。而後,看過很多故事,卻鮮有能特別打動人心的。時隔五年,等來了張嘉佳的新書《雲邊有個小賣部》,迫不及待地抱回家,看了整整一個通宵,合上書的那一剎那,感動夾雜著無奈,溫暖夾雜著遺憾。
  • 書摘|《雲邊有個小賣部》經典語錄
    「雲邊有個小賣部,貨架上堆著歲月和夕陽。」 4.「那麼熱的夏天,少年的後背被女孩的悲傷燙出一個洞,一直貫穿到心臟,無數個季節的風穿越這條通道,有一隻螢火蟲在風裡飛舞,忽明忽暗。」 5.「山這邊是劉十三的童年,山那邊是外婆的海。」 6.
  • 雲邊有個小賣部,在遠處山這邊是「我」的童年,山那邊是外婆的海
    張嘉佳的小說有一個特點:故事裡,形形色色的主人公到處串場,轉身卻又不見。故事敘述上詼諧幽默,讓人不知不覺中會聯想到自己,他寫的故事仿佛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寫的就是我們自己。張嘉佳的小說看似紛雜凌亂,卻是無可替代。他的書就像是一個朋友在深夜跟你敘述一個個故事,敘述他走過的千山萬水,其中會有溫暖、有明亮、有落單、有瘋狂、有無聊、有胡說八道胡言胡語。
  • 《雲邊有個小賣部》虛構背後的真實,遺憾中帶著溫柔與善良的底色
    雲邊有個小賣部,貨架堆著歲月和夕陽,背後就是山。老人靠著躺椅假裝睡著,小孩子偷走了一塊糖。淚水幾點鐘落地,飛鳥要去向何方。人們聚和離,雲朵來又往。講故事的人,總有一個故事不願講。時光飛逝,悄悄話變成紙張。
  • 《雲邊有個小賣部》,我們都是劉十三,心裡都有一個回不去雲邊鎮
    雲中有個小賣部 悲傷和希望都是一縷光「在大多數人心中,自己的故鄉後來會成為一個點,如同亙古不變的孤島。」「外婆說,什麼叫故鄉,祖祖輩輩埋葬在這裡,所以叫故鄉。」兩年前哭著看完這本《雲邊有個小賣部》,兩年後再看仍然淚流滿面。開小店的王鶯鶯,笑的清脆的程霜,還有那個像你像我也像他的劉十三,他們的生活的地方也好像是我們心底某個回不去的地方。記憶中那個想去山那邊看海小孩子,不曾長大,外婆的拖拉機永遠載著一份鄉愁。
  • 《雲邊有個小賣部》讀後感:像劉十三一樣渺小且幸福地活著
    #雲邊有個小賣部#真的無法想像外婆獨自接受放棄化療事實的模樣,直到她上公交車仍然想著,別告訴那個哭包,怕他會哭。「外婆真想好好活下去,真想永遠陪著你,外婆在,你就有家。生死是早晚的,可惜太快了!」就這樣外婆走了。臘月二十三,在這個本該喜氣洋洋的日子裡。一滴眼淚沒掉的劉十三在雪地裡坐了一宿。
  • 張嘉佳新作《雲邊有個小賣部》 這次走清淡溫情風
    畢業於南京大學,曾就業於江蘇廣電的他對南京有著深厚的感情,7月28日,張嘉佳依然選擇從《全世界》的發生地南京開始,和讀者分享《雲邊有個小賣部》有關的一切。 五年後,張嘉佳推出新作《雲邊有個小賣部》,被媒體譽為五年磨一劍的回歸初心之作,也讓期待已久的書迷激動到熱淚盈眶。面對這樣的美譽,張嘉佳毫不客氣「自我拆臺」:「其實是我比較懶,王者榮耀特別花時間。這本書前後花了兩年的時間,中間很多都是在玩。」
  • 《雲邊有個小賣部》:螢火蟲女孩程霜,你是生命中的一道光
    《雲邊有個小賣部》講述了小鎮青年劉十三的跌跌撞撞的成長故事。小時候,懷著「好男兒志在四方」的夢想,劉十三努力學習,終於考上大學,走出小鎮。然後,工作後的他,愛情事業雙失意,被外婆王鶯鶯連夜拖上拖拉機,帶回雲邊鎮。劉十三一直拼命生活,卻一直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 雲邊有個小賣部影評
    今天推薦一本好看的書,《雲邊有個小賣部》是在中國暢銷第二的書籍,當時又垂涎張嘉佳老師的親筆籤名,所以我心動了,義無反顧地買了這本書。當我翻開第一頁時,精美插圖,精選美句,我知道我便再難以割捨對這本書的喜愛。
  • 寫個普通人的一部小說——《雲邊的小賣部》
    外婆王鶯鶯,性格開朗,能喝酒,喜歡賭博,會開拖拉機的酷老太婆。程霜,一個隨時會死去的女孩,喜歡劉十三,人生三次出院,三次都能遇到劉十三,她說是緣分。球球,劉十三和程霜非血緣關係的女兒,看似沒心沒肺,其實比誰都害怕被拋棄。還有羅老師、田大牛、老李頭、婷婷姐、智哥等等普通人。
  • 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雲邊有個小賣部》~
    《雲邊有個小賣部》是張嘉佳全新作品,寫給離開我們的人,寫給陪伴我們的人,寫給每個人心中的山和海。希望和悲傷,都是一縷光。總有一天,我們會再相遇。關於夏天的記憶很混沌,快樂和悲傷胡亂地攪在一起,刻著無法回到原點的年輪。
  • 通過對比《雲邊有個小賣部》和《茶花女》,發現「我愛你」的無力
    02 在《雲邊有個小賣部》中,程霜與劉十三從剛開始認識到最後分別,都不曾將「我愛你」這三個字說出口。但從沒有人懷疑他們之間愛情的真實性。他們不互道我愛你,只是因為對彼此有足夠的自信,在其他因素幹擾下,並沒有說出口的必要,他們之間的愛已經融入了行為當中。程霜做出了一個女人能夠做出的一切事情,她愛劉十三愛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