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懶猴的「防身術」:利用「毒素」捕食、殺死寄生蟲

2020-12-25 央視財經

在自然界裡,能用毒液防身的動物有很多,比如蛇、蜘蛛、蠍子等等。但是網上有傳言稱,有一種猴子也能用毒液防身,這會是真的嗎?帶著疑問,我們來到了網上所說的雲南省普洱國家公園進行求證。

我們進入園區之後,看到了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但是我們心心念念的猴子到底在哪呢?看來,只好向園區的工作人員求助了,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我們來到了傳言中可以用毒液防身的猴子所在地。不一會兒我們就發現有一個毛茸茸的小傢伙趴在樹枝上,而它就是我們苦苦尋找的主角了。雖然我們十分靠近,但是小猴子卻不像其它猴類那樣警覺或是立即逃走,而是瞪著一雙好奇的大眼睛看著我們。

既然能夠這麼靠近,機會難得,我們立馬仔細觀察起這隻小猴子來。這隻猴子看起來比較特別,與一般的猴子相比,它的體型稍小,沒有長長的尾巴,兩隻小耳朵隱藏於毛茸茸的圓腦袋中,而最特別的就是它那雙美麗的大眼睛了。

可是,仔細觀察之後,除了覺得小猴子很萌以外,並沒有發現它有什麼可怕之處,這隻小猴子既沒有利爪,也不帶毒針,更並不像其它有毒動物那樣具有天生的攻擊與防禦性。這也讓我們懷疑,這麼可愛呆萌的小動物,真的會與毒液扯上關係嗎?

看來光從外表是看不出什麼了,我們猜想,會不會在小猴子的嘴裡其實長有一副嚇人的毒牙呢?想到這裡,我們馬上向飼養員尋求幫助,希望藉助食物逗引小猴子張開嘴,繼續觀察。我們將小猴子喜歡吃的香蕉送到它的嘴邊,小猴子張開嘴之後,明顯看到了它的下顎的確長有突出的尖牙,那麼這會是毒牙嗎?

北京野生動物園總工程師 劉昕晨:「關於有毒的動物,我們很容易會想到蛇,或者是蛙,但是對於哺乳動物,人們就覺得很少。其實哺乳動物當中也有一類動物是有毒的,這就是懶猴。它的胳膊肘下面有個臂下腺,臂下腺會分泌出一些物體,這種分泌物經過懶猴自己用舌頭舔舐之後,跟唾液混合就變成了毒素。」

原來這隻小猴子名叫懶猴,也稱蜂猴,它的確可以利用毒液來保護自己,那麼它的毒液究竟是從何而來呢?

北京野生動物園總工程師 劉昕晨:「懶猴產生的是類似芳香烴類的物質,這種分泌物跟唾液的酶結合,就變得具有毒性。懶猴可以把毒素舔舐到自己的身上或它的幼崽身上,從而保護自己的幼崽。」

原來,懶猴可以把毒液塗抹在身上,用以保護自己與幼崽,並且它的口腔中也帶有毒液,受威脅時會攻擊入侵者。而與懶猴接觸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有時他們甚至也會被懶猴咬傷,那麼被懶猴咬傷會有什麼後果呢?

北京野生動物園總工程師 劉昕晨:「當人被懶猴咬了之後,傷口會痛、會水腫、會發炎,有的還會休克,但是很少能見到會死亡的。一般經過一周左右,就可以痊癒了。」

最後專家告訴我們,毒液除了能讓懶猴防身以外,還可以有其他的用處哦。

北京野生動物園總工程師 劉昕晨:「第一種懶猴是為了保護自己,第二種是用於捕食,第三種是殺死寄生蟲,第四種是種間爭鬥的時候使用。」

沒想到,在自然界的確有猴子可以利用毒液來防身,這可讓我們大開眼界了啊。

相關焦點

  • 十種表面溫順卻致命的動物,第一名毒素能殺死十個成年人
    就會直接殺死你,好吧,我們開始吧,10 錐蝸牛美麗的地理錐螺。它們生活在印度太平洋地區,通常在那裡捕食小魚,它是粉色、紅色或白色的,被一根線一樣的線覆蓋著,然而,相信這個美麗的結構,有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有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能力,發現獵物在附近,從它的嘴生長細線一樣的東西,注入獵物,這種毒液毒性很強,有止痛和麻痺的功效。最危險的,受害者甚至無法察覺。
  • 獅子說:寄生蟲,我也怕啊,可我要活下去
    >在宿主體內產生毒素和抗原性物質,引起宿主的過敏反應,例如侵入腸黏膜和肝時,分泌溶組織酶,溶解組織、細胞,引起宿主腸壁潰瘍和肝膿腫;引起宿主的超敏反應,造成組織損傷。其實,所有的食肉動物、食草動物都是如此,它們與人類的不同點就是沒有主觀能動意識,利用外物,改變自身生存環境。它們的生存秘訣就是不斷完善自己,與寄生蟲、病毒、細菌、真菌等抗衡,看誰耗得過誰。
  • 怎樣殺死三文魚中的寄生蟲?
    那裡的三文魚不會回溯到淡水區域,沒有沾染上寄生蟲,所以深海三文魚沒有寄生蟲。淡水三文魚有寄生蟲淡水三文魚一般生活在美國阿拉斯加和日本北海道地區,野生的三文魚會回溯到河流,河流裡常帶有寄生蟲生存。太平洋地區的三文魚屬於淡水三文魚,含菌類比較多。芥末不能殺死三文魚寄生蟲三文魚身上有很多的寄生蟲,生吃很容易感染。
  • 懶猴,唯一能噴射毒液的靈長類動物,卻在人類面前舉起投降的雙手
    被抓獲的懶猴就算沒有在抓捕過程中受到傷害,在被抓住後也會被狩獵者殘忍地將其牙齒拔掉,然後再告訴買家懶猴是不具有威脅力的寵物。懶猴真的不具備威脅呢?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懶猴是靈長類動物中唯一具有毒性的,雖然它的毒液並不致命,但還是會讓我們吃些苦頭的。
  • 生魚片有寄生蟲嗎?醋、芥末能殺死寄生蟲嗎
    但是我們都知道,一般的生肉都會有寄生蟲,比如說豬肉中的絛蟲,如果不將豬肉煮熟、將寄生蟲殺死的話,吃下肚子後,人就會被這些寄生蟲感染。各種肉類中都有寄生蟲,那生魚片有寄生蟲嗎? 三文魚 生魚片中有寄生蟲該怎麼解決?醋和芥末能殺死寄生蟲嗎?常識告訴我們,加熱是殺滅寄生蟲的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 動物界五大殺手,越可愛越致命,懶猴:你是在說我嗎
    但千萬不要被藍環章魚的表面所蒙蔽了,在遇到危險時藍環章魚身上就會泛起藍光,而這道藍光之中便蘊含了藍環章魚的毒素。所以當藍環章魚渾身泛藍光時請儘快遠離他們,因為藍環章魚的毒素在目前還沒有解藥,所以會有致命的危險。毒鏢蛙毒鏢蛙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青蛙了了,它們的皮膚顏色非常的豔麗,只需一眼就能讓人記住。
  • 專家養生不吃的食物,環境汙染太多毒素寄生蟲,不敢吃
    醫學研究證明河豚體內的毒素進入人體後阻斷鈉離子內流,中斷神經傳導能力,人出現神經麻痺,導致呼吸困難直至衰竭不久後殞命。研究稱,僅0.5毫克的河豚毒素或僅1毫克的河豚酸足以讓1公斤重的動物喪命。 受環境汙染因素影響,無論是海鮮還是河鮮,只要是含毒素的,其毒害威力都只增不減,為了嘗鮮而去試吃河豚,是否值得。
  • 流言揭秘:吃三文魚蘸芥末能消滅寄生蟲是真的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流言揭秘:吃三文魚蘸芥末能消滅寄生蟲是真的嗎? 在微博上看到這樣的說法:看了蔡瀾專欄,不敢吃三文魚刺身了。蔡瀾:正統的日本鋪子, 不會賣三文魚刺身,因為他們老早知道它的蟲極多,只能用鹽醃製過後燒熟來吃...三文魚魚肉顏色一直保持鮮紅,即使腐壞了   原標題:流言揭秘:吃三文魚蘸芥末能消滅寄生蟲是真的嗎?
  • 小龍蝦身上最可怕的寄生蟲是什麼?高溫能夠殺死嗎?
    小龍蝦身上真有高溫也殺不死的寄生蟲嗎?小龍蝦身上的寄生蟲大部分時候都和其他其他魚蝦以及螺螄河蚌一樣的。具體來說常見的寄生蟲包括纖毛蟲,螞蟥,各種吸蟲以及裂頭坳(絛蟲幼蟲)以及絛蟲這幾類寄生蟲。以上幾種寄生蟲出除了纖毛蟲不能夠感染人類,只能寄生在魚蝦身上之外,其他的寄生蟲都可以在人類身上寄生。
  • 小龍蝦煮熟吃無問題 100℃高溫可殺死寄生蟲
    原標題:小龍蝦煮熟吃無問題 100℃高溫可殺死寄生蟲   如果你喜歡來一鍋小龍蝦換換口味,那或許會被近日網友轉發的一則視頻嚇著。據悉,一則名為《把小龍蝦放進了清洗機,看到的人當時就嚇傻了》的視頻顯示,夏女士因為吃小龍蝦感染肺吸蟲病,肺部穿洞,不斷咯血。
  • 專家:一般烹製難殺死寄生蟲
    原標題:隨機買3份小龍蝦2份檢出寄生蟲夏天到了,又到了吃麻辣小龍蝦的季節。可是,你知道嗎,吃美味小龍蝦的同時,你很可能將寄生蟲也一起吃下去了。華商報記者聯合西安國聯質檢檢測人員在市場上隨機購買了三份小龍蝦,兩份都檢測出了寄生蟲。
  • 吃生魚片時蘸芥末就能殺死寄生蟲?別在自欺欺人!
    很多人就喜歡吃一些生魚生蝦,雖然吃起來非常的鮮美甘甜,但是也會存在安全隱患,最常見的就是寄生蟲感染,肝吸蟲就是其中一種。 接下來就讓小圈一起來了解一下,肝吸蟲的有關問題。
  • 坦白說:魚、雞、蝦這些部位,毒素和寄生蟲也許超標,請嘴下留情
    特別是以下幾個部位,其中的毒素和寄生蟲含量相對較高,大量食用的話,也會對身體造成不利的影響,勸你還是少碰為妙。坦白說:魚、雞、蝦這些部位,毒素和寄生蟲也許超標,請嘴下留情魚魚肉不僅肉質鮮美,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其中的脂肪含量相對較低,適當食用一些魚肉,能夠幫助減肥瘦身,美容養顏,而且還可以幫助保養大腦,提高記憶力,所以讓人愛不釋手。
  • 小狐獴捕食大毒蠍,從小吃毒物,怪不得長大後敢捕食黑曼巴毒蛇!
    在動物世界中,毒蛇的致命毒液是讓人害怕的,但毒蛇的剋星也很多,而鼬科中動物很多都對蛇毒免疫,例如蜜獾,狐獴等等,之所以能免疫一方面是自帶免疫功能,二是和它們的食物有關,例如這次,一隻小狐獴就敢捕食一隻大毒蠍。
  • 白酒真的能殺死生魚片裡的寄生蟲嗎?
    有一種說法稱:由於寄生蟲無法生活在海水中,因此海水魚體內沒有寄生蟲存在。所以只要注意廚具和餐具的衛生,再搭配上一些高度數的白酒,生食海水魚就不必擔心寄生蟲的問題。真的是這樣嗎?新鮮與安全不可兼得由於食用生魚片、用生的魚內臟或者烏賊製作的涼菜或醃漬魚都有可能引起異尖線蟲病,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早已出臺了針對性的食品安全法規,規定魚肉必須預先處理以殺死異尖線蟲的幼蟲。
  • 三種含有「毒素」的食物,三分熟牛排容易腹瀉,生醉蟹有寄生蟲!
    但其實牛排中是帶有大量的寄生蟲和細菌的,只有經過了高溫才能夠徹底的消滅它們,而那些沒有全熟特別是三分熟的牛排上面的寄生蟲和細菌得不到清除,吃到肚子裡面可能會引發各種腸胃疾病。 當螃蟹真的死亡的時候,它體內的細菌已經非常之多了,有一部分細菌甚至還會產生各種毒素。吃了死了的螃蟹非常的容易食物中毒,並引發出一系列的症狀,比如腹瀉,腹痛甚至是昏迷。
  • 慶元山村來了只懶猴 (圖)
    一雙大大的眼睛,一臉無辜……慶元縣舉水鄉落嶺村,來了一位「稀客」——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懶猴。  這種動物,據說野外數量全國僅有630隻。  「我是在離家30多米遠的一條弄堂裡發現它的,剛開始還以為是只野兔。」發現這隻懶猴的是落嶺村村民季錫鵬,他告訴記者,當時這隻動物行動緩慢,壓根沒有逃跑的意思,被一把抓住了,它才試圖反抗,一口咬向了季錫鵬的兩根手指。
  • 小龍蝦寄生蟲感染圖曝光 專家提醒煮熟煮透不吃蝦頭
    微信上流傳的寄生蟲蟲卵圖長江網5月3日訊(長江日報記者武葉 通訊員高翔)近日,一組患者因吃小龍蝦導致寄生蟲感染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瘋傳。眼下正值「食蝦季」,專家提醒小龍蝦易攜帶寄生蟲,一定要煮熟煮透再吃。
  • 小龍蝦含有寄生蟲、重金屬?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吃?有一點要注意
    不過,經常會有一些關於小龍蝦的謠言,說小龍蝦生長在臭水溝等髒環境,攜帶大量寄生蟲和重金屬,人吃了會受到寄生蟲感染和重金屬影響。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些傳言大多不屬實,市面上出現的小龍蝦,一般都是人工養殖的,基本上生活在清潔水域裡。汙水裡養殖很難保證小龍蝦的數量,只有在清水裡小龍蝦的產量才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