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旅遊產業優勢,香格裡拉更「香」了

2020-12-25 中國報導

△2018年4月30日,雲南迪慶巴拉格宗巴拉村村口的瑪尼堆、經幡和桑爐。

「對於藏民來說,如果一生只能出(藏區)一次,我們首選的目的地就是北京。」藏族小夥永吉白馬說,在黨和政府的關愛下,藏區人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許多人從山裡又舊又破的土房子搬進了山下寬敞明亮的兩層樓房。

得益於香格裡拉地區瑰麗壯美的自然風光和神秘獨特的人文環境,旅遊扶貧逐漸成為當地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多頭並進,為藏區人民斬斷「窮根」。

打開巴拉格宗的山門

我們乘著大巴從香格裡拉市區出發,沿著金沙江顛顛簸簸2個多小時,一個陡彎之後,山崖下的水流倏地沉靜下來,與山上的濃翠融成一片,秀麗無比。這裡就是巴拉格宗大峽谷。在這座縱深80多公裡、面積超過270平方公裡的峽谷深處,有一座名為「巴拉村」的小村莊。乘坐大巴在這座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村子裡歇歇腳、住一晚、看看日出已成為許多遊客來到巴拉格宗的固定行程。

而40年前,巴拉村還只是一座掩藏在大山深處、閉塞又貧窮的小村子。那時,村民住的不叫「房」,而是「窩」,根據建築材料的不同,而被區分為土窩、石窩、草窩;人們吃的是野生紅蕎磨成的糌粑、山溝裡採挖的野菜和樹上掉下的野果;村民們穿的是毛竹線編織的又粗又硬的外套,許多孩子要長到十幾歲才第一次穿上鞋子;山區裡沒有公路,村民們要走5天的山路才能到達縣城。

巴拉格宗能有如今的變化,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斯那定珠。我們見到斯那定珠的時候,他正蹬著梯子在巴拉格宗大酒店的大堂更換掛件。很難想像這位衣著樸素、皮膚黝黑的藏族漢子早在20年前就已經是一位身家千萬的富豪。在他看來,巴拉格宗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998年,他把數十年積累的資產變現後回到巴拉格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家鄉修了一條通往外界的「生命通道」。這條50多公裡長的山路他修了足足10年。不但花光了他的積蓄,還讓斯那定珠從千萬富翁變成了億萬「負翁」。斯那定珠介紹說,截至目前,巴拉格宗的建設費用已超過18個億。

巴拉格宗的山門一開,這裡的旅遊業便一發不可收地奔上發展的快車道。如今的巴拉村只有15戶人家,但是每戶年收入都在5.8萬元以上,最多的一年能收入20多萬元。旅遊業成功為巴拉村人打開了脫貧致富之路。

扶貧需下「繡花」功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進脫貧攻堅動員和幫扶方式,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回憶起擔任三壩鄉黨委書記以來的扶貧工作,剛剛調任香格裡拉市副市長的史利平對「繡花功夫」四字感觸猶深:「扶貧是個特別精細的活兒,要一步一步探索著來。中途我們也被老百姓罵過,也不被理解過,但是現在,鄉裡老百姓都說黨的扶貧政策好,都對黨的扶貧工作豎起了大拇指。」

梅裡雪山腳下的德欽縣與香格裡拉市同屬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縣內平均海拔為4270.2米。德欽縣霞若鄉奪松村位處高原地帶,這裡產出的蜂蜜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功效。但是,長期以來,當地村民都採用「土辦法」養殖蜜蜂,效率低下且難以形成產業化發展。而合作社的成立讓奪松村的蜜蜂養殖產業實現了快速的發展,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奪松村黨總支書記魯茸介紹,目前已經有三分之二的社員掌握了蜜蜂養殖的專業技術,村民們的年收入也從原來的戶均2000元增長到了現在的5萬~10萬元。中國扶貧基金會產業扶貧項目部主管張自濤告訴記者,奪松村的蜂蜜已經登陸中國扶貧基金會旗下的電商平臺「善品公社」,未來,奪松村還將打造自己的蜂蜜品牌,進行更深入的市場化探索。

德欽縣副縣長吳辰是中國旅遊集團派駐當地的掛職幹部。一見面,他便掏出手機,給我們展示他近兩年拍攝的德欽縣的自然風光和特色民宿。他介紹道,中國旅遊集團自2002年起陸續在貴州、雲南、四川三省七縣開展定點幫扶工作,「教育+產業」一體兩翼的精準扶貧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由中國旅遊集團旅行服務事業群幫扶的迪慶州香格裡拉市、德欽縣兩個幫扶點已經通過省級驗收如期摘帽。中國旅遊集團推出的「時光之禮」旅遊扶貧線路也在6月初正式啟動,將進一步助推當地的旅遊發展和脫貧攻堅。

破局發展的「大香格裡拉」

香格裡拉所在的迪慶藏族自治州,屬於「三區三州」,是「啃硬骨頭」的扶貧攻堅戰的「堅中之堅、硬中之硬」,卻也是自然人文景觀和旅遊資源富集區及世界級的旅遊目的地。迪慶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哈玉峰肯定了旅遊業對當地扶貧工作的重要推動作用,並表示,未來,迪慶州將進一步推動旅遊扶貧向縱深發展,加快推進迪慶旅遊業轉型升級。

2018年,迪慶州接待海內外遊客2410.2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7.50億元,迪慶州已成為雲南大滇西旅遊區和大香格裡拉地區重要的旅遊集散地。未來5年,迪慶將按照全域旅遊的發展戰略,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民族旅遊城市,形成集生態、觀光、民俗體驗、休閒康體、科考科普、探險和自駕車於一體的較為完善的旅遊產品體系。

獨克宗花巷是香格裡拉市頗具代表性的一個文旅小鎮。「為了原汁原味地呈現藏文化特色和精髓,建築的外飾都是由藏式彩繪大師扎巴降澤擔綱繪製的。」獨克宗花巷投資方雪松文旅副總裁劉紅娟介紹,為了提升文化內涵,雪松文旅斥資億元,與楊麗萍團隊合作打造了香格裡拉唯一的一臺室內劇《遇見·香格裡拉》,這還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世界海拔最高的室內秀。

對於香格裡拉未來的旅遊發展,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專家委員會委員、旅遊產業研究院原院長陳文杰表示,目前,大香格裡拉地區旅遊開發同質化嚴重,從區域發展看趨於碎片化,且跨省區的重大旅遊基礎設施彼此呼應不夠,低效化情況嚴重。大香格裡拉是指滇川藏大三角地區跨省域的大旅遊區域,主要包括滇川藏9個地州市。他建議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對大香格裡拉地區的生態環境和文化內涵進行統一保護,對香格裡拉品牌進行聯合打造,合力建設大香格裡拉生態旅遊區。

本文刊發於《中國報導》2019年7月刊

採寫:《中國報導》記者 申金鑫

責編:蕾西亞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相關焦點

  • 大埔縣:發揮優勢 項目支撐 打造「梅州康養...
    大埔縣:發揮優勢 項目支撐 打造「梅州康養文旅融合之星」 立足這一新定位,大埔厚植生態優勢,做好「生態+」文章,突出重點項目支撐,謀劃大項目、好項目,發展綠色健康產業,建設「客家世界的香格裡拉」。
  • 迪慶州依託資源優勢打造世界的香格裡拉
    利用哈巴雪山、白馬雪山等優勢資源,將冬季登山旅遊產品作為一種高端旅遊產品進行打造,變弱項為強項,吸引國內其他省、市、自治區的遊客及東南亞國家的遊客。牢固樹立保護優先理念,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貫穿到旅遊發展全過程,強化生態綠色思維,在保護的前提下合理推進建設開發工作,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有機統一。堅持特色發展。緊緊圍繞做大做強「香格裡拉」「三江併流」品牌,充分立足迪慶原始生態、民族文化、宗教特色優勢,打好特色牌、走出特色路,精心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響力的景區景點、旅遊產品、精品線路和鄉村旅遊示範點。
  • 景域文化景區淡季經營之道:發揮旅遊產業優勢 拓寬產品業態
    以景域文化旗下的馬鞍山濮塘國家度假公園為例,該景區於2016年初被入選為首批省級旅遊度假區以及安徽首批旅遊小鎮,但也一直面臨著旅遊淡季如何吸引遊客到訪的難題。今年以來,馬鞍山進行了做旺冬季旅遊的新嘗試,充分把握旅遊市場年輕化、散客化的特徵,加大對體育旅遊等融合業態的開發,為遊客提供更多更具個性化、體驗性、參與性的冬季旅遊產品。
  • 國際旅遊島建設如何發揮區位優勢?
    閩粵合作助推平潭旅遊升級  日前,福建平潭在廣州舉行旅遊招商推介會,會上,平潭綜合實驗區與13家廣東旅遊文化企業、旅行社進行了集中簽約。據了解,本次籤訂的招商項目類型涉及智慧旅遊應用、文旅商品開發、康養度假基地等方面,對優化平潭旅遊產業發展整體布局,賦能推進旅遊產業價值增長和品質提升,實現增流增收、提質增效具有實質推動意義。
  • 2020香格裡拉市文化旅遊展示展演活動 在上海閔行區圓滿落幕
    不斷更新政策和舉措,大力支持香格裡拉市委、市政府把旅遊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全力推動旅遊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及可持續發展。為進一步發揮文旅產業扶貧實效,提升香格裡拉旅遊品牌,加強「閔香」兩地交往交流交融,今年以來,閔行區加大了對口幫扶香格裡拉市旅遊業的工作力度,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旅遊宣傳推廣活動。10月18日,2020香格裡拉市文化旅遊展示展演活動在上海市閔行區順利舉辦。
  • 雲陽菊花協會發揮三個優勢壯大產業規模
    近幾年來,雲陽堰坪鄉芸山菊花種植協會在縣科協和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充分發揮協會組織科普、培訓、服務三個優勢,使菊花產業規模得到不斷壯大,已經被中國科協、財政部表彰為「全國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先進單位」。  ——發揮科普優勢。
  • 五大板塊輪動發展,從化呂田發揮生態優勢,打造全域旅遊產業
    五大板塊輪動發展,打造全域旅遊產業位於廣州最北端的呂田是廣州母親河流溪河的發源地,與中心城區相距約120公裡。
  • 雲南香格裡拉市:念好犛牛「產業經」
    當她趕到香格裡拉龍峰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雪山犛牛養殖基地,那裡已經聚集了幾十位像她一樣領取種子的村民。香格裡拉市念好犛牛「產業經」。  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三壩鄉安南村,平均海拔3000米。兩年前,安阿子種植洋芋和老品種燕麥,「辛辛苦苦種出來了,但賣不出去。」靠種地賺錢,安阿子沒有了信心。
  • 發揮產業優勢 助力一線戰「疫」
    千葉藥包僅用9天時間,就完成了疫情防控急需物資護目鏡、護目面罩從開模到試製成功的過程;威門藥業提前復工、開足馬力,日生產抗病毒咀嚼片35萬片、腫節風分散片80萬片,全力保障抗病毒藥品供應;立知健主動承擔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科技攻關任務,預計3月底項目攻關取得突破……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烏當區充分發揮醫藥製造、生物醫藥、醫藥物流等產業優勢
  • 【旅遊】美林鎮發揮生態優勢 打造全域旅遊
    ,產業富民」的發展思路,依託森林資源和項目建設,全力打造旅遊核心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休閒觀光農業,深度開發休閒度假產品,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生態宜居新美林。 「我們將依託這裡的自然山水,以保護好生態為前提,在這裡打造一處現代化的示範型森林生態休閒基地,讓身處其間的人真正感受『晚伴蛙鳴花香入睡、早隨鳥嘀晨曦起床』的生態田園風光,逐步打造春踏青、夏避暑、秋賞葉、冬享雪的旅遊勝地。山戎部落現在是鄉村遊的熱門景點,自今年五一營業以來,日均遊客在1200人左右。
  • 江山市廿八都鎮依託特色產業發揮資源優勢 助推美麗城鎮產業美建設
    近年來浮蓋山村緊緊抓牢黨建「牛鼻子」,充分發揮位於景區核心優勢,大力發展旅遊經濟,實現「薄弱村」到能「造血」的華麗蛻變!  大力招商引資,發展特色產業  為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選項難、資金難、管理難等「三難」問題,鎮黨委立足產業發展現狀及特色,充分利用浮蓋山4A級景區優勢,發展漂流項目,既做美山水資源
  • 新興際華發揮應急產業協同優勢 有序開展抗震救災
    8月8日晚,四川省阿壩州九寨溝縣地震發生後,新興際華集團公司黨委迅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和李克強總理要求,在國資委黨委的統一部署下,第一時間啟動抗震救災應急響應機制,強化抗震救災責任擔當,發揮應急產業協同優勢,立刻進行應急動員,統一協調下屬企業穩步有序開展抗震救災。  發揮區位優勢,就近馳援災區。
  • 西南大學發揮優勢助力脫貧攻堅
    西南大學發揮優勢助力脫貧攻堅 2019-05-15 來源:西南大學   西南大學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大扶貧」理念,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統籌「定點扶貧
  • 香格裡拉旅遊靠什麼轉型升級
    迪慶州如何遵循旅遊經濟發展規律,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著力打造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美譽度的特色旅遊景區景點,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型升級,推動全域旅遊持續健康發展?州旅發委主任魯志軍說:「為認真貫徹落實『迪慶要做雲南旅遊轉型升級的領頭羊』的要求,迪慶州遵循生態圍繞『香格裡拉』立,文化圍繞『香格裡拉』興,產業圍繞『香格裡拉』強,和諧圍繞『香格裡拉』安,嚴格按照『全境布局、全景規劃、全時設計、全民參與、全業聯動、全域治理』24字方針,開展了《全域旅遊總體規劃》《旅遊商品開發規劃》《旅遊產品發展規劃》《旅遊飲食文化規劃》《旅遊人才規劃
  • 劉賜貴:發揮"三大優勢" 提升國際旅遊島建設水平
    劉賜貴在省政協六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回應委員建議 更好地發揮「三大優勢」 從五個方面提升國際旅遊島建設水平 於迅出席 李軍聽取發言   本報海口2月21日訊 (記者彭青林 劉操)今天下午,省政協六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在省政協會堂召開,14名委員依次走上講臺進行大會發言
  • 發揮「內部銀行」金融優勢
    近日,中國財務公司協會副秘書長張若甜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表示,財務公司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對支持企業集團改革發展、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財務公司充分發揮『資金歸集平臺、資金結算平臺、資金監控平臺、金融服務平臺』功能,在幫助企業集團降低財務成本、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和增強競爭力等方面表現優秀。」她說。
  • 發揮「旅遊+」帶動功能 推進旅遊與產業深度融合
    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進行全方位、系統化優化提升,以旅遊帶動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種發展模式。自治區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時限為第一批兩年,第二批三年,第三批四年,在相應年限內完成創建驗收並實行動態管理。
  • 城市品牌策劃:香格裡拉旅遊策劃方案——雲南如何搶到香格裡拉?
    到了世紀之交,旅遊的消費主力軍已經成了小資白領,不再希望花錢出來玩還要接受歷史文化再教育,不再只是簡單的體驗民族風情,他們更希望在旅遊中獲得超出想像、心中想看而現實中沒有的東西,他們更希望擺脫都市的冷漠、尋找心中的家園。這個時候雲南進行了集體大轉型!
  • 打造新常態下產業增長點——看青原區如何發揮區域優勢承接產業...
    □彭生苟、陳章榮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是優化生產力空間布局、形成合理產業分工體系,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有效途徑和必然要求。近年來,青原區搶抓機遇,發揮優勢,以外源性產業轉移為契機,努力增進內源性自生增長能力,積極打造承接產業轉移「橋頭堡」,取得顯著成效。
  • 香格裡拉市加快發展全域旅遊
    今年,香格裡拉市將進一步發揮香格裡拉品牌優勢,加快發展全域旅遊。香格裡拉市將打好全域旅遊大會戰,推進全域統籌規劃,著力構建「1+N」規劃體系。推進全域合理布局,積極爭取大滇西旅遊環線建設各項政策,科學研判「兩路」建成通車帶來的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