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開學了,校長和老師,你們的 「開學第一課」策劃好了嗎!靈感能催生靈感,創意能帶來創意。小新君為大家搜集了最近幾年一些精彩案例,以區域篇、學校篇、教師篇、海外篇做了歸類,供大家參考。
01
區域篇
>>>>
22校聯動,把天府文化講給世界聽
開學初,成都市錦江區22所中小學,聯合開展「天府綠道上的開學第一課」,圍繞「講綠道」「遊綠道」「畫綠道」「傳綠道」開展主題活動,傳播綠道文化。在椿樹街段綠道上,師生志願者指著規劃圖為行人介紹天府綠道。孩子們通過「舞動綠道」、「品味成都」、「律動成都」等環節了解天府文化,並在綠道旁辦起「暑期綠道行」繪畫、攝影作品展。
學生們還從後子門出發,在走街串巷之間讀人、讀事、讀物;從興隆湖科學城到美麗的天府新區公園,感受天府之國的特別之處;跟著曲藝團的青年演員體驗四川清音的獨特唱腔;從彭州佛塔歷經的滄桑、佛塔的神奇傳說,追古溯今,了解龍興古塔的前世今生;在四川評書傳承人帶領下,探尋東郊記憶工業文化發展史……
22所中小學還各自做了開學第一課,比如《歷史為軸看天府「交子」的前世今生》《鍾靈毓秀邦,人才薈萃地——天府雄州簡陽人文漫談》《成都平原先秦歷史與文化》《龍興古塔的前世今生》《「悅讀」鶴鳴山問道雲深處》《魏了翁與鶴山書院》等等。
之後,22張手繪天府綠道的明信片,從錦江區寄往全球。
02
學校篇
>>>>
新學年先「曬秋」
杭州富春七小用新奇的「曬秋」方式迎接新學年,迎接一年級新生的到來。
站在特製的五星紅旗前,前來報到的學生和家長紛紛留影。這面五星紅旗的紅色由開心農場的紅辣椒堆成,四顆金黃的五角星由開心農場的玉米合成。學校的校徽圖案和校訓圖案由白色的大蒜作底,玉米、紅豆、綠豆作型。特別醒目,創意十足。
一年級新生的錄取名單鑲嵌在直徑1.5米的匾框中,匾框上方扎著豐收的玉米,一字排開在大門口紅地毯上。小廣場上的草坪上、石凳上、擺放的支架上掛滿南瓜、花生、芝麻,串串火紅的辣椒映紅孩子們的笑臉,孩子們收集的果實瓶,有的層次分明有美感,有的在冬瓜、南瓜身上畫上活靈活現的眼睛,有的給瓶子貼上飛翔的翅膀、美麗的紗巾打扮得像新娘。
黃豆作底,紅豆、綠豆拼成的幾個似字非字的圖案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大家圍住它議論紛紛。六年級陳星羽同學當起了小老師:「同學們好,大家認識這幾個字嗎?房屋下面加「子」,表示有個小朋友在屋子裡,雙手撥拉算盤,學數習字。」
>>>>
帽子裡的智慧,戴著目標成長
結合學校科技節,山東東營市勝利錦華小學開展「帽子裡的智慧,戴著目標成長」充滿創意的開學第一課。
早上的錦華校園,成了帽子的海洋,快樂的天地。同學們戴著暑假精心製作的帽子,精神飽滿地走進校園,臉上洋溢著笑容,參加一場精心準備的全校帽子T臺秀。
在開學第一課《帽子裡的智慧》課程中,孩子們了解了帽子的來歷,帽子的種類,中國各個民族的帽子、世界各地的帽子文化,世界最具創意的帽子。在課堂展示環節,孩子們講述自己帽子的設計創意與製作過程,小組合作進行帽子「達人秀」,評選出「最炫帽子獎」、「最大帽子獎」、「最具民族風情帽子獎」、「最具特色帽子獎」、「最不像帽子的帽子獎」等創意獎項。
廣場上的開學典禮把開學第一課推向高潮。伴著《為夢想時刻準備著》激昂樂曲,一條條帽子的河流匯集到廣場上。各年級同學代表展示自己精心製作的帽子,有用糕點製作的蛋糕帽、用花草裝扮的綠植帽、有用廢舊材料製作的環保帽、還有用布藝拼接的手工帽。
大帽子、小帽子、圓帽子、方帽子以及什麼也不像的幻想帽,造型奇特,創意無限。看看這頂,瞅瞅那頂,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新奇,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老師們集體製作的「夢想目標」帽,集合了各學科老師的智慧,帽子裡面藏著學期的習慣培養目標,孩子們在讚嘆與新奇中,共同許下夢想「做一個主動勞動的孩子」、「做一個有禮貌的孩子」、「做一個樓內文明行進的孩子」。由學生代表把大家的夢想目標投到夢想箱中,最後全校同學以手拉手的形式共同祝願:新學期取得更大進步,明天更加美好!
>>>>
古鎮遊學一周——行走的課堂
到城郊的偏巖古鎮遊學一周,最近幾年,這是重慶泉源高中一年級新生開學第一課的「保留節目」。它不僅是遊學,還是進行「設計鄉村」的項目式學習,圍繞偏巖古鎮的鄉村生態展開實地生態調研與環保方案設計。
調研是偏巖古鎮遊學的核心。同學們通過行走觀察、入戶調查、關鍵人訪談等方式,圍繞如何進行河流治理、鄉村生態農業如何開展以及如何對古鎮進行開發和保護這三個問題進行調研。
師生分為三個組,深入到田間地頭、家庭農莊、鄉村集市、古鎮老街等地,針對各自的問題進行調研,再根據調研的結果研究、會商解決方案。
>>>>
「見字如面」
新學期先學會用文字說「愛」
朗讀類節目《見字如面》讓「家書」大火,而書信也重新以其情感交流的重要作用被大家所珍視。新學期,有學校就把寫家書作為了開學第一課,通過紙筆,家長和孩子找到了交流心跡的新方式。
「親愛的兒子,你還記得今年4月15日嗎?那是個陽光明媚的早晨,你對我說:媽媽,今天我們是穿虎頭的親子裝去面試嗎?……兒子,謝謝你,在媽媽疲憊的時候,你給我一個大擁抱,你像一棵向日葵,你在哪裡,笑聲就在哪裡……」在學校操場上,一位媽媽蹲下身,輕聲讀著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讀著讀著,眼圈就紅了起來。
這是杭州長江實驗小學主題為「長江家書,溫暖你的成長」的新生開學典禮。在新生報名面試時,校方要求家長給孩子寫一封信。暑假期間,校方從上千封信中整理出錄取學生家長寫的信,交還給家長,在開學典禮當天,讓家長為孩子讀這封信,表達自己的情感,或是對孩子的期望。
校長丁杭纓說,舉辦這一活動是希望家長放下手機,以傳統書信方式加強親子溝通。她也希望孩子們給家長回信。
>>>>
把課堂搬進博物館
2018年9月,上海科技館和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共同推出「開學第一課」,邀請來自楊浦區二聯小學和上海市育才初級中學的師生參與。
上海科技館「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為「工業4.0時代,我們來了」。當天下午,來自楊浦區二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到館內的3D列印創客教室,在上海科技館科學老師的指導下用計算機設計列印開學小物品,親身感受工業4.0時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成果。
上海自然博物館為上海市育才中學七年級學生帶來「開學第一課」,學生們被分為兩組,一組體驗自博館原創教育品牌「自然探索移動課堂」的課程「鳥兒是如何飛行的」;另一組學生來到「繽紛生命」展區,利用展區學習單,開啟探索之旅。
>>>>
要念哪個班,自己去闖關
新生入學,很多學校早早分好了班,但石家莊市行知小學就給孩子們一個特殊任務——自己闖關,闖進哪裡就是哪個班!這樣的安排,讓孩子生出一種責任感,而且因為「緣分註定」,會更愛護班級和同學。
進校時,每個孩子會拿到任務卡。在家長陪同下,他們依次經過學校各個「關卡」(如操場、藝術角、多功能室、種植園等),完成簡單的小遊戲,得到線索後繼續前行,越過重重關卡,來到自己的班級。如此一來,學校的環境、老師都給孩子、家長留下深刻印象。一舉數得,很有「心機」。
>>>>
「兒童友好型學校」如何創建?
學生來設計
2018年秋天,長沙市實驗小學把創建「兒童友好型學校」作為新學年重點工作。
開學第一課上,學校邀請各年級的同學,分別從「空間友好」、「活動友好」、「行為友好」三個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議。
教室、走廊、衛生間、寢室、圖書角、閱覽室、花園等等設計成什麼樣會讓你覺得更棒?或者增加什麼設施會讓校園生活更美好?學校的各項活動如何開展會更有趣更有意義?比如運動會、開學典禮、藝術節、閱讀節等。
你還希望學校開展哪些學生活動呢?在學校生活的各個場景中,同學們共同遵守哪些行為準則會讓你感到校園生活更友好?
對這些問題,同學們紛紛發言,而學生發展服務中心的鄒璐主任現場一一回復。開學典禮後,每位小朋友收到一張設計單,用一周的時間發動爸爸媽媽一同參與到「設計未來」的活動中。
>>>>
辦帳篷節,讓新同學愛上學校
初入學的孩子多多少少對新環境有些防備心理,為了讓他們第一時間愛上學校,放鬆心態,石家莊保利啟新小學別出心裁地打造了帳篷節。
帳篷節當天,學生、家長、老師會自帶帳篷、晚餐及日常用品、垃圾袋在學校操場集合,然後按班級區域自行布置場地。
除了搭帳篷,還有親子懷舊遊戲、野餐、觀測星空、睡前故事等各種環節,在滾鐵環、跳房子、扔沙包等傳統遊戲中,父輩的童年記憶被喚起,孩子們也體驗到了電子產品以外的童年樂趣,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玩鬧中不知不覺結交了新朋友,有利於對新環境的進一步適應。
>>>>
開學別緊張,一起來玩開學棋
重慶兩江新區博雅小學校為了讓同學們放鬆心情迎接新學期,設計了一款開學飛行棋,讓大家在遊戲中進行開學第一課。
1.明天要上學,我先整理好書包。進到3。
2.電視太好看了,我10:30才睡覺。退回起點。
3.睡足10小時,上學不遲到。進到6。
4.出門前先整理一下著裝,把扣子扣整齊。進1格。
5.在上學路上過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進2格。
6.校門口有人遞給我一瓶可樂,我接過來喝了。退回起點。
7.在校門口主動向老師同學問好。進2格。
8.自己的書包自己背。進1格。
9.微笑走進教室,和我的同學們打招呼。進2格。
10.發現沒有帶數學書,打電話讓家長送。停玩1次。
11.下課十分鐘及時上廁所。不在廁所裡打鬧。便後認真洗手。進3格。
12.給媽媽說了我的小秘密。進2格。
13.有同學在學校摔倒了,我們把他扶到醫務室。進1格。
14.我有一個小目標:早日成為少先隊員。進2格。
15.放學了,我跟老師和同學道別。進到終點。
>>>>
地圖GO!校園風險地點大搜索
開學第一天,杭州長江實驗小學校園裡就出現奇景,全校學生在校園裡找來找去,交頭接耳,不知情的還以為是在玩火遍全球的Pokemon Go呢!其實這是學校暑期裡自製的開學第一課教材——校園風險DIY地圖——引起的圍觀。
面對威脅學生生命健康的用電、玩水、行路、交友等安全隱患,開學第一課從學生每日生活的校園環境入手,全校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從學校平面圖上找起了安全隱患,標註等級屬於紅燈還是黃燈:
教學樓北跑道有配電箱,有電危險,請勿觸摸,紅燈;學校校門口有很多汽車,出校門要看清楚來往車輛情況才能通行,紅燈;實驗室裡有實驗器材,黃燈,在老師帶領下才能進入;食堂,要保證食品安全,閒雜人等不能隨意進入,黃燈……
一堂安全課,讓學生學會了認識危險、避免危險。
>>>>
「神秘」禮物多,還有「免作業卡」
9月3日,長沙市沙坪實驗小學第一批入學的近300名新生每人都收到了神秘禮物,包括音樂、心理諮詢等特色課程體驗、校長及書記籤名書籍、免作業卡、免大掃除卡、當升旗手、做老師小助手等。這些「神卡」深受學生喜愛的同時,也悄無聲息地拉近了學生和學校之間的距離。
>>>>
頒發開學護照
開學第一天,北京十一學校邀請到了6位校友,均是行業領域的領軍人物,但他們的任務不是致辭,而是通過設置在教學樓側面的大屏幕隨機抽取6名「開學天使」。
來自不同年級的6名同學打開空中的禮物包裹,精心設計的60年校慶的明信片、紀念郵冊、學校文化學習用品以及校長籤名書籍等禮物卡從空中飄落,學生們歡呼雀躍,他們還接過飄落的氣球,踩得砰砰作響。
開學典禮也沒有安排校長的講話環節。活動結束後,學生們圍住了身穿西裝、打著領帶的校長,遞上一本一本的開學護照,請他籤名,持續了半個多小時。
頒發開學護照是十一學校開學典禮的傳統環節,學生們在一周的時間至少要收集10位老師和20位同學的籤名,以及家長的新學期祝福,並寫下自己新學期的目標和規劃。
>>>>
同學扮演「垃圾」,請為他分類找家
長沙市雨花區楓樹山中航城小學迎來了新的學期,學校聯合萬容公司「一起分類項目」及遠大科技集團「保護我們的地球」項目,舉行了以「天藍水清,楓航豆豆環保行」為主題的開學典禮。
水果、葉子、衛生紙、報紙、5號電池、7號電池、紐扣電池、一次性桌布、布質桌布、礦泉水瓶……面對多種多樣的垃圾和廢品,小朋友們如何分類?現場,楓樹山中航城小學二年級十名同學巧妙運用環保材料扮演了各種垃圾種類,並讓其他學子「毛遂自薦」,上臺一一分類。「對了,這個就是我的家!」「我不去,我不去,這不是我的家。」……
孩子們生動活潑的表演,讓現場學子捧腹大笑,也學到了環保知識。
>>>>
開學第一課「教吃飯」
「你吃得健康嗎?」
「你的吃相優雅嗎?」
「餐桌上規矩你又知道了多少?」
……
2017年,上海許多中小學開學「第一課」的課堂就擺在了午餐桌上。
長寧區天山第一小學校長呂華瓊說,因地制宜開設食育課程,既幫助學生從小建構健康飲食的意識,又有助於養成孩子自己動手、生活自理的規則意識,加之合理的運動計劃,三管齊下,逐步解決「小胖墩」的困擾。
>>>>
開學典禮在菜市場裡
杭州市紫陽小學的一次開學典禮發生在周邊菜場裡。孩子們帶點現金,在菜場裡選購自己喜歡的果蔬。但這並非簡單的買菜,一切都圍繞「學會選擇學問大,文明有禮我先行」的主題展開。
對於第一次獨立買菜的孩子們來說,他們通過這次活動熟悉日常採購常識,並學會如何與攤主禮貌交談;對於高年級的孩子來說,活動更為有趣,他們在菜場大展身手,在有限預算下採購果蔬,與攤主討價還價。
孩子們買完菜回到班級,各班根據菜場採購經歷進行復盤,圍繞「每個人的選擇是不一樣的」「尊重別人的選擇」和「人生的選擇是有限的」不同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或講故事、或辯論、或小組合作。
03
教師篇
>>>>
第一課傳遞歷史坐標
一個有思想的班主任,他所接的每一個班,都不是孤立的。江蘇省東社學校朱建老師帶的每一屆班都叫「將行班」,經過十幾年的摸索,已經形成了獨特的班級文化。
每一位參加「第一課」的「將行班」學生,都能感覺到自己正處於某種歷史坐標中,他們會從PPT中一張張師哥師姐的學習經歷、成長經歷的照片中,從天南海北的師兄師姐的音視頻寄語中,感受到力量和責任。可以說,用「文化」來讓一個人產生行動自覺,是再多空洞的「教化」都無法比擬的。
>>>>
每個孩子都有專屬小詩
第一課,我(唐朝霞老師)會給每個孩子送一首小詩。我沒有詩人的才華,但憑著一腔熱忱,開始依照名字和前班主任簡單的介紹,給這些即將謀面的孩子們寫詩。
陸雨蝶,一定是個乖巧可愛的小女孩,我給她寫:「雨蝶啊,你就是那美麗的蝴蝶花,當你落在我們的教室裡,我們的教室就分外明亮!雨蝶啊,你就是那美麗的蝴蝶花,當你落在我們的教室裡,同學們就格外快樂!」
張雲霄,父母希望他豪氣沖天,直達雲霄。可是聽說他是個有點懶惰的孩子,我給他寫:「小蚱蜢,學跳高,腿一彎,腳一跳,哪個有我跳得高!張雲霄,愛學習,讀好書,寫好字,哪個有我飛得高!究竟你能飛多高?一定會直飛到雲霄!班上22個孩子,我一一把他們的名字嵌進了詩行裡,把我的滿腔赤誠傾吐給我的學生。
>>>>
我們一起來朗讀「無用文章」
「今天是開學第一課,除了彼此認識之外,我們還是靜靜地讀書吧。我給大家讀幾篇優美的文章,好嗎?」學生依言說「好」,但看得出來似乎有點驚訝,我猜他們中的多數人從小學到初中,大概不曾聽過老師讀課文以外的「無用文章」吧。
我(漳州市東山一中王木春老師)捧起《張曉風經典作品》,朗讀起《柳》,接著是《木棉樹》、《春之懷古》。
我希望藉助張曉風溫婉纖敏的文字把中國漢字的魅力展現給學生,把漢字背後美好的情愫傳遞給學生,把被段落大意和中考前成堆的模擬試卷磨得粗糙的心靈找回來,更想把變得無趣無味甚至醜陋的語文課找回來。
文字叩響了年輕敏感的心。他們熱烈沉醉的眼神告訴我,他們喜歡這樣的文字,這樣的課堂。其實,被打動的,還有我自己:語文課還可以這樣上。
>>>>
設計一個數學魔術
四年級開學第一課,劉海玲老師設計了一個數學魔術:
學生們按照年月日的順序寫出自己的生日。如2004年3月6日出生就寫作20040306,再倒過來寫一遍,變成60304002;然後用大的數減小的數,得到一個新數,304002-20040306=40263696;接著從中偷走一個數字(0除外),再將剩下的數字相加,報出得數。老師能猜到你偷走的是哪個數字。
孩子們投入其中樂此不疲,他們在驚奇中感覺其中一定有數學道理,也有些孩子有自己的猜想。老師順勢引導:孩子們,學完本學期「倍數和因數」這一單元後,你們一定也能像老師一樣神奇。
等學完3的倍數特徵,進而研究完9的倍數特徵後,老師再帶著孩子們回顧魔術。孩子們恍然大悟,並神氣地回家考家人和朋友,那勁頭甭提多高了。
04
海外篇
>>>>
開學了,讓我們籤個協議吧
隨著小組學習、項目式學習、協作式學習越來越普遍,對同學們自律、合作的要求也更高。於是很多老師會在頭腦風暴、集體討論的基礎上,制定出班級或者小組的行為規範,並擬出小組協議(group contract)。
今天,美國一些學校的開學第一課是教師和同學之間籤署各種各樣的小組協議。下圖就是一個師生約定「靈活使用座位」的協議。學生承諾:靈活使用座位,尊重身邊的其他同學,如果違背了規則,老師可以把自己調到其他位置。
而下面是一所學校的「科學實驗室安全使用協議」,協議內容包括:認真傾聽並且遵守老師的指令;未經允許,不觸摸、品嘗、喝或者聞實驗室的物品;正確使用實驗室的儀器和材料;一旦有任何意外、緊急情況和液體灑潑,馬上匯報給老師;實驗後洗手……
>>>>
給你一個「生存包」
美國一位老師每年開學第一課,是給孩子們一個「生存包」,以便讓他們明白自己的班級是個溫暖和充滿關愛的地方。這位老師總是提前把「生存包」放在孩子們的桌子上,學生們一進教室就能發現這個包上除了寫著自己的名字,還有「三(四、五……)年級生存工具套裝」的字樣。老師會帶著大家把裡面的物件一樣一樣拿出來,並討論它的意義。
比如,工具套裝中有塊橡皮,是提醒大家,犯錯是學習的一部分,永遠不要害怕犯錯;棉花球是提醒孩子們,教室裡是充滿善意語言和溫暖感的地方;星星是老師要告訴孩子們,每個人都很特別,期待大家都能閃閃發光。
>>>>
「假期分享會」其樂融融
「埃及金字塔到底什麼樣?」「去中國遊了哪些城市?」「撒哈拉沙漠真的非常熱嗎?」這是比利時中小學生開學第一天最常見的對話內容。開學第一天的「假期分享會」,大家談論的不是暑假是否完成了作業、上了什麼輔導班,而是假期的旅行經歷和見聞——因為比利時中小學生沒有任何假期作業!
比利時的教育體制在法語、弗拉芒語和德語三種語言區各不相同,但「寓教於樂」和「輕鬆學習」是基本宗旨,這在開學第一日的假期分享會中可見一斑。
>>>>
分班後才能打開喇叭筒
一些德國小學新生的「第一課」會在教堂上。家長會為孩子準備裝滿糖果和玩具等禮物的「喇叭筒」,並陪同他們一起去教堂。教堂活動一般從9點開始,由牧師給小朋友做演講,提醒他們已經進入人生的新階段。牧師會鼓勵孩子鼓起勇氣,迎接未來。演講後,孩子們一個個上臺接受牧師的祝福。
教堂活動結束後,孩子們前往學校,學校會有一系列的歡迎活動。等到分好班後,孩子就能打開「喇叭筒」,享受自己的禮物。高年級的學生開學第一天,則是交流暑假生活的情況。
>>>>
規矩先要學三天
日本認為小學一年級很重要。開學頭三天,在日本有種說法叫「黃金三天」,教師工作安排表上寫著:每個年級的規則在學年開始的三天裡形成。
第一天是入學式,新入學的孩子和家長一起來學校,領學習用品,還有四十五分鐘入學式:新生入場,校長講話,全校教職員工介紹,來賓講話,校歌齊唱,退場式之後,按班級拍合照。
第二天一早,新生由住在同一個社區的高年級學生帶隊來學校。第二天雖然沒有正式課程,但老師會告訴孩子們,各種物品如書包、雨傘、體操服、學習用具等放在哪裡,喝水地點、上廁所在哪裡,以及需要遵守的學校規則等等。各種無關緊要的小事,都有章法。
第三天,主要複習第二天學的內容。
親愛的校長和老師們,「開學第一課」不是辦「春晚」,不要想著面面俱到,皆大歡喜,只要讓孩子們倍感溫馨就好;「開學第一課」也不是「快樂大本營」,不宜走向純粹的娛樂狂歡。
好的開學第一課,應該是感性的外殼嵌著理性的內核,是一次師生們經過一個暑假別離後的關係重建與情感修復,是一場各學科知識悄無聲息的大融合與大鋪墊。在這場頗具儀式感的第一課上,體現的是課程與文化的融合,秩序與規則的建立,個人與社會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