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宮廷劇是深受觀眾喜愛的一種影視題材,它向我們展示以往皇族的奢侈與權力,尤其是皇室後裔,更是自帶「高人一等」的光環,曾讓無數人幻想有加。
但事實上,每到亂世時就會經歷朝代更迭,王國的滅亡必定讓皇族失去尊嚴和權力,甚至會遭遇殺身之禍。所以古往今來,很多貴族流亡期間都會選擇隱姓埋名。
娛樂圈裡有背景的明星不少,其中關曉彤的「關姓」其實就是由滿族瓜爾佳氏演變而來。而清朝的慈禧太后姓氏為葉赫那拉氏,她的後輩則悄悄改成了「那氏」,例如女歌手那英。
當然這些明星,如果你不是對她們的姓氏或歷史很有研究,或許你都不會發現。但下面這位的姓氏,你絕對一聽就知道她身份不凡,她就是滿洲皇族後裔愛新覺羅·啟星。
「愛新覺羅」是清朝皇家貴族的姓氏,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名為愛新覺羅·溥儀,而他的嫡堂兄就是啟星的曾祖父,嚴格來說她身上留有四分之一的清朝皇族血脈。
雖然大清已滅,愛新覺羅皇族沒有了曾經的輝煌和地位,但對於啟星來說,她的人生反而更加自由和多姿多彩。
愛新覺羅·啟星,1983年出生於北京,作為一名內地女演員在娛樂圈出道。啟星的相貌端正,身材纖細苗條,舉手投足間都傳遞出一分優雅感,與她從小接受的教育不可分。
據了解,啟星家中依然保留著皇族子弟的訓誡,小時候更是受過貴族子弟應有的禮儀交到,常常也會聽長輩們回憶起曾經那段不舍的歲月。
啟星雖然深受家族教育,但那段歲月畢竟是她出生前的歷史,所以她個人更偏向於新時代思想。由於長相和身材都如此出眾,所以她對於表演有著天生的興趣,最終成功地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成為科班演員。
2005年,22歲的啟星出演個人的首部電影《舞出彩虹》,從此正式進入娛樂圈。隔年,啟星主演了愛情電影《濠情歲月》,憑藉劇中堅守真情的女主角素心,入圍首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或許是因為啟星身上那種古典與傳統兼備的女性魅力,自打出道以來接拍的幾乎都是正劇,為此塑造了不少堅毅剛強的女性形象。
尤其在歷史片《建堂偉業》中出演「喊冤女」,她的演技不但受到觀眾認可,更是被13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授予金鳳凰獎表演學會獎,可見其演技有多好。
啟星對自己出演的影視劇本把關很嚴,她的作品非常值得一看,總是能很好地把角色的性格特點傳遞給觀眾,讓人感同身受。
2012年,啟星作為愛情電影《雁鳴湖之戀》的女主角,其演技和形象都大受好評,被雪梨國際華語電影節組委會授予「推薦女演員獎」,還斬獲第四屆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優秀女主角獎,是娛樂圈一位真正的演技實力派女明星。
你可能會問,啟星演技這麼好,怎麼她的名氣也沒用很大啊!沒錯,因為啟星對作品十分「挑剔」,並且對於演戲更多是一種興趣使然,遇到自己喜歡的劇本就用心拍,沒有遇上的話就旅行享受生活。
有意思的是,愛新覺羅·啟星私下不但低調,而且像現代很多文藝女青年一樣,樂於閱讀和觀看電影,會把自己認為好的作品分享給友人。
此外,愛新覺羅·啟星對自己的人生發展有著清晰規劃,她熱愛電影和演戲,但卻沒停步在這一領域裡。她本身就是一名學霸,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雖然進入娛樂圈成為演員,但依然繼續深造中,如今已經獲得對外貿易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
什麼叫作比你優秀的人,她還比你更加努力呢?從愛新覺羅·啟星的身上,我們就能看出了。
其實愛新覺羅·啟星想要成名,想要多接一些劇本演戲賺錢,真心也是非常容易的。畢竟人家自帶「愛新覺羅」的光環,深受各大古裝劇組導演的青睞,他們相信由她出演必定會有更好的影視效果。
但啟星始終秉承牢記家族的「歷史」,因此對於各種清宮劇,她向來都是一一回絕,哪怕如今清宮劇人氣如此高,捧紅演員如此輕易。
直到2013年,《天機·富春山居圖》劇組希望她能出演劇中的「啞女格格」,在偶像劉德華的「誘惑」下,啟星才最終答應出演該角色。
儘管劇中只是客串角色,但能和偶像劉德華同臺演繹,也滿足了啟星作為粉絲最大的夢想。
在如今娛樂圈裡,眾多女星想盡辦法只為出圈,想要提高人氣來撈金。能像愛新覺羅·啟星這樣注重演員自身演技素養,只為帶給觀眾好作品,不在意名氣成名的女星,真的是太少了。
當然,這和愛新覺羅·啟星的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她沒有同輩人或年輕人的急躁和激進,對事業發展有自我見解,大多時候都隨心從容。
如今愛新覺羅·啟星已經37歲了,但無論從相貌或是身材,你都無法和她的年齡相掛鈎,她依然如同18歲少女般清新可人,仿佛沒有歲月的痕跡。
她雖是滿清後裔,身在娛樂圈內卻不為名利所動,牢記家族歷史傷痛,拒絕清宮劇成名,一心演繹好作品,用好演技讓越來越多人記住她的美和好,她就是這樣優秀的愛新覺羅·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