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的"晴雨表":古今中外畫作中的農民形象

2020-12-15 搜狐網
讓-弗朗索瓦·米勒 拾穗者 83.8×112cm 1857年

  西方繪畫文藝復興之後,隨著人文精神的興起,農民的生活就得以關注,「農民形象」在繪畫創作中應運而生。直至19世紀後期,表現農民形象的繪畫有如支撐繪畫創作的暗流,一直是繪畫民族情結的基礎。畫家勃魯蓋爾用戲謔手法表現尼德蘭鄉下婚慶、集市、節日場景;法國的勒南兄弟筆下貧困的鄉間農民形象;米勒畫面中逆來順受的農民在田野中辛勤耕種、在充滿宗教氣氛的教堂晚鐘聲中放下勞作工具虔誠地祈禱;俄羅斯19世紀巡迴畫派筆下在苦難重壓下的鄉間農民形象均在繪畫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

  所有這些都向觀眾傳達著一種深沉而又是全世界人類都共有的情結:這就是故鄉的情結與祖國的情感。在俄羅斯這種情節是鑄就民族靈魂的奠基石,是本民族詩人畫家永遠謳歌的主題,其創作源泉涓涓流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他們面對苦難、由苦難鑄就並且在苦難中重生。彼洛夫作品中冰天雪地中駛向墓地的雪橇、馬科夫斯基筆下農夫田間悠然自得的勞作、克拉姆斯柯依留住了表情深沉而又充滿自信的農夫肖像、列賓的庫爾斯克省鄉間農民漫長與天際相接的宗教禮拜行列、蘇裡科夫筆下正義與非正義戰爭裹挾而走向戰場的俄羅斯農夫……他們有偉大的思想家與文學家作為自己創作的思想支柱,涅克拉索夫在長詩《誰在俄羅斯快樂與幸福》描寫俄羅斯農夫在苦難中對幸福生活的尋覓,託爾斯泰筆下誠實勤勞的農夫,在宗教的信仰中祈禱自己能在平靜中度過一生。所有一切都從創作思想與創作方法上為畫家指明了通往熱愛祖國、民族自信的創作道路。

  人類的現代文明來自農耕時代,世界各地的農民儘管地域不同、人種有別、風俗各異,但是田野中辛勤耕作,耕作後的成果是維繫著各民族得以生存的基本條件,這種結果在全人類則是共識的、同步而一致的。

  19世紀後期直到20世紀,「農民形象」在繪畫中淡出表現題材的主流舞臺。但是「農民形象」所積澱「故鄉」情結、「祖國」理念卻不因這一轉型而淡出,在繪畫中出現了追憶過去,留住鄉情的抒情作品。在20世紀中期出現了電影導演塔爾科夫斯基的《鄉愁》,文學中出現了肖洛霍夫《被開墾的處女地》。這些創作影響了一代畫家,出現了以特卡契夫兄弟、普拉斯託夫、格拉祖諾夫等典型的鄉情畫家,他們的作品不同於19世紀及以前的畫家,「農民」是以時代的面貌出現,他們在走向大農業的耕作化進程,他們的生活中透露出城市化的氣息,但是「祖國」情結絲毫不減以往。

  在此時期也有面對當下,安貧樂道,將自己的鄉村生活詩意化、永恆化的畫家。美國畫家懷斯屬於本土畫家中的另類,他安於現狀,為即將逝去的靜謐而安詳的鄉村生活而謳歌,在他的創作中可以感知到一種暗流湧動的恐慌,這是一種將現實夢幻化、永恆化的恐慌。同時這種情感又被平靜、充滿詩意的畫面所遮掩。這是一個移民國家、農耕文明的文化如此薄弱的國度中所醞釀出的畫家人格,儘管如此,他的創作理念與表現方法卻影響了一代中國畫家。

  在中國繪畫的油畫領域中,「農民形象」所承載的內涵與上述歷程是一致的。中國的農耕文明道路漫長、體系完善。面對人類生產走向集約化、生活步入城市化文明的一致步伐,在繪畫的歷史中,也有「晴雨表」式的反映。

  最初的旅歐赴日畫家們把視點放在社會底層的農民形象上,第一次以「苦難者」的面貌出現在油畫作品中,出現了王悅之《棄民圖》、呂斯百的《四川農民》、唐一禾的《祖與孫》等表現農民生活現狀的作品。

  儘管這時期的油畫表現語言不夠成熟,但是在起初畫家們就開始了在形式上進行民族語言表達方式的探索,王悅之在《棄民圖》採取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線描手法,表現出中國老乞丐的形象;唐一禾在《祖與孫》中,通過祖孫關係,在肖像刻畫上表現出愁苦、迷茫的情態。在當時起到了很大的宣傳作用。這種對底層農民的真實形象與生活境遇的關注、對下層勞動者的情感投入構成了當時藝術與繪畫創作思想的主流觀念。

  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繪畫作品中的農民形象轉變為抗戰的革命形象,表達對農民的悲憫之情與對日本侵略者的仇恨,突出了「抗戰」的要義。司徒喬、吳作人、符羅飛、唐一禾等油畫家都為農民形象的創造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建國初期「農民題材」在繪畫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廣大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時代,畫家以極大的創作熱情投入到「藝術為工農兵服務」的潮流中。畫家們認為油畫語言的寫實技法對描繪社會底層現實主義生活具有更強的表現力。所以用油畫語言表現農民題材的創作的作品數量甚多。這時期馮法祀、王式廓、朱乃正等畫家的作品成為表現時代「農民形象」的典範。

  在表現手法上油畫「民族化」問題提到議事日程。在形式表現上呈現出為群眾所接受的風格語言,平面性、裝飾性特點的創作拓展了創作民族化的道路。這時期「農民形象」在色彩表現、服裝樣式、環境表現都出現了西學為用、中學為體的探索。孫滋溪的《天安門前》等等作品均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

  「文革」後,「農民形象」更以主人的形象被表現在繪畫的作品中。羅中立的《父親》佔據了「標準像」的位置引起社會的廣泛爭議、陳丹青《西藏組畫》拓展了少數民族中「農民形象」的創作空間。

  20世紀90年代,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湧入城市,形成了轟轟烈烈湧入城鎮的「民工潮」。這些「離土又離鄉」的進城務工人員有明顯的「邊緣人」特徵,為藝術創作提供了新的題材和關照對象。藝術家們對他們的生存狀態、勞作環境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刻畫。如王宏劍的《陽關三疊》、沂東旺《誠城》和徐唯辛的《工棚》等油畫作品即抓住了這個視角,以寫實的方式對進城務工人員的生活環境和生存狀態進行描繪刻畫,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

  在這個時代產生的「農民形象」作品帶有與任何時代都不相同的特徵。他們脫離了鄉間靜謐而又消閒的生活,作為陌生的面孔生活在陌生的環境中,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憧憬而又恐慌,憧憬他們即將過上城裡人日子,恐慌離開祖輩根植的熱土,在謎樣的世界中闖蕩無異於一場人生的賭博。但是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命運選擇。

cul.sohu.com false 共識網 http://www.21ccom.net/html/2016/pinglun_0509/4034.html report 3054 讓-弗朗索瓦·米勒拾穗者83.8×112cm1857年西方繪畫文藝復興之後,隨著人文精神的興起,農民的生活就得以關注,「農民形象」在繪畫創作中應運而生。直至19

");}

相關焦點

  • 盤點一些神秘的史前文明遺蹟,人類文明與這些遠古文明有關嗎?
    史學家認可的四大文明古國奠定了人類文明的基礎,然而從世界各地發現的一些遠古遺蹟中在說明人類的文明沒有那麼簡單,似乎地球在很早以前就存在過非常發達的文明,這些文明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只留下一些神秘的痕跡證明曾經的輝煌。
  • 人類文明是全世界的
    又藉助中華文明之道和陰陽說法,為什麼不認可中華文明呢?理智還是欠缺吧!?(相關文章:物質世界,精神世界陰陽何解?道之為道,佛之為佛如何說?)妙華嚴:人類文明,是全世界的。如果某一個文明成為獨尊,排擠不屑甚至打壓其它文明。不能取長補短的去相互融合,那麼這類文明是狹隘的。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無異是災難性的。因為爭鬥和不能相容是人類各種族之間矛盾的根源。
  • 走向市場大潮的農民形象
    中國農村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決不僅僅是經濟領域的變革,同時也是政治體制、生產關係、文化思想、倫理道德以及生活方式的全方位的革命,它標誌著從傳統的農業文明向現代工業科技文明過渡的真正開始。在這樣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中,中國農民不僅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同時還背負著沉重的歷史文化包袱,這就必然使有些農民驚慌失措、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有些農民孤單無倚、成為市場經濟和工業文明的犧牲品,而有些農民開始覺醒,走向自強與奮爭,有些農民則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學會了「遊泳」,開拓創業掌握自己的命運……也許劉玉堂的《最後一個生產隊》和《自家人》等小說,是較早涉及農民同市場經濟這樣一個時代主題的。
  • 塑造新時代的農民形象
    這些潛在問題不在作家內心解開,就很難走進農民的內心,很難投入到抒寫時代史詩的創作中。作家的認知能力非常重要,要看到問題的真相,揭示問題的根本癥結。通過形象塑造,只有塑造真實典型的藝術形象,才能反映新時代的真實面貌,深層思考社會變革人性和社會根源,刻畫農村形形色色人物。面對新時代主要矛盾的演變,生活中張揚生命理想的時代英雄,人性的豐富與光輝需要挖掘,人性的缺陷與醜陋也同樣需要挖掘。
  • 美國博物館迎來小企鵝參觀,它們像人類一樣散步,還駐足觀看畫作
    它們或與水族館裡的鯨魚打招呼,或漫步在開普敦的街道上,企鵝們甚至上了生命中第一節藝術歷史課。據《MSN》新聞5月22日報導,幾隻來自美國堪薩斯州城市動物園的企鵝,它們在尼爾森·阿特金斯(Nelson-Atkins )博物館來了一場藝術之旅。小企鵝們在大廳裡散步,參觀巴洛克藝術和印象派畫作。
  • 王福重貶損農民形象言論探究,是經濟學研究的極端還是刷存在感?
    如果你公開發布一些有損任何個人、行業、國家等形象的言論,那就會受到廣大網民的質疑和聲討,如近期曝出的蔣大為、許可馨、梁豔萍、王小妮、方方等。王福重博士同樣也是因發布了有損我們廣大農民形象的一些言論而受到較多非議。下面我們就王博士發布的有關農民言論加以探析,不足之處還望諒解。
  • 《中外5000年文明互鑑》上市 博覽人類文明發展長河中的吉光片羽
    從史前文明時期到鴉片戰爭爆發前的近代世界,通過巧妙的時空融合與結構設計,豐富的圖片與形象的講述方式,帶領讀者博覽人類文明發展長河中的吉光片羽。從古至今,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或民族的歷史都不是孤立發展的。中華文明是世界歷史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了解世界文明史離不開中華文明史,而了解世界文明史也能夠讓我們更全面地認識中華文明。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更需要建立全球視野,培養更加廣博的歷史觀。
  • 想像中的共同體,人類文明進化革命
    在我的記憶中我們歷史課本上記錄我們中國人的祖先是北京猿人。直到基因技術的發展,我們體內的基因告訴我們曾經只是非洲角落一個毫不起眼的族群,對地球上生態的影響力和螢火蟲、猩猩或者水母相差無幾。為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 這本書的核心答案就是:人類自遠古時代直到今天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文明,背後最深層最根本的動力,在於以想像力為驅動的認知革命。
  • 彼得·勃魯蓋爾:被歪曲的「農民畫家」
    雖然他在史料記載中一直默默無聞,連出生地和出生日期都沒有詳細記載,有一位17世紀的傳記作家認為勃魯蓋爾出生在荷蘭南部的布雷達或者周邊。但他還有一個名稱為「農民畫家」,這是因為他善於畫農民形象。也因為這一特點,他被認為是農民出身,但這些假設都沒有任何實際證據。
  • 以文明的發展,簡析人類可能是宇宙中第一個文明嗎?
    這一切的一切充滿了未知,每當想到這些,再想想生活中的柴米油鹽,忽然感覺有些夢幻。單就概率上來講,如果地球不可能是唯一一個越過大過濾器的文明,更可能的是沒有一個文明超越大過濾器並獲得星際旅行的能力,或者說星際旅行本身就是無法越過大過濾器,畢竟有光速這一速度上限存在。
  • 龐貝城的毀滅:史前人類文明被淘汰的原因!
    史前大洪水,人類祖先的共同記憶!答案很簡單,人就是高級生命造的,高級生命就是指佛、道、神,高級生命造人的同時,賦予了人類的自我繁殖功能。 《聖經》中講到耶和華仿造自己的形象造了人,東方也在傳說女媧仿造自己的形象了造了人,還有其她不同的神造了不同的人。這其實並不難理解,現代人類都能大量製造機器人,我們為什麼有理由懷疑更高級生命造低級生命的能力呢?
  • 人類是神創造的?傳聞中蘇美爾文明的記載,與人類歷史不謀而合!
    傳聞中蘇美爾文明信仰的「神」,是外星文明,人類是他們創造的!在地球上人類文明歷史的起源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神創論,達爾文進化論,外星人創造說等等各種各樣的猜測,不斷充斥著我們,可是究竟人類來自於哪裡,沒有人可以做出更為合理的解釋。
  • 除了四大文明古國,你還應該知道的人類古文明
    文明性質的變化,受到許多複雜因素的影響,但最終說來和它的生產力發展狀況有關。人類生產力的發展變化,到現在為止,主要可以劃分為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這兩大時代。 人類古文明這時期各文明的共同特點是農業成為文明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
  • 扒一扒恩基,蘇美爾神話中的人類文明締造者
    此外,恩基在美索不達米亞版的大洪水神話《阿拉哈西斯》(the Atrahasis)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這個神話中,恩基創造了人類來服務眾神,但由於人類數量的快速增長,所以便引起了另一個主神恩利爾(Enlil)的極度不滿,於是恩利爾便決定製造一場大洪水來削減人口,甚至最好能一勞永逸地消滅人類。
  • 農業農村部向社會徵集中國農民豐收節形象符號
    中國網4月23日訊 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宣布: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聯合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近日共同發起中國農民豐收節形象符號設計徵集活動,徵集豐收節LOGO、吉祥物、動漫形象、宣傳語、節日海報、公益廣告,文創等衍生品設計,以及其他可表現節日形象的載體形式。
  • 人類文明或源於史前文明的意識轉移
    如果地球上幾億年前就有了文明的足跡,那麼人類就不可能由幾百年前的類人猿進化過來。如果幾萬年前人類就已經掌握了高超的科技手段,那麼幾千年前在叢林裡茹毛飲血過著原始生活的又是誰?而更加詭異的是,審查這些史前文明留下的物品,我們驀然發現當代人類文明與它竟有如此多的相似之處。人類這幾千年的文明成就,似乎只是在重演史前文明的輝煌。
  • 為何全球上古神話中,皆有人面蛇身的形象?真的存在外星文明?
    可是,龍形象的起源其實是蛇圖騰的盛行。在中國古代,傳說中創造人類的兩位大神,伏羲和女媧,在上古神話中的形象便是人面蛇身。伏羲女媧本為兄妹,但是他們在向上天禱告測禍福後,選擇了結合在一起。在傳說中,他們是人類的先祖。可是,為何上古傳承下來兩位先祖的形象,卻皆是人面蛇身?實際上,縱觀全球的上古神話,許多文明喜歡將蛇選為自己的形象。
  • 人類只是宇宙中的低等文明,高等文明或來過地球,但最後卻離開了
    文/行走天涯人類只是宇宙中的低等文明,高等文明或來過地球,但最後卻離開了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時間了,大約在5000年左右的時間,人類的文明到了一個噴發的時期,尤其是在近200年的時間裡,人類已經逐漸的朝著外太空探索的道路而前進了,所以說人類的文明已經到了一個享受未有的高度,但這就是宇宙中的高等文明了嗎?
  • 人類在宇宙中屬於幾級文明呢?宇宙中最高文明有多麼「恐怖」
    人類在宇宙中屬於幾級文明呢?宇宙中最高文明有多麼「恐怖」曾經有位科學家說過,宇宙如此之大,如果只有人類的話,豈不是太浪費宇宙的空間了,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發現外星文明,但是天文學領域的科學家普遍認為宇宙是存在外星文明的,因為宇宙實在是太大了,銀河系的直徑大約在十萬光年左右,而在銀河系當中像我們這樣的太陽系就有1500億個,而在整個宇宙來說,像我們這樣的銀河系又有數萬億個,所以說宇宙真的是非常的大
  • 在人類之前可能出現過四次史前文明,蘇美爾文明來自尼比魯星球?
    地球的年齡有46億歲,人類出現的十萬年時間相對來說只是一瞬間而已,一些遠古遺留下來的證據表面地球上在人類之前可能存在過其它文明,現在的人類只是上一代文明遺留下來的,雖然這與達爾文的進化論相悖,但人類身上有許多特徵確實不像是陸地生物的,比如體表無毛和體液含鹽根本就是海洋生物的特徵,人們根據一些線索整理出地球上可能出現過的五次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