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窒息——寧國山門洞景區‖天下之奇山門有,山門之奇天下無!

2020-12-16 洪潮國畫

寧國港口鎮山門洞景區

山門洞景區位於位於寧國市城北15公裡文脊山中,景區總佔地面積23平方公裡,自古素有「神仙的老宅」、「神奇山門洞,千年隱士村」、「天下之奇山門有,山門之奇天下無」的美稱。文脊山系石灰巖形成,怪石林立,洞府眾多。據載有「大小七十二洞」,最著名的龍潭、紫雲、枇杷、漣漪、靈巖、朝陽等六洞,各洞相距僅裡許,尤以靈巖(山門洞)為最奇。

山門洞景區始終秉承「大景區」的發展思路,以桃源仙境為核心品牌,建設「隱」村落,於2015年成功創建AAA級景區,探索出「美麗鄉村」+「鄉村旅遊」+「特色小鎮」的發展模式。景區內現有四季花海、田間步道、荷花池木棧道、疊水景觀、文峰寺佛教文化開發、影視文化休閒基地、農耕體驗項目、百年銀杏園、萬棵紅豆杉群、梅花鹿繁殖基地、旅遊環形道路等諸多特色項目。同時文化鑄魂,藝術融入,舉辦民俗文化節、成立洪潮藝術館及寧鋼大師工作室,致力於將景區打造成在全國範圍內有影響力的隱修文化體驗聖地。

1

山門之奇天下無

山門洞

山門洞為一天然洞窟,高10米,寬17米,石壁削立,豁然中開,儼若城門,可通車馬。門外有銀杏樹9株,參天蔽日,襯託出古樸蒼鬱的山門。

明心洞

明心洞又名枇杷洞,位於山門洞左側三十餘步,是整個山門仙境出水的暗河,為喀斯特溶蝕地貌,洞內高深近千米,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帽遍布,冬暖夏涼,聚集萬餘蝙蝠,寓意明心福至。據記載,明代萬曆年間徐霞客曾到此一遊。

朝陽洞

朝陽洞是晉代高士瞿硎先生居所,洞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可觀南面文脊與西面明月。洞內現存有晉代雕塑,反映出當年大司馬桓溫進洞內拜訪瞿硎先生時的情景,瞿硎先生端坐在石凳上,神色泰然,對桓溫的到來態度不卑不亢,顯示出高士大智大德的風採。而桓溫也非常尊敬先生,儘管沒有如他的願,仍然彬彬有禮地對待瞿硎先生,走後,還叫他的參軍伏韜寫贊文褒揚他。

紫雲洞

因洞上通天庭,下通地坪,霧氣經常光顧,再加上陽光的照射,猶如紫雲翻動,故稱其為紫雲洞。洞內有一神鷹,仙人可以從通天竅上天,也可以從通地竅入地,還可以坐著神鷹在空中翱翔。洞的頂部有宋代詩人蔡楊的題詩:紫洞本窮幽,深疑徹九州。夜來風月好,應有羽仙遊。(這的「徹」即「通」的意思,「羽仙」是羽化成仙的人),這說明古代人就認為這裡就是仙境,可以讓人變成神仙。我想即使不能成仙,至少可以讓人長壽。

澡鍋洞

因洞內有一巖石酷似過去百姓洗澡用的鐵鍋,鐵鍋旁邊還有一個肥皂盒,故稱其為澡鍋洞。傳說當年天上的仙女下凡人間,看見此處山清水秀、風景靚麗,便居住下來。仙女經常在澡鍋內洗澡。一個蛤蟆精仰慕仙女的美色,也跟著下凡。一天,仙女又在澡鍋洞洗澡,蛤蟆精跑來偷看,結果被仙女發現。仙女驚叫一聲,猛然站起,頭撞到上面的石頭,把石頭撞出一個坑。蛤蟆精乘機想逃跑,但它不知道這裡也是仙境,違背天規是要受懲罰的,於是被壓在了山上,永遠不得動彈。以後,為了保護仙境的女性安全地洗澡,上天特意將一條大蛇守衛在洞口,防止壞人進洞騷擾。

2

神奇山門洞,千年隱士村

魏晉遺風,隱士文化

山門洞及至文脊山,地處皖南山區,雨量充沛、山水相間、物產豐富,野生動植物品種繁多,便於就地取食,以山養生。山門洞一門獨開,向西為文脊山所阻,同時,這裡又不及東面的天目山、南面的黃山、北面的敬亭山名氣之大,故便於隱逸山間、遁跡江湖。山門洞又是丘陵地進入山地的一道門檻,故交通便利、可進可退。正是這樣一種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成為隱逸文化滋生的溫床搖籃,為歷代遠近隱士歸隱的理想去處,也成為文人仕宦們「身隱而心不隱」或「心隱而身不隱」的心靈聖地。

山門洞隱士文化源於東晉隱士瞿硎先生。《晉書·列傳第六十四》載:「瞿硎先生者,不得姓名,亦不知何許人也。太和末年,常居宣城郡界文脊山中,山有瞿硎,因以為名焉。大司馬恆溫嘗往造之。既至,見先生被鹿裘,坐於石室,神無忤色,溫及僚佐數十人皆莫測之,乃命伏滔為之銘贊。竟卒於山中。」

晚唐詩人羅隱(833-909)在途經寧國寫有《送劉校書之新安寄吳常侍》:

野雲如火照行塵,會績溪邊去問津。

才子省銜非幕客,楚君科舉是同人。

狂思下國千場醉,病負東堂兩度春。

他日酒筵應見問,瞿硎魚艇隔朱輪。

沈括《遊山門》

宋科學家沈括在《遊山門詩序》中,慨嘆「寧國士大夫乃未有一人嘗至其下者,至其閭巷、市井、田野之人,亦不能以一日遊焉。……今之人必至於乖謬齟齬、材智不合於時,去無田疇、山林、百工之事以歸其身,而後威遲偃蹇,肆傲於山林水石之間。悠然遐觀、思古人而終身焉。然於進退之決,予未能如彼其果也。」表達了對古人歸隱的欽羨。

南宋吳潛(1196-1262),回家鄉作《滿江紅》:

「回首家園,竹多屋,水還多竹。那更是,千峰凝翠,一溪凝綠。多謝故人相問訊,奚奴步步收珠玉。嘆暮林,飛鳥也知還,尋歸宿。遍歷了,嶽與牧。享過了,官與祿。算平生萬事,盡無不足。爭奈乞身猶未可,只緣欠種清閒福。想瞿硎,仙子亦相思,山之隩。」

宋姚闢,訪沈括時留題《望文脊懷瞿硎先生》:

文脊山中姓已逃,江城爭羨少微高。

應知司馬求窺鼎,便學秦人去中桃。

海上音書斷鴻雁,洞中吟嘯伴猿猱。

鹿裘誰識先生志,卻把虛詞依伏滔。

張長庠作《靈巖瞿硎樹》:

山門探異跡,老樹立蒼賓。

六洞根穿定,三花性發靈。

形同孤鶴舞,翠掩萬峰青。

虛吹通巖北,浮煙繞灶徑。

高標撐日月,介節靖雷霆。

訪到幽樓處,低徊想瞿硎。

觀壁懷古,摩崖石刻

山門洞摩崖石刻刻在山門洞內巖壁上7處,朝陽洞5處、龍潭洞4處。有北宋蔡揚、明代周良寅、屠曦英、羅汝芳、王道等所書陰刻,字體剛勁有力,氣勢恢宏,至今仍清晰可見。2012年,山門洞摩崖石刻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仙苔古壁

佛座靈巖

明萬曆二年(1574)南京祭酒屠羲英所書。位於山門洞左右兩石壁上。屠羲英,字純卿,以山門洞左側獅子巖處「枰石」為號,寧國人。嘉靖己酉科中舉,丙辰年進士。初任戶部主事,歷祠祭郎中,浙江提學副使,南京光祿卿,太常寺卿管國子監祭酒事等職。會祭酒秩滿當遷,屠羲英的人品、官品以及治學精神,萬曆帝倍加讚賞,曰:「屠羲英不愧為士林模楷,當令久掌成均(掌管教育的官員)。」御書「春風化雨,蔚為人宗」八字相賜。屠羲英旋以病致仕歸裡,構學精舍於山門洞,居洞讀書。萬曆四十四年(1616)初病逝。朝中賜以厚葬,贈刑部侍郎。萬曆四十四年二月十八日神宗委派使臣代己前來寧國諭祭屠羲英。

雲光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寧國府知府羅汝芳所書。羅汝芳,字惟德,號近溪。學業者稱為近溪先生,江西南城泅石溪(今南城天井源鄉羅坊村)人,明中後期著名哲學家、詩人,泰州學派的代表人物。嘉靖三十二年(1553)進士及第,小楷有鍾繇筆法。歷任太湖知縣、寧國知府,參政等職。萬曆五年(1577),羅汝芳官拜右參政。不久,因公進京,應同僚、朋友之邀至城外廣慧寺講學,朝中人士紛紛前往聽講,引起了內閣首輔、大學士張居正的不滿,指使戶部給事中周良寅彈劾他「事畢不行,潛往京師,搖撼朝廷,夾亂名實」,羅被罷官歸裡。石刻「雲光」二字有兩處,一為行書,一為楷書。楷書「雲光」的「光」字已毀壞。

《題山門》詩

連峰突兀碧雲翻,誰鑿山門似國門。寺有仙真曾避此,崖緣樵牧只通村。風回高壁生雲氣,日映幽花貼石根。遷客偶來留勝賞,何曾足跡隔桃源。

陽洞空明水洞幽,一溪潛向地中流。衣前積翠濃如溼,巖際輕霞斂欲浮。樹影橫斜飛鳥道,門陰閟密蟄龍湫。題詩須掃蒼苔遍,卻為尋幽得暫遊。

明代寧國知縣周良寅所書(有詩序)。周良寅,字以衷,號象林,晉江人(今福建省泉州市晉江縣)。隆慶辛未年 (1571)聯捷進士,歷官戶科給事中。明萬曆初年由給事中謫任寧國縣知縣。《題山門》一詩,收入民國《寧國縣誌》,最後一字「留」有誤,石刻為「遊」。此詩據石刻改為「遊」。

《次象林月公韻》詩

曲徑縈行野樹翻,忽然開處見仙門。鹿眠荒草依禪榻,禽語香枝高遠村。水洞暗流日見影,晴巖高掛薜蘿根。名賢詠處應無數,萬裡長江倒峽源。

山入山門京更幽,懸崖噴瀑勢如流。松高月上蒼虯見,洞窗溪藏石燕浮。一點仙蹤存石磴,千年龍在秘溪湫。我愧登臨詠詩興,何年名公紀勝遊。

明代寧國縣教諭王道所書。王道,長洲人(今江蘇省蘇州市一帶),貢生。明萬曆八年(1580)任寧國縣教諭。《次象材月公韻》一詩,因石刻模糊,清代、民國《寧國縣誌》均未收錄。筆者據石刻考辨錄入。

鳳鳴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寧國府知府羅汝芳所書。「鳳鳴」二字刻在朝陽洞臨崖的一處仰壁上,位於半山腰的兩洞相交處,這裡常有山風呼嘯而過,經多次迴旋,立於此處聆聽,猶如鳳之長鳴。

洞天峰月

明萬曆二年(1574)南京祭酒屠羲英所書。

水晶

明代寧國府知府羅汝芳所書。

《山門寺》詩

洞門山日暉,石骨水同冷。寧知千尺龍,獨抱空潭影。

明代寧國知縣周良寅所書。此詩《寧國縣誌?藝文志》未收錄。

紫雲巖

紫洞本窮幽,深疑徹九州。夜來風月好,應有羽仙遊。

宋代蔡揚所書。位於朝陽洞門外右側石壁上。嘉靖《寧國縣誌》有記載,詩題《紫雲巖》。

晨鐘暮鼓,古寺尋幽

靈巖寺

山門洞旁靈巖寺,唐朝時已修建,香火興旺,四方僧人云集,文人雅士接踵而至晚唐詩人羅隱(833-909)在寧國留下多首詩歌,「想望千秋嶺上雲」為今日文人所知曉,尚寫有途經寧國《送劉校書之新安寄吳常侍》:

野雲如火照行塵,會績溪邊去問津。

才子省銜非幕客,楚君科舉是同人。

狂思下國千場醉,病負東堂兩度春。

他日酒筵應見問,瞿硎魚艇隔朱輪。

朝陽寺

文峰寺

仙鹿

3

花海銀杏,四季斑斕

山有小口,從口入,土地平曠,花海斑斕,阡陌交通,怡然自樂。

春朝:玉蘭花開,攜一席春光,溫暖你我歲月芬芳

花海斑斕,多彩山門

夏日:向著太陽,燦爛放肆

出水芙蓉,亭亭玉立

疊水景觀

秋意:從上空墜下,旋轉降落,秒速五釐米,銀杏葉·一葉知秋。清涼的秋風舞動著金色的樹葉為這個蕭瑟的季節增添了一絲暖意,寒風已至,晚秋將臨,沒有在秋天去過銀杏園,不足以談秋天。

冬陽:蘆花片片,沙鷗點點,冬一寸一寸深。

4

民俗村莊,藝術村落

偶遇到相聚,民俗之美

曾經在歷史上流行的風尚和習俗,如今似乎已經和我們漸行漸遠,但一個地方的文化正是不斷變遷之下,才讓人們更加清楚地看清了其中的深意,那些經過時間的洗禮仍然保存下來的,民俗中諸多令人感動的瞬間,便是最好的證明。

在一年的尋找與被尋找之後,山門希望召集更多的人,從偶遇到相聚,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聚首與保留鄉村。

熙熙攘攘的人群

傳統民俗表演

打餈粑

爆米花

剪紙

後山剪刀

油布傘

宣扇

竹藝編制

藝術融入,煥活鄉村

世外桃源亦是世外陶源,2017年,寧鋼大師工作室在山門揭牌,山門洞景區注入陶這一新元素。非遺及民俗文化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同時,融入新時代,回歸生活,接軌現代!

2018年,洪潮藝術館在山門揭牌,藝術館提倡「山水精神」即蓬勃、正大、剛健、醇雅,集展覽、交流、展示、培訓教育等功能為一體,能進一步搭建書畫愛好者教育、交流、展示與提高的平臺。藝術館將以提升地方文化價值為目標、以普及書畫知識,傳播歷史餘韻為使命,為廣大藝術家們提供創作空間,實現其自身價值和藝術品的市場價值,將高雅的藝術融入地方建設,達到藝術教育「潤物無聲、育人無形」的效果,引導群眾弘揚優秀民族文化,提高藝術和文化素養。

信息來源 by 寧國市文旅委

相關焦點

  • 遊覽安徽省宣城寧國市山門洞景區
    山門洞景區位於中國安徽寧國,他佔地23平方公裡,被稱為「神仙的老宅」、「神奇山門洞,千年隱士村」、「天下之奇山門有,山門之奇天下無」。經過億萬年的地殼運動變化,內有景區形成了大小不等的「七十二個卡斯特溶洞」,這些洞穴相互混雜,有許多形狀各異、各具特色的洞穴,其中,尤以山門洞、浴盆洞、朝天洞和水洞是主要的旅遊景點。
  • 風過留痕,山門洞洞天趣事
    山門洞歷來讓人們稱奇的一個地方,一片群山之地,竟然有於此之大自然之門,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還是天地之靈氣,不管我們有多少傳奇故事去述說這裡的風光,但它就存在我們中國名勝詞典上,來過的人無不稱讚它的氣勢磅礴,那種穿山而過,一幅洞天開朗無形中讓人覺得福天貴相撲面而來,「石翌峭立,劃然中開,儼若城。」
  • 皖南千年古城,這裡既有桂林山水之美,又有雲南石林之奇
    自東漢建安十三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寧國境內有國家4A級風景區3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分別是九天銀瀑、青龍湖、恩龍世界風情園;省級板橋自然保護區;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的紅豆杉。【寧國318】東起寧國市的青龍鄉,西至涇縣的蔡村鎮,其最神秘精華路段全長120公裡。這裡是中國最美的景觀道,有原始森林、草原等等,是旅遊探險愛好者和攝影師的極樂所在。
  • 寧國:一座美麗的山水之城,期待您的邂逅
    藝術之旅 推薦理由:走進藝術西村,探訪神奇山門洞  有著「天下之奇山門有,山門之奇天下無」之稱的山門景區,正是「皖南川藏線」最美寧國段的北入口、深潭、古松,峰頂海拔1153米,為寧國第四高峰。  沿線有慈雲寺、千頃關、千年驛洞、石城牆、石堡壘等眾多重要歷史文化遺蹟
  • 山門洞粉黛草
    寧國市港口的山門洞就是這樣的小眾景點,這裡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積澱,周圍有眾多摩崖石刻,歷代文人詠誦山門洞詩文就達200餘首。據記載晉代高士瞿硎先生曾在裡隱居,被後人們譽為「千年隱士村」。可惜我們來的有點早,有幾棵古銀杏樹葉還是碧綠如春,沒有絲毫呈現金黃秋景的意思。
  • 去安徽寧國,讀皖南川藏線上最美詩句
    同時,一條蜿蜒曲折、風光旖旎的「皖南川藏線」又讓寧國被譽為「中國最美休閒自駕遊目的地」和「中國最美休閒度假旅遊城市」。值此深秋來臨之際,私家地理帶您一起走進安徽宣城寧國,領略「山水田園,自在寧國」的詩韻之美。寧國宣傳片《初見寧國》。
  • 臺灣佛寺山門的建造
    牌坊型山門有門樓式、宮殿式等多種形式,臺灣佛寺大多數牌坊型山門也多是這兩種形式,一般有一大(中間)二小(兩邊)三個門。苗慄縣苑裡鎮的慈光寺,其山門上下兩層,上下層的屋簷外都置以走獸瓷器,兩簷微微翹起。彰化市桃源裡的八卦禪寺,其山門上下兩層中隔開六個空格,於端莊之中透出空靈,其山門左右兩側的聯語為:「八方皈法眼悟菩提樹生虛境,卦象印禪心知明鏡臺絕俗生。」
  • 皖南小川藏,長三角綠色氧吧,安徽寧國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寧國位於安徽省東南部,地處天目山北麓,水陽江上遊,是安徽省轄縣級市,由宣城市代管。寧國東臨蘇杭,西靠黃山,連接皖浙兩省七縣市,地理位置優越,被稱為皖南山區之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道。境內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高,生態環境極佳,被譽為皖南小川藏、長三角綠色氧吧。境內有九天銀瀑、恩龍木屋村、青龍灣原生態旅遊度假區、吳越古道、山門洞等自然人文景觀。
  • 6月26日南極漂流+山門洞普羅斯旺花海+八面佛純玩一日遊
    早上廣德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大樓門口集合,車赴寧國,重點遊覽【山門洞,山門花海】
  • 河北正定:隆興寺為什麼沒有山門?天王殿是不是山門?
    (王子瑞 攝)隆興寺沒有山門,前面僅有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繞過照壁,自三路單孔石橋向北是寺院第一座建築天王殿,中有拱形大門,門上部嵌著康熙御筆「敕建隆興寺」金字匾額,兼有山門作用,殿內供奉彌勒佛。「正定大佛寺,寺大山門遠。寺院在河北,山門在河南。」這是一個關於隆興寺山門建在大相國寺門口的傳說,傳說當然美麗。但是據傳大相國寺以前僅有牌坊,近幾年才拆坊建山門的。
  • 佛教寺院的山門為何也稱為三門殿
    山門又作「三門」,是佛教叢林的象徵,有以下幾種意思:寺院正面、最外層的門,稱山門;寺院為了避開市井塵俗而建於山中,因此稱山號、設山門;泛指寺院為山門,後世即使造於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稱山門;寺院全體有時亦稱山門。
  • 從密跡金剛到哼哈二將,佛教山門守護神為何變成了小說人物?
    經常旅遊或者信佛的人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大多數的寺廟都設有三個門, 這裡面有什麼講究呢?原來佛教認為,三門象徵解脫人生痛苦的入口,中間稱空門,兩邊一為無相門,一為無作門。三門都有超凡脫俗的意義。由於寺廟大多依山而建,所以三門又俗稱「山門」。
  • 劍來:為何落魄山只是一個「小山門」
    烽火戲諸侯的仙俠小說《劍來》目前已經持續更新到了七百多章了,裡面不僅刻畫出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而且還描繪了許多大門派大宗門,但是落魄山這個地方尤其奇怪,外界一致認為它是個小山門。落魄山是主角陳平安所建立的山門,地址位於主角家鄉驪珠洞天,沿著落魄山的幾座山頭就是此山門所在。落魄山雖然佔據許多山頭,甚至比阮邛的劍宗山頭都多。但是外界卻一直認為這是個小山門,甚至基本上外界都不知道。就比如正陽山的搬山猿就說過,若不是大驪管得嚴,落魄山這個小山頭早就灰飛煙滅了。清風城許氏亦是如此。不但藐視落魄山,甚至坦言不會放過陳平安。
  • 今夜,泉山門震撼亮燈!
    29日晚,由泉州古城辦、泉州文旅集團、泉州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的「城門講古開機暨點亮泉山門儀式」在泉山門隆重舉行。隨著鼓聲落下,講古人楊江東、王培煥驚喜出現在泉山門城門閣樓前。🔼繪聲繪色的閩南四句表演,令觀眾耳目一新、趣味盎然「泉州文化是需要『品』的文化,需要走近、需要講解。點亮泉山門古城門,是泉州制高點,可以將故事傳播出去,希望藉助泉山門這個平臺,各界人士多營造讓青年兒童講閩南話的氛圍,把「海絲」的故事、閩南的故事講得更好、更精彩,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去。」
  • 琅琊山擬向全國遊客免費開放山門
    關於琅琊山景區首道山門向全國遊客免費開放的意見徵集公告為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展示和共享滁州市發展成果,琅琊山景區擬向遊客免費開放首道山門,取消「一票制」的票務制度(除民俗等琅琊山重大活動外),設立小景點購票制度,小景點門票總價不高於原「一票制」價格,國家、省、市規定的各項優惠政策不變,現向社會各界廣泛徵求民意。
  • 當地人為啥不遊的「奇險天下第一山」西嶽華山!
    被譽為「中華之祖根」的西嶽華山不僅僅多奇石怪峰,險關隘道,且多奇松異木,鳴泉飛瀑,景色之美讓人心嚮往之。早上7:00從酒店出發,30分鐘後到達華山景區遊客中心,遊客不多,交通車7:30分發車,8:30分左右到景區停車場下車開始登山。
  • 青城山景區山門"大變臉"
    青城山景區山門"大變臉" 2009-12-09 17:19:14   來源: 成都商報   編輯: 王萌   評論: 條     記者昨日從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管理局獲悉
  • 漲知識丨隆興寺為什麼沒有山門?
    正定隆興寺是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寺院始建於隋開皇六年(586年),距今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初名"龍藏寺",唐朝改額"龍興寺」。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改為"隆興寺",並沿用至今。古建大師梁思成先生曾讚譽:「京外名剎當首推正定府隆興寺」。但偌大的隆興寺卻沒有山門,過了石橋,直接進入了第一重殿——天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