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遊素蘭,這個名字曾是「少女漫畫」的代名詞

2021-01-08 澎湃新聞
《火王之破曉之戰》

今年5月,芒果TV官宣漫改劇《火王之破曉之戰》由景甜與陳柏霖主演,驚到一批網友。

網友意外的不只有這對看起來很新鮮的主演組合,更在於原作作者與藝術指導一欄熟悉又遙遠的名字——遊素蘭。

遊素蘭出席SHCC活動。 SHCC官方供圖

遊素蘭1967年生於臺灣省南投市,15歲時以《夜》和《和平》獲得第四屆、第五屆小咪漫畫新人獎,22歲時憑藉《傾國怨伶》成為臺灣「漫畫女王」。

「出名要趁早」可以說是遊素蘭的真實寫照。

被冠以臺灣本土漫畫創作開拓者的頭銜、少女漫畫大賣十萬本的銷售靈藥、第一個在韓國漢城舉辦漫畫籤名會的華人漫畫家……創下這些轟動漫壇的成就時遊素蘭還不到30歲。

《傾國怨伶》

遊素蘭在漫壇嶄露頭角的時期,正是因日本漫畫大量湧入導致臺灣漫畫進入低谷時。

1989年遊素蘭發表於《周末漫畫》的《傾國怨伶》,講述了前世身懷不幸滿腹哀怨的唐代公主李盈,來現代追殺轉世的蔚詠倩,而男主尚軒作為先知和眾神之首竭力把各人的命運引向正軌的故事。這套漫畫可以說是臺灣本土漫畫的一個轉折點。

《火王》

1991年遊素蘭發表《火王》,故事圍繞著「火王」的前世今生展開,講述了以其為首的七位神祇幾度輪迴的命運糾葛。從遠古就開始持續傳承的愛、大唐盛世的魂牽夢縈、新世紀神祇的誕生……

畫風細膩唯美、情感哀怨纏綿的《火王》再版62次、銷量超過3000萬冊,將本土少女漫畫真正與商業利益掛鈎,是華語少女漫畫中極具影響力的IP。

然而在1997年《火王》完成連載後,遊素蘭卻鮮有作品面世,也很少有根據她作品改編的動畫與影視劇,直到芒果TV發布今年的重磅項目《火王》,引發一代讀者的回憶殺。

遊素蘭在SHCC籤繪環節。   

日前在上海漫控潮流博覽會(SHCC)上,遊素蘭親臨現場與粉絲互動。在「28年感動經典」的對談環節,她不僅與粉絲分享入行多年的感悟,還吐露作品首次被搬上螢屏的忐忑心情。

當天,澎湃新聞記者採訪了這位影響一代少女讀者、連楊冪也是她忠實粉絲的漫畫女王。

【對話】

澎湃新聞

:你是怎樣走上漫畫家這條道路的?為何尤其鍾愛畫古風與奇幻風格?

遊素蘭

:因為我喜歡畫畫和編故事,做漫畫家剛好能把兩者結合。古風和奇幻向的作風畫面很華麗、漂亮,有一種現實沒有的浪漫。

澎湃新聞

:你成名很早又很高產,有沒有經歷過瓶頸期或空窗期?

遊素蘭

:《火王》完成後,臺灣的環境變得很動蕩,可能你剛剛還在合作的公司第二天就改組、關門,於是我中間大概有隔15年沒有畫長篇作品,轉而畫電玩插畫、小說插畫等,那時我做了大量的閱讀,也有嘗試寫小說。

澎湃新聞

:不畫漫畫時會做怎樣的消遣?

遊素蘭

:前幾年我很愛看小說,主要是歐美的作品。

澎湃新聞

:這幾年我國網絡文學很蓬勃呢。

遊素蘭

:太二次元的詞彙我有點看不懂,現在社會進展太快,我這個年紀很容易脫節,感覺年輕人他們已經不是用我們習慣的語法在溝通,太中二了……翻譯文字上,還是歐美文學比較看得懂。

澎湃新聞

:今年《火王》開拍影視劇的消息驚到很多新老讀者,出於怎樣的契機和芒果TV達成了這項合作?

遊素蘭

:之前有朋友和我說,大陸有公司想做這個項目,沒想到不久後他們真的飛到了臺灣找我。2015年在中天電視臺的牽線下我們見了面,感覺他們很有誠意於是就授權給他們了。

陳柏霖飾演仲天

澎湃新聞

:劇版《火王》的主演陣容很有新意,陳柏霖和景甜都是兩岸人氣與實力兼具的演員,在製作和選角上你有給出意見與建議嗎?

遊素蘭

:製作方其實有問過我喜歡什麼類型,不過我喜歡的演員年紀都比較大,所以最後是按照我喜歡的風格、我喜歡的特點找了年輕一代,看過定妝照後感覺也比較符合我心目中的形象。

尚軒的漫畫形象

這裡要特別提到尚軒這個角色,他是我所有作品裡的第一男神,不過在《火王》中尚軒只是客串,製作方特地找了一個重量級的演員客串演出。當時他們一直拿對方的照片問我,「素蘭老師你對他滿意嗎?你對他的下巴有滿意嗎?」我還覺得蠻奇怪的,為什麼要在意下巴?原來他們是特意挑了一個下巴像漫畫人物的演員哈哈哈。具體是誰我不能透露,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澎湃新聞

:《火王》是你的第一部改編劇,之前有擔心嗎?去劇組探班後有怎樣的感覺?

遊素蘭探班景甜

遊素蘭

:之前還有一點擔心,畢竟沒做過這種嘗試,這次《火王》除了原作者我還是藝術指導,在這方面我還蠻嚴格的。

不過在我去過橫店探班之後,基本上就不再擔心什麼了。拍戲時是三伏天,外面氣溫超過40度,而演員在棚內拍攝會更熱,穿著那麼厚重的戲服真的很辛苦。看了很多現場拍攝與成片片段之後,呈現出來的感覺也是很好的。

澎湃新聞

:和同輩與後輩漫畫家相比,你的作品影視化來得比較晚,過去你是沒有考慮過影視化,還是受到了某些阻力一直沒能在這方面有進展?

遊素蘭

:其實在九幾年時,我和新加坡電視臺籤過《傾國怨伶》的影視合作,也和東京電視臺籤合約談計劃改編為日劇。但合約籤完日本就遇到泡沫經濟,所以過去我一直覺得自己的運氣不是很好。

不過現在我的想法有轉變,也許過去那些不順都是為了等待現在更好的機會。我的作品有很多不太現實的呈現,而大陸目前影視特效做得很棒。

澎湃新聞

:其實把你的作品改編為動畫操作性會更高一點?

《傾國怨伶》

遊素蘭

:也有考慮過,但過去動畫製作公司認為我的圖太過複雜繁瑣,比如我會畫很多長頭髮、彩帶,細節太多,所以動畫化往往也就沒有下文。現在3D仿2D的技術發展很好,我的作品基本上也都授權出去,遊戲影視劇都有,跟大陸合作會更多。

澎湃新聞

:你的代表作品《傾國怨伶》《火王》《天使迷夢》基本發布於上世紀90年代,20多年後同類型的優秀作品已經有很多,會不會擔心舊作對讀者與觀眾不再那麼具有吸引力?

遊素蘭

:有過這樣的擔心。但我畢竟是始祖嘛,在這一類型的漫畫各方面還是比較有代表性,後來人的作品會背負借鑑和抄襲的壓力, 創作上要想新的元素,也挺不容易的。

《天使迷夢》

澎湃新聞

:大陸引進出版《天使迷夢》《火王》已經是21世紀初期的事,近年大陸書市又很少有你的作品。 2015年你在個人論壇提出再版《天使迷夢》,在之後似乎也沒有了新的進展?而淘寶上有人出售盜版的漫畫資源,讓你十分不快。

遊素蘭

:是啊,其中也很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前幾年我有問過大陸出版社,普遍表示書市不景氣,像《傾國怨伶》《火王》當年的銷量,現在已經是比較難達到的成績。

第二,現在國產漫畫作品很多,而我的都是20多年前的舊作。

第三,80後、90後普遍喜歡彩色漫畫,而我的作品以黑白漫畫為主,對新的讀者不是很有吸引力。

這幾年我把《傾國怨伶》《火王》這些放在網絡上,會有人留言說「黑白漫畫的話,不看」。於是我在有妖氣連載的新作《穿梭時空追尋你》,也開始嘗試畫全彩漫畫。

我發現,現在漫畫讀者的年齡層很低也很單一,他們都是標籤化地選東西看,而漫畫分類又分得很細,其實對創作者來說蠻難的。

我曾問大陸影視公司,最近幾年國產漫畫發展明明很蓬勃,為什麼漫改的影視作品跟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相比,數量卻沒那麼多?對方告訴我,漫畫作品的內容太泡水太單薄,留在紙面的往往是人物之間的情緒,閱讀年齡層又低,具有影視化價值的漫畫作品太少了。

澎湃新聞

:雖然近年漫畫單行本出版不多,但你出版了蠻多漫畫教程書。

遊素蘭

:一個行業要有永續的發展,必須要有傳承。我沒有很執著說這個行業的發揚光大一定要自己來做,我可以盡到傳承經驗的一份力。

澎湃新聞

:作為見證國漫從實體書時代到網絡時代的作者,在你看來創作的環境有怎樣的變化?

遊素蘭

:漫畫的受眾者變得更多,但範圍變得狹隘,因為他們可能只看某種畫風。畫新作也很難畫,比如我傾向畫劇情,但讀者卻只在意兩位男主角什麼時候在一起。

澎湃新聞

:面對這種矛盾,你會堅持自己的創作風格還是向讀者口味妥協呢?

《穿梭時空追尋你》

遊素蘭

:這篇《穿梭時空追尋你》我還是會堅持我的想法畫完,該發糖發糖,感謝讀者的支持和等待。未來再畫新作的機會應該不多,不像過去對創作有那麼高的興趣,可能會轉換跑道吧。

澎湃新聞

:過去你一直被視為少女漫畫的名家,沒想到《穿梭時空追尋你》是主打耽美向,為什麼會有這種轉變?其實讀者是有發出反對的聲音的。

遊素蘭

:不太能接受,就不要看好啦。你都只看到性和愛情,對我精心設計的劇情視而不見,那還是不要看了吧。

其實《火王》就有點耽美元素,不過當時還沒有耽美這個詞。當時漫畫就分青年、少年、少女這幾類,耽美是屬於少女漫畫,所以我可以講言情的同時又講耽美。現在分類太細,就很難發揮。

澎湃新聞

:所以當時你已經有意識地在作品中加入耽美元素?

遊素蘭

:其實言情也好耽美也好,都是圍繞人物的關係。《火王》的兩個人物在古代沒有在一起,千湄喜歡仲天,但是仲天對她不理不睬,轉世之後情況反過來,仲天不知道奉劍是千湄的轉世。我的本意是想表達轉世之後即使變成石頭也會愛她,但是我畫的是少女漫畫,不能用石頭當女主……所以就轉換下性別,最終還是表達跨越種族、物種的愛情。

澎湃新聞

:未來不會有新的創作計劃了嗎?

遊素蘭

:畫漫畫太累了,而且我年紀大了,體力和視力也都不太好,就不考慮了吧,應該會把更多精力放在劇本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大師專訪】中國漫畫的未來(上)-紅山人老師專訪
    導讀:紅山人老師從事漫畫行業三十七年,長年的漫畫指導及編輯經驗,讓他對漫畫的發展有著極為透徹的理解;上個星期我們邀請紅山人老師進行了專訪
  • 11區最新少女末日題材漫畫開始連載 名字充滿亮點
    以末日廢土為主題的《獸娘動物園》和《少女終末旅行》收穫了很高人氣,近日一部同題材的新漫畫即將開始連載,作品名字似乎充滿了亮點。
  • 日本的少女漫畫雜誌們
    圖片來源:garbagenews.net2017年,三部雜誌的總發行量約為72萬冊,雖然這個數據要遠遠不如20多年前的輝煌記錄,但根據日本雜誌協會的數據顯示,作為三大少女漫畫雜誌中最晚出生的《瑪格麗特》(マーガレット)《瑪格麗特》創刊於1963年,前身是《周刊瑪格麗特》,為了接替休刊的少女類綜合周刊《少女Book》(少女ブック)。曾和《少女Friend》(少女フレンド)、《少女Comic》(現《Sho-Comi》)打造了少女漫畫周刊時代。
  • 月刊少女野崎君、你的名字雙雙中招!
    第一個中槍的是日本人氣漫畫《月刊少女野崎君》,據悉這部作品將在中國被改編為真人電視劇,並且可能命名為《月刊少女》。由曾經出品過《中國好聲音》的燦星傳媒旗下的燦星影視負責拍攝製作。作品的宣傳語為「這場戀愛,越來越像少女漫畫」。而根據漫畫改編的真人電視劇,則講述女孩許千代為接近暗戀已久的鋼鐵直男林野崎而加入其漫畫團隊,在創作漫畫期刊《月刊少女》的過程中,一群年輕人收穫成長與夢想的故事。
  • 《魔卡少女櫻》漫畫作者CLAMP將連載《熱血街區》漫畫
    《熱血街區(HiGH&LOW)》是一個綜合大型原創娛樂項目,項目包括由2015年開播的電視劇、漫畫和SNS社交平臺互動,以及在2016年的原創音樂專輯、演唱會及電影。最近CLAMP官方推特宣布將在《周刊少年MAGAZINE》上連載《熱血街區》漫畫,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60年代香港少女漫畫始祖李惠珍因病離世,月底出殯
    本文編輯劇透社:木木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據香港傳媒消息,有「香港少女漫畫掌門人」之稱的香港60年代著名少女漫畫《13點》作者李惠珍在上個月因病離世,將在本月29號出殯。Alan稱,在二十幾年前認識李惠珍,和她一起去法國的一個漫畫展,她非常有活力,完全沒有代溝。在香港的漫畫界,如果說王澤的《老夫子》是男性漫畫、香港市井漫畫的代表作。那麼李惠珍的《13點》絕對是純女性的作品,能夠完全地展現細緻的少女心。香港少女漫畫始祖,李惠珍絕對是當之無愧。
  • 《小甜甜》:這部70年代的日漫,兒童文學與少女漫畫的最佳結合!
    這點倒是讓我覺得有些驚訝,因為秋田書店於1948年開始創辦,雖然它所出過的漫畫作品並不算多,但讓大多數日漫迷有過回憶的《王家的紋章》(尼羅河女兒)就是出自於這家。今天要講的是講談社漫畫賞,這個漫畫賞的前身是1960年的講談社兒童漫畫賞,但在60年代僅舉辦了9屆就夭折了。直到1970年被恢復,但此時僅僅只是指成立的兒童漫畫部門。
  • 少女!變身系漫畫123
    早在上世紀70年代起,少女變身系漫畫就有種迷一般的魅力吸引千萬讀者。今期《漫研》就和大家說說變身系漫畫的123,當然就限定說少女類的,此乃變身系的精髓所在。究竟他們是魅力在哪裡呢?1 戰鬥吧·少女!每部少女變身系漫畫都會有一個理由,讓少女們不得不帶著超人般的力量去戰鬥。首先會有一個大boss,之後需要你不辭勞苦地每集都要打小boss,並在打鬥中等大boss的到來,最後甚至會出現犧牲自己去換來世界和平的情節。
  • 盤點三部關於魔法的漫畫,你想成為魔法少女嗎?
    小編記得當時看百變小櫻的時候,心裡很想擁有和小英一樣的庫洛牌喲,也常常會做夢自己成為了魔法少女,那個時候還真是美好的回憶呢,想必很多少女年輕的時候今天小編為你們帶來三部關於魔法的漫畫,看看這裡有沒有你們想要成為的魔法少女!
  • 宮崎駿父子合拍少女漫畫《來自虞美人之坡》
    南都訊 記者戴樂 據日本媒體披露,日本著名動畫公司吉卜力工作室宣布了2011年的計劃——拍攝根據少女漫畫《來自虞美人之坡》改編的動畫電影,由宮崎駿的長子宮崎吾朗出任導演,大師本人則繼續扮演幕後英雄,全片策劃和劇本都由他親自完成。這部動畫長片預計於2011年的夏天在日本上映。
  • 日漫《小甜甜》:童年回憶,就從這部少女漫畫開始!
    童年時期,給過我許多回憶的少女漫畫有過很多,但在我的回顧中,似乎也只有《小甜甜》這部作品完全地存在於我身邊的各個角度。那個時候,對於還是中小學的我們來說,有些人可能並不太看日本少女漫畫,但她卻不會不知道小甜甜。
  • 從《金秘書》到《梨泰院》,韓國漫畫香在哪?
    2004年,改編自韓國少女漫畫的《浪漫滿屋》橫空出世。大明星與普通女孩談戀愛的新鮮設定,輕鬆搞笑不虐心的劇情,以及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結局,使得這部電視劇播出即火,最高收視率曾高達47%,並且成功出海多個國家。早期韓國漫改劇的路線,與如今國內大行其道的甜寵劇類似,基本就是「霸道總裁愛上我」。
  • 「漫畫」原來是一種鳥的名字
    [摘要]其實「漫畫」一詞古代中國早就有了,可以遠遠上溯到宋代,而且正如鈴木煥鄉所說,確實是一種鳥的名字,不過絕非出自日本人的命名。此圖出自19世紀日本最著名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1760—1849)於1814年首次出版的《北齋漫畫》,題為《幻術》。在中國,「漫畫」這個稱謂到底是誰最先使用的,說法不一。
  • 上線6個月,超100億人氣,這部少女漫畫是怎麼做到的?
    米沙專訪:如何打造爆款少女漫畫?原創漫畫的靈感從何而來?作者:Katei——你們有沒有發現,不僅在中國,世界各地都有蛇變成人的傳說?「許多古埃及神明的形象都有眼鏡蛇的特徵;印度教及佛教中亦有不少以蛇為原型的神祇;中國古代傳說中,女媧和伏羲也是人首蛇神。」這段勾人深思的文字,出自一部漫畫。
  • 《魔卡少女櫻特別篇》讓粉絲感到失望?漫畫內容是關鍵
    《魔卡少女櫻》是童年的回憶,歷經十幾年之後,又回到了大眾的視野。不過它的內容卻並沒有之前的豐富,而且沒有多久之後又再次完結了。顯然,動漫這樣並不能讓人看得過癮,所以大部分粉絲都將視野放在了《魔卡少女櫻》的漫畫上,雖然漫畫一月一更,可是還是給了粉絲希望。
  • 怎麼畫好看的漫畫少女?看完心都酥了!
    怎麼畫漫畫少女?今天分享有關漫畫少女繪製比較棒的畫師赤倉作品,畫漫畫少女也是有方法的,想要畫好漫畫少女的小夥伴,趕緊收藏起來哦,因為漫畫少女也是繪畫中重要的知識環節,我們開始今天的漫畫少女相關作品分享吧!
  • 大學輟學後的高三少女燕子是如何寫出改編成漫畫的小說的?
    引子有一個可愛的20歲女作家燕子,她在大學輟學後,根據那時的經歷寫了一篇短篇小說《花開的聲音》投給雜誌《小說繪》,刊登時被命名為《花開那時》,之後故事由中國首家繪本漫畫志《繪心》改編成漫畫連載,並保留了《花開的聲音》這個名字。
  • 網絡漫畫中不可錯過的少女漫畫邪惡漫畫大全,都是磨人的小妖精呦
    網絡漫畫中不可錯過的少女漫畫邪惡漫畫大全,都是磨人的小妖精呦! 今天推薦網絡漫畫中不可錯過的少女漫畫邪惡漫畫大全之磨人的小妖精系列:《貓妖的誘惑》、《我的嗜血戀人》、《妖怪名單》。少女漫畫邪惡漫畫大全第二部網絡漫畫《我的嗜血戀人》漫畫講述:女主朱晨在回家路上遇到吸血鬼,幸好被吸血鬼貴族阿罕解救。而真相更讓人詫異的是,他們家是「神裔之人」,前輩和阿罕家族籤訂過契約並將永世繼承,而吸血鬼家族也須通過「神裔之人」血液活下去,吸血鬼變成了保鏢,面對神裔家族的血液,患有血癌的阿罕患只能靠神裔家族的血液維持生命。
  • Level 5《妖怪手錶》改編漫畫被定位為少女漫畫_遊俠網 Ali213.net
    《妖怪手錶(Youkai Watch)》是Level 5推出的以幽靈收集為內容的RPG遊戲,它即將迎來自己的漫畫夥伴。之前的報導稱,這個系列漫畫將在日本小學館的少女漫畫雜誌《Ciao》中連載。  動畫新聞網報導,《妖怪手錶》漫畫將是一部以女性為主角的少女漫畫。與遊戲一樣,在這部漫畫中,獲得一款很特別的手錶後,你將看到各種鬼魂。  《妖怪手錶》在《Ciao》上的首秀被安排在明年一月。同名遊戲允許玩家選擇男角色或女角色,現在比較有趣的是,Level 5最終還是決定讓女主角領銜同名系列漫畫。
  • 漫畫《高分少女》時隔兩年連載再開
    原標題:漫畫《高分少女》時隔兩年連載再開 據日本媒體報導,押切蓮介所著漫畫《高分少女》於7月25日發售的月刊漫畫雜誌《BIG GANGAN》(Square Enix)上時隔兩年再次恢復連載。本作品因被SNK PLAYMORE訴訟侵犯著作權(此後和解)自2014年8月休刊,且漫畫單行本也被自主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