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唐山5.1級地震屬老震區正常地震起伏活動

2020-12-19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7月12日消息(記者陳銳海)7月12日6時38分,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唐山市中心震感強烈。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根據觀測資料和震例分析認為,此次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7.8級地震老震區一次正常的地震起伏活動。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介紹,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級別大,餘震區地震持續較長時間的起伏活動屬於正常狀態。1976年7月28日7.8級地震至1977年5月12日6.2級地震期間,唐山震區共發生27次5級以上地震,較為頻繁。此後,餘震活動明顯衰減,僅發生5次5級以上餘震(包含本次)。上一次5級以上餘震發生於1995年,距今25年。短期內老震區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截至7月12日14時,本次5.1級地震共記錄到2.0級以上餘震2次,分別為7時2分的2.2級和7時26分2.0級地震。截至目前,暫無人員傷亡報告。

相關焦點

  • 唐山1976年大地震後為何地震起伏活動不斷?專家解讀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分析認為,此次地震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的老震區內,是唐山地震老震區繼1995年10月6日唐山古冶5.0級地震後的又一次正常起伏活動。老震區有持續較長時間的起伏活動此次地震是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5.1級地震之後河北省內發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華北地區近些年最大的一次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介紹,1976年唐山7.8級地震級別大,餘震區地震持續較長時間的起伏活動屬於正常狀態。
  • 地震專家:唐山5.1級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 短期內再次發生...
    央廣網北京7月12日消息(記者朱宏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分析,此次地震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短期內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組織專家對此次地震活動進行專題研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研究員孟令媛分析認為:「這次地震發震的斷層就是在唐山斷裂和灤縣樂亭斷裂的交匯附近。我們分析這次地震是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餘震區裡面。實際上就是餘震區的一次正常的強餘震起伏活動。」
  • 專家解讀:唐山本次地震屬1976年地震餘震
    人民網北京7月12日電 (孟植良)「此次唐山古冶5.1級地震屬於唐山老震區一次正常的地震起伏活動,」今天下午,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劉傑在情況通報會上表示,「短期內老震區再次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不大。」
  • 河北唐山古冶發生5.1級地震 為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餘震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12日下午舉行唐山古冶5.1級地震情況通報會確認,當天早晨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發生的5.1級地震,為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序列的一次5級餘震起伏活動。短期內再發生5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副主任劉傑研究員表示,該中心組織專家進行專題研討分析認為,此次唐山古冶5.1級地震發生在1976年7月唐山7.8級大地震的老震區內,是唐山大地震老震區一次正常的地震起伏活動,也是繼1995年10月唐山古冶5.0級地震後又一次5級以上餘震。
  • 唐山發生5.1級地震,5年來周邊最大地震!95年來首次高於5級!
    豐南區的4.5級地震是近十幾年到當時為止唐山地區最近震級最強烈的地震了,京津冀均有震感!去年豐南區地震時,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蔣海昆接受採訪時稱,豐南區的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近期發生5級以上地震可能性不大!
  • 今晨地震居然是44年前唐山大地震餘震?!
    然而,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舉行的地震情況通報會上介紹,古冶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且唐山大地震的餘震可能會持續上百年!怎麼唐山大地震已過去44年,還會有餘震?餘震影響會持續上百年,這是真的嗎?聽小編跟你說——01唐山老震區4級以上餘震332次!
  • 唐山大地震40餘年以後,為什麼還會出現5級餘震?
    級地震#7月12日,河北唐山市古治區發生5.1級大地震。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這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一個正常的起伏。雖然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但是當時震級比較大,再加上唐山本身的地質構造,結果造成了餘震起伏」。還有網友調侃:難道,這就是反 射 弧 嗎?原諒小編看到「反射弧」這句話,笑出了聲兒。
  • 唐山5.1級地震!唐山市應急管理局:此次地震屬1976年大地震餘震
    7月12日,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針對此次地震,@東方今報 記者採訪唐山市應急管理局方面得知,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的餘震。「這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一個正常的起伏。雖然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但當時震級比較大,再加上唐山本身的地質構造,造成了餘震起伏。」
  • 河北唐山發生5.1級地震,屬1976年大地震的餘震
    7月12日6時38分,河北唐山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並與7時02分又再次發生2.2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表示,此次地震為中等地震。記者採訪唐山市應急管理局方面得知,這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一個正常的起伏。「雖然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但當時震級比較大,再加上唐山本身的地質構造,造成了餘震起伏。」目前暫無人員傷亡,交通狀況良好。地震逃生小知識:劃重點劃重點:容易發生地震的地區建議配備應急逃生包。
  • 為啥1976年唐山大地震現在還有餘震?專家解釋
    同日,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回應稱,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 為何44年前一場7.8級的大地震,至今還會產生餘震?12日下午,中國地震局一名地震專家告訴澎湃新聞,根據餘震判斷依據,古冶區位於原唐山大地震的地震破裂帶上,且震級小於當年主震震級,因此,這次5.1級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較強的遠期餘震」。
  • 今天地震最新消息 唐山5.1級地震後發生33個餘震(附股)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13日06時10分在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北緯35.82度,東經82.32度)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日前地震消息匯總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12日07時26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6度)發生2.0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 唐山市應急管理局:今早地震屬1976年唐山大地震餘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0年7月12日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震源深度10公裡。河北、天津、北京、遼寧等地均有震感。【此前報導】「這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一個正常的起伏。雖然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但當時震級比較大,再加上唐山本身的地質構造,造成了餘震起伏。」唐山市應急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唐山地震餘震區的地震活動非常豐富,呈起伏衰減狀態,至今仍有地震發生。
  • 今早唐山地震,屬1976年大地震餘震!
    ↓↓↓屬於1976年的餘震針對此次地震,記者採訪唐山市應急管理局方面得知,此次地震屬於1976年的餘震。根據目前掌握情況,震中無人員傷亡,僅個別老舊房屋有開裂現象。「這次地震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一個正常的起伏。
  • 唐山再發5.1級大地震:為什麼震源地坐標與76年大地震幾乎一致?
    導語: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在2020年7月12日清晨06時38分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這也是5年來周邊最大地震!根據唐山消防官方微博的消息,支隊未接到報警,目前無人員傷亡。截至到10時共發生餘震33次。
  • 5.1級地震再襲唐山,9分鐘後聯繫哥哥無恙,不能忘卻的親情往事
    話說農曆庚子鼠年曆來多災多難,今年更不例外,年初開始肆虐的新冠病毒掀翻了整個地球村,接著是甚比98年的南方洪水泛濫……2020年唐山古冶5.1級地震2020年7月12日的早晨,習慣早起的我絲毫沒察覺到異常,刷頭條時推送出6點38分唐山的古冶區發生5.1級地震,對於經歷過唐山大地震的我來說非常敏感
  • 近日「海城地震」成因披露!專家分析遼寧地震形勢!
    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
  • 雲南紅河州綠春縣發生4.4級地震,北京地震局解讀今晨唐山地震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12日13時21分在雲南紅河州綠春縣(北緯22.89度,東經102.53度)發生4.4級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地震造成當地震感強烈,無破壞發生。北京地震局解讀今晨唐山地震為回應公眾關切,北京市地震局對7月12日早間河北唐山發生的5.1級地震進行專家解讀。【問題一:此次地震對北京的波及影響是什麼情況?】
  • 河北唐山20天發生三次地震 分布在不同的斷裂帶上
    我的煤炭網>新聞>國內資訊>河北唐山20天發生三次地震 分布在不同的斷裂帶上 河北唐山20天發生三次地震 分布在不同的斷裂帶上 發布日期:2015-12-06 22:22:21
  • 北川連續兩日發生4.5級以上地震,專家稱仍屬汶川地震餘震
    四川省北川縣連續兩日發生4.5級以上地震,距離一百多公裡外的成都震感明顯。此前一天,北川同一區域也發生一次4.6級地震。前後兩次地震相距不到24小時。專家稱,此次地震仍屬汶川地震餘震。10月22日,澎湃新聞從四川省地震局獲悉,經專家綜合分析認為,這次地震仍是汶川餘震區的一次正常起伏活動。與北川此前一天的4.6級地震研判結果基本一致。
  • 唐山古冶發生2.9級地震 電網運行正常
    唐山古冶發生2.9級地震 電網運行正常 2020-12-24 1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