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而翱翔天際,時而漫步蘆葦蕩,翩翩翔集的水鳥仿佛優雅的舞者婀娜多姿,勾畫出東方溼地之都的水韻氣質……
12月11日下午,參加「全國融媒體聚焦鹽城採風行」活動的20多家主流媒體記者赴江蘇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用鏡頭記錄溼地之美。
丹頂鶴。
綠頭鴨。
該保護區是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型灘涂溼地。在中國3條鳥類遷徙通道中,鹽城溼地處於最重要的一條之中,也是東亞90%的鳥類遷徙時的停留地,每年春秋兩季有近300萬隻候鳥會在此停留、補給。
在這支候鳥大軍中,丹頂鶴總是格外醒目。全世界1500隻左右遷徙的丹頂鶴,每年冬天來到鹽城溼地的就有1000隻左右。
下午3時30分,在保護區丹頂鶴繁育中心草地上,動管部副經理姜官宏和幾名飼養員不時用口哨引導幼鶴行走並迎風奔跑。隨著飼養員一聲號令,數隻丹頂鶴霎時間展開羽翼飛上雲天。
據了解,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丹頂鶴繁育中心分為幼鶴飼養區、野化備選區、種鶴選配區和種鶴繁殖區四個功能區域,主要承擔丹頂鶴等珍禽的飼養、繁殖和野化工作。
近年來,該繁育中心通過親鳥自孵的自然繁育方法,逐步增加人工飼養丹頂鶴種群。每年繁殖成功後的丹頂鶴將放入幼鶴飼養區精心飼養,待其具備飛行能力後,再通過野化備選區進行飛行能力等各項機能訓練,達到野化要求的丹頂鶴送至鳥類野化區進行野化訓練觀察,以擴大丹頂鶴野生種群。
未達野化要求的丹頂鶴在種鶴選配區進行配對後移至種鶴繁殖區,為下一輪丹頂鶴繁殖工作做好準備。
「今年我們創紀錄育雛25隻幼鶴,成活率100%。」丹頂鶴繁育中心動管部副經理姜官宏介紹,為了丹頂鶴的種群發展,保持種群數量的穩定增長,保護區開展育雛工作已有幾十年。過去,人工育雛的技術難關並未全部攻破,通過經驗累積和技術調整,目前幼鶴成活率已得到保證。
點擊播放 GIF 0.0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