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國網訊】10月13至14日,中山大學召開2018年秋季工作會議。本次會議以「學習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結合學校自身發展實際,推進院系辦校」為主題,旨在凝聚廣大師生的智慧和共識,推動內涵發展,為實現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奮勇向前。
隨後,文理醫工學科代表分成八個組進行學習討論,各個院系代表結合學科發展現狀,談了對推進院系辦校工作的理解與思考,並提出了相關建議。與會代表認為,院系辦校關係到學校未來全局發展,將全力以赴積極推進。
在之前的系列推送中,有同學留言問道:
以下摘取八位召集人對文理醫工各學科分組對聚力內涵發展、推動院系辦校的思考和建議。
文科
心理學系主任 高定國
院系辦校符合新時代國家對高等教育的要求,有助推動中山大學的「雙一流」建設。對此,我們有幾點思考:
考核指標體系應精簡、清晰
對院系的考核須有精簡、清晰的體系,有明確的考核指標,確保考核結果合理。
02 實施應增強有效溝通
在實行過程中,須促進學校與院系間的有效溝通與相互理解,共同推進院系辦校達到預期目標。
03 健全組織保障
完善配套政策,加強針對性培訓,形成促進學校發展的合力。
04 著力文化建設
讓院系辦校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起點,豐富學校的文化內涵。
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 彭玉平
經過本次會議的充分討論,文科院系對院系辦校達成共識,將按照學校的部署,砥礪前行,全力推進院系辦校。關於院系辦校模式,我們有幾點意見和思考:
明確目標導向
應當明確院系辦校目標,充分理解其在學校、學科發展進程中的意義。
02 做好統籌規劃
一是統籌頂層規劃。二是統籌宏觀指引,明確保障指標和發展指標。三是統籌人員培訓,學校統一進行規範培訓,提高行政能力。四是保護大學文化,處理好競爭性資源分配的關係。五是做好問題防範,做好可能矛盾的分析研判。
03 明確權責
處理好「放、管、服」的關係,劃清權力界限,明確清單,確保權責對等。明確底線與紅線,明確程序和時間表。
04 尊重差異
做頂層設計時,注意院系的「行政建制」與「學科導向」的差別;制定目標時,注重學科和院系的差異性,遵循教育的規律和本質。
理科
物理學院院長 鄭躍
學校提出院系辦校的管理模式振奮人心,推進院系辦校使命光榮,需要全校師生員工與學校發展同向同行。面對這樣的新要求、新挑戰,我們有以下思考:
提高對院系辦校的認識
院系辦校壓實了院系工作責任,促進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探索了多校區辦學模式,適應了「三校區五校園」的辦學格局;提高了規範,是學校實現高效管理的必然要求。
02 明確院系辦校的方向
一是宏觀戰略要清晰,院系須明確現狀、目標與實現路徑;二是權責邊界要明確,學校與院系須明確責權清單,實現「放、管、服」的統一;三是全成本核算的指標與路徑要精確。
03 推進院系辦校工作
院系辦校要以學生為中心,爭創世界一流大學,紮根中國大地、突出中國特色,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要先點後面、先易後難、分段實施。
大氣科學學院院長 董文杰
學校近年來取得的成績斐然、令人鼓舞,未來目標令人振奮、催人奮進。學校提出院系辦校,可謂是學校站在發展新時期的謀篇布局。對院系辦校,我們有幾點建議:
01 建立下放權力負面清單制度
由學校職能部門統籌考慮,激活院系辦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02 建立分類考核評價制度
根據不同學科、不同院系特點,實行分類考核。
03 建立管理人員「蓄水池」
重點做好選人用人,強化人才培育,加強用人考核。
04 完善績效分配辦法
針對學科交叉平臺,設計既能促進合作又能激勵創新的分配方案。
05 加強大平臺建設
建立鼓勵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發展機制,通過大平臺建設促合作、促發展。
工科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仇榮亮
院系辦校是在新形勢下,學校圍繞「雙一流」建設目標、實現跨越式發展、調動全員積極性的重要舉措。對此,我們有幾點思考與建議:
01 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人才引進,做好博士後、專職科研系列人員的管理。
02 科學研究
強化學校工科文化建設,加強對工科的扶持與政策支持;建立工科考核評估體系;推動和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推進大工程和國家級平臺項目。
03 社會服務
將成果轉化作為工科社會服務考核的核心;重視對地方研究院的管理,制定相應扶持與激勵政策;加強產學研合作平臺建設,拓展學校工程學科的社會影響;大力支持工科新建院系、新建科研平臺。
04 管理機制
明確責任與權利清單,切實做到放得下、接得住;對考核指標體系,應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在相應範圍內公示公開;強化院系辦校的信息化平臺建設等條件支撐。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王嶽軍
院系辦校是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需要,也是學校實現發展目標、優化辦學格局的需要。對於這種模式,院系不僅要「接住」,還要「接好」,以下的思考或許能帶來一點啟發:
01 兩個基本保障
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價值取向,黨建要先行;加強院系辦校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增強師生員工對院系辦校的認同感,文化要先行。
02 分步實施,先行先試
以理念促發展、以經驗促建設、以中間利兩頭。
03 目標導向,分類評價
目標和資源配置可考慮採用「周期固化、年度微調」的形式;文理醫工按學科特點實行分類評價。
04 建設人才隊伍,加強人才培養
院系辦校成功的關鍵,在於調動教師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在人才隊伍、人才質量、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競爭中,核心還是人才培養。對工科而言,促進教師、教輔、實驗與工程技術人員同步建設,並賦予不同學科一定靈活性,有利於促進重大指標的快速突破。
醫科
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郝元濤
學校正處於深入推進院系辦校模式的發展新階段,我們應當把握新機遇,以「時不我與」的緊迫感,推進學校和學科的內涵式發展。鑑於此,我們有幾點思考:
一是做好院系發展的規劃、策略與路徑,明確院系辦學的目標。
二是釐清職能部門與院系的權責,加強溝通。
三是完善分類評價機制,對試點與非試點院系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進行充分評估。
藥學院院長 胡文浩
推進院系辦校,準確把握了學校的歷史方位,是學校新時期的新目標、新路徑,必將促進學校事業的新發展。對院系辦校,我們提出幾點思考和建議:
院系辦校要做好目標定位,明確關鍵資源需求。
要做好目標定位,明確「什麼阻礙了一流發展」,明確「需要什麼資源發展一流」,目標明確,才能向學校爭取支持。同時,注意權責得當,把握尺度。
針對醫科教育特點,加強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探索新的機制,加強與附屬醫院的合作,利用附屬醫院資源服務推進院系辦校工作。
針對醫科新建學院特點,完善創新人才引進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