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嶺南學院:院系辦校,各學科專家這樣說

2020-12-12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10月13至14日,中山大學召開2018年秋季工作會議。本次會議以「學習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結合學校自身發展實際,推進院系辦校」為主題,旨在凝聚廣大師生的智慧和共識,推動內涵發展,為實現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奮勇向前。

隨後,文理醫工學科代表分成八個組進行學習討論,各個院系代表結合學科發展現狀,談了對推進院系辦校工作的理解與思考,並提出了相關建議。與會代表認為,院系辦校關係到學校未來全局發展,將全力以赴積極推進。

在之前的系列推送中,有同學留言問道:

以下摘取八位召集人對文理醫工各學科分組對聚力內涵發展、推動院系辦校的思考和建議。

文科

心理學系主任 高定國

院系辦校符合新時代國家對高等教育的要求,有助推動中山大學的「雙一流」建設。對此,我們有幾點思考:

考核指標體系應精簡、清晰

對院系的考核須有精簡、清晰的體系,有明確的考核指標,確保考核結果合理。

02 實施應增強有效溝通

在實行過程中,須促進學校與院系間的有效溝通與相互理解,共同推進院系辦校達到預期目標。

03 健全組織保障

完善配套政策,加強針對性培訓,形成促進學校發展的合力。

04 著力文化建設

讓院系辦校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起點,豐富學校的文化內涵。

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 彭玉平

經過本次會議的充分討論,文科院系對院系辦校達成共識,將按照學校的部署,砥礪前行,全力推進院系辦校。關於院系辦校模式,我們有幾點意見和思考:

明確目標導向

應當明確院系辦校目標,充分理解其在學校、學科發展進程中的意義。

02 做好統籌規劃

一是統籌頂層規劃。二是統籌宏觀指引,明確保障指標和發展指標。三是統籌人員培訓,學校統一進行規範培訓,提高行政能力。四是保護大學文化,處理好競爭性資源分配的關係。五是做好問題防範,做好可能矛盾的分析研判。

03 明確權責

處理好「放、管、服」的關係,劃清權力界限,明確清單,確保權責對等。明確底線與紅線,明確程序和時間表。

04 尊重差異

做頂層設計時,注意院系的「行政建制」與「學科導向」的差別;制定目標時,注重學科和院系的差異性,遵循教育的規律和本質。

理科

物理學院院長 鄭躍

學校提出院系辦校的管理模式振奮人心,推進院系辦校使命光榮,需要全校師生員工與學校發展同向同行。面對這樣的新要求、新挑戰,我們有以下思考:

提高對院系辦校的認識

院系辦校壓實了院系工作責任,促進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探索了多校區辦學模式,適應了「三校區五校園」的辦學格局;提高了規範,是學校實現高效管理的必然要求。

02 明確院系辦校的方向

一是宏觀戰略要清晰,院系須明確現狀、目標與實現路徑;二是權責邊界要明確,學校與院系須明確責權清單,實現「放、管、服」的統一;三是全成本核算的指標與路徑要精確。

03 推進院系辦校工作

院系辦校要以學生為中心,爭創世界一流大學,紮根中國大地、突出中國特色,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要先點後面、先易後難、分段實施。

大氣科學學院院長 董文杰

學校近年來取得的成績斐然、令人鼓舞,未來目標令人振奮、催人奮進。學校提出院系辦校,可謂是學校站在發展新時期的謀篇布局。對院系辦校,我們有幾點建議:

01 建立下放權力負面清單制度

由學校職能部門統籌考慮,激活院系辦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02 建立分類考核評價制度

根據不同學科、不同院系特點,實行分類考核。

03 建立管理人員「蓄水池」

重點做好選人用人,強化人才培育,加強用人考核。

04 完善績效分配辦法

針對學科交叉平臺,設計既能促進合作又能激勵創新的分配方案。

05 加強大平臺建設

建立鼓勵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發展機制,通過大平臺建設促合作、促發展。

工科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仇榮亮

院系辦校是在新形勢下,學校圍繞「雙一流」建設目標、實現跨越式發展、調動全員積極性的重要舉措。對此,我們有幾點思考與建議:

01 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人才引進,做好博士後、專職科研系列人員的管理。

02 科學研究

強化學校工科文化建設,加強對工科的扶持與政策支持;建立工科考核評估體系;推動和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推進大工程和國家級平臺項目。

03 社會服務

將成果轉化作為工科社會服務考核的核心;重視對地方研究院的管理,制定相應扶持與激勵政策;加強產學研合作平臺建設,拓展學校工程學科的社會影響;大力支持工科新建院系、新建科研平臺。

04 管理機制

明確責任與權利清單,切實做到放得下、接得住;對考核指標體系,應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在相應範圍內公示公開;強化院系辦校的信息化平臺建設等條件支撐。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王嶽軍

院系辦校是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需要,也是學校實現發展目標、優化辦學格局的需要。對於這種模式,院系不僅要「接住」,還要「接好」,以下的思考或許能帶來一點啟發:

01 兩個基本保障

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學術導向、價值取向,黨建要先行;加強院系辦校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增強師生員工對院系辦校的認同感,文化要先行。

02 分步實施,先行先試

以理念促發展、以經驗促建設、以中間利兩頭。

03 目標導向,分類評價

目標和資源配置可考慮採用「周期固化、年度微調」的形式;文理醫工按學科特點實行分類評價。

04 建設人才隊伍,加強人才培養

院系辦校成功的關鍵,在於調動教師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在人才隊伍、人才質量、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競爭中,核心還是人才培養。對工科而言,促進教師、教輔、實驗與工程技術人員同步建設,並賦予不同學科一定靈活性,有利於促進重大指標的快速突破。

醫科

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郝元濤

學校正處於深入推進院系辦校模式的發展新階段,我們應當把握新機遇,以「時不我與」的緊迫感,推進學校和學科的內涵式發展。鑑於此,我們有幾點思考:

一是做好院系發展的規劃、策略與路徑,明確院系辦學的目標。

二是釐清職能部門與院系的權責,加強溝通。

三是完善分類評價機制,對試點與非試點院系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前進行充分評估。

藥學院院長 胡文浩

推進院系辦校,準確把握了學校的歷史方位,是學校新時期的新目標、新路徑,必將促進學校事業的新發展。對院系辦校,我們提出幾點思考和建議:

院系辦校要做好目標定位,明確關鍵資源需求。

要做好目標定位,明確「什麼阻礙了一流發展」,明確「需要什麼資源發展一流」,目標明確,才能向學校爭取支持。同時,注意權責得當,把握尺度。

針對醫科教育特點,加強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探索新的機制,加強與附屬醫院的合作,利用附屬醫院資源服務推進院系辦校工作。

針對醫科新建學院特點,完善創新人才引進機制。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轉變管理模式:校辦院系改為院系辦校—新聞—科學網
    本次會議以推進院系辦校為主題,旨在凝聚廣大師生的智慧和共識,推動內涵發展,為實現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奮勇向前。 出席此次會議的包括:中大全體校領導、校長助理,各院系、職能部門、各附屬醫院等二級單位負責人,各類人才、委員會成員等教師代表以及學生代表。 此外,此次會議還在中大廣州校區南校園、北校園、東校園和各附屬醫院共設18個視頻分會場進行直播。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和中山大學嶺南學院MBA有什麼不一樣?
    管理學院的學院名稱按學科命名,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但對於剛接觸中山大學的人來說,嶺南學院是一所有些神秘又容易讓人誤解的學院。嶺南學院簡介1887年,北美長老會牧師哈巴安德在美募得10萬美金,原計劃在京辦學,廣東的官紳士縉400餘人聯名函請於穗設校,故1888年於沙基興辦格致書院,為中國自1879年聖約翰大學後的第二間中國教會大學。
  • 中大法政學科今年滿百歲(圖)
    1905年11月,中山大學法學、政治學學科的前身———廣東法政學堂被奏準成立。「中山大學法政學科的百年歷史,見證了中國的社會轉型」,中大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現任院長任劍濤教授這樣評價中大法政學科的百年滄桑。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2019年學科建設評審會暨2020年學科發展研討會...
    2020年6月19日,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在嶺南堂順利舉辦了《2019年學科建設評審會暨2020年學科發展研討會》。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邀請了山東大學黃少安教授、南開大學盛斌教授、廈門大學方穎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宋錚教授、西南財經大學寇綱教授、北京大學符國群教授對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學科建設工作進行了評審和研討。學院陸軍院長、陳險峰書記、領導班子成員、學術發展委員會委員、平臺負責人和教師代表等出席了本次會議。
  • 來自中大嶺南學院的故事- MBA中國網
    ,是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成立的重要推動者……他,就是鄒至莊教授,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首任名譽院長,現任學院董事會名譽主席。 「我非常幸運,能在嶺南讀書,沒有學校比嶺南好。」「好在什麼地方?」「嶺南精神獨一無二,我非常懷念那時候的時光。It feels like a family.」在美國生活了半個多世紀後,鄒至莊教授說到激動時刻,英文脫口而出。
  • 中大嶺南學院2019年暑期夏令營介紹
    這裡有一流的師資力量,有豐富的國際交流機會,有高端的學術講座,有多姿多彩的校園活動......請趁著今年夏令營的好時機親自來嶺南「天堂」學院體驗吧!關於嶺南:百年底蘊,繼往開來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前身為1888年美國友人在廣州創辦的格致書院,秉承孫中山先生「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校訓,以行動實踐「作育英才,服務社會」的嶺南傳統,致力於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的教學與研究。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的金融碩士,培養質量和就業怎麼樣?
    有人聽名字,第一反應是不是懷疑是三本獨立學院?作為一名學金融的研究生,小編對於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的聲名早有耳聞,對其「江湖地位」也頗為稱道。或許金融圈外人士不太了解,甚至有人看名字,以為和四川大學錦城學院、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一樣,是個三本,其實大謬不然。先簡單介紹一下中山大學嶺南學院。
  • 中大嶺南學院院長書記與MBA學生午餐見面會
    【MBA中國網訊】9月9日,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院長書記與MBA學生午餐見面會在嶺南堂二樓咖啡廳舉行。徐信忠院長、黃山書記、MBA中心李志明副主任、許明姬副主任、鄒英萍老師,與第十屆MBA聯合會副主席林峰同學、14年Orientation組委會代表周麗華、朱凱濤同學、14級Orientation各小組的18位代表同學共進午餐,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 中大華工是「學霸」,嶺南師範也不差
    樣本包括廣東21所一本院校(本部專業一本計入一本院校),以及3 9所二本和獨立學院。全國2016年本科畢業生國內讀研比例來自麥可思報告,留學回國率數據來自教育部,榜單目的在於為高考生填報志願提供更多信息參考,具體情況請以各高校解釋為準。    有公開數據的高校中(醫學院校未納入樣本),在本科升學率方面,「學霸」依舊是中山大學。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實力雄厚,位列全國十大商學院,考上難度不小!
    眼下高考錄取工作正在進行,前幾天有人問我: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是中山大學的獨立學院嗎?實力如何?我考了400分能上嗎?聽到這些,中大校友是不是已經哭暈在廁所,哈哈!那麼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到底是什麼樣的學院,實力如何呢?
  • 2020年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董事會教育獎勵金暨嶺南學院教育獎勵金...
    11月28日下午,2020年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董事會教育獎勵金暨嶺南學院教育獎勵金頒獎典禮於葉葆定堂三樓李慧荃講學廳隆重舉行,來自各地的嶺南校友、嘉賓以及學院領導、老師與同學歡聚一堂,分享學院這一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共同祝賀獲獎師生。
  • 【活動報導】重返康樂園,共話嶺南情 ——記2019中大嶺南EMBA值年...
    【MBA中國網訊】重返康樂園,共話嶺南情——記2019中大嶺院EMBA值年返校日9月21日,由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EMBA教育中心和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EMBA同學會(嶺峰會)共同主辦的「2019中大嶺院EMBA值年返校日」在中山大學嶺南學院MBA中心大樓舉行。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簡介
    1987年12月,值嶺南大學百年盛典前夕,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經國家教委批准成立,經過一年多的籌辦,於1989年正式招生運作。學院成立之初,由原廣東省副省長王屏山先生任首任院長。1994年,復旦大學經濟系博士生導師舒元教授調入我院,擔任院長至今。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特色學科基地校」落戶高州
    為了全面探討日語教學經驗及解讀高考日語備考政策,促進和加強高考日語的教學,由高州市第一中學主辦,珠海中科通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特色學科基地校」授牌儀式暨高州一中國際部日語高考特色學科研討會昨日在高州市第一中學遠矚廣場舉行。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成功通過AACSB國際認證
    新華網廣州3月5日電(記者 鄭天虹)記者日前從中大獲悉,中大嶺南學院收到美國國際商學院促進協會(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 簡稱AACSB)來函,確認獲得AACSB國際認證。目前全球僅有不到5%的商學院通過了該認證。
  • 中山大學第八臨床學院深圳掛牌
    鍾達 攝中新網深圳7月13日電 (記者 鄭小紅)中山大學第八臨床學院13日下午在位於深圳福田區的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掛牌,建築面積達21萬多平方米的醫院新大樓同時啟用。中山大學第八臨床學院揭牌。 鍾達 攝在當天舉行的區校共建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工作推進會暨掛牌儀式上,中大八院院長沈慧勇表示,自2016年8月26日福田區政府與中山大學籤署共建協議以來,中大八院作為中山大學直屬附屬醫院,藉助中山大學高水平的平臺優勢進行了醫療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共享,醫院整體醫療質量、服務水平、管理能力和綜合績效均得到進一步提升,為醫院的長遠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及MBA項目躋身2018FT亞太地區排名前列
    【MBA中國網訊】2018年12月3日,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簡稱FT)發布了2018年亞太商學院及MBA項目排行榜,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登榜位列第25位,中國內地排名第7位;同時,嶺南學院MBA
  • 中大廣東招生近4000人 新增超級計算學院和基礎醫學專業
    為幫助考生更好的了解廣東知名高校的高招新政和他們的學校優勢,南方網特別專訪了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中山大學招生負責人,三校招生負責人就2014年高招新政相關問題同題作答。其中,新增的超級計算學院主要面對大數據時代高性能追求,注重加強學生計算機學科與工科、文科、理科等其他學科的交差學習,畢業設計實施雙導師制。新增的基礎醫學是在不擴招的原則下從臨床醫學裡拿出25個名額給基礎醫學,側重於對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
  • 2017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作家寫作營「中大新華行」
    在現代社會,學生的發展更應該是多面的,我相信或者說希望寫作營能給廣大文學愛好者起到一種引導作用。活動開始前,學校已通過校網、官微、宣傳欄等平臺讓全校師生提前了解活動動態,並一覽往屆中山大學作家寫作營「中大新華行」的風採;外國語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公共管理學院、信息科學學院、藥學院、資源與城鄉規劃系等講座交流活動協辦院系組織數百名師生積極參與活動;宣傳與新聞中心組織中大新華記者站寫作營,指導學生記者提前了解作家,閱讀作家作品,撰寫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