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你所在的城市成為直轄市嗎?對於這個問題,估計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絕大多數人應該都會回答「希望」。
不管是誰,自然都是希望自己所在城市經濟能發展的越來越好。如果自己所在的城市經濟發展的足夠好,在和朋友、同事談論起自己是來自於哪一個城市的時候,底氣也會更加足,會覺得面子上有光。而且,自己所在的城市經濟發展的足夠好,在這座城市能夠找到高薪工作的機會也比較多。
我國現行的直轄市制度源於1921年市自治制中所稱呼的特別市。在我國,雖然如今僅有4個直轄市,但是在特別市時期以及原轄市時期,可是有不少人城市是「榜上有名」,如上海、南京、天津、青島、廣州等城市曾經都是特別市;南京、上海、青島、西安、天津等城市都曾是院轄市。
一旦一座城市成為直轄市,那是會有不少「好處」的。截止到目前,我國一共有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4個直轄市,這些城市的改革開放程度比較高,可以更好的招商投資和發展經濟,可以加速當地經濟增長,帶動周邊城市發展。直轄市一般在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個方面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對於直轄市,國家還是比較「照顧」的,它們在發展上是能夠得到一些相應的特殊的優惠政策的。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直轄市的發展一般都不會差。截止到目前,四大直轄市在經濟的表現十分的不錯。
正是因為一旦一座城市變成直轄市,在經濟上會有所發展,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在網絡上就會有聲音討論「第五直轄市」的事情,有不少人預測一旦「第五直轄市」若是真的來了,武漢、南京、西安、鄭州、杭州等幾所城市最有競爭力,是有力的「候選人」。
而在這些被提及的城市當中,武漢以及南京這兩大城市的呼聲又是最高的。對於這兩座城市,有一些人是比較看好的。
在眾多城市中,南京之所以會被「看好」,其實和「歷史」也有關係。在民國初期,南京就曾經是我國最早的直轄市之一。 不過,到了1952年11月15號,南京市直轄市被降為省轄市,設立為江蘇省省會。雖然後來南京不再是直轄市,而是江蘇的省會城市,但是其在經濟方面的表現並不差。儘管在很多人看來,南京在經濟方面的表現還不如蘇州,但是就在今年南京還是發布了一個不錯的「成績單」,而且作為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的省會城市,南京的發展潛力還是挺大的。
今年,各大城市之間的排名有所變化。據了解,今年上半年,GDP十強當中,南京經濟總量超天津,位於全國第9。這樣的成績對於南京而言,具有很大的「紀念」意義,這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南京GDP總量第一次進入全國前十名。
在當下,對於各個城市而言,高新產業、新興產業對於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城市競爭中有著凸出的作用。2019年,南京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淨增1475家,累計達到4593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超過1.2萬億元,增長14.8%。南京在發展高新產業、新興產業上是有優勢的,因為南京擁有眾多高校,其是中國高等教育資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科教綜合實力位於全國第3,擁有三個大學城。
不過,雖然從目前看,南京經濟發展前景不錯,但是其和其他城市相比,還是有劣勢的。近些年,南京人口增長緩慢,和同類城市之間相差的還是挺明顯。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增量達到了55.4萬人,南京常住人口比上年末增加了6.38萬人。
而且就從經濟上面來看,南京和武漢相比其實優勢並不是特別明顯。儘管今年受疫情影響,在方面GDP,武漢跌出了前十行列,但是按照武漢當前的發展來看,不久之後是有望能重回前十的。
而且,從地理位置來看,武漢有著得天獨厚的位置,處於我國中心位置,被外界稱呼為「九省通衢」,是特大城市。對此,有不少人都認為若是武漢真的可以直轄,或許能成交通「核心點」。
而對比於南京,其周邊地區已經有一個上海直轄市了,從這點來看,南京直轄的可能性會比較小。
不過,這都是猜測,未來具體會不會有第五直轄市,還有待時間「考證」。而且值得一說的是,不管是武漢還是南京都是省會城市,一旦直轄了,那對於整個大省的行政區域的劃分肯定都會有所影響的,畢竟省會城市對於一個省而言,十分重要,影響特別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