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們,為了防止大家錯過每天的文章,強烈建議把我們「設為星標」!這樣每天的軌道交通資訊,你都不會錯過啦~
10月21日,臺鐵6432次普悠瑪列車發生出軌翻覆事故。據統計,目前已造成22人死亡、187人受傷,其中有10人重傷。
2018年10月21日,臺灣宜蘭,月臺上從車廂拾獲的旅客行李箱。 視覺中國 圖
10月22日拍攝的事故現場。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現場視頻
監控畫面視頻
22日中午臺鐵局長鹿潔身向記者證實ATP(自動防護系統)遭到關閉。但臺灣記者再次致電詢問為何未依規定啟動雙人乘務?鹿潔身改口這次只是「懷疑」ATP被關閉,強調正由臺鐵與檢調單位調查,需調出該司機所有通訊聯繫與通話紀錄,再對外說明。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0月22日報導,2007年6月15日造成5死17傷慘劇的宜蘭大裡車站火車對撞,就是ATP故障導致自動防護、剎車功能無法啟用,駕駛緊急踩剎車降速已來不及,最終撞上電聯車。知情人士指出,大裡事故之後,臺鐵承諾若ATP故障關閉,就必須啟動雙人乘務。
知情人士說,駕駛不會拿命開玩笑,這輛車阻風泵出現問題、影響列車無法加速,若不斷出現警訊,也會影響列車正常運行。這名駕駛是運轉副主任,要負責行政職、又要假日班,沒有增加薪水。
他說,背責任又不加薪,工作壓力大、電腦系統故障幫不上忙,臺鐵局不能將責任往他一人身上推。此外,阻風泵作用為輔助列車正常運作,臺鐵列車系統故障容易「牽一髮動全身」,是否在維修期間就有問題?臺灣地區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必須全面檢視。
對此,臺灣媒體再致電鹿潔身時,鹿表示ATP故障要關閉時必須先通報,列車會在下一站派員上車、或換編組,機務段要派機車助理加派人員協助。對於這次為何未加派人力?鹿改口「還沒證實已經關閉」,仍需等待調查。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宜蘭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江貞諭10月22日下午再度來到普悠瑪列車翻覆事故現場採證。對於列車發生事故是否為ATP(列車自動保護系統)被關閉或故障有關,江貞諭強調,目前列車機械維持記錄的功能都是正常的,是否有關現在不能斷定,還需要詳細解讀及綜合分析。
另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0月22日報導,根據目前掌握資訊,列車脫軌事故原因指向車輛與人為因素。知情人士表示,雖然列車有部分故障未能修復,但ATP自動防護系統疑因故障遭關閉成為關鍵,也因此導致列車超速達到約130公裡脫軌翻覆。
此外臺灣聯合新聞網還報導稱,臺鐵普悠瑪列車發生重大事故,臺灣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系教授鄭永祥表示,列車在事故的彎道之前,可能會因為班車延遲而有比平常速度較快的情況。
他表示,正確的發生原因還是要等到行車記錄器等資料由專家解讀後,才能夠正確的判定,但是目前從乘客口述等資料顯示,列車在發生事故前已經有故障的情況,合理推論是司機為了讓車輛準點,可能在直線行駛時會有比平常速率高的情況,而在事故發生的彎道之前是一段直線距離,因此這段可能會有超速的情況,對事故發生有相對的影響。
報導稱,此外,火車上的列車自動防護系統ATP,就像是汽車的自動剎停系統一樣,一旦速度過快會協助剎車,但是從目前曝光的火車出軌時的影像來看,確實速度過快,顯見當時剎車並不夠。
他認為可能在列車之前發生狀況時,因剎車與ATP是連動的,司機有可能為了要控制車子剎車,而將ATP暫時關閉,因此車子出軌前無法靠ATP自動剎車,一旦司機靠手動剎車剎的不夠,或者是剎車也跟著出了問題,車速在過彎時就會因為速度過快而出軌。
什麼是ATP?
ATP即列車自動保護系統(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亦稱列車超速防護系統,是列車超過規定速度時的自動制動的系統,設備分為地面與車載兩大部分。
系統利用鐵路沿線號誌設備與軌道上的信號設備傳遞信號,並根據前行距離及速度持續監控列車的行駛狀態,確保列車不會越過可移動範圍。
舊型自動警報與停止裝置採用單點警告及控制,通過警告及控制點後無法限制或監視行車速度,而ATP則具有全程速度監控功能。
系統運作時,車載設備接收地面速限信息,並比較實際速度;若實際速度超過限速,系統會控制列車在停車點前停車,或在限速點前將列車實際速度調整至小於限速。
從日本引進的傾斜式列車
此次發生事故的普悠瑪列車,全稱為普悠瑪自強號列車。由日本車輛株式會社製造,其最高時速為160公裡,主要行駛於臺灣東部幹線,由臺北到花蓮約2小時,到高雄為3個半小時。是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臺鐵,於2012年從日本引進的TEMU2000型傾斜式電聯車。即我們通俗理解的擺式列車,在車廂和車架之間用彈性元件連接,在過彎道的時候允許車廂有一定的傾斜度,以達到「過彎不減速」的目的,從而節省時間。擺式列車是在老線路上提速的最佳辦法。
也正是由於普悠瑪號過彎傾斜且搖晃,乘客容易暈車,因此不允許開售站票。然而今年暑假,為了能夠解決暑期人潮洶湧的問題,普悠瑪號開放了站票開售,因此也被民眾埋怨既危險又擁擠。而此次的普悠瑪號搭乘的300多位乘客中是否存在買了站票的,還不得而知。
普悠瑪號列車在去年也發生過事故:去年10月24日下午4時左右,由臺東站開往樹林站的431次普悠瑪列車在花蓮三民站內發生了出軌事故。當時車廂第二至第六節車廂出軌,所幸當時無人受傷。然而,奇怪的是,這輛列車才運行了6年而已,並且在去年年底才做完保養,這麼短的時間又出事,實屬怪異。
臺鐵所購買的太魯閣號、普悠瑪號等傾斜式列車,因為其造價高,運量太少的問題一直被大家詬病。比如平均造價5千多萬新臺幣的太魯閣號,在2012年與砂石車發生相撞事故,20多人傷亡,導致列車車頭幾乎全毀報廢,而重新打造的車頭,日本方面就開價近2億新臺幣,其中受損的兩節車廂修復價格為2~3000千萬,讓臺鐵進退兩難,最後選擇報廢,而臺灣也不再購買此類傾斜式列車。
3年就7次出軌的臺鐵
而臺鐵這三年來,除了普悠瑪的這兩次出軌事故外,同時也有其他五次出軌事故。分別為:
2016年6月4日,651次莒光號行經富裡至東竹站之間出軌,當時無人受傷;
2016年6月22日,307次自強號行經富源至光復站之間出軌,車上200人中有2人受傷;
2017年4月30日,562次莒光號行經貢寮下行東正線時出軌,受傷1人;
2017年7月28日,554次莒光號於善化站西線進站時出軌,無人受傷;
2017年9月27日,4652次區間車因其中一節車廂故障,車輪卡死,脫離車廂時出軌,無人受傷。
去年臺鐵重大行車事故46件,一般事故20件,行車異常443件。根據統計結果,臺鐵平均每年發生53.5件重大行車事故,異常事件為536件。
(來源:新浪新聞、觀察者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