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鎮明先生100萬,捐贈潮陽這個英歌隊……

2020-12-16 騰訊網

速讀

旅港同胞,吳鎮明先生返鄉特邀洋美村英歌隊參加明安裡聯歡會,共進午餐,並贈送潮陽區銅盂洋美英歌隊100萬元作為訓練和福利的用途,贈送潮陽區銅盂洋美小學10萬元作為獎勵教師和資助學生的費用。

請欣賞視頻

吳鎮明先生出生於潮陽銅盂鎮洋美村,1976年到香港發展,經過多年的勤奮拼搏,他業有所成,在香港的汽車運輸行業中佔有一席之地,擔任香港江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屬下擁有一批頗具規模實力的子公司,資金實力雄厚,成為一名富甲一方的企業家。致富不忘本,吳鎮明先生雖旅居異地,但心系桑梓,傾力支持家鄉建設。積極捐助公益慈善,支持家鄉興建道路、衛生院、老人活動中心和村牌坊。

1999年,吳鎮明先生回鄉探親,發現洋美村由於集體經濟困難,基礎設施未能配套完善而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瓶頸,他慷慨捐資1000多萬元,對全村的村容村貌進行全面整修,使該村面貌發生顯著改觀。

2001年以來,吳鎮明先生捐資50多萬元資助村裡老人及貧困戶,安排100多名村民到他的公司工作,並捐資200多萬元,建成了佔地近4畝的村辦公大樓及老人活動中心。

2001年,吳鎮明先生為幫助銅盂鎮委鎮政府實施解決「行路難、看病難、飲水難、排澇難、上市難」等一系列的「民心工程」,熱心捐贈80多萬元,分別給河隴村修築道路,幫助改建鎮區主幹道———興富路,較好地解決了制約著當地經濟發展的問題;

2002年,當聞知銅盂新衛生院的建設因資金缺口,已停工兩年多,成為「半拉子」工程的情況後,他毅然捐資110萬元,幫助銅盂鎮委、鎮政府續建新衛生院。工程竣工後,他再次捐資10萬元給新衛生院購置設備,解決了該鎮11多萬人口醫療衛生保健之需。

2003年,吳鎮明先生斥資1.5億元在家鄉潮南區建設一個佔地60多畝的潮南民生醫院。

近年來,吳鎮明先生積極參與「僑愛工程—點亮藏區牧民新生活」等項目,慷慨捐資支持雲南藏區少數民族群眾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幫助黑龍江、湖北等省偏遠貧困地區改善民生,累計向國內公益事業捐資3000餘萬元,為受助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8年,吳鎮明先生捐助100萬元籌建韶關學院教育基金會。

來源|潮汕圈、網絡精選

【免責聲明】本貼所有內容均來自網絡精選,由潮南臚崗網進行整理編輯,所有權利屬於原作者及原出版單位,本平臺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僅作參考。我們尊重原創作者的智慧結晶,如有侵權或標註有誤請告知,我們及時更正或刪除。

相關焦點

  • 香港江源集團向新疆墨玉縣民生事業捐贈100萬元
    8月4日上午,香港江源集團董事長吳鎮明先生支持新疆墨玉縣民生事業捐贈儀式在烏魯木齊舉行。吳鎮明先生通過我辦「僑愛工程」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墨玉縣普洽克其鄉民生事業捐款100萬元人民幣。我辦莊榮文副主任、新疆自治區人民政府田文副主席出席捐贈儀式,莊榮文副主任向吳鎮明先生頒發了捐贈證書。
  • ...惡被告人被判決;潮汕英歌隊即將大展演;失蹤男童發現時胸壓大石...
    點擊潮陽本地信息一鍵查看!加強讀者互動,共建和諧潮汕。「潮汕聯播」新聞專欄每天為您推送潮汕地區的身邊事、突發事、新鮮事、感動事...2018年9月29日潮陽多名涉惡勢力被告人被一審判決9月29日,潮陽區人民法院再次組織集中對涉惡勢力犯罪的林某旭、鄭某彬、鄭某丹等3案6名被告人宣告一審判決,依法以尋釁滋事、故意傷害罪分別判處各被告人一年四個月至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 潮陽首期投資1.5億元打造靈山文化旅遊區
    在潮陽銅盂鎮,不僅有唐貞元七年(公元791年)由高僧大顛創建、素以「道跡賢蹤」著稱的靈山寺,還有旅遊鄉親吳鎮明先生捐資2000多萬元興建的「明安裡」庭院,銅盂還是現代中國電影藝術大師蔡楚生先生的故裡。
  • ...一家神同源——臺灣媽祖宮廟代表張景琪先生等參加汕頭市潮陽...
    潮陽和平下宮天后古廟媽祖廣場慶典場面  不久前,汕頭市潮陽和平下宮天后古廟,隆重舉行媽祖廣場落成慶典。參加慶典儀式除來自泰國、香港、湄洲祖廟及本地信眾二千多人之外,還有來自臺灣媽祖宮廟代表張景琪先生等一行十餘人。  和平下宮天后古廟始建於南宋,是明朝隆慶《潮陽縣誌》有記載的兩座媽祖廟之一。據地方志記載,福建人高南平中進士後,任職期滿蒞和平定居,攜來天后香火,鄉人遂建宮祀之。至清乾隆年間,潮陽縣官發願,擴為三廳兩天井規模。
  • 古今潮陽媽祖文化概況及其價值
    其中,丁炎松、姚成達、李桂波、鄭日平等先生樂捐最多。楊衛、丁炎松、黃潮泉、呂指、姚娘、林崇禹、陳灼金、鄭添順諸君,主理廟事,義務奉獻。近二十年來,古廟擴建有新進展,今理事長蔡創佳領導眾人成績斐然。  它坐南向北,建築面積多達2950平方米,規模宏偉。正殿設三門,正門石匾刻「天后廟」。兩側馬面牆上,各有一大幅彩瓷磚嵌成的麒麟獻瑞圖。
  • 【媽祖新聞】古今潮陽媽祖文化概況
    本人就初步搜集和採訪到的資料,試就古今潮陽媽祖文化概況與價值,闡述於下,請教於方家。潮陽置縣很早。「東晉隆安元年(397),始置縣於海之北,稱潮陽,屬義安郡」①幅員遼闊,人口甚多,勝跡、寺廟、古堂、道觀、文物也繁。全縣媽廟於各種寺廟數量中最多,今約有百座。其最早創建者,始於何時?按明隆慶六年(1572)林大春編撰《潮陽縣誌》卷之十載曰:「天妃廟。
  • 今天,媽祖來潮陽了!途經各地的線路圖曝光!
    這次臺灣北港朝天宮媽祖分別在潮陽下宮天后古廟和華陽珠珍祖廟進行分靈儀式,這是繼去年湄洲媽祖巡安潮汕以來的又一大盛事,也是潮汕地區首次進行兩岸民俗交流盛會;臺灣媽祖的分靈不僅體現了兩岸基層民俗文化的交流,更是架起了兩岸同胞精神交流的另一樞紐;在這場盛事中能感受到媽祖文化精神的同時
  • 潮陽這支英歌隊跟隨龍井赤產古廟赴湄洲媽祖祖廟壯闕香火!
    6月19日上午,廣東汕頭市潮陽隆津赤產古廟進香團一行950人在理事長姚添好的率領下,恭抬分靈媽祖,頂著炎炎夏日前往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壯闕香火。祖廟董事朱金池、杜建賢以軍鼓隊為陣頭前往碼頭迎接不遠千裡、辛苦而來的友宮朋友。進香團一行一路踩街至祖廟山頭,路上彩旗飄揚,熱鬧非凡。
  • 潮陽「第六屆雙忠文化節」高清地圖路線搶鮮看!強力推薦收藏
    共有7支英歌隊、2支笛套音樂隊、潮州大鑼鼓隊、3支醒獅隊、麒麟金獅隊、四廟標旗隊、武術隊、太極隊、炮囊隊、彩車隊等近40多支隊伍。           現在各位朋友可以跟著小編的腳步,搶鮮了解一下本次巡遊活動的具體路線。(點擊圖片查看高清圖)
  • 廣東潮陽勝前文化媽祖信俗
    潮陽勝前文化媽祖信俗二、是豐富民眾文化生活,每年到了媽祖誕生日,本鄉青壯年抬著媽祖金身到臨搭的神棚給眾人奉拜,一路上英歌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隊伍浩蕩,神棚前搭臨時戲臺,每年媽祖誕辰都會請來廣東潮劇院一團演出四夜,吸引男女老少,觀眾人山人海。
  • 溪頭這個公園,與上厝一步之遙...
    潮陽吳氏始祖駒公及其衍後溪頭上厝北寨社少年英歌隊——第一次化妝表演
  • 【文物捐贈】孫益民先生向臨洮縣博物館捐贈文物58件
    12月26日,我縣在博物館隆重舉行「物歸其所——孫益民先生文物捐贈儀式」,原臨洮師範教師孫益民先生作為戰國秦長城西起首的主要發現者,將自己發掘收藏的骨質箭頭、鎧甲片、秦磚瓦、瓦當、灰陶罐、秦斧、秦劍、箭鏃等文物共計58件捐贈給縣博物館
  • 熊良銋先生向十堰市圖書館捐贈譯著
    2018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十堰市一中退休教師、76歲高齡的熊良銋先生專程來到十堰市圖書館少兒部,捐贈他翻譯出版的英美詩歌和兒童奇幻勵志故事4種,並籤章留念,表達了一位老教師對鄂西北山區車城十堰的由衷熱愛和對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深切關心。
  • 版畫家戴斌先生向賴少其藝術館捐贈作品
    2018年4月24日,版畫家戴斌先生向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捐贈其創作的水印版畫作品67件,豐富了藝術館的館藏。賴少其藝術館舉辦了捐贈儀式和作品展,多名藝術家出席了座談會。展覽前後,以戴斌先生為代表的多位版畫家陸續向藝術館捐贈了作品。他們無私捐贈作品彰顯了他們熱心公益事業的社會公德,將進一步推動合肥市文化事業的更大發展。水印版畫是我國所有版畫形式中歷史最悠久、同時也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優秀文化,作為民間藝術精華代代傳承。戴斌先生多年來一直堅持版畫創作,尤其是水印版畫的創新,數量多、質量高而且具有一定的文獻意義和藝術價值。
  • 潮陽東山東嶽廟蜈蚣珠的傳說
    外地人來到潮陽必去遊曲水流,曲水流需要經過東嶽廟,到了東嶽廟必觀賞大廟前的蜈蚣石(潮音牙崗石)。潮陽東嶽廟因獲得蜈蚣地和蜈蚣珠使東嶽大帝神威赫奕,遊人不斷,香火旺盛。東嶽廟中諸神成為潮陽信眾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吉祥平安的精神寄託。
  • 考察潮陽洪氏二世祖致政墓
    奉政大夫洪致政的墓園,也是潮陽洪氏的開族墓之一,俗稱「洪厝墳」,喝形為「白馬翻肚」。(一)龍穴分析       洪致政公墓穴,遠看穴星尖尖,似馬頭,實際是火星,這個火星化氣剝換成土星,穴結土星腹中,故喝形為「白馬翻肚」。此穴正對榕江逆水朝入堂,後又前出自左向右流去。白虎砂貼身,青龍砂略遠,堂局融聚,真是一個難得的美穴也。
  • 汕頭潮陽打造文化投資民生三大「反哺」平臺
    潮陽公益基金會的順利運作,只是潮陽區今年以來大力實施「反哺工程」的一個縮影。正如陳新造所說,潮陽正以鄉情鄉誼為紐帶,以創業空間為吸引,積極構築文化、投資、民生等三大「反哺」平臺,進一步凝聚國外、國內、本土「三股力量」,形成推動潮陽提速發展的強大合力。
  • 潮陽孔廟
    潮陽縣城,古有孔廟。自新朝毀壞,數年間,又重建孔廟二處,一在東山之麓,與天后廟比焉,號稱「孔子老爺」。一在東山腳下,雖未修葺完善,然殿宇輝煌,聖像尊嚴,皎然可見。 光緒《潮陽縣誌》所載文廟概況沿革云:在縣華亭橋南稍折而東,臨於清渠之上,南向,內建聖殿,殿下由堂而簷接以露臺,臺下為廣庭,庭分兩階,東西廡宅,其傍中立戟門,門匾曰「大成」。門凡三,出門過道橫焉。左右有兩門相向,東曰「騰蛟」,西曰「起鳳」,舊書「賢關聖域」,明萬曆間(1573~1620年)始更今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