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德州各市轄區縣市

2020-12-13 鍋子航拍

古黃河別名德水,德州因此而得名。德州市,別名安德、德縣,地處山東省西北部,市樹是棗樹,市花是菊花。

德州屬黃河衝積平原區,地貌類型大體分為高地、坡地和窪地區,所佔總面積比例分別約為34%、52%和14%。

全市總面積約1035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575萬,市轄2區7縣2縣級市,分別是德城區、陵城區、禹城市、樂陵市、臨邑縣、平原縣,夏津縣、武城縣、慶雲縣、寧津縣和齊河縣。

德城區,因地處德水之畔而得名,是德州市的中心城區,是德州市政機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全區總面積約544平方公裡,總人口約61萬。德州黑陶燒制技藝,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優特產主要有德州扒雞、德州羊腸湯、德州菊花、德州大驢、黃河涯蜜桃、又一村蒸包和梁子黑陶等。

陵城區,別名陵縣,安德,德縣,位於德州市城區東部。

全區總面積約1213平方公裡,總人口約60萬。名優特產主要有徽王莊鎮、陵城區西葫、陵城區黑陶和神頭香椿等。

縣級禹城市,位於德州市南部,是大禹治水功成名就之地。

全市總面積約990平方公裡,總人口約54萬。名優特產主要有泡子糕、沙河辛西瓜、五香脫骨扒雞、向陽坡蔬菜、胡焦火豬蹄和棒仔鴨等。

縣級樂陵市,別名金絲小棗之鄉,位於德州市東北部,是戰國時期燕國將領樂毅攻齊時所築之城。

全市總面積約1172平方公裡,戶籍人口約72萬。名優特產主要有金絲小棗、魯西黃牛、奎臺小米窩頭、馬蹄燒餅、劉武官豆腐皮、郭氏鐵羊蠍子和大孫花生等。

臨邑縣,別名臥牛城、犁城,地處德州市東部,公元前125年中山靖王子劉光得封以臨樂國為食邑,縣以此得名。

全縣總面積約1016平方公裡,總人口約55萬(2018年)。當地名優特產主要有理合冬棗和中華壽桃等。

平原縣,別名恩縣,地處德州市城區南部,春秋時期以前稱為平原邑,因地處平原地區得名,是著名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故事的發生地。

全縣總面積約1047平方公裡,總人口約47萬。當地名優特產主要有杲牌黃瓜、早春西瓜、鳴店西紅柿、早玉杏、籤子饅頭、麼茄和北任扒雞等。

夏津縣,別名銀夏津、鄃城,地處德州市西南部,因是「齊晉會盟之要津」而得名。

全縣總面積約882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51萬。當地傳統小吃主要有宋樓火燒、布袋雞、銀絲面和苦水羊肉丸子等。

武城縣,別名貝州,地處德州市西部,戰國時期為防禦強大齊國入侵,趙國屯兵並修築城防,武城由此得名。

全縣總面積約748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39萬。主要景點有四女寺風景區、古貝春工業旅遊園區和神龍地毯藝術博物館等。

慶雲縣,別稱景雲、卿雲、新慶雲、新縣,地處德州市東北部,公元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路過此地時,看到天際湧現祥慶之雲,便賜名該地為慶雲。

全縣總面積約502平方公裡,總人口約33萬。名優特產主要有尚堂扒雞、崔口燒雞和金絲小棗等。

寧津縣,別名振華,位於德州市北部,公元742年,屬臨津縣地,後因被大水毀城,駐地東遷後改名寧津,取安寧、吉祥之意。

全縣總面積約833平方公裡,總人口約48萬。當地名優特產主要有長官包子、寧津大柳面、保店驢肉等。寧津是中國雜技藝術的發祥地,寧津雜技,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齊河縣,位於德州市最南端,古時因境內齊河鎮得名。

全縣總面積約1411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70萬。名優特產主要有聖喜醬牛肉、潘店空心掛麵和仁裡集豆腐皮等。主要景點有泉城海洋極地世界、泉城歐樂堡夢幻世界、齊河溫泉小鎮和泉城中華飲食文化小鎮等。

為方便更多人認識、了解德州市,文章中謬誤、遺漏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朋友留言批評指正。

相關焦點

  • 14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濟南各市轄區縣
    濟南,別名齊州、泉城,是山東省省會,山東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位於山東省中西部,因地處古濟水南岸而得名,市樹是柳樹,市花是荷花,市鳥是白鷺。全市地勢南高北低,地貌類型大體分為低山丘陵、山前平原和黃河衝積平原三種。
  • 9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濱州各市轄區縣市
    濱州,位於山東省北部,是山東省的北大門,因地處渤海之濱,黃河之洲得名。全市地貌主要以低山丘陵、山間傾斜平原為主,另伴有低崗、緩坡、窪地分布其間。濱州市總面積約960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392萬,海岸線長約126公裡,市轄2區4縣1縣級市,分別是濱城區、霑化區、惠民縣、陽信縣、無棣縣、博興縣和鄒平市。濱城區,地處濱州市城區中部,因位於渤海之濱得名。濱城區是濱州市政機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 8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泰安各市轄區縣市
    泰安市,地處山東省中西部,因境內東嶽泰山而得名,意為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國泰民安、鄰泰山而平安,市樹是國槐,市花是紫薇。全市地處魯中山區地帶,境內地貌類型多樣,主要分為山地、丘陵、平原、窪地和湖泊等,其中丘陵和平原佔比最大,分別約佔全市總面積的32%和36%。
  • 12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青島各市轄區市
    青島市總面積約11293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949萬人,下轄7區3縣級市,分別是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黃島區、城陽區、即墨區、膠州市、平度市和萊西市。
  • 10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聊城各市轄區縣市
    聊城市,別名江北水城,位於山東省西部,因地處古聊河西岸而得名,市樹是國槐(聊紅槐),市花是荷花、月季,市鳥是喜鵲。聊城市境屬黃河衝積平原區,地貌類型主要分為崗地、坡地和窪地三種,其中崗地和坡地佔比相對較大,分別是46.8%和43.6%。
  • 7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東營各市轄區縣
    東營,別名石油城、黃河水城、溼地之城,地處山東省北部、黃河三角洲地帶,因駐地名東營村得名。全市地貌主要以河灘高地、微斜平地、窪地和海灘地四種類型為主,其中微斜平地約佔總面積的54%。、市花是荷花、市鳥是東方白鸛。
  • 11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菏澤各市轄區縣
    菏澤,別名曹州、陶、濟陰、牡丹之都,位於山東省西南部、蘇皖魯豫四省交界處,因南有荷山、北有雷澤而得名,市樹是木瓜樹,市花是牡丹。 菏澤市屬黃河衝積平原區,境內地貌類型大體包含高地、坡地和窪地三種,其中以坡地的面積佔比最大。九曲黃河自東明縣進入山東境內,黃河菏澤段全長185公裡。
  • 14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濰坊各市轄區縣市
    濰坊,別稱鳶都,地處山東省東部、山東半島西部,取濰縣和坊子鎮二地首字得名,市樹是國槐,市花是月季、菊花。全市地形地貌以低地、平原和低山丘陵三種類型為主。境內公路通車裡程達2.88萬公裡,共擁有98家國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其中2家5A級旅遊景區、23家4A級旅遊景區。
  • 9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安徽省宣城各市轄區縣市
    宣城市,地處安徽省東南部,皖蘇浙三省交界處,是安徽省面積第四大地級市,轄區地貌以山地、丘陵和平原為主,其中丘陵約佔宣城市總面積的60%。市轄1區4縣2市,分別是宣州區、郎溪縣、績溪縣、旌德縣、涇縣、寧國市和廣德市。
  • 12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青島各市轄區市
    青島市總面積約11293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949萬人,下轄7區3縣級市,分別是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黃島區、城陽區、即墨區、膠州市、平度市和萊西市。
  • 12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青島各市轄區市
    青島市總面積約11293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949萬人,下轄7區3縣級市,分別是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黃島區、城陽區、即墨區、膠州市、平度市和萊西市。浮山海拔高度為384米,是轄區內最高山。境內景點有駱駝祥子博物館和康有為故居紀念館等。
  • 10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淄博各市轄區縣
    淄博,別名淄州,地處山東省中部,由淄川和博山兩縣合併時取二地首字得名,是世界足球的起源地。淄博地貌以山區、丘陵和平原為主要類型,其中山區約佔總面積的42%,丘陵約佔30%,平原約佔28%。全市擁有62處國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其中4A級景區14處,3A級景區34處。
  • 6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日照各市轄區縣
    日照,地處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因「日出初光先照」得名。日照市背山面海,屬魯東丘陵地帶,海岸線長約168公裡,市內共擁有國家A級以上景區64家,國家級海洋牧場6處。全市總面積約5359平方公裡,戶籍人口約308萬,下轄2區2縣,
  • 6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日照各市轄區縣
    日照,地處山東省東南部、黃海之濱,因「日出初光先照」得名。日照市背山面海,屬魯東丘陵地帶,海岸線長約168公裡,市內共擁有國家A級以上景區64家,國家級海洋牧場6處。全市總面積約5359平方公裡,戶籍人口約308萬,下轄2區2縣,分別是東港區、嵐山區、五蓮縣和莒縣。東港區,地處日照市城區東部,因「黃海灘頭千年睡,日照東岸巨港出」得名。東港是日照市政機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區境總面積約1507平方公裡,戶籍人口約75萬。
  • 8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山東省棗莊各市轄區市
    棗莊,別名煤城,位於山東省東部,與江蘇省交界處,因市境內多棗樹而得名。棗莊市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主要地貌類型有低山、丘陵、山前平原、河漫灘和沿湖窪地等,其中丘陵地區約佔總面積的55%,平原地區約佔27%。
  • 9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安徽省宣城各市轄區縣市
    宣城市,地處安徽省東南部,皖蘇浙三省交界處,是安徽省面積第四大地級市,轄區地貌以山地、丘陵和平原為主,其中丘陵約佔宣城市總面積的60%。市轄1區4縣2市,分別是宣州區、郎溪縣、績溪縣、旌德縣、涇縣、寧國市和
  • 9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江蘇省南通各市轄區縣市
    全市總面積約8001平方公裡,常住人口約732萬人,下轄3區1縣3縣級市,分別是崇川區、通州區、海門區、如東縣、如皋市、啟東市和海安市。 海門區,地處南通市城區南部,因地處長江入海口而得名,於2020年7月由縣級海門市撤市設區而來。
  • 14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河南省新鄉各市轄區縣市
    新鄉,別名牧野,地處河南省北部,因新中鄉而得名,市樹是國槐,市花是石榴花、月季花。新鄉市北依太行山,南臨黃河,地貌類型大體以山地、丘陵和平原為主,其中平原地區面積佔比最大,約為總面積的78%。全市總面積約8629平方公裡,總人口約616萬,市轄4區5縣3縣級市,分別是衛濱區、紅旗區、牧野區、鳳泉區、新鄉縣、獲嘉縣、原陽縣、延津縣、封丘縣、輝縣市、衛輝市和長垣市。衛濱區,位於新鄉市城區西南部,因地處衛河之濱而得名。
  • 8張地形圖,快速了解河南省許昌各市轄區縣市
    許昌,別名蓮城、許都、魏都、漢魏故都,地處河南省中部,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以「漢亡於許,魏基昌於許」,改許縣為許昌縣。全市地貌類型以平原、山地和崗地為主,最高海拔為1150米。境內擁有30處國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其中10處為4A級,12處為3A級。2019年底全市公路總裡程為10018公裡。
  • 8張地形圖,快速了解安徽省淮南各市轄區縣
    淮南市位於安徽省中北部,在16個地級市中,淮南面積排名第13位,下轄5區2縣,分別是田家庵區、大通區、謝家集區、八公山區、潘集區、鳳臺縣、壽縣。>謝家集區,因境內有謝家集礦區而得名,位於淮南市區西南部、八公山下,安徽省第二大淡水湖瓦埠湖就位於轄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