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鳥畫中石頭的畫法詳解,畫石的幾種常用皴法教程,芥子園石譜圖解

2020-12-16 歷史文化哪些事兒

花鳥畫中石頭的畫法

花鳥畫中所布置石頭是以特寫的手法呈現在畫面中的,其不過與山水畫中的石頭略有不同,因兩者在畫面中所處地位不同。但兩者用筆用墨的道理則完全一樣,即同樣注意「石分三面」,取勢得氣,要注意所畫石頭與花、鳥等內容在筆墨上取得協調和聯繫,使兩者相得益彰。所謂「石分三面」,即注意凹凸、明暗、陰暗的互補互滲。若能取形的勢,則「氣」也隨勢而生,一言以蔽之,曰「活」。

畫石頭用筆尤為重要,用筆應有提按頓挫,以表現石頭輪廓凹凸不平;另外,必須注意畫面中的虛實、濃淡、粗細、輕重、快慢等關係,如左邊勾濃墨則右必為淡墨。無論是花鳥畫還是山水畫,其所補之石皆合乎此理。

石之造型切不可太過乖巧,太過規矩,乖巧則輕薄惡俗,規矩則平滑板滯,須「醜」中有美,「怪」中有凡,「皴」中有厚,「透」中有靈,知此方可為畫石之高手。

圖為太湖石,俗稱假山石,形態變化不一,多孔。畫此類石頭要注意「瘦、漏、透」,先設想好其大體形狀,然後連勾帶皴,一氣呵成。用筆的特點是以中鋒為主,轉折處略頓即收、挺健有力,少露圭角折筆;蘸墨時不宜過濃,一次用守後再蘸取,如此則筆意連綿,氣韻相通,最後以淡墨烘染暗部。↓↓↓

此亦為太湖石,然畫法略變:中鋒行至轉折處稍轉筆以使線條柔韌、靈動輕快,最後以淡赭石輕染。↓↓↓

太湖石的又一畫法。以中鋒帶側的線條勾石頭的輪廓,同時在暗部以小斧劈皴法厾出,邊勾邊厾,注意石頭的整體效果、大小塊面以及孔洞的安排,然後先染石綠,最後以赭墨色在暗部烘染。↓↓↓

小品一幅。圖中太湖石亦以中鋒帶側鋒的線條連勾帶皴(小斧劈皴法)畫出,最後用淡墨烘染。朱竹後加。↓↓↓

二、畫石的幾種常用皴法

1.斧劈皴法

以大斧劈皴法畫石,切忌先將石頭輪廓全部勾出,而是連皴帶勾,最後罩染顏色。↓↓↓

以水墨大斧劈皴法畫石的底部時,用筆不應太實,畫法與上圖基本相同。↓↓↓

水墨大斧劈皴法石塊參考。↓↓↓

赭墨罩染斧劈皴法石塊參考。↓↓↓

圖中石壁與塊石均先用濃墨以大斧劈皴法畫出,待幹後以淡墨或螺青(花青調淡墨)罩染,有森嚴之氣。↓↓↓

芥子園石譜

在中國的畫壇上,流傳廣泛,影響深遠,孕育名家,施惠無涯者,唯有《芥於園畫譜》當之無愧。畫譜系統地介紹了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淺顯明了,宜於初學者習用,故問世300餘年來,風行於畫壇,至今不衰。許多成名的藝術家,當初入門,皆得惠於此。稱其為啟蒙之良師,是一點不過分的。

畫石之法,先從淡墨起可改救,漸用濃墨者為上,董源坡腳下多碎石,乃畫建康山勢,先向筆畫邊皴起,然後用淡墨破,其深凹處,著色不離乎此,石著色要重,董源小山石謂之礬頭,山中有雲氣,皴法要滲軟,下有沙地,用淡墨掃屈曲為之,再用淡墨破。

學者必須潛心畢智,先功某一家皴,至所學既成,心手相應,然後可以雜採旁收,自出爐冶,陶鑄諸家,自成一家。後則貴於渾忘,而先實貴於不雜。約略計之:

披麻皴、亂麻皴、芝麻皴、大斧劈、小斧劈、雲頭皴、雨點皴、彈渦皴、荷葉皴、礬頭皴、骷髏皴、鬼皮皴、解索皴、亂柴皴、牛毛皴,更有披麻而雜雨點,荷葉而攪斧劈者。至某皴創自某人某人馬牙皴,師法於某,餘已具載於山水分圖之上,茲不贅。

相關焦點

  • 花鳥畫中石頭的畫法詳解,畫石的幾種常用皴法教程,芥子園石譜圖解
    花鳥畫中石頭的畫法花鳥畫中所布置石頭是以特寫的手法呈現在畫面中的,其不過與山水畫中的石頭略有不同,因兩者在畫面中所處地位不同。無論是花鳥畫還是山水畫,其所補之石皆合乎此理。石之造型切不可太過乖巧,太過規矩,乖巧則輕薄惡俗,規矩則平滑板滯,須「醜」中有美,「怪」中有凡,「皴」中有厚,「透」中有靈,知此方可為畫石之高手。圖為太湖石,俗稱假山石,形態變化不一,多孔。
  • 觸類旁通 中國畫技法新解 石譜
    一、花鳥畫中石頭的畫法花鳥畫中所補置之石頭是以特寫的手法呈現在畫面中的,其畫法與山水畫中的石頭略有不同,因兩者在畫面中所處地位不同。但兩者用筆用墨的道理則完全-樣,即同樣應注意「石分三面」,取勢得氣,要注意所畫石頭與花、鳥等內容在筆墨上取得諧調和聯繫,使兩者相得益彰。所謂「石分三面",即注意凹凸、明暗、陰陽的互補互滲。若能取形得勢,則「氣」也隨勢而生,一言以蔽之,日「活」。畫石頭用筆尤為重要,用筆應有提按頓挫,以表現石頭輪廓凹凸不平;另外,必須注意畫面中的虛實、濃淡、粗細、輕重、快慢等關係,如左邊勾濃墨則右必為淡墨。
  • 中國畫山與石常用畫法、皴法步驟圖解教程
    在學習中國山水畫時,山與石是畫山水的基礎,必須把基本功練紮實,但山與石從形上看有許多相似或不似之處,畫石頭則需要處理好質感問題,畫山則需要處理好山脈的走勢問題。我國從古至今著名畫家以及許多教材裡面都強調遵循「勾」、「皴」、「擦」、「染」、「點」、這五種基本畫法。
  • 歷代名家經典畫石皴法的運用圖解,超珍貴的素材,太全太詳細了,不容錯過!
    再在在凹處「破」淡墨,畫遠山,幹後加濃點。(下圖)同樣下筆健勁,勾皴一氣呵成,濃淡乾濕互間。附:圖文教程:畫石百態《畫石百態》以畫法舉要的形式細化畫石方法,將寫意花鳥畫中的畫石基本規律與構圖規律結合起來,使學畫者一看就懂,一學就會。
  • 寫意花鳥畫教程:石頭的畫法
    石頭在花鳥畫中經常出現,它一方面可以起到穩定畫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調節畫面的墨色,使畫面的節奏感或韻律感加強。 寫意花鳥畫中石頭的畫法與山水畫中石頭的畫法稍有不同。山水畫中石頭作為單元局部出現,而花鳥畫中石頭佔的分量很重,且強調整體感。
  • 芥子園畫譜——坡的畫法知識點講解
    這一篇內容,講一下芥子園畫譜中的畫坡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石坡:質地堅硬,宜用小斧劈之類的皴法。坡面如削平,則留空白,坡側用較密的勾皴。畫坡時的注意點:畫坡時應土坡、石坡相間,大小積攢而成,不宜以碎石攢成大石,以大石疊壘成山,忌堆砌。
  • 山水畫基礎技法之山石畫法教程,石分三面畫法步驟詳解
    點擊播放GIF/7K一、畫石起手法畫石起手通常可分一筆、二筆、三筆等畫法,視石的大小須用側鋒畫之。上、下、左、右斧劈皴法。↓↓↓長、短、大、小斧劈皴法。此圖用解索皴畫法,不染不點,不覺板滯。↓↓↓7.亂麻皴,此皴法形似亂麻,但亂中有序。
  • 韓式無辜眼妝畫法教程圖解
    韓國大眼無辜妝畫法畫出的無辜大眼妝,總給人水汪汪的迷人大眼睛,這類大眼妝比較適合走可愛風路線的女生哦。那麼,韓國大眼無辜妝畫法步驟是怎樣的呢?下面小編將為大家呈現這套韓式無辜眼妝畫法教程圖解。想要減齡的女生趕快來學習吧。韓國大眼無辜妝畫法步驟是怎樣的?
  • 中國畫水墨畫牡丹花畫法教程詳解
    寫意畫牡丹花畫法複雜,需要注意的技法眾多。下面來看看中國畫水墨畫寫意牡丹花畫法教程詳解。牡丹花為中國名花,是繁榮富貴的象徵。中國畫的工筆、寫意都很適合表現牡丹花的特點。寫意畫牡丹花畫法複雜,需要注意的技法眾多。下面來看看中國畫水墨畫寫意牡丹花畫法教程詳解。
  • 畫山畫石,常用皴法詳解
    山石、樹木的表面也有許多紋理,很像皮膚乾裂的樣子,因此,在中國畫手法中,表現山石、樹木紋理的方法稱為「皴法」。常用的皴法有:一、米點皴:米芾、米友仁父子從董源的皴法變化而來。用飽含水墨的橫點,密集點山,潑墨、破墨、積墨並用,常用於表現江南水鄉初雨後雲霧變幻的景象。
  • 山水畫八大皴法及畫法口訣,值得收藏!
    皴法種類有很多,它們都是以各自的形狀而命名。我們經常聽說的就有披麻皴、斧劈皴、雨點皴、折帶皴、捲雲皴、解索皴、米點皴、荷葉皴.也許你會好奇,畫家們都是怎麼創造出來這些皴法的呢?今天我們就把常見的八種「皴」 還原到現實中,看看它們本來的面目都是什麼樣子。 一、長短披麻皴
  • 淺談青花瓷幾種畫法,看了之後就會區分
    對青花瓷藝術性影響最大的當屬「畫法」,因為青花瓷與水墨畫的基礎差不多,都是在白色的背景下,用黑色做畫,它的藝術性來自於國畫中對山水、花鳥、人物的寫意,即符合人文精神又符合文人氣質,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青花瓷中的「畫法」。
  • 圖文教程:折帶皴法及創作過程圖解
    皴法特點:1.用筆方折,柔中寓剛。2.中側鋒並用。3.倪瓚曾有著名的言論:「僕之所畫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4.筆意簡淡,意境荒疏,用筆健勁。宋 喬仲常 寒林山水圖(局部) 清 黃呂 折帶皴畫法步驟圖解
  • 芥子園畫譜中,樹的畫法
    畫樹非常關鍵的就是樹幹、樹枝和樹葉的結合。下面介紹一下畫樹的順序。所謂「石分三面,樹分四」,也就是說,要把樹的四面畫出畫。形如蟹爪用筆須連貫鋒芒畢露沒骨法:有別於雙勾法,就是用墨直接畫出樹幹和樹枝的畫法
  • 國畫教程:寫意花鳥中石頭的畫法
    >維碼↓石頭的畫法    石頭是花鳥畫中重要的題材,凡寫意花鳥畫中都可配以石頭。花鳥畫中的石頭與山水畫中的石頭是有區別的。在傳統藝術中,對石頭的審美欣賞有瘦、漏、空、透、奇、怪的標準,其力和勢是至關重要的,是有生命力的,可以增加畫面的意境和意趣。   石頭有陰陽向背,為求形式感,可分三面、兩面、一面,上白下黑,上疏下密,疏白為陽,黑密為陰。
  • 黃秋園:皴法與山石畫法全解
    故明代的董其昌說:「蓋大家神品,必於皴法奇。"畫史上以表現山石形態的皴法,不但代表了每位名畫家獨有的技法功力,而且也是形成每位畫家獨特風格的一種特有的形態。 山石法,其實可分畫右和畫山。畫石是基礎,畫山是畫石的延續,只有先將每一塊石頭畫好了,那畫山也就有了較好的基礎。山石似可分,然又不可分,山石本為一體,磊石為山,破山為石,山石合一,融為一體。
  • 畫山先畫石,國畫中石頭的幾種畫法
    在山水畫創作中,石頭是一座山的局部,所以,畫石頭是畫山的首要任務。用筆墨來表達石頭,需要畫出它的自然感,立體感,厚重感。下面我們講解一下石頭的各種畫法:1. 先勾出輪廓,此時看起來可能根本就不太像一個石頭,古法戒子的畫法是勾線,然後點,最後利用淡墨皴。2. 而山清峽客獨創的技法是先勾出輪廓,皴擦,上面留白,下面黑一點,石分三面,上面,左邊,右邊。具有厚重感,立體感。
  • 學習瓷器鑑定,清代以後得學點繪畫知識,講一下皴法
    之所以大家管明代瓷器叫「粗大明」,做工粗糙是一方面,畫法是另一方面。先來看一件圖一圖1是個明代晚期的青花人物紋尊,記住畫中的山石,有點像「波浪」再看下面圖2瓷器。圖3最後這張圖3是乾隆粉彩嬰戲雙耳尊,為了體現寧靜祥和的環境,畫了許多的遠山。從明末到清初,從清初到清中期,瓷器畫法上的進步非常明顯。
  • 寫意畫技法|梅幹常用的3種畫法
    希望下面這篇「寫意畫技法|梅幹常用的3種畫法」對你有所幫助!畫梅花,枝幹是最主要的。因為在一幅梅花構圖中,枝幹是主要部分,它的造型決定構圖和布局。所以,畫梅花要多練習畫枝幹。梅花枝幹一般大幹多曲,小幹多直,枝節明顯。畫大幹多用側、逆、散鋒。
  • 傅抱石|論皴法
    傅抱石––中國山水畫發展比人物畫稍遲,先是作為人物畫背景出現,後逐漸發展成獨立畫科。「皴」,原只是筆法的一種,後發展為獨立的技法——「皴法」。大約在元明之際開始有「皴法」的名稱,如披麻皴、雲頭皴、斧劈皴等。山嶽的畫法在山水畫技法中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皴法的系統介紹和流傳應該歸功於《芥子園畫傳》。《芥子園畫傳》共三集,初集為山水譜,共五卷。「芥子園」是清初名士李笠翁的金陵別墅的名字。李笠翁是著名收藏家,家藏曆代名畫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