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杯是世界通用的喝酒習慣

2020-12-25 小錯誤

酒在不同語言中的叫法

酒是被人類發明的嗎?古埃及的酒神奧裡西斯,古希臘的酒神狄奧尼索斯,古羅馬的酒神巴克斯,中國的黃帝、杜康、儀狄,都被認為是酒的發明者。而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酒是一種自然現象,甚至先於人類的產生。也就是說,酒是被發現的,而不是被發明的。

酒是世界通用語言

飲酒在我們的生活中實在是太常見了,沒有酒哪來的歷史?酒跟人類的文明發展是相依相伴的。無論古今中外,你可能完全找不到一件文化或歷史事件,是完全跟酒精的影子或影響無關的。以至於《經濟學人》的一篇文章中,稱酒為「一種通用語言」。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在不同國家想表達見面問好,可能要適當用揮手、點頭、微笑、握手、鞠躬、擁抱、親吻臉頰等等這些完全不同的行為。然而「碰杯」這個行為在酒桌上卻是世界通用的,這就很值得探索一番了。

我們現在喝酒入口之前,都會彼此之間碰一下杯,讓氣氛更熱絡,也顯得更有禮貌。那麼,關於碰杯習慣的由來,你又了解多少呢?

關於碰杯的習慣,比較常見的有四種說法,其中有兩個是來自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解釋,這兩個地方都是古代歐洲燦爛的文明古國,能產生這樣的影響力也情有可原。我們先來看看。

最浪漫的說法:讓耳朵感受喝酒的快樂

傳說古希臘人也非常愛喝酒,在喝酒的時候特別注意各個感官的感受。他們喝酒時發現,手能感觸到酒杯的溫度,嘴巴能嘗到酒的味道,鼻子能聞到酒的香氣,眼睛能看到酒的顏色,唯獨耳朵沒有任何感受,這時候他們就想辦法讓耳朵也感受到喝酒時的快樂。

後來發現喝酒碰杯時能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並且大家一起舉杯碰杯也能使氣氛更好,所以碰杯這個習慣就這樣來了。

最流行的說法:防止被人下毒

這種說法起源於古羅馬。古羅馬人很崇尚武力,城裡有很多鬥獸場,人們最喜歡的就是看決鬥。那時候的角鬥士個個都身體強壯,力大無比。他們通常在比賽前會喝酒,但是喝酒又怕對手在自己酒裡下藥,所以他們會互相倒一點自己的酒在對方的酒杯,以示公平。

後來流傳到上流社會,中世紀時期的歐洲貴族間盛行用毒酒謀殺敵人,為了防人下毒,也讓各自杯中的酒碰濺到對方的杯中。這種「同歸於盡」的方式,成為了顯示風度的禮儀,慢慢流傳了下來。久而久之,人們社交宴會時都會互相碰杯,表達祝福或尊重。

除此之外,還有兩種說法,一種比較玄,一種比較接近真相。

最玄妙的說法:驅趕邪惡靈魂

中世紀時期是宗教信仰和葡萄酒的天堂,人們普遍懼怕巫術、暗黑魔法。據說用乾杯發出的聲響模仿教堂的鐘聲,能驅趕邪惡靈魂。非基督教也有類似的用酒杯敲擊桌面嚇怕邪靈的故事。

然而考古發現,那個時期的杯子,大多數是黏土和木製的,不會發出教堂鐘聲般的聲響。所以這個說法比較玄。

最真相的說法:葡萄酒和吐司麵包

16世紀的人們經常把不新鮮了的麵包放進一壺葡萄酒中,再加入水果和研磨的香料,隨後麵包就會充滿香氣、變得非常美味。後來這方法漸漸成為了一種用於慶祝的儀式,那塊麵包會賞給獲得榮譽的人,其餘的人則享用美酒。

英語中「乾杯」和「吐司麵包」都可用「toast」來表達,這也就是乾杯(toast)的來源了。雖然並沒有被完全證實,但也許這是我們目前能得到的,最接近真相的一種說法了。

現在,葡萄酒是普通老百姓也喝得起的了,我們也延續了碰杯的習慣。你知道了喝酒碰杯起源於哪了嗎?不過中華文明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說不定起源於中國也有可能呢,這就有待考古人員的考證了。

END

編輯:好酒網(hjiugz)

相關閱讀

老外覺得茅臺=燒刀子

這樣開酒味道更勁

為彪悍的中國乾杯

不飲酒是你衰老的開始!

醉人的喝酒熒幕瞬間

廣州也要垃圾分類了

天氣這麼熱,只想和你喝杯酒!

相關焦點

  • 喝酒為什麼要碰杯?乾杯是那裡傳過來的習慣?習俗背後隱藏著什麼
    朋友聚會免不了喝酒,在喝酒之前碰杯,已經成為許多國家酒文化裡面不成文的約定,那麼這個不成文的約定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在這種行為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讓人意想不到的事兒呢?喝酒碰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人們在碰杯時那會很大聲的說乾杯,這樣做是為了驅趕有可能已經潛伏進來的妖魔鬼怪,這一行為在當時的日耳曼人部族裡面最為常見,他們不僅會喊得非常大聲,而且還會在說乾杯後猛烈碰撞對方的酒杯,並把一些酒灑落在桌子上,以此來嚇跑鬼魂和惡靈。
  • 喝酒之前為什麼要先碰杯?喝了這麼多年酒,原來裡面這麼多貓膩
    生活中我們已經離不開酒了,無論是拜訪長輩,工作應酬,與好哥們相聚,酒桌上必然會有酒的身影,在喝酒的時候,我們大家都喜歡做一個動作,那就是「碰杯」,生活中無論大人小孩,喝酒的不喝酒的都知道,在與別人喝酒的時候,都要碰杯,只不過大家雖然知道酒桌上有這個習慣,卻沒人了解為什么喝酒之前都要碰杯
  • 品酒禮儀:為什麼全世界都碰杯?碰杯和祝酒的意義!
    現代人事事求真,對酒有興趣就努力鑽研產區的風土特性與酒味,經常出入品酒活動場所,熟知品酒禮儀,大家用餐或喝酒前總會習慣跟人對望碰杯說句cheers,或「乾杯」、「飲勝」,到了觥籌交錯,大家酒至半酣又興奮碰杯,把酒幹掉。有些人跟老友們吃頓家常便飯,即使不喝酒只喝汽水都會慣於碰杯,到底碰杯是怎麼一回事?
  • 搞笑:喝酒碰杯原來是怕死?看完終於明白為何要碰杯
    搞笑:喝酒碰杯原來是怕死?看完終於明白為何要碰杯。無論是喝紅酒,還是純糧酒,葡萄酒,飲酒前人們都是下意識的做1個動作,那便是碰杯,這類禮儀知識到底是如何來的呢?大家在乾杯時候望著對方的雙眼,嘗試從雙眼和表情中看得出對方是不是膽虛,之後就轉變成了碰杯時大家文明禮貌或含情脈脈地凝視對方雙眼的習慣。而此刻的乾杯,就很象皇上在陪寵妃、兒子、弟兄等等演戲一模一樣,內心盤算著「總有刁民想害朕,朕乃真命天子,來看看誰命大」,此刻就看主角光環在誰頭頂了。
  • 喝酒為何要「乾杯」?乾杯的起源竟然如此有趣,快來了解一下!
    光是最簡單的見面問好,不同國家就有揮手、點頭、微笑、握手、鞠躬、擁抱、親吻臉頰等等完全不同的風俗習慣。 然而有趣的是,不論東方西方,全世界在喝酒前都默契地會有「碰杯」這個動作,那麼這個通用的習慣是怎麼來的呢?今天特意整理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說法。
  • 古代人喝酒碰杯嗎?記春秋時期一段敬酒佳話
    ……古代詩詞裡喝酒常有「舉杯」出現,卻從不「碰杯」,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碰杯」是個外來詞,外國人野蠻嘛,喝酒怕別人下毒,對飲前總要我倒給你點,你倒給我點,久而久之,就成了碰杯,碰得兩杯酒水飛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不怕對方下毒了。
  • 原來喝酒「碰杯」還有這麼多講究
    世界上有很多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做,但大家還是會照做的事,比如乾杯。當我們乾杯時我們到底在幹什麼?想知道為什麼要乾杯,我們可以分析一下乾杯這個動作首先是碰杯,舉起你盛滿美酒的酒杯,劇烈碰撞其他同樣滿滿的杯子,這樣一來會發生什麼呢?
  • 法國人的迷信和禁忌:碰杯不看眼睛……
    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眼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
  • 飯局禮儀學:細說敬酒碰杯的9個潛規則
    說是飯局,其實不僅僅是吃飯,喝酒才是重頭戲,俗話說,領導不喝酒,一個朋友也沒有;老闆不喝酒,一點生意也沒有;朋友不喝酒,一點關係也沒有;男女之前不喝酒,一點機會也沒有。聽起來很搞笑,其實這就是現實。不論你是想求人辦事,還是巴結領導,都需要喝酒,古人說酒量見膽識,酒局就是人脈場,會喝酒的人才會辦事,酒早已經成客人情交往,應酬交際必不可少的東西,商場上比的就是酒量,比的就是氣魄,不會喝酒的人是上不了場的。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今時今日很多文化都被現代的事物磨滅,唯獨酒桌上的規矩,文化,人們還依舊遵守,特別是敬酒碰杯。那麼,在酒桌上你真的會敬酒嗎?
  • 品紅酒時,你該知道紅酒杯的握杯及碰杯的儀式
    我們都在喝紅酒的時候,對於紅酒杯的握法和碰杯確實不太講究,但其實很多人對於紅酒杯的握法和碰杯,確定不在了解,畢竟我們很多時候喝紅酒的時候,把紅酒當白酒喝,並沒太多的講究,只要喝開心就好。現在喝酒碰杯已成為人類的一種生活禮儀,但是喝酒為什麼要碰杯,卻無人能給出確切的答案,不過,卻有很多種說法。
  • 為什么喝酒都要說「乾杯」?
    生活總有很多被我們忽略的小細節就比如飲酒的時候我們總會碰杯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么喝酒一定要碰杯呢這個習慣是源自祖先無論在什麼場合,當有人說一聲「乾杯」或者「cheers」,所有人起身碰杯,將酒一飲而盡。拿著的是酒杯,傳遞的是愉悅和快樂。關於喝酒碰杯的起源有很多說法。
  • 酒桌上,老闆和客戶喝酒突然叫你碰杯,愚者直接碰,智者這樣做
    酒桌上,老闆和客戶喝酒突然叫你碰杯,愚者直接碰,智者這樣做工作免不了應酬,尤其是跟老闆到外面去應酬,酒桌上的小心機你不得不知道。例如說話,例如碰杯。都是有講究,需要做人藝術的。靚女小利沒有直接和客戶碰杯,而是先看看老闆的面色,得到老闆的肯定後,才開口說了一句話:「王老闆您可是大人物,廣東房產的商業巨頭,我一個小女子能夠和您碰杯了,那可以說是我三生有幸了,您的小侄子估計也是一位英年才俊,您願意引薦當然是我佔了便宜哈哈。
  • 全球公認最愛喝酒的國家:90%的人愛喝酒,把威士忌稱為生命之水
    全球公認最愛喝酒的國家:90%的人愛喝酒,把威士忌稱為生命之水喝酒可不是咱們中國人的專利,在全世界範圍裡夜生活大概率都是和酒這個能讓人"心潮澎湃"的東西分不開的。說起喜歡喝酒的國家,咱們中國在世界之中也算得上是傳承久遠,可是還有一個國家卻在這方面超越我們成為了公認的世界第一,它就是英國。這個國家作為世界第一可能很多人都有點想不通,實際上還真的有一個全球相關的愛喝酒的國家的綜合指數排名,日韓中國俄羅斯都是赫然在列的,而綜合了多重因素最終評定的第一名就是英國。
  • 華疆說:為什么喝酒要乾杯?
    喝酒為什麼要「乾杯」?你或許對此已經習以為常但碰杯這事兒沒那麼簡單!今天就跟著疆疆子一起來看看那些廣為流傳「喝酒碰杯」的起源世界那麼大,總有喝不完的華疆老窖快和疆疆子一起>用華疆酒「幹」遍這世界~關於喝酒碰杯的起源有如下說法:驅除鬼怪傳說中世紀的人們在碰杯時會很大聲的說「乾杯」
  • 為什么喝酒一定要乾杯?不乾杯就喝不了酒嗎?
    的辯題中,自稱是一位酒文化推廣員的正方辯手劉風在辯論時說到古人喝酒時乾杯是為了防止對方下毒,所以要用碰杯這種動作來把酒撞到對方的杯子裡,以證明雙方沒有下毒。純糧君頓時露出疑惑,平時咱們喝酒前都會幹杯,乾杯好像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而乾杯呢也總能給各種酒局平添幾分熱鬧之意,但「乾杯」這種行為是怎麼來的呢?難道真是像這位辯手說的一樣,為了防止中毒?
  • 你知道喝酒為什麼要「乾杯」嗎?
    不管是商務宴請,還是婚慶家宴, 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 當有人說一聲「乾杯」或者「cheers」, 所有人起身碰杯,將酒一飲而盡。 你或許對此已經習以為常, 但碰杯這事兒沒那麼簡單!
  • 乾杯是現代人的說法,古人喝酒時並不說乾杯,那他們喝酒時說啥?
    眾所周知,「乾杯」這一詞,並不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在古代的影視作品中,亦或者是文學作品中,從未有他們在碰杯時使用「乾杯」這一詞彙。「乾杯」這一詞是在18世紀以後才慢慢流行的,最早使用這個詞彙,並且賦予它含義的是愛爾蘭人。但在古代中國,人們也並不知道在中原大地之外,遙遠的地方還生活著一群愛爾蘭人。那古人在飲酒時是幹飲嗎?
  • 喝酒時為啥要碰杯子?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有兩種不同的歷史說法
    雖然現在科技高度發達,但是人類依然保留了一些從遠古遺留下來的習慣,從古代傳承下來的生活風格,比如喝酒。人類在有了糧食之後就有了酒,漫漫歷史長河之中,酒在人類發展之中起到的作用實在是太大了。壯士出徵之前,要飲酒壯膽,遊子歸家之時,要喝酒洗塵,清明掃墓之時,要給祖先敬酒,洞房花燭的時候,還有交杯酒,酒幾乎承包了人類的歷史,幾乎承包了人類的生活中相當一部分的情感宣洩,所謂美酒的發展史,不就是一部人類的歷史嗎?儘管從古到今,美酒的牌子換了幾千種,但是人類飲酒的習慣卻沒有改變,世界各國人飲酒的時候都有一個習慣。
  • 什麼是「雲喝酒」!
    對於平時愛扎堆喝酒的人來說,足不出戶就意味著串門、聚餐等一切扎堆喝酒形式都變成了不可能。一個人喝酒沒意思,又不能扎堆喝酒,該怎麼解決難以抑制的酒癮呢?人們的創意是無限的,「雲喝酒」解決了不能扎堆喝酒的難題。
  • 日本聚餐:戴透明面罩、不碰杯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隨著疫情趨緩,日本一些餐館恢復營業,為了降低疫情再次暴發的風險,日本地方政府呼籲民眾在聚餐時採取佩戴透明面罩、取消碰杯等措施。開席時,職員們不再按慣例碰杯,而是通過舉杯示意來代替。他們還分成幾組做示範,其中一組職員在聚餐期間一直佩戴口罩,僅在進餐時掀開一邊,另外一組職員彼此間保持距離,避免面對面坐著,說話和進餐時用手帕護住口鼻,還有一組職員佩戴透明面罩。一名參加者表示,「雖然坐在桌子兩頭的人交流比較困難,但這樣能降低飛沫傳播的風險,既安心又開心」。大分縣政府16日在官網上發布視頻,呼籲民眾聚餐時以此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