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70周年大型成就展」對公眾開放,150個「新中國第一」亮相

2020-12-20 北晚新視覺網

從今天起,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面向公眾開放。一大早,從四面八方特地趕來的觀眾便湧入展館,重溫共和國70年來走過的光輝歲月。

本次展覽採用編年體形式,分為「序廳」「屹立東方」「改革開放」「走向復興」「人間正道」五個部分。在展覽條目和展品設計上,既突出「國事」「大事」,也關注老百姓身邊的「家事」「小事」,並對70年來相關領域取得的150個「新中國第一」進行展示。

蛟龍號、墨子號、C919大飛機、神威·太湖之光……一件件大國重器、大國名片,讓參觀者們心潮澎湃。68歲的「雙百人物」包起帆,昨天從上海特意趕來,看到新中國70年來的重大科技成就,激動地說:「70年,於人類歷史長河不過一朵浪花,可對於大國重器鑄造的大國名片而言,這段崢嶸歲月、國家往事,承載著一個時代的巨變。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我們才會有今天乃至將來的美好生活。」

復興號動車組模型

退出歷史舞臺的糧票、首張電子社保卡的誕生、影響深遠的廁所革命……展覽中,一項項關乎百姓生活的民生實事,讓年過七旬的王明利感觸頗深,「現在的好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珍惜!」

據了解,本次展覽對公眾開放時間為9月24日和26日全天、27日上午、28日下午、29日下午,10月1日將暫停展覽一天,10月2日以後正常開展。展覽期間,北京展覽館開館時間為每日9時至17時,閉館前1小時停止安檢入館。參觀展覽時長建議為1.5小時。

到達北京展覽館後,觀眾可憑本人身份證(軍官證、護照、戶口本等)在北京展覽館文化廣場東南側「領票處」領取當日門票,自覺接受安全檢查後進入展館。本次展覽不設網上預約渠道。為方便社會公眾觀展,自9月29日起,社會公眾可以參觀大型成就展網上展館,隨時隨地體驗展覽、感受成就、重溫精彩。

亮點1

大國重器彰顯國家實力

沿著展覽長廊的「時光隧道」一路前行,一張張圖片展板、一段段視頻資料、一項項互動體驗,不僅讓人們撫今追昔,感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件件大國重器的實物模型,更是讓參觀者倍感自豪。

港珠澳大橋的視頻,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視頻中,碧波之上,一橋飛架香港、澳門、珠海三地,以氣貫長虹的「中國跨度」,飛越滄海百年的歷史風雲,展現出當代中國的風採。「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整體設計和關鍵技術全部自主研發……這是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大、工程規模最龐大的跨海大橋,建設者們克服許多世界級難題,集成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經驗,保質保量完成了任務。」身穿紅色制服的講解員,言語中滿是自信。

「長徵2號」運載火箭模型

觀眾跟隨講解員,一路前行。「嚯,中國『天眼』!」和共和國同齡的張保國,一眼認出了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模型。身為老年「科技粉」,他向身邊的老伴兒介紹,「這是一個約30個足球場大小的高靈敏度巨型射電望遠鏡!」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模型

「它看起來像一口鍋,如果遇到暴雨,該如何排水呢?」面對老伴兒的提問,張保國一時答不上來,便向講解員請教。「它採用的是索網結構,說白了就是望遠鏡的面板上有許多的洞,就是下再大的暴雨,也可以順利排水。」講解員表示,由於天眼所在的位置是貴州一個天然形成的大坑,屬於喀斯特地貌,本身巖石的排水性就很好,排水效率是人工挖的坑所不能比的。而且針對排水也設計了專門的隧道排水工程,各種排水溝一應俱全,不會那麼輕易積水的。此外,專家們還對望遠鏡下方的土石和地基進行了一系列設計,例如低洼地帶如何進行排水等,所以這口巨大的射電望遠鏡並不會被水淹,更不會被水裝滿。

亮點2

150個「新中國第一」令世界驚嘆

中國製造的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首飛成功,新中國第一個民用機場建成使用,第一臺電視機研製成功,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展覽中,150個「新中國第一」如顆顆珍珠,在70年壯闊歷史長河中閃閃發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參觀此次展覽,感受到祖國的變化,作為中國人自豪感油然而生。」161中學的退休教師盧先生是進入展廳的第一批觀眾,今早在新聞裡聽到展覽開幕的消息,他匆匆吃過早飯就乘車從西四環趕來。「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核試驗場爆炸成功,打破了少數國家的核壟斷。毛澤東曾說,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隨著解說員的講解,盧先生的目光停留在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模型和展示視頻上,「當時我正在上高一,在教室裡聽到原子彈爆炸成功的消息,我們作為青年學生相當振奮,為國家在世界站住腳跟感到無比自豪,也在心中埋下了要努力讀書報國的種子。原來咱們沒有的技術,現在我們都站在世界的前沿。」盧先生激動地說。

「當時的科學家在曠野上搭個棚子,用算盤計算出一個個精密的數據,現在我們一個按鈕就能解決如此龐大的計算。通過展覽,我們能直觀地感受到國家越來越強大。」伴著《東方紅》的歌曲,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映入眼帘,從事科研工作的楊先生說,每每看到我國在科研領域邁出的每一步堅定的腳印,總有一股暖流湧上心頭。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模型

1956年7月,新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殲5型飛機試飛成功,標誌著中國成為當時少數幾個能夠製造噴氣式飛機的國家之一。1958年3月,北京首都機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個民用機場。「我的工作需要經常坐飛機往返各地,看到祖國建成的第一個機場的景象,對比現在建成的大興國際機場和首都國際機場,真是巨大飛躍!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基礎設施對國民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制約十分明顯。今天的中國,一日千裡已不是夢想,通信、交通,網絡覆蓋之廣、通達之深,令世界驚嘆,令國人自豪。」市民劉先生說。

亮點3

「的確良」「縫紉機」勾起回憶

「瞧,這不是咱們年輕時候最時髦的『的確良』嘛!」70年代展櫃中,七件第一代化纖產品「的確良」衣物整齊擺放,除了傳統的純色以外,還有格子、條紋、波點等各式花色,61歲的市民王慶霞不禁感慨,「現在都講究要穿純棉的,可當年哪兒那麼多棉布啊!不管布料、成衣還是床上用品,統統要憑布票購買,一年到頭都難得穿上一件新衣裳。老話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後來有了『的確良』,才算解決了大問題。」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的老物件

據介紹,1977年4月,上海石化一期工程建成,每年生產10萬噸化纖產品,可向全國人民每人提供3尺「的確良」。用薴麻纖維和化學纖維混紡的「麻的確良」美觀耐用,具有挺括免燙、易洗快幹的特點,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這收音機看著真親切!」「那種小三輪我小時候也騎過呢!」「縫紉機我家現在還有呢!」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生活用品展示櫃前,引來不少觀眾駐足,一件件老物件勾起大家的往昔記憶。拾級而上,高度還原的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家庭場景和城市家庭場景也成了觀眾們的拍照勝地。

「那時候,大家條件都很艱苦,誰家要能有臺這樣的小電視,都得一大群人圍著看。」對於眼前的場景,58歲的程勝唏噓不已,「這些年,國家越來越強大,咱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明顯改善,真是趕上了好時代!」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熟悉的旋律從講解員口中傳來,不少觀眾會心一笑,「1986年電視劇《西遊記》播出轟動全國,老少皆宜,該劇重播次數超過2000次。此後播出的《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跟《西遊記》一樣,體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審美價值,都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體驗

VR模擬空降跳傘

「我們是充滿激情的60年代人,我出生的那天察隅是個多雲的日子。」在展覽時間線上的1956年處,50歲的觀眾仁青措姆在屏幕輸入出生日期和地點,查詢到了她生日那天的天氣。仁青措姆興奮地與屏幕合影,她說自己是第一批到內地讀書的西藏孩子,見證了祖國的發展。「得知我出生那天陽光明媚,非常開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博士呂松激動地說。1956年6月,氣象部門開始向公眾發布天氣預報,7月1日《人民日報》首次刊登天氣預報。今天,隨著智能化應用加快,人們已經可以獲取精細化、個性化的天氣預報。

掃碼查詢出生當日天氣

體驗VR傘降模擬器

在展廳1977年部分,一塊可以生成高考準考證的互動屏幕吸引了很多觀眾。從事電磁線監測研發的工人蘇保信掃碼保存了自己的準考證,「我之前上的是中專,很遺憾沒有高考,但在這裡補上了自己的『高考準考證』。我也是國家恢復教育制度的受益者,教育改變了人們的命運。」

「看,我的頭像出現在太空人身上了!」在記錄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歷史的展板前,「太空遨遊」留影互動區域讓冉女士興奮地呼喊同伴一起參與。「通過拍照,我也當了一把太空人。國家的科技日新月異,越來越強大,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很驕傲。」

展廳裡的互動裝置除了互動屏幕,還有一處十分「硬核」的大傢伙——VR傘降模擬訓練系統。2014年3月,中央軍委印發《關於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的意見》,為全軍和武警部隊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提供重要依據。據了解,VR傘降模擬器是結合先進的VR和人機互動技術,針對空降跳傘訓練設計研發的,體驗開放時間為每天上午10點至11點,下午2點半至4點。觀眾需要聯繫現場工作人員預約登記,進行體驗。

服務

2840名志願者上崗

在展覽現場,身著藍白制服的志願者們也是一道亮麗風景線。從今天起至12月31日,將有2840名志願者為國慶70周年大型成就展提供問詢服務、現場引導、秩序維護、協助互動體驗等服務工作。這也是繼9月1日6.8萬名城市志願者上崗服務後,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中又一批志願者集中亮相。

這些志願者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13所高校和企業。來自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志願者代表姚文杰說,本周內將有200名來自北大的學生參與此次大型成就展的志願服務。去年,作為一名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志願者,小姚曾和其他志願者小夥伴們一同奔走在展現首都風貌的10條採訪線路上,「去年服務期間,我單日的步數達到了40000步。這次國慶70周年大型成就展,我們也將以全身心的愛和熱情,以專業的素養和態度,盡己所能,全力以赴。」

上午10點半,剛剛結束志願服務,進行輪崗休息的北大志願者陳婷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參與大型活動的志願服務保障工作,她所負責的服務區域是1950年這個板塊。「整個展覽是採用編年體的形式呈現的,我所在這個地方有介紹婚姻法和土地改革的情況,還有一個50年代婚房的場景復原,吸引了很多觀眾來『打卡』。看得出來,他們都非常感興趣,有的年輕人會說小時候曾見過那些老家具、老物件,有一位專門從外地趕來的70歲老人,看到這個場景時特別感慨地說,自己家現在還留有搪瓷臉盆。」陳婷說,展覽非常精彩,所以觀眾人數眾多,她們的志願服務工作也很忙碌,雖然很累,但每名志願者心裡都無比自豪。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宗媛媛 李祺瑤 王廣燕 張小英 劉琳

攝影:方非 閻彤

相關焦點

  • 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時間地點內容及特點
    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展覽時間:2019年9月24日起向公眾開放【開展公告】  展覽地點:北京展覽館【交通管制】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的進展情況  2019年9月起,在北京展覽館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每天開放時間(開館閉館)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  「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開展公告  「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已於2019年9月23日在北京展覽館正式開幕,9月24日起向公眾開放,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前往參觀。
  • 2019北京展覽館70周年成就展看點有哪些
    【地址交通】【交通管制】  展覽看點:  展覽藉助產品原件、沙盤模型等實物,對70年來相關領域取得的150個「新中國第一」進行展示,其中北京有10項。整個展覽涉及北京的成就有近50處。將按照時間發展,逐步揭秘北京在70年來取得的成就。
  • 7輛國慶彩車亮相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
    「眾志成城」彩車(左)和「一國兩制」彩車(右)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顧煒 攝掃碼看視頻「偉大曆程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正在北京展覽館展出。10月12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現場時,發現10月1日在群眾遊行方陣中亮相的7輛原版彩車排列在廣場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無數觀眾排著隊與彩車合影,彩車也成了最火打卡點。而所有70組彩車模型,都能在展廳內找到,觀眾們可以近距離觀看,一睹風採。
  • 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什麼時候開幕?持續時間多久?
    >9月24日起向公眾開放,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前往參觀。  以編年體為時間主線,安排設計了5個部分,並體現歷次黨代會和重要中央全會、五年規劃(計劃)等方面的跨段主線,選擇150個「新中國第一」進行展示,每10年設置英雄模範人物牆,充分運用聲光電等多媒體科技展示手段,全方位立體化呈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發憤圖強、艱苦奮鬥實現的偉大跨越,清晰展現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深刻揭示新中國70年巨變背後的深刻道理
  • 2019北京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哪裡舉行?地點交通指南
    元  微信搜索北京本地寶(bdbbeijing),關注後在對話框回復【成就展】獲取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時間地點、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開館閉館時間、開展公告, 如何領票,還能第一時間獲取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網上展館入口及北京展覽館地址交通指南、交通管制詳情;還能獲取國慶70周年系列展覽活動。
  • 2019北京展覽館70周年成就展如何購票?購票證件購票地點須知
    周年大型成就展」  開幕時間:2019年9月23日  開幕地點:北京展覽館  正式開放時間:2019年9月24日起向公眾開放,歡迎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前往參觀。  2.國慶節前,將舉辦若干專場參觀活動,屆時展館將臨時封閉。  具體開放時間為:9月24日和26日全天、27日上午、28日下午、29日下午對公眾開放,10月1日將暫停展覽一天,10月2日以後正常開展。遇有特殊情況將另行公告,請及時予以關注。
  • 「北京元素」亮相國慶70周年大型成就展 一位老北京人眼裡的京城變遷
    正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再次迎來觀展熱潮,一個個「新中國第一」中,隨處可見「北京元素」的身影。本報記者 方非攝   本報記者 張小英   「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對公眾開放以來,社會各界群眾參觀熱情持續高漲。   昨天早上八點半,記者在展館門口等候,一位姓馬的大爺上來詢問,「幾點開展?」記者回答後,他抬肘看看手錶,又仰脖望了望前面的長隊,「還有半小時開門,來得有點晚。」
  • 2019年70周年國慶閱兵新武器有哪些?會亮相新裝備名單
    9月24日下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二層新聞發布廳舉辦第一場專題集體採訪,介紹有關閱兵活動安排。》》2019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最新消息(閱兵規模+流程)  在回答記者關於本次閱兵東風-41飛彈是否會亮相時,閱兵聯合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副參謀長譚民少將介紹,參閱裝備十分關注,我可以明確告訴你,裝備方面有兩大特點,一是全部國產現役裝備,這主要包括其中部分中國軍隊新型裝備,參閱裝備集中展現中國軍隊聯合作戰裝備體系構成,也可以比較充分體現國防科研自主創新。
  • 國慶70周年活動這麼安排
    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蔡志軍在發布會上介紹,這次閱兵是新時代的首次國慶閱兵,承載著全面展示70年來國防和軍隊建設偉大成就、突出反映人民軍隊改革重塑時代風採、匯聚推進民族復興磅礴力量的內涵意蘊,適度設計閱兵規模,安排部分先進武器裝備首次亮相,總體上比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60周年閱兵和紀念抗戰勝利
  • 北京2800餘名志願者服務大型成就展
    從9月24日起,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面向公眾開放。  走進展館,觀眾隨處可見一抹亮麗的藍色,飲水處、互動區,有任何困難他們都會盡力協助展館工作人員解決,他們就是志願者。
  • 2019慶祝70周年國慶活動安排完整版(附細節披露)
    五是舉辦國慶招待會。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名義,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盛大國慶招待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六是舉辦國慶文藝晚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文藝晚會,這次晚會將以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形式呈現,名稱叫《奮鬥吧中華兒女》。
  • 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亮點全揭秘
    新時代首次閱兵,承載著全面展示70年來國防建設和偉大成就等內涵,適度設計閱兵規模,安排部分先進武器亮相。總體上,今年閱兵式比慶祝國慶50周年、國慶60周年、抗戰勝利70周年規模要大一些。蔡志軍說,此次閱兵不針對任何國家和地區,不針對任何事態。中國軍隊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捍衛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
  • 成就展裡觀成就:看中國科技「上天入地下海」
    ;在馬裡亞納海溝,中國自主遙控水下機器人「海鬥」號最大潛深達10767米,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研製萬米級無人潛水器能力的國家。上天、入地、下海,正在北京展覽館面向公眾開放的「偉大曆程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用150個「新中國第一」,全面展現70年來新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9月24日,「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向公眾開放,吸引大批參觀者。
  • ...舉辦大型成就展……貴州將開展12項活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慶祝活動將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講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講好貴州故事,充分展示新中國成立 70 年來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貴州省慶祝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安排:一是組織收聽收看慶祝大會、閱兵和群眾遊行直播。
  • 國慶70年大閱兵將有新武器亮相,細節披露!
    考慮到這次閱兵是新時代的首次國慶閱兵,承載著全面展示70年來國防和軍隊建設偉大成就、突出反映人民軍隊改革重塑時代風採、匯聚推進民族復興磅礴力量的內涵意蘊,適度設計閱兵規模,安排部分先進武器裝備首次亮相,總體上比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60周年閱兵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的規模要大一些。
  • 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有哪些亮點?一文揭秘
    新京報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獲悉,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10月1日舉行,習近平將發表重要講話。慶祝大會後,將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和群眾遊行。今年國慶閱兵將比慶祝國慶50周年、國慶60周年、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規模要大。
  • 海南舉辦發展成就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中新網海南新聞9月27日電(記者 尹海明) 9月27日 ,「奮鬥新時代 美好新海南——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海南發展成就展」在海南省博物館舉行。「奮鬥新時代 美好新海南」成就展通過「信仰傳承」「諄諄囑託」「親切關懷」「輝煌巨變」「區域發展」「美好未來」等六部分內容,回望波瀾壯闊的奮鬥歷程,展現海南近70年來的滄桑巨變,展望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激勵全省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接力奮鬥中譜寫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光輝篇章。
  • 護國新利器亮相國慶70周年閱兵
    (新中國70年·慶典時刻)護國新利器亮相國慶70周年閱兵中新社北京10月1日電 (記者 李純)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10月1日在北京舉行,共有580臺(套)裝備、160餘架各型飛機接受檢閱。
  • 遼寧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焦點圖-新聞中心-東北...
    遼寧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開展 遼寧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即將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