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劉瀚琳)與全國走勢趨同,11月北京CPI短時回落。12月10日,北京市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1月北京CPI同比漲0.2%,較10月收窄0.7個百分點;環比降0.6%,在回彈至正區間4個月後再次轉負。隨著全國生豬產能恢復,豬肉價格繼續保持下行趨勢,而菜、蛋及鮮果等「菜籃子」市場供需矛盾也得到普遍緩解,價格趨降。
從數據來看,11月份,食品菸酒價格環比下降1.2%,影響CPI下降約0.31個百分點。其中,畜肉類價格下降2.6%,影響CPI下降約0.11個百分點。畜肉類商品中,豬肉價格下降5.8%,影響CPI下降約0.12個百分點。
與全國走勢趨同,市場豬肉價格變動源於生豬產能的持續恢復。進入三季度以來,國內部分城市生豬產能提前達標。據農業農村部監測,10月能繁母豬存欄3950萬頭,連續13個月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32%;生豬存欄3.87億頭,連續9個月增長,比去年同期增長27%。目前生豬產能已經恢復到2017年年末的88%左右。預計明年二季度,全國生豬存欄將基本恢復到正常年份的水平。
根據北京市農業局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1月,全市批發市場豬肉價格每公斤35.19元,環比降2.7%,同比降16.4%。截至目前,北京市批發市場豬肉價格自今年8月份開始連續4個月回落,豬肉價格下行態勢基本形成,本月價格環比下降勢頭明顯趨緩。
「今年10月起,豬肉價格出現連續瘋漲後的首次下跌,也說明政策組合拳效果開始顯現。」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指出,去年以來,尤其是今年開春,有關政府部門積極採取多元化舉措化解豬肉危機。例如,鼓勵更多豬肉企業增加養殖,中央也釋放了大量冷凍豬肉和保障肉,擴大豬肉進口,緩解供給困難;同時恢復了許多散戶、小規模的企業養殖。
從批發市場供應來看,隨著豬肉消費旺季來臨,批發市場上市量大幅增加,新發地、八裡橋和錦繡大地的豬肉上市量水平均大幅提交,使得豬肉消費需求得到了較好保障。前述機構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也指出,「不過隨著豬肉消費旺季的來臨,豬肉價格短期仍面臨一定的上行壓力,但價格很難出現較大幅度上漲。」
豬肉之外,經過汛期幹擾,衝高回落後的鮮菜價格繼續回歸平穩走勢。據前述機構監測顯示,11月隨著北京7大批發市場蔬菜供應恢復,價格趨於平穩。據統計,當月鮮菜價格下降2.0%,影響CPI下降約0.04個百分點。其中,居民消費量最大的10種蔬菜平均價格為每公斤2.22元,環比降幅8.6%。不過前述負責人也指出,全市7大批發市場蔬菜平均價格為每公斤3.03元,環比降幅1.0%,同比升幅19.3%,仍處於歷史同期較高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11月全市鮮果價格下降同樣明顯,環比降9.1%,影響CPI下降約0.18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大隊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由於蜜桔、臍橙等應季水果上市量增加帶來水果價格整體下降明顯。
此外,該負責人指出,當前節日效應消退,旅行社收費、其他交通費及飛機票等價格回落,非食品類消費價格呈現一升六降。環比降0.4%,影響總指數下降約0.30個百分點。從具體數據來看,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4%;教育文化和娛樂、其他用品和服務、交通和通信、衣著價格分別下降1.4%、0.9%、0.8%和0.4%;居住、醫療保健價格均下降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