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網數位相機頻道5月16日 現在大部分攝影愛好者,都是以135格式的數碼單反作為最主要的拍攝工具。而更高層次的120數碼後背,則似乎是職業攝影師的專利,很少見到一般業餘玩家使用。其實隨著數碼120相機的價錢日漸回落,操作方式也越來越接近普通單反,加上近年經濟狀況良好,越來越多的高階玩家和攝影發燒友不再滿足停留在135單反的世界,轉而選擇項數碼後背進發。以前接觸數碼120相機多數是在影樓之內,僅此我們借來一步Phase One P45+機背連同645DF機身,親身感受一下用數碼120相機外拍的感受。
Phase One 645DF機身搭配P45+數碼後背
所謂數碼120相機,現在也可以成為數碼中畫幅單反,當中主要領會是大家聽到的數碼後背。數碼後背只是中畫幅相機的數碼化部分,內有一片大面積感光元件、LCD、存儲卡插槽、影像處理器、A/D轉換裝置等,最少要配合中畫幅機身以及鏡頭才能組合成一套完整的中畫幅數位相機,單有一個數碼後背是無法拍攝照片的。
現實下主流的中畫幅數碼攝影系統品牌有Phase One(飛思)、Leaf(利圖)、Hasselblad(哈蘇)、Pentax(賓得)及Sinar(仙娜)。其中Phase One、Leaf及Sinar除了數碼後背外也有自家品牌的機身,Hasselblad和Pentax主要生產固定機背的中畫幅數位相機。
以前單是一部入門數碼後背就會索要20萬元以上,現在10多萬元也可以買到一些專業牌子的入門型號,對於一些預算充裕的玩家絕對不算遙不可及。而且數碼120相機的機背產品周期也較135規格的單反長,例如這次使用的Phase One P45+已經是4年前的產品,但規格一樣見得人,現在也有攝影師用來作為工作機。
本文轉載編譯自http://www.dcfever.com(點擊查看原文連結)僅供感興趣的讀者參考閱讀,不代表本站及編輯觀點。如有不妥,請與我們取得聯繫。
數碼120相機與135格式數碼單反最明顯的分別,就是數碼120相機在影像素質方面有著壓倒性的優勢。首先在像素方面,現實135規格單反最高像素約為2400萬,但Phase One今年推出的IQ180已經達到了8000萬像素的級別,就算是P45+也有3900萬的有效像素,對於大型影像輸出或者是影像裁剪可謂有利得多。
Phase One 645DF與佳能5D Mark II比較
除了像素之外,數碼120相機與135格式單反另外一樣十分重要的分別就是色深。現在不少135單反已經支持14-bit/channel的RAW格式圖像,但大多數數碼後背都可以支持更高的16-bit/channel色深,每一個色彩頻道有65536個色戒,是14-bit影像的4倍,可以保留更多的色彩及層次用作後期處理,能令影像的色彩和漸變層次均更為準確、細緻及順滑,尤其適合拍攝天空、花卉及植物的細微色調變化。
Phase One P45+的感光元件尺寸示意圖
此外,大家知道120底片面積較135格式大,數碼120相機使用的感光元件尺寸自然也比普通的單反大。本次試用的P45+雖然未到120的全片幅格式,有1.1X的係數,不過感光元件也有49.1*36.8mm之大,而一部正常的全畫幅135單反的感光元件尺寸也不過36*24mm,面積不過是120格式的一半。因此雖然數碼120相機的像素較高,不過像素密度也相對較低,噪點控制和動態範圍也都有較佳的表現。而且120系統有大量超高素質的鏡頭,解析度、層次方面都拋離普通135格式鏡頭,難怪及時現在135單反像素雖然不算低,但一些專業攝影工作也要數碼120相機才能勝任。
Phase One 645DF機身一樣提供P/A/S/M模式
手柄上方食指處和機背拇指處攝友撥輪
快門按鈕支持機械快門線,機頂配有LCD顯示參數
不過世事並不完美,數碼120相機也有不及135單反的地方。例如在拍攝反應方面就是其中之一。現在不少135單反已經可以輕易做到5fps以上的連拍,但數碼120相機如果有1fps的也已經算是不錯。且120相機反光鏡較大,機械結構較重,快門時滯也會比較大,因此拍攝新聞、生態、運動、抓拍等題材還是以135單反更為合適。此外,數碼120相機連同機背、鏡頭的重量不輕,機動性方面不及135單反,不大適合用於一些經常走動的拍攝環境。
將一部Phase One P45+連同645DF機身帶到尖沙咀試用,對於筆者來說絕對是一個新體驗。拿著巨大的Phase One P45+連同645DF機身在尖沙咀天星碼頭附近徘徊,想低調一點也不大可能。雖然當日並非假期,不過也不斷有「識貨之人」對筆者以及手上的Phase One P45+行注目禮,甚至更有人前來搭訕,可謂相當之矚目。僅此試用拍攝的地點,是大家熟悉的尖沙咀一帶,大家可以將測試拍攝的照片和平時大家拍攝的照片對比一下,便很容易知道數碼後背的相片素質高出多少。雖然拍攝時的快門速度都高於安全快門,不過由於數碼後背的像素非常之高,稍有震動即會令模糊十分明顯,所以即使在日間拍照也最好每次都使用三腳架。
取景器內置長時間曝光用的遮光片,可採用CF卡,或採用IEEE 1394連接至電腦
今次同時借來的80mm/f2.8以及45mm/f2.8兩支鏡頭,由於120相機畫幅較135格式大,因此80mm在120系統大約相當於135格式的50mm標頭視角,至於45mm/f2.8就自然屬於廣角鏡頭了。這支由德國施耐德製造的80mm/f2.8鏡頭更設有鏡間快門,可以支持高達1/1600s的最高快門速度,配合645DF機身,令閃燈的最高同步速度也可達到1/1600s,對於外拍人像以閃燈壓光有很大幫助。如果將相機的快門速度調整至1/1600-1/4000s的範圍,相機便自動專用內置的快門帘,非常的方便。
645DF機身採用6節AA電池,P45+數碼後背採用鋰電池
試用的80mm/f2.8以及45mm/f2.8兩支鏡頭同樣是AF鏡頭,AF馬達設置於Phase One 645DF機身,可以像一般135單反一樣自動對焦,AF速度也是相當不錯。兩支鏡頭也不設光圈環,需要像使用135單反那樣在機身上用撥輪設定光圈及快門。而ISO、白平衡等數碼設定就要在數碼後背上操作了。由於645DF已經內置有稜鏡、取景器等裝飾,大家可以像使用單反那樣將眼睛貼在取景器上以正常方式取景,避免了傳統120相機以腰平取景時,影像會上下左右倒轉的麻煩。
f/4、1/250s、ISO 100(因原圖尺寸巨大,點擊查看縮小至1200萬像素大圖)
畫面中心100%區域局部裁切
基本上操作Phase One 645DF以及P45+時,就像使用一臺重型數碼單反一樣,並沒有太大難度。不過P45+上的LCD素質一般,操控方法也不太就手。最新型號的8000萬像素Phase One IQ80已經可以完全解決這兩個問題,配備高達115萬像素的3.2英寸LCD,更支持多點觸控功能,不過售價就飆高到348000港幣,果然是一分錢一分貨。
Capture One界面
f/11、1/100s、ISO 100(因原圖尺寸巨大,點擊查看縮小至1200萬像素大圖)
畫面中央區域100%局部裁切
畫面邊緣部位100%局部裁切
雖然數碼後背可以直接輸出JPEG,不過要發揮最佳素質,最好還是在電腦上通過軟體轉換。有一定攝影經驗的朋友可能都會知道,在業界頗有米鞥器的Capture One RAW格式處理軟體本身就手Phase One設計用來給旗下機背使用的,不過由於設計好用的關係,於是後來也設計成支持佳能、尼康等單反的RAW格式。
以往多數數碼後背生產商都專注於機背及軟體開發,Phase One以及其餘兩大品牌Leaf及Sinar生產出來的數碼後背系統,都是設計給哈蘇、瑪米亞、康泰時等相機使用的。至於哈蘇及瑪米亞,自己本身也生產數碼後背,不過亦可以兼容其他品牌的產品。
f/2.8、1/250s、ISO 100(因原圖尺寸巨大,點擊查看縮小至1200萬像素大圖)
因120畫幅巨大,因此用廣角鏡頭也能輕易拍攝出淺景深效果
f/11、1/200s、ISO 100(因原圖尺寸巨大,點擊查看縮小至1200萬像素大圖)
f/11、1/80s、ISO 100(因原圖尺寸巨大,點擊查看縮小至1200萬像素大圖)
f/11、1/250s、ISO 100(因原圖尺寸巨大,點擊查看縮小至1200萬像素大圖)
到了2006年的Photokina,哈蘇突然宣布退出只能夠使用自家數碼後背的H3D相機,而舊款H2在不久之後也宣告停產,令其他品牌的專業數碼後背失去了一個主要相機平臺,對用戶來說選擇也變得更少了。在這個情況下,專門的數碼後背生產廠不得不另謀對策,與其他相機品牌商討更緊密的合作方法。Leaf和Sinar選擇了跟祿來生產商Franke & Heideke合作,推出與Hy6相機相同規格的自家品牌型號。至於Phase One則選擇與瑪米亞合作,大家分別推出了規格一樣的Phase One 645以及瑪米亞645AFD III相機,踏出了合作關係的第一步。■
本文轉載編譯自http://www.dcfever.com(點擊查看原文連結)僅供感興趣的讀者參考閱讀,不代表本站及編輯觀點。如有不妥,請與我們取得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