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檔凌晨人氣不減 江城夜經濟蓬勃發展

2020-12-18 大楚網

原標題:大排檔開到凌晨,便利店24小時營業,紅紅火火夜生活,攪熱江城夜經濟

遊客在武漢長江二橋上觀賞燈光秀 楚天都市報記者黃士峰攝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利鵬周萍英陳倩實習生謝芳通訊員祁偉

城市夜經濟,是城市活力的重要表現。在光與影的映襯中,城市夜景變得曼妙多姿,豐富的夜間消費生活令人沉醉其間。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GDP 增長6.3%,其中消費的貢獻率超過60%,繼續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這其中,夜間消費的重要性和巨大潛力,越來越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視。去年年底以來,天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相繼出臺舉措,專門支持夜間經濟發展。

而武漢夜經濟的發展如何?又有哪些方面值得繼續開拓,助力夜經濟的繁榮?連日來,楚天都市報記者進行了探訪。

吃宵夜的大排檔生意火爆 楚天都市報記者曲嚴攝

餐飲行業

大排檔咖啡館凌晨仍人氣不減

餐廳、燒烤攤、滷味攤……8月27日晚,洪山區光谷荷葉山社區,一天的暑氣尚未褪去,巷子裡早已支起了桌子,客人們的歡聲笑語在幾棟樓房之間迴響。

入口處的鑫鑫燒烤,是這條街上最大的攤位之一。十來張桌子已經坐得差不多,幾盤燒烤,幾瓶冰啤酒,顧客們在大功率電扇的呼呼聲中暢飲暢聊。

老闆劉齊營說,他每天晚上六七點鐘出攤直到後半夜,颳風下雨從不休息。如今生意越來越好,原來夫妻二人打理攤位,現在把老家的侄兒和外甥都帶出來了。這條街的攤位也越來越多,品種也越來越豐富,競爭也更激烈。

武漢的夜晚,像劉齊營這樣的小攤點很普遍,餐飲業支撐起江城宵夜的規模,也帶動更多的消費者走出家門。記者連日深夜探訪發現,不僅市中心像吉慶街、司門口這樣的知名宵夜勝地到轉鍾後依然人氣頗盛,包括東西湖區漢口印象、沌口陽光麗景等處,只要亮燈的大排檔都不乏顧客上門。

凌晨的咖啡店裡顧客也多得出乎意料。8月27日23時許,記者來到武昌華僑城漫咖啡,看到一樓到三樓的座位幾乎全部坐滿,顧客有上百人。家住青山的雷女士告訴記者,她幾乎每一兩天就要來一次,「位置好找,停車方便,生意夥伴啊朋友啊約到這裡來,坐坐躺躺挺方便的。」服務員介紹,因為靠近東湖綠道,每到周末人更多,最近每天晚上都營業到凌晨1時。

8月27日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居民消費大數據分析報告》中,武漢夜經濟活躍度躋身全國第二。2018年餓了麼、口碑兩個平臺數據顯示,全國夜宵消費力武漢排名第六,夜宵儼然已成為武漢市民三餐以外不可或缺的「第四餐」。

購物商圈

近四成便利店24小時營業

大型商圈越來越多,雖然商場營業的結束時間均在22時左右,但其帶來的輻射效應卻延伸到凌晨。

楚河漢街是旅遊逛街熱門地。8月27日22時20分,中北路楚河漢街公交站,一排排門面前幾乎家家都有顧客。靠近知音廣場的老韓煸雞店的老闆韓志剛告訴記者,漢街的熱鬧要持續到零時,來旅遊的外地人多、年輕人多,他們店售賣的辣子雞正好適應這類人群,晚上9時到11時銷售額可達一兩千元。據他介紹,老韓煸雞在水塔、江漢路步行街等商圈地帶的店,因人流量大,基本上都要到晚上10時半以後才打烊。

8月29日凌晨1時,記者在光谷步行街看到,雖然步行街內商家均已打烊,但旁邊的一條臨馬路街道卻熱鬧非凡,餐飲、酒吧、便利店均在營業。記者更在凌晨5時左右探訪發現,中百羅森、Today等便利店均通宵營業。

武漢市商務局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武漢市具有一定規模的連鎖便利店品牌近20個,便利店總數約3500家,每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速。如今,武漢市便利店中24小時營業比例為36.4%。

遊覽娛樂

長江燈光秀成抖音上的新網紅

家住武昌積玉橋的李先生,家門口離江灘步行不到20分鐘。其實10年前剛搬到這裡時,他總是宅在家,最近兩年變得愛出門了,「因為能看能逛的地方多了。」

李先生說,現在兩江四岸都在實施亮化工程,晚上出門更有大城市的感覺。特別是今年開始的長江燈光秀,兩岸燈火輝煌,還在高樓的牆上變幻出各種動畫造型,「抖音一打開,經常能刷出燈光秀的短視頻,好看還不要錢,多出門看幾次也行。」

除了燈光秀,停在漢口江灘的知音號也吸引了李先生幾次光臨,因為能看到有民國風情的表演,還能欣賞長江的夜景。幾次外地的朋友來武漢,晚上吃過飯,他都要帶他們去體驗一下。

負責知音號運營的武漢旅發投集團介紹,今年1月1日至8月28日,接待遊客約13萬餘人次,其中外地遊客近8萬人次。不斷更新升級的長江燈光秀讓兩江四岸華燈璀璨、美輪美奐,知音號也是燈光秀最佳觀景點之一。隨著國慶、軍運會等重大節會的到來,預計會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觀演,體驗情深味濃的武漢故事。

市民夜間參觀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

文化場所

4家公共文化場館延時至晚9時

對夜貓子來說,如果晚上的武漢只剩下吃喝玩樂是不是有些單調?而現在對於想更文藝的市民,也有了一些夜間的去處。

從8月17日至10月31日,武漢美術館、武漢科技館、江漢關博物館、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4家公共文化場館試點夜間開放,每周六、周日以及逢重要時間節點、法定節日,公共開放時間延長至晚上9時。在開放的第一天,4個場館共有5000多人嘗鮮,其中武漢科技館接待了2277人。

而夜間書店在武漢也已不再少見。位於漢口澳門路的卓爾書店,更是24小時營業,大多數顧客在晚上10時之前會離去,但也有少數人會看書到零點以後,甚至是通宵。

如果單純從投入產出的角度,這些夜間文化場所似乎都在貼錢。試點夜間開放的4家公共文化場館,都不收門票。記者在時見鹿書店一個多小時,沒有看到一個結帳買書的市民,而卓爾書店在夜間營業期間也是收入寥寥。而這些場所在夜間開放,算上需要的水電、人工費用等,幾乎等同於零收益運營。

但是,在時見鹿書店看書的市民王先生則覺得應該算大帳:「比如像我們出來一趟,可能在書店呆了一個小時,並沒有買一本書。但是在來的路上可能會吃個飯,回去的路上可能會買點水果,都已經出門了,多少總會有消費。就整個城市來說,出門的人更多了,這裡沒花錢那裡花錢了,消費就能真正拉動起來。」

體育場館

武漢市民晚上健身比例全國最高

8月15日晚,在東西湖五環體育中心,武漢卓爾主場對陣山東魯能的中超比賽中,現場觀眾人數達到了21033人。今年是卓爾重回中超的第一年,不俗的戰績讓球市持續升溫,上半程主場比賽大部分都在晚上進行,場均觀眾超過2萬人。

五環體育中心的票價,從60元到200元不等,而球迷們除了花錢買票外,賽後聚在附近的大排檔吃個宵夜,復盤一下比賽,也是種常規操作。一場足球比賽,帶動的消費比球票價格本身要更高。

對更多的體育愛好者來說,晚上下班後鍛鍊身體,早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8月27日晚,在東湖綠道森林公園段,記者看到,雖然公園入口處在修路,但散步、鍛鍊的市民依然絡繹不絕。

8月26日零時,記者發現武昌三角路恆大首府328體適能運動中心內仍然燈火通明。進去一看,加上教練,竟然有上十人正在揮灑汗水。店長蔣鎵淇告訴記者,不僅是天氣熱了這麼晚來運動的多,天氣涼的時候也同樣。

據智聯招聘與美團點評合作撰寫的《2019年中國白領夜間消費調研報告》,武漢市民最愛健身。在武漢的夜間消費中,健身訂單佔總訂單的0.19%,超過了北京的0.18%與西安的0.16%,位居全國第一。

公共運輸

江城深夜公交數量比肩北京上海

「晚上越來越熱鬧,我們的乘客也是越來越多了。」昨晚10時,24路公交司機劉勇在發車前,指著霓虹閃爍的道路說。

作為武漢第一條通宵公交線,24路穿行鍾家村、漢正街、江漢路等鬧市區,已在漢陽、漢口行駛46年。劉勇在這條線路上服務了23年,親眼見證城市晚上越來越熱鬧,通宵運營的公交車越來越多。

「以前我們的班次,是一個半小時一趟,如今是半小時一趟。」劉勇說,最大的原因就是乘客越來越多。以前僅有鍾家村和江漢路等少數站點夜間乘客多,現在琴臺、漢正街等站點也成為乘客大站,「商業街區夜班下班的、逛街的,包括代駕,都是乘客的主要群體。」

目前,江城深夜公交的隊伍已能比肩北京、上海。自24路開通起,零時以後運營的通宵公交線路還有10路、703路、518路、610路。此外,也有不少運行到零時左右的夜行公交。數據顯示,目前武漢市的夜行公交共有33條線路,一年多來共載客84.8萬餘人次,日均載客2300人次。

統計顯示,中國內地已建成投運地鐵的34個城市中,武漢地鐵收班最晚時間為零點44分,僅次於北京、深圳、上海。

夜間出行便利,市民可以放心遊玩,促進了武漢夜經濟的發展。阿里巴巴發布的「夜經濟」報告中,武漢夜間公共運輸出行活躍度排名第四。

夜經濟的繁榮反映了城市活力

一項統計數據表明,近年來中國60%的居民消費發生在夜間,「夜經濟」也因此成為一個熱詞。

「夜經濟正成為城市活力與吸引力的晴雨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王小廣曾表示,一座城市的馬路如果晚上八九點鐘就人煙稀少,不僅是經濟層面的損失,也是精神層面的損失,夜間經濟正在成為提升城市活力、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幾天探訪下來,記者注意到,武漢夜經濟越來越活躍。但同時,真正24小時營業的店相對來說還不多,除了便利店、快餐店、書店和一些休閒店外,少有其他業態的店面24小時不打烊,經營成本高或許是主因。

目前,已經有一些城市通過補貼水電費等形式,推廣24小時書店;鄭州、宜賓等城市還鼓勵某一集中區域夜間不打烊; 長沙有商家推出「店商+電商」的模式,市民網上訂貨,商家隨時送貨,實現24小時服務不打烊。

事實上,目前武漢正在推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工作,支持24小時便利店等新零售發展。武漢市商務局表示,目前工作方案正在制定,後續將會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和引導措施。

「武漢夜經濟活力全國第二,離不開年輕化的群體。」武漢大學經濟學博士劉友芝認為,近百萬高校學生成為武漢夜經濟的主力軍,通過夜間活動帶動了武漢經濟繁榮,促進了商業發展;反過來,夜間商業的繁榮又刺激更多人群在夜間走出家門去消費,提升城市的活力與吸引力。

■建議

需加強策劃打響武漢特色夜間品牌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提出了20條穩定消費預期、提振消費信息的政策措施,其中就有「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

中國旅遊研究院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近八成旅遊企業夜遊產品投資規模不足20%,有很大提升空間。「武漢夜間經濟要繁榮發展,需要打造出有特色的夜間經濟產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胡銘說,目前各地紛紛以政策推動夜經濟繁榮發展,武漢可以充分利用水資源優勢,結合荊楚文化特色,豐富文化、體育、競技、表演、康養之類的產品,開發一些互動性強的夜間業態,讓城市的夜晚「亮」有品位、「遊」有內容。

省社科院經濟所所長葉學平認為,目前夜間消費中,餐飲消費佔大頭,還需加強監管食品安全等問題。夜經濟給城市夜晚帶來活力的同時,對城市的基礎設施及相關配套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便捷出行、安全保障外,如何避免噪音擾民、燈光汙染、垃圾滯留等,都需要提前規劃考慮。

武漢市在7月15日召開的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工作會提出,大力發展夜經濟。葉學平表示,發展夜經濟,不僅能提升城市競爭力,還將提高城市吸引力,這需要市場、社會、政府共同努力。他建議我省借鑑外地經驗,結合本土文化及消費需求,打造消費品牌,培育本土特色消費產品,比如許多經典的「博物館之夜」活動為倫敦的夜生活增光添彩。

湖北省經濟協會副秘書長、湖北經濟學院經濟與環境資源學院院長付宏也認為,發展夜經濟,可圍繞足球、電影等文化體育消費,提供高質量消費資源。

相關焦點

  • 觸摸武漢夜經濟熱度:夜間餐飲江城入列全國十強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夜經濟大幕徐徐開啟。餐飲、旅遊、購物、娛樂、運動、觀影、休閒……夜間經濟已由早期的燈光夜市變得更加豐富生動。統計表明,城市60%的居民消費發生在夜間,夜經濟已成為衡量城市消費水平的重要指標、城市活力與吸引力的晴雨表。夜經濟,有著怎樣的生動圖景?折射出怎樣的時代變遷?夜經濟將往何處演進?
  • 阜新璀璨夜經濟
    「炭烤生蠔這個項目雖然很受歡迎,但需要僱兩個人來幫他,自己一個人是忙不過來的。」 記者在與小吃攤主聊天時了解到,在夜市支起一個攤位也是很辛苦的,每天從下午4點擺攤,一直工作到凌晨才能收攤,回到家裡安頓好一切睡覺時已經凌晨兩點了。早上6點又得起來去進貨,然後備貨,中午睡一會兒就得忙著出攤的工作了。 「靠著手藝掙錢,雖然辛苦,但是心裡特別踏實。
  • 強勁助力江城「夜遊經濟」,武漢歡樂谷電音極樂癲峰夜玩出新花樣
    10月30日--11月1日,武漢歡樂谷將舉辦持續3天的電音極樂癲峰夜,創新攜手武漢首家「DJ MAG全球百大俱樂部」SPACE PLUS,融合具有中國元素的潮流因子,貫徹創新傳統文化,以音樂為媒介,打造電音極樂癲瘋夜,讓在場的遊客們體驗到電音與派對釋放的狂熱能量,強勢助力江城「夜遊經濟」,喚醒武漢城市活力 。
  • 從東海到舌尖不超過24小時,黃龍海鮮大排檔全面改造提升,開啟杭城...
    「吃海鮮到黃龍海鮮大排檔」,這是屬於杭州人的都市記憶。鮮活與新鮮一字之差,感受到區別的不只是味覺,也是視覺。梭子蟹、大黃魚、竹蟶、生蠔、花蛤......200多種活蹦亂跳的海鮮任君挑選,從東海到舌尖,不超過24小時。
  • 夜經濟如何服務年輕人?
    對症下藥激發夜經濟活力福州夜經濟的主力人群是年輕人,發展夜經濟勢必要照顧到他們的需求。「年輕人睡得遲,晚上11時到次日凌晨5時是夜間餐飲的高峰期,尤其是每天的凌晨1時至4時。」在福建師大倉山校區附近經營大排檔多年的孫先生告訴記者,大排檔大多只做夜晚生意,但凌晨1時過後會遇到很多「麻煩事」,比如居民的投訴等等。對此,福州市餐飲烹飪協會相關人士表示,一般來說,最適合「夜餐飲」的應該是休閒小吃、大排檔、特色小吃和燒烤、火鍋等業態,但這些業態不一定都適合在商場裡發展。
  • 天心夜未眠 發展不打烊
    人們簡單的宵夜和喝酒,為發展「夜間經濟」塑造了立身之體。 當然,說到夜間經濟,不能不提那一抹絢麗的「霓虹」。劉德華、周杰倫、汪峰、張學友、林俊傑等一線明星均在「賀龍體育中心」舉辦過個人演唱會;湘江劇院有湖南本土笑星大兵帶頭的「笑工廠」演出活動,火爆程度空前,幾乎場場爆滿;田漢大劇院、象牙紅劇場也有不同明星、名人的商業演出活動。
  • 寧波:高端餐飲放低身段開起「大排檔」 轉型求發展
    這一增一減,顯示了適應大眾消費需求的餐飲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中央厲行勤儉節約的大背景下,高端餐飲如何找準新的市場突破口?我們在採訪中發現,一些高檔餐飲正在進行經營策略的調整,比如推平民菜單、搶夜宵市場、送廚師進消費者家門、推休閒平價餐廳……向平民化路線轉型已經成了高檔餐飲業走出困局的一個共識。
  • 大排檔再次崛起?夜廣州夜深圳,夜間經濟往哪兒去
    社會在發展,酒樓茶肆也在升級換代。一些地方的大排檔變得萎縮甚至消失了,酒樓茶肆在林立的高樓大廈中被高檔化、高端化、高消費化了。 如今,人們收入增加了,業餘生活豐富了,夜間經濟、夜間文化獲得了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喜愛。
  • 杭州「夜宵打卡點」黃龍海鮮大排檔升級新亮相
    每日商報訊 梭子蟹、大黃魚、竹蟶、生蠔、花蛤……200多種東海海鮮,從大海到舌尖不超過24小時。昨晚,重新裝修後的黃龍海鮮大排檔開業,杭州新一輪夜間經濟消費系列活動也由此拉開大幕。漁網、漁船、帆布,滿滿東海漁村元素。
  • 打造10處夜地標 杭州全方位提升發展夜間經濟
    根據近日出爐的《杭州市提升發展夜間經濟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杭州要在全市形成「10+X」夜間經濟空間布局。 「10」即10個夜間經濟集聚的夜地標,包括延安路特色商業夜地標、運河文化夜地標、南宋文化夜地標、西湖美景夜地標、錢塘江兩岸夜地標、下沙大學城夜地標、臨平韻味夜地標、湘湖逍遙夜地標、千島湖活力夜地標、新安江夢幻夜地標。
  • 為江城夜經濟把薪助火 武漢歡樂谷夜遊季迎客七十五萬人
    自10月17日夜遊季啟動以來,武漢歡樂谷的特色主題大巡遊、拍照打卡點、密室逃脫區、以及真人NPC互動等夜遊項目都深受遊客喜愛,截止11月8日晚上九點整武歡夜遊季共接待遊客七十五萬人,為振興江城夜經濟把薪助火,為年輕人及家庭遊客提供線下娛樂人際交流平臺。
  • 「馬雲點讚鄭州夜經濟⑦」全國6大夜經濟發達城市好玩在哪?
    這不,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在《意見》中提出要發展假日和夜間經濟,並提出到2022年,建設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夜間文旅消費規模持續擴大。為了帶動城市夜經濟發展,2019年7月,北京市商務局印發《北京市關於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推出13項具體舉措,打造具有全球知名度的「夜京城」消費品牌。
  • 精心「雕琢」夜景觀 重慶渝中攪熱「夜經濟」
    日前,在第七屆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年會上,重慶渝中憑藉獨特的山水江城夜景和發達的夜經濟獲評「2019中國旅遊影響力年度夜遊城市
  • 「地攤+夜經濟」聚人氣拉動消費彰顯城市特色
    而這些夜經濟IP、特色商業街區中,泉城路地段便佔據3席,由此可見,泉城路在濟南夜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作為濟南市核心商圈,泉城路是濟南集購物、旅遊、娛樂於一體的標誌特色路。6月1日晚,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孫立成到泉城路調研商業街打造工作。
  • 焦點:濰坊為什麼要發展「夜經濟」?
    會議要求要更大力度加快文旅產業、夜間經濟發展。夜間經濟方面要積極招引特色品牌入駐,不斷豐富業態,提升項目品質;文旅方面要注重融入夜經濟元素,向夜經濟要效益。為什麼濰坊市領導如此重視發展「夜經濟」,濰坊市發展夜經濟具有哪些優勢,又能給濰坊發展帶來哪些影響,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 煙火氣助燃杭州夜經濟 多個美食區啟動「夜宵模式」
    傳統大排檔升級煥新 成了年輕人聚餐打卡新地標夜餐飲模式也在黃龍商圈上演。今年5月底,黃龍體育中心對面的黃龍大排檔重新裝修後再次全面開業,食材、菜品和環境都進行了較大的提升和改造,隨著夏日來臨,煙火氣再次在這家開了十幾年的老店縈繞。
  • 「夜娛威海」,越夜越精彩
    曾幾何時,威海人提到夜市只能想到西城路夜市,大排檔擼串似乎就是夜生活最大的歡樂。如今,購物、健身、唱歌、私人影院等更加多元化的夜經濟包羅萬象,夜購、夜品、夜娛、夜遊等方方面面的「夜經濟」,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激發了威海夜經濟的生機與活力。
  • 大排檔文化:曾經的繁榮,見證了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然而,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大排檔也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曾經火爆夜市的大排檔文化,感受一下露天夜市曾經的輝煌。大排檔的起源「大排檔」,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時代象徵的詞語,流行至今已有幾十年歷史。我們常說的「大排檔」一詞,出自於廣東人之口,多指設於路邊的飲食攤檔。
  • 概況:土耳其經濟蓬勃發展
    土耳其是繼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金磚國家之後又一個蓬勃發展的新興經濟體,在國際社會中享有「新鑽」國家的美譽,已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2010年,土耳其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7350億美元,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當年土耳其的經濟增速達8.9%。
  • 西津渡、星光時代廣場:超強人氣—金山街道點亮夜經濟發展新名片
    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新形勢,金山街道堅持把夜經濟作為城市經濟發展新方向,進一步釋放新需求,激發新動能,努力助推經濟發展復甦回暖。近兩個月來,每到周末的夜晚,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總是人山人海。從今年端午小長假開始,一場以「西津大市」為主題的夜市活動在金山街道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