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真的有那麼貴嗎 - 上遊新聞·匯聚向上的力量

2020-12-14 上遊新聞

最近,我收到消息,福建的鮑魚跳水大降價,12頭鮑甚至還賣出3元一隻的白菜價。

在福建海產市場,12頭鮑賣3元,大一點的10頭鮑才賣4.5元。

等等,怎麼一向作為「富人標配」的鮑魚也淪落到此等身價?看得想打邊爐的我默默放下手中的丸子,手不自覺地向鮑魚伸去......

原來,福田莆田今年的鮑魚大豐收,形成供大於求的局面

我從沒懷疑過中國吃貨的力量,可觀察好些天,卻也不見什麼動靜,這與印象中叫囂著要把「丹麥生蠔吃滅絕」的,可相去甚遠。

怎麼,中國吃貨吃不動了?

恐怕問題還是在於,沒人能從心底裡相信,「鮑魚」這隻舊時堂前燕,能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一口咬下去

貴的是「神化部分」

可能你會迫不及待反駁,「這怎麼能一樣呢?」尋常人一聽「鮑魚」兩字,恨不得馬上建起一堵牆劃清界限,恐防今天吃了鮑魚,明天就會有人上門借錢。

任憑攤販扯破喉嚨,大媽們依舊對市場裡的鮑魚看不上眼,也絲毫沒有將其列入家常菜的打算。或許在大多數人的心底,那些躺在棕色陳列箱裡,鋪上金色綢緞,標價分分鐘上10萬元的,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鮑魚。

▲被束之高閣的幹鮑。/ 《有何貴食》紀錄片

至於市場裡10元3隻的,不過是普通海鮮加個鮑魚殼而已。如果你也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無數經驗豐富的老饕們和營養學家已經證明:幹鮑和鮮鮑無論從成分到營養價值都一致,只是製作工藝的不同,在口感上略有差異,而價格差了一倍的4頭鮑和8頭鮑,吃下去的感覺是一模一樣的。鮑魚的陷阱就在於,它真的不以身價論英雄。如果你在餐廳點了一隻上萬的鮑魚,吃的可能只是「神化部分」。

在千百年前,躺在海邊的鮑魚可能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作為生物學上再普通不過的貝類,也有一天被人類劃分得等級森嚴,歸入頂級食材一類,自此身價百倍。不同海域出產的鮑魚,就自分了第一層級。在全球產地上,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日本、中國都有鮑魚的身影,其中又以日本出產的鮑魚為極品。同等產地的鮑魚,在不同形態方面又劃分出一條牢固的鄙視鏈:幹鮑>鮮鮑>冷凍鮑魚>鮑魚罐頭。

▲名貴鮑魚品種——日本網鮑。/《有何貴食》截圖

看出來了吧,綜合所得,世界上所謂最昂貴的鮑魚,就是日本幹鮑。本來海鮮吃的,就是夠鮮夠甜,但鮑魚卻偏偏反其道而行,幹的才金貴,非得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除內臟、剪裙邊、泡鹽水、下水煮製、層層加熱、串起、2-3個月晾曬,才大功告成。

其實在過去,運輸條件不足,才不得已製作幹鮑。而如今,加上情懷、匠心或號稱「絕不外傳」鮑魚的幹制秘方,反而使幹鮑一度成為堪比「黃金」的收藏品,已經與當初追求美味的初心大相逕庭。

▲《溏心風暴》裡的鎮店之寶——雙頭鮑。/截圖而個頭的大小,又令鮑魚再次層層分級下去。在鮑魚界,「幾頭」的意思是指一司馬斤(600克)裡含有幾隻鮑魚,比如一司馬斤裡有4隻鮑魚,那就叫4頭鮑,如此類推,數字越小,自然代表越大、越貴。

▲鮑魚個頭大小決定身價。/《有何貴食》截圖

除了弄出這些複雜的術語,使幹鮑與普通民眾劃清界線的,還有令人頭大的煮法、吃法,和與之相匹配的禮儀。尋常一隻幹鮑,要先用水泡兩日,還不是泡著就好,還要不時換清水,喚作「泡發」,又用秘制的湯汁熬煮兩日兩夜,在盤子上晾曬,方是叫「完成」而已。吃的時候,又非得右手拿刀,左手拿叉,餐巾擺好,才不至於讓人失禮了這隻鮑魚。

而鮮鮑的煮法,則對咱窮人友好得多。在市場裡讓攤販洗刷處理好,回家煮夠火候,再加點喜歡的配料,一樣能夠食指大動。在老藝術家看來,其實無論人工養殖還是海底野生,鮮鮑還是幹鮑,4頭還是12頭,真的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加上了「富人」的標籤,鮑魚自然就被賦予了一套獨特的飲食江湖文化。

誰把鮑魚推向珍饈之巔

那麼,到底又是誰,把鮑魚捧上了天,到了普通人一口難求的地步?鮑魚「金貴」,好像生來就該如此,若非要寫一部鮑魚簡史,那中國人一定佔有很大的篇幅。

第一個吃鮑魚的人早已不可考究,但史料裡記載著愛吃鮑魚的人,個個非富則貴。東漢的曹植在悼念其父親時,也曾提到曹操生前喜食鮑魚。而到了清朝,鮑魚已經發展到皇家宮廷宴的地位。

▲清廷「全鮑宴」。/bilibili

在清廷皇室,就有「全鮑宴」的記載。據說當時沿海各地大官朝見時,大都進貢鮑魚為禮物,一品官吏進貢一頭鮑,七品官吏進貢七頭鮑,以此類推。由於皇家的廚房不能進活物,所以呈上的貢品,大多是製作好的幹鮑。鮑魚之所以登上珍饈之巔的寶座,最初並非因為口感,而是因為物以稀為貴、繁複難記的幹鮑製作和熬煮流程,非得配有廚子的大戶人家不可,才成了「身份的象徵」。

在過去,鮑魚的數量稀少,對生存環境要求大,特別是個頭大的鮑魚,少則需要20-30年才能撈出一隻。而製作成幹鮑後,個頭又會比原來縮水不少。所以,稀缺的鮑魚自然就逐漸成為了富貴人家的菜餚。與其說吃的是口感,還不如說吃的是地位、權力。「成功上位」的鮑魚又被附加了許多非比尋常的意義和功效:比如中國人在新年吃鮑魚就寓意著「大富大貴」,中醫又認為鮑魚對人體有「滋陰」的作用。

近代以來,香港人楊貫一對鮑魚文化的推崇又到了極致的地步。用跨越了兩個年代的時間,楊貫一在80年代成功鑽研出令世人驚嘆的鮑魚烹調方式:用傳統的瓦煲和木炭,用老雞、排骨吊味,再用慢火熬煮,使其他材料不會蓋過鮑魚的鮮味......

▲「鮑魚大王」楊貫一。/ Youtube截圖

終於,在香港著名食評家唯靈、梁玳寧、韓中旋的推薦下,楊貫一到新加坡比賽,一戰成名。繼而又憑「鮑魚」獲得國際御廚協會的C.C.C金章,世上僅此三人。就這樣,90年代末,湧向世界各地的華人移民又把鮑魚這道菜帶進唐人街,作為中華料理頂級美食的代表。至此,鮑魚已成為上流華人飲食文化的一種符號。

鮑魚

誰說窮人不可以一日三頓

其實,鮑魚演化至今,已經不是什麼稀有食材。自從70年代中國成功研製出鮑魚的養殖技術後,我們就成了鮑魚的養殖大國,佔比達到了世界的90%。很多外國人吃的鮑魚,其實都來自中國。

為保住「鮑魚」的尊貴地位,商家富人們自然要用「幹鮑」來大做文章了。所以,除了被束之高閣的幹鮑,鮑魚真的沒有那麼神乎其技:好的,一頓佛跳牆;不好的,一頓鮑魚雞煲,也真的不貴。既然降價了,就別有什麼心裡負擔了,盤它!

而且對比於幹鮑,鮮鮑的處理也更為簡單方便,那種從海裡帶上來的鮮甜彈牙滋味,也是幹鮑比擬不了的。在世界上的不同地方,對待鮑魚也有不同的吃法:日本對待鮮鮑,也有一以貫之殘酷的活燒生鮑,把鮮活的鮑魚洗刷乾淨,除去內臟等,就把其放在炭火上燒制,還可以看到蜷起的肌肉。

雖說殘忍,但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鮑魚的「鮮」。除此之外,他們還有鮑魚刺身、鮑魚壽司,可謂極大融合了他們的飲食習慣和文化。

▲鮑魚刺身。/《築地美食》截圖

澳洲和紐西蘭,也有勇士提出「生吃」,以保留鮑魚的鮮美。直接把海裡撈上來的活鮑魚處理乾淨,然後切片,再放回鮑魚殼中,再加入少許鹽和幾滴檸檬,沒有一點腥味,爽脆又帶嚼勁。慫一點的,就把鮑魚BBQ,依舊是刷乾淨,除內臟,直接上爐燒,如果嫌麻煩,可以買已經處理好的鮮鮑或冰凍鮑魚。

在鮑魚文化被發揮出極致的中國,自然有與之身份相匹配的做法。首先要被點名的,肯定是福建名菜佛跳牆。傳統意義上的佛跳牆,要耗費極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集合數十種諸如鮑參翅肚魚膠花膠等名貴食材,光是鮑魚的泡發,就花去了三天,燜煮還要十幾小時。

當然,如今我們也可以做簡化版的佛跳牆。用老母雞吊起一道高湯,把市場買來的鮑魚用鹽、澱粉刷一下,清洗乾淨黑色裙邊,剪去鮑魚嘴,在背面劃上小十字花刀,再把其他各種食材分別燙熟......

等高湯好了以後,再把鮑魚和其他食材一併放進去燜煮,層層鋪在瓦罐子裡,再用高湯燒制濃鬱湯汁,淋上,大功告成。

要是嫌太費力,鮑魚雞煲就十分下飯和家常。依舊把鮑魚作上述同樣的處理備用,熱油下鍋,放配料,把雞倒入翻炒至金黃,加蠔油、柱候醬和大蔥,再放入備好的鮑魚燜煮,還有蒜瓣和洋蔥,十幾分鐘後,揭蓋立馬鮮香四溢......

一口,就吃回人間值得。要是再懶一點的,完全可以讓攤販先把鮑魚處理乾淨,回家再稍微刷一下,加上滿滿的蒜蓉粉絲,蒸十幾分鐘,一口一隻,我真的可以!

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鮑。儘管鮑魚的名貴品種在日本,在紐西蘭,但咱也沒必要追求太極致的。在國產鮑魚上動一動手,鮮甜美味和面子都可以有。過了這麼多年,窮人在鮑魚上也該有出頭的一天了。不說了,老藝術家趕著去市場買鮑魚。

相關焦點

  • 鮑魚真的有那麼貴嗎
    鮑魚的陷阱就在於,它真的不以身價論英雄。如果你在餐廳點了一隻上萬的鮑魚,吃的可能只是「神化部分」。/截圖而個頭的大小,又令鮑魚再次層層分級下去。在鮑魚界,「幾頭」的意思是指一司馬斤(600克)裡含有幾隻鮑魚,比如一司馬斤裡有4隻鮑魚,那就叫4頭鮑,如此類推,數字越小,自然代表越大、越貴。
  • 渝貴鐵路沿線吃喝玩樂攻略-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貴州都市報消息,渝貴鐵路將於2018年1月中旬開通運營,12月27日上午,偶們都市報滴記者小哥哥應邀乘實驗列車從貴陽到重慶,進行渝貴鐵路開通前的體驗式採訪。有中國農民版畫之鄉、中國羽毛球之鄉、中國西部齒輪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美譽。去哪玩
  • -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一幹即過境重慶691公裡的長江幹流二骨即長江重慶段兩大骨幹支流嘉陵江、烏江七支流即另外七條較大而重要的長江支流包括北岸的渠江、涪江、龍溪河、小江、大寧河以及南岸的綦江、酉水千萬條涓涓細流匯聚成滔滔江水恰如一根根血脈附著於山之骨架生成巴渝之血肉刻畫出今日之重慶模樣這是一場重慶的江河盛宴2重慶之水,既壯且秀江之壯美有深谷急流有高峽平湖河之秀麗有山中飛瀑有地下暗河
  • 大自然的少女心-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墨西哥洛拉達斯湖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中國的雪到底有幾副面孔 ? - 上遊新聞·匯聚向上的力量
    "url":"https://www.cqcb.com/manxinwen/manxinwen/2020-12-16/3427614.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manxinwen/manxinwen/2020-12-16/2072beed7f1c497c704d23d71d0f8c28.jpg",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 中國的雪到底有幾副面孔 ?-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 雪人:我白嗎?華北的雪回流降雪、冷流降雪相比較於東北地區的「豪雪」同樣位於北方的華北就沒有那麼幸運了華北的雪總是差那麼一點兒水汽沒關係簡單說就是在沒有南方水汽的支持下北方的冷空氣依靠自己的力量拐了個彎將渤海、黃海的水汽送到了華北平原於是下了雪後的北京城就變成了這樣
  • 上遊•文薈丨漠河,此生不去心不安-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在她的筆下,在漠河生長的一切,無論人還是動物,都那麼的可愛善良。即使生活艱苦,依然飽經滄桑,到了故事的最後,打動你的,依然是那種向上的力量,不由分說地擊中你的心臟。他們還能安靜的生活在大山之中嗎?搬遷之後的失落感,美麗與殘忍總是並存。讀完之後,心裡有種說不出的傷感。
  • 「討厭」的中國美食-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咬一口茴香餡的餃子,真的有「回鄉」的感覺,一切煩惱都沒了。牛癟湯的湯汁濃鬱香醇,而且裡面的牛肉非常嫩,很好吃的。何必把氣氛搞得緊張兮兮呢重要提醒禁食野生動物哦~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國家地理」(ID:dili360)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
  • 徐悲鴻在重慶-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在協助徐悲鴻於盤溪石家花園創辦中國美術學院的歲月裡,廖靜文對這位備嘗艱難苦難而堅持對為人生而藝術的先生欽佩有加,由同情而生愛慕,幾年中對他照顧有加。在日復一日的朝夕相處中,二人終於同路攜手相行,在重慶中蘇友好文化協會禮堂結為伉儷,由郭沫若、沈鈞儒主持證婚。
  • 大足:宅家解鎖新技能-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婷婷說,宅在家裡,不僅自己堅持鍛鍊,一有時間,她還在抖音上直播,帶著健身房的學員們一起練習。雖然無法和婷婷這樣的專業健身人士相比,許多的健身愛好者依然在家想盡辦法給自己「加課」。小楊30出頭,婚後生活安逸,體重猛增。因為疫情宅在家裡這一個多月,老婆鼓勵他,鍛鍊減肥。桌椅、沙發,甚至花生油,都被他利用了起來。一個多月下來,他還真的減了好幾斤。
  • 社會各界捐款捐物473萬元-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永川日報全媒體訊(記者彭禹喬)疫病無情,人間有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社會各界的心。2月5日,我區舉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捐贈儀式,眾多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紛紛伸援手,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企業家和愛心人士的社會擔當,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 -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失業大軍匯聚在珀斯街頭要找領導談一談(圖片:wikipedia)最終在1933年,西澳舉行了獨立公投活動。結果顯示,不僅首府珀斯有大量的獨立擁護者,整個州也是一樣——在237198名選民中,有68%的人對西澳獨立投贊成票。
  • 重慶巫溪:冬日的紅池壩 - 上遊新聞·匯聚向上的力量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wuxi/wuxixinwen/2021-01-05/3528833.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county/wuxixinwen/2021-01-05/aca180dde956408c3d0a1d3e11798d4c.jpg",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 就在今晚-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那我們明天看到的獵戶座流星雨是從獵戶座跑來的流星嗎?當然不是!獵戶座是由好幾顆星星組成的。我們看到的明亮的星星,其實是距離我們太陽系很遠很遠的恆星(也就是其他地方的太陽)。這些恆星發出的光,在浩瀚的宇宙中傳播上億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到達地球,被我們看到。
  • 保障群眾安全出行-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當天,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高邊坡上,一面60米長、20米高的錨固骨架已搭建完成,施工區域被圍擋起來,工程現場立著多塊安全警示牌,並有專職安全員駐守現場,保障施工現場安全,時刻提醒過往群眾注意安全。據了解,該處邊坡為地質災害隱患點,坡體上的裸露巖石受雨水衝刷,部分巖石已風化並伴有零星脫落,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對過往車輛及行人安全不利,因此對其進行安全高效治理迫在眉睫。
  • 老時光裡的土家童謠-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宋雨霜去年春節,我帶了幾份發表有自己散文的報紙回老家。我把文章念給外婆外公聽,他們滿是皺紋的臉難得舒展一些,微笑著時不時點點頭。聽完朗讀後,二老直誇我「雨雨好得行喲,給你比個大拇指!」我笑著回答,文學的種子還得感謝老家的童謠呢。
  • -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設計場景時,必須始終有一些神秘感,因為神秘感是夢想的跳板,一種填補想像力留下的空白的邀請」,Leila 說。這也許就是匆匆走過櫥窗的數秒,卻總是令我們出神的秘密,而這短暫的間隙,也許就是藝術可以在商品中灌溉的奇蹟。2017 年,巴黎大皇宮舉辦了 Leila 的特展,可見她的藝術貢獻已遠遠超越「商品展示」那麼簡單,她把「視覺陳列」帶入截然不同的境界。
  • 當代社交絕症:暈車-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目前科學家還沒有定論有些研究認為暈車與遺傳突變有關女性有更多潛在的「暈車基因」還有一種「姿勢穩定性理論」認為可能是女性的重心比男性高更難保持姿勢穩定晃啊晃啊地……就暈了緩解暈車的方法吃暈車藥常見的暈車藥有茶苯海明和苯海拉明,屬於非處方藥物,按照說明書服用。5. 試試生薑生薑對於止吐有一定效果,吃 1~2 g 可能有助於預防暈車。
  • 有它,才不辜負夏日的盛情-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大約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了專掌「冰權」的「凌人」這個職位,主要負責製作冷飲。到了南宋時,冷飲有了大進步,詩人楊萬裡就曾在詩裡對「冰酪」讚賞有加:「似賦還鹹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加上地理君的個人感受——小時候吃的冰棍、雪糕數量遠遠超過冰淇淋,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吃的冰淇淋都是硬的,口感不像在義大利和法國吃的那麼軟綿綿,所以感覺這種說法可能更靠譜。(地理君一家之言,大家可以各抒己見喲)
  • 冬至到 數九寒冬防寒保暖-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那麼,「冬至」時節,市民如何養生呢?涪陵區敦仁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科負責人提醒,冬至後,天氣將進入一年中最冷的時段,市民朋友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及時添加衣被,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冬季養生要保證充足睡眠,早睡晚起。戶外鍛鍊,要等待陽光出現才外出活動,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進行戶外運動,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至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