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端午小長假的最後一天!
也是端午節的正日子
這個小長假,
不知大家過的如何?
反正好不好的,
過完今天就要上班了!
在這兒
遼嬸兒祝大家
端午安康!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
仲夏之月,端午時節。
風兒在雨霧氤氳中浸染,
粽子飄搖著熟糯米的軟香,
艾草妝點著門簷下的靜謐。
打開一本泛黃的《楚辭》,
尋不見屈子的蹤跡,
只是滿眼的美人芳草戚戚。
《風土記》記載:「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人乃天地之心、五行之端。因而,「端」為始。
為人處世始於心,初心在,夢就在。
無論何時,永遠不要因為走得太遠,
而忘記當初為什麼出發。
自古關於端午之來歷,眾說紛紜。
古代部落圖騰祭祀,伍子胥投錢塘江,
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水…
無不充斥悲戚之情,沉痛之殤。
然五月仲夏,午日順陽,
滿山翠綠,鶯啼百轉,
正值大好風光。
所有悲傷,都會煙消雲散。
登高望遠,或臨江觀龍舟競渡,
或遍嘗節日美食,時光靜好,
不負歲月綿長。
今天,通常是一吃、二拴、三採。
一吃,需要吃五黃,需要食物中帶有黃字的食物,如蛋黃、黃酒、也可以是黃瓜。是指這個季節青黃不接,吃黃色的食物就可以接上了。
二拴,就是要拴葫蘆、掃把、五毒圖,葫蘆代表福、祿,掃把可以將壞的東西掃除,五毒圖則可以以毒攻毒。
三採就是採艾蒿,也是為了驅除黴運、不好的東西。
其他的風俗還有:
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遊百病,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鞦韆,給小孩塗雄黃,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夏天疾病多,端午送一盤粽子,
可以代表著安康、吉祥、祥瑞。
南北風味各不同。
南方吃鹹粽,多為肉粽、蛋黃粽。
北方吃甜粽,多有豆沙、蜜棗。
甜是對苦的中和,鹹是對淡的深入。
嘗過苦的澀,才能感知甜的甘。
人生百味,
品過鹹的美味濃膩,
才覺淡的寡慾清歡。
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
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
而是菊科的佩蘭或草藥,
有香氣,可煎水沐浴
老人還將五個顏色的繩拴在孩子手腕腳脖,
第一場雨出現彩虹時,
把五彩線扔進流水中,
寓意疾病驅走。
還有掛小辣椒、老虎鞋、孩子頭上寫上王字,
這樣可以讓孩子不鬧,
也是為了驅除災害、瘟疫。
《群嬰鬥草圖》局部,東北人稱「勒狗子」
最後,讓我們欣賞一下
關於端午節的詩詞
端午
[唐]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五月五日
(北宋)梅 堯 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來源:遼瀋晚報(lswbwx)綜合百度百科、互動百科、中國傳統節日、愛奇旅、 國家地理中文網
編輯:鄒沛軒
端午節,你的家鄉有什麼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