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本地老洋房 外灘以西
稍稍對上海近代歷史有所了解的話,延安東(中)(西)路是一段界線之路,東面本來有洋涇浜、長浜路和大西路。河流自然分出了河的南部為法界和河的北部歸英界,法界從東到西主要馬路有寶昌路後來的霞飛路,如今的淮海路(東路+中路),公館馬路(Rue Du Consulat,如今的金陵東路),英界的大馬路叫南京路(如今南京東路)和靜安寺路(Bubbling Well Road,如今的南京西路),還有愛文義路(Avenue Road,如今的北京西路)。
南京西路和淮海中路是齊頭並進的,都是從西藏中路始發。弄懂了上海東西向的三條大路,出城沒什麼懸念;如果在不多的交叉路口做點功課,局部區域裡的歷史風貌就自然展現在你的眼前,如八仙橋、太平橋、錢家塘、曹家弄、衛樂園、徐家匯等等。
每一條南北貫通南京西路和淮海中路的大馬路也好,小馬路也好,編織出每一個街角的精彩線索,街角遇上你。
在上海這兩條重要城市主幹道的交叉路口,我們將遇到什麼呢?首先,感謝發布ins圖片的攝影者,他們在一個特定時間和特定高度捕捉到了南京西路和淮海中路的神採和韻味,我們是ins的搬運工,我們穿梭來回在南京西路和淮海中路,散記,也為行攝做點準備。
下圖,淮海中路、柳林路(龍門路)附近望西,老盧灣的老土地都知道1990年代中期,這一段地產開發力度很大,金鐘廣場、大上海時代廣場、力寶廣場、香港新世界大廈都差不多時間拿地,差不多時間竣工,當時上海新建高檔次的辦公樓集中在此地一線和延安東路一線。如果開車從外灘匝道口上延安高架路的話,一路先是森林峽谷穿行,不多時候又豁然大闊,路南就是從西藏南路到重慶南路那一段淮海中路高樓群,後來還有新天地裡企業天地群樓。
攝影:iceiji 2016年4月6日
把上圖,1918年的霞飛路局部地圖讀懂了,就知道當地為什麼有豪宅價格高、還有豪宅價格上不去。有興趣買老洋房的,可以讀讀我們寫的專題,連結點進去看看:《本月上海市中心新掛牌三棟億元大洋房出售藍妮故居在其中 買進一套優質老洋房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增補版]上海西區年份公寓的歷史倩影 買進一套優質老公寓的「八項注意」》。
下圖,當年法國巡捕房留存著,歷時六年修整,變身為「愛馬仕之家」,全球第五家,2014年開業,開業報導裡有一段寫得很形象和生動,緣分天註定。
在愛馬仕大中華區總裁曹偉明看來,「2014年正值農曆馬年,亦是中法建交50周年....更是一段註定的緣分",愛馬仕挑中的是淮海中路與嵩山路的交匯之處,號碼牌為「淮海中路217號」的這座建築,除了地理位置和歷史內涵之外,很大原因在於它的「H」形雙朝向——這是愛馬仕的標誌之一(《新京報》記者巫倩姿2014年9月19日:上海「愛馬仕之家」開幕)。
攝影:supsupandy 2014年3月16日
攝影:annnnita 2015年1月17日
商品LOGO越大越好?還是越低調越有腔調?這個問題沒什麼好多費口舌爭論,但商家在大城市建立地標戳上「大頭釘」(add an annotaion/pin )的決心是共同的。下圖,淮海中路、黃陂南路行人過街專用相位,不多見。
攝影:ronnie__z 2016年6月20日
攝影:ninjacai 2018年12月19日
因為本文對南京西路和淮海中路需要做對比,自然,我們會來回穿梭,記錄下各地標點滴感想。從黃陂南路到了黃陂北路,這裡有原上海跑馬總會,環形跑馬道決定了黃陂路不是一條直線從南到北,這裡是靜安寺路開始的地方,連結點進去看看:《南京西路老照片集錦(之一)》。
老建築說多,來瞧新建築,標新立異。
攝影:croche_kelleykim 2018年7月16日
西藏中路、南京西路口,看慣了國際飯店、西僑青年會大廈(如今的體育大廈)和金門飯店早年上海「三件套」,現在都矮矮地站在鄰居新樓下。上、下圖,新世界麗笙大酒店的頂部如同星際遠航剛剛歸來的飛碟,旋景餐廳位於45樓,旋轉一圈90分鐘,一頓美餐恰好吃完,打個滿足的飽嗝下樓,步行街消食也好,或杜莎夫人蠟像館與名人合個影。
攝影:oliver_lackner 2020年4月30日
下圖,培文公寓的一個尷尬場景,淮海中路、重慶南路人行天橋和老建築的窗戶大概就幾米之遙,窗內的居民早已麻木,見怪不怪。
攝影:ayakaaakaya 2019年10月13日
攝影:weng.yuchan 2017年1月19日
上、下圖,淮海中路、雁蕩路口,雁蕩路是步行街,最近有一個超級大整棟老宅掛牌,賣價2.3億元,產證面積942平方米,實際使用面積1500平方米。孫儷和羅晉合演的電視連續劇《安家》熱播後,上海老洋房行情看漲。連結點進去看看:《[增補版]應公館因東方衛視電視劇《安家》「向公館」而網紅 第一個向世界報導應公館的歷史學者是誰?》。
攝影:crazieccc 2020年4月3日
這個超級廣角鏡頭比較震撼,淮海中路沒有車輛通行也不多見,培文公寓、楊氏公寓以及路北一側的沿街店鋪都還是歷史老建築,關於培文公寓,連結點進去看看:《培文公寓:南北高架路邊的您過得還好嗎?Le Béarn有可能是賚安與鄔達克暗中較勁作品》。今天找到一些楊氏公寓建築師新資料,也來糾正一下"上海優秀歷史建築"銘牌上小錯誤,建築設計應為新馬海洋行,非Moorhead & Halse,而是Spence, Robinson & Partners。
YOUNG APARTMENTS ARE COMPLETED
楊氏公寓竣工
Modern Flats And Shops the Designed By
Firm Of Spence, Robinson
現代公寓和商店由馬海洋行設計
Time:1933 - 12 - 10
Spence, Robinson & Partners馬海
Spence, H. M., A. R. I. B. A.
Robinson, H. G. F., A. R. I. B. A.
Butt, C. F., A. R. I. B. A.
Time:1929- 1
Address:3 Peking Road (4th floor)
1929年"新馬海洋行"成立,新馬海設計師在上海大展身手,1933年,新馬海洋行很忙。字林西報檢索系統裡圖片不多,倒是給了新馬海洋行三張圖片,如下是上海煤氣公司新場所建築,泥城橋邊,煤氣包目前已拆除。
GAS CO. EXTENDS ITS PREMISES
煤氣公司擴展其營業場地
Spence Robinson Are Architects For New Works
馬海洋行斯賓塞·羅賓遜擔當新場所建築師
Time:1932 - 12 - 11
Shanghai Race Club Built In Record Time
上海跑馬廳以創紀錄的速度建成
Room For Several Forms Of Sport Is Found
In New Clubhouse Designed
By Messrs. Spence, Robinson And Partners
新馬海洋行設計的空間變化多樣
Time:1933 - 12 - 10
看當年設計師手繪,功力可以。
下圖,我們轉回到淮海中路、思南路口,那裡的孫中山上海行館隨著當年商鋪開發躲進了後排,此超級大宅也在積極招商,目前淮海中路已有了愛馬仕之家對應霞飛路巡捕房,江詩丹頓之家扎在淮海中路796號十年,這裡會與哪一個之家一拍即合呢?
攝影:7up.upp 2019年5月27日
孫中山上海行館東面有個天天排隊的光明邨大酒店,從路的南面遠遠在夜晚燈光下觀賞,建築的上部結構造型還是有點意思和想法的,插在歷史店鋪裡也沒什麼太大的隔裂感。平價的、本地人喜歡的口味以及現場製作等優勢,這些對上海吃貨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醬鴨、燻魚、油爆蝦,都是心頭愛。在南京西路,大概只有石門一路王家沙和靜安寺久光百貨地下室的巃記可與之較量。
攝影:yutouxie 2018年3月24日
思南路口的一家街角店的歷史演變,現在是穩穩的網紅店, LINE FRIENDS CAFÉ & STORE ,首家以布朗熊的妹妹丘可(CHOCO)為主題的精品店。流行文化真的是一種「病」,人們情不自禁地走進了一個集體的夢幻之中.....,淮海中路商業管理者可能真沒有想到這一段是日本風格街區,附近有MUJI和niko and... 再西行,還有UNIQLO,都強調自我,獨一無二。
niko=Nobody I know own style
攝影:eden_trespassing 2016年8月28日
攝影:tsuyaya 2013年10月4日
下圖,南京西路上瑪莎百貨(Marks & Spencer)關門前幾天的廣告牌,2017年3月30日,瑪莎百貨中國上海南京西路店、淮海中路店、環球港店正式關店。
Marks&Spencers將於4月1日全線閉店,然後整體退出中國市場。可惜!細想這些年在瑪莎買過的東西最多是食品,吃起來安全放心啊,還有我自己穿的兒童運動褲和送侄子的童裝。。。要閉店了,多少有些不捨(攝影者laomiao1011留言)。
攝影:laomiao1011 2017年3月24日
下圖,淮海中路、瑞金二路口,那棟尚存的樓房牆面成立廣告牌,很招眼,對面的過街天橋,路頭廣告也搶眼。
•
攝影:nomadic_confucius 2019年10月16日
坐在MUJI無印良品的窗戶邊的攝影者,對著鄔達克的作品「愛司公寓」可以細細品,連結點進去看看:《瑞金一路淮海中路十字路口Estrella 販賣文化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底商一直在換品牌,I DO 我願意,李厚霖創建,他曾是李湘前夫。
攝影:dchouson 2016年12月9日
下圖,在延安中路、石門一路人行天橋上望北,一路高樓群裡的浦西四季酒店還有二十多天就關門歇業了。2002年,浦西四季酒店開業的時候,隔壁的興業查氏家族還在談大中裡的動遷方案呢,快二十多年了,興業太古匯終於成為完整商業街坊,「大中裡」轉身,僅僅在鏞舍的外文名裡留下點印記。連結點進去看看:《青海路本是一條斷頭路現在也是南北不通車 太古匯東「蛋疙路」散個「包場」的步》+《在太古匯裡找不到天樂坊那塊牌坊 但豪門恩怨曠世官司近在眼前》。
攝影:jk.zuo 2019年3月10日
攝影:rayxuwenhua 2020年2月2日
攝影:wong.ouyang2019年12月24日
攝影:maureen.yy 2019年10月20日
攝影:keeeeellywu 2020年4月3日
攝影:supernovaxtj 2019年4月20日
攝影:yoyomia 2018年2月9日
如同有攝影者MUJI無印良品的樓上窗口看斜對面鄔達克「愛司公寓」,坐在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樓上正好平視甘洺「德義大樓」,南京西路的房三代充分相信自家御用建築師,要知道甘洺設計德義大樓的時候才20歲出頭,剛從英國讀完建築學科回上海跟父親學生意。連結點進去看看:《90年前靜安寺路(南京西路)兩位富三代地產開發商帥哥亮個相》+《南京西路老照片集錦之三:葉貽銓、程貽澤和鮑立克的資料都在老報紙堆裡》。
從南京西路始發,茂名北路到茂名南路,陝西北路到陝西南路,很好認的路,且可以作為一個閉環,你可以在東西向的任何一條路轉回始發點,我們建議可以做8字行攝(加強版就是麻花式,多個8字組合),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南京西路和淮海中路的后街,如南昌路、如進賢路、如長樂路、以及昇平街、豐盛裡、靜安別墅等等。最近有訂閱讀者點寫南昌路,我們正在尋找另類素材。
下圖,南昌路上悠然騎自行車老人,他們的肚子裡應該有不少當地八卦,最近我們在認真閱讀金宇澄那本著名的《繁花》,也想從金老師小說裡獲得靈感,他家曾住在陝西南路63弄,靠近淮海中路百盛。連結點進去看看:《躲在淮海中路繁華背後的小弄堂 陝西南路63弄繁花落盡》。
攝影:fe1vii 2019年10月7日
攝影:whistlles 2019年1月1日
上圖,從巴黎春天看霞飛坊,下圖,從環貿的高處看得更全景,半邊城。連結點進去看看:《消失的大中裡整容的建業裡 霞飛坊金身未破深藏不露是關鍵 更主要原因沒料想到》。
攝影;shanghai_steph 2017年6月18日
下圖,當年沙遜大手筆,我們的解讀,峻岭公寓(如今錦江飯店中樓)可以被看作沙遜三大代表作之一。
如果華懋飯店隱含沙遜的V,如果河濱大樓如同沙遜的S,那麼這裡一組是不是可以被看作為沙遜的E=Ellice呢?沙遜爵士=Sir Ellice Victor Sassoon。
連結點進去看看:《峻岭公寓(The Grosvenor House,錦江飯店中樓)那十八層的高樓裡那些年那些老外租客》+《峻岭公寓續篇:寶山嚴博士輕鬆串起北京、上海和南洋三巨賈家族姻親》。
攝影:hitoshi_23j 2018年1月26日
各種角度看淮海中路、茂名南路口。
攝影:misaki_love11 2017年10月20日
攝影_doudou_x 2017年7月26日
攝影:aim2run 2011年11月5日
攝影:chen_lyman 2020年3月21日
攝影:chxy987 2016年6月7日
下圖,對於南京西路、茂名北路口的豐盛裡,歷史學者會覺得是個贗品,客觀而言,未掛牌的新式裡弄房落架重修意義不大,商業空間的要求本也與當年住宅規劃設計有很大的區別,這樣看豐盛裡的話,花最少的人力和錢財獲得街區的新貌,可行。但目前對淮海中路、馬當路口的尚賢坊做如此操作的話,就有點說不過去,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哦。
攝影:tokohase1229 2019年10月21日 豐盛裡
下圖,吳江路西段,那裡的張園將修舊如舊。連結點進去看看:《南京西路老照片集錦之二》,我們找到一些張園之前的格羅姆花園資料,請笑納。
攝影:__let___ 2017年11月1日
在收集照片過程中,無意發現了淮海中路也有「懸日現象」,「懸日現象」曾被認為是美國紐約曼哈頓的奇特自然景色。
曼哈頓懸日(Manhattan henge)這個詞語是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天體物理學家尼爾·迪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在2002年首次使用到的。是指在每年在美國紐約曼哈頓出現的自然現象。
由於曼哈頓街道大多呈棋盤式布局,在每年的5月28日和7月12日(或13日),日落時陽光將灑滿曼哈頓的所有的東西向街道,呈現一幅壯觀的景象,時間長達15分鐘。而在每年的12月5日和1月8日,這樣的景觀將伴隨著日出而出現(百度百科)。
攝影:ericskuse 2017年1月22日
攝影:reneeppppp 2017年1月14日
攝影:andriantojayapurna 2016年1月20日
來看看紐約城裡那些大驚小怪的攝影者,下圖被點讚50萬次,轉發者粉絲有3.4億(原攝影為 merlinuward),TA叫instagram,2013年7月14日。
下圖,從巴黎春天看對面的環貿中心,這一帶,我們很熟悉,連結點進去看看:《重寫一遍:淮海中路陝西南路口萬興(Van Shing)食品號 現磨咖啡豆溢出的濃香記憶一輩子》。
PRADA的外牆造型有人喜歡,好看,有人不喜歡,難看。其實這個外牆面的設計靈感來自委內瑞拉光影藝術家、動態藝術的先驅Carlos Cruz-Diez,TA叫莫列波紋狀(Moiré pattern),將Cruz-Diez的設計轉化為實物的是義大利建築大師Roberto Baciocchi,他以鋁、鐵和仿金材質打造了炫目外立面。
其實在上海街頭,隨便走走總會發現不少世界級藝術家的大手筆。
攝影:x_itsalice_x 2019年12月19日
我們一直覺得,在陝西北路、南京西路街角,在陝西南路、淮海中路街角,這兩個上海地標街角一直爭奇鬥妍,宋人吳曾寫《能改齋漫錄·方物·芍藥譜》:「名品相壓,爭妍鬥奇,故者未厭,而新者已盛。」用在商業競爭上又何嘗不是這般呢?
最近,我們搜索到一個很有獨立思考精神的公號《時尚焦點訪談》,寫作者「時尚警姐」是一個時尚思想家,對各類品牌運作和設計思路都能深入淺出地做獨家評論,不隨波逐流。連結點進去看看:《零售末日終曲?破產律師或成今年最大贏家》+《維密,天使落地時,頭朝下》+《Alexander Wang,美式休閒中式生意》+《新興潮牌,經濟退潮下還潮嗎?》。
下圖,這樣空蕩蕩的南京西路不多見,我們覺得那些店鋪背後的裡弄都值得進去兜一圈,烏鴉公館、靜安別墅、安樂坊、花園公寓,還有榮宅和華業大樓、滄州別墅。
攝影:getlostinwhere 2020年3月29日
攝影:arya_diary 2020年3月20日
攝影:janajedlicka 2018年1月25日
2018年1月的那一場大雪,太紛飛,恒隆廣場沿街大牌店被拍出了居住區豪宅新意思,路易威登之家,中國首座 Louis Vuitton Maison,2012年7月21日正式揭幕,設計大師Peter Marino作品,致敬環球旅行者。之前裝修期間包裹在外的那個大皮箱也震撼。
這幅廣告高20米,厚4米,位於上海一家奢侈品商城外圍,去年為遮擋商城翻新工程而修建。但這幅巨型廣告未能遵守上海戶外廣告限高9米的規定。路易威登公司對《上海日報》說,公司已獲得所有相關許可,但當局如有要求,公司將對該廣告牌進行調整(2011年5月20日鳳凰網:《上海LV巨幅廣告或將被拆除》)。
我們比較喜歡去一些有想法的地方,LV之家的瑪瑙樓梯如盤旋的龍,這是設計師尊重中國文化和龍圖騰而為。恒隆廣場西隔壁是上海商城,今年他們在慶祝自己的30歲生日。
下圖,設計上海商城的美國波特曼建築事務所留在ins官網上的一幅珍貴照片,上海商城剛落成時,背景還不雜亂。
Before anything was built around it. You couldn’t get this shot today.波特曼建築事務所寫道,時代車輪滾滾向前,唯有影像圖片可以在紀念日拿出來被回憶和感慨。
照片提供:michael_w_portman
攝影:tchinchine 2019年2月11日
上海商城斜對面,一個更大的城中城,嘉裡中心。
1994年說這句話的時候,「香格裡拉之父」、嘉裡集團董事長郭鶴年先生71歲,目光炯炯,洞察力驚人。啟發他的的人是鄧小平,1990年9月郭先生見到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公,鄧公對他說:「三十年後,中國將會成為亞洲最重要、最強大的國家,而亞洲將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地區。」(摘自《郭鶴年回憶錄 Robert Kuok, A Memoir》)。
攝影:emilycmorley 2018年9月25日
白天和夜晚,上海是越夜越美麗。
攝影:mooooorraine_ 2016年4月17日
在上海商城的瀑布邊的釣魚翁,一種態度,獨釣寒江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攝影:oscology 2017年8月21日
攝影:dollyshao 2017年7月26日
下圖,從上海商城看北面的南陽大樓,2002年8月第一天,香港影星陳寶蓮從高樓跳下,年僅29歲。
上海警方今天向媒體證實,香港影星陳寶蓮昨天在上海(跳)(樓)(自)(殺)(身)(亡)。昨天,陳寶蓮(自)(殺)的消息傳出後,立即引起了港臺媒體的注意。記者今天晚間在南陽小區附近看到,臺灣媒體在陳寶蓮曾居住過的大樓對面架起了攝像機,並租用上海的轉播車開到現場,讓記者通過衛星進行現場直播。在小區門口,閃光燈此起彼伏,熱鬧非常。直到這時,在南陽小區居住的居民才知道有一位在港臺小有名氣的豔星與他們曾經為鄰(作者:王震,東方網,2002年8月2日)。
攝影:omidscheybani 2017年5月11日
我們比較喜歡如下的街頭藝術裝置,表達出來的意思直白,往西去,還可以看到達利的雕塑作品,理解大師的意思就有點費勁,「時間的貴族氣息」。友誼會堂門口有「飛躍的馬」,那是Fernandez Arman作品,高六米,我們覺得可以被放置在更合適的地點,他的一組樂器作品安置在靜安雕塑公園,就比較合適,觀賞起來比較舒服,不累。
攝影:cristoferlife_ 2017年4月17日
從恒隆廣場某個窗口,躲在原錦滄文華大酒店後景裡,有興業太古匯辦公樓和明天廣場,錦滄文華已全身而退,大樓一直包裹著有些年頭了,也不知道未來的某一天,脫下防護網的新大樓會驚豔到大家嗎?
攝影:cucciolonicious 2015年8月16日
從恒隆廣場辦公樓的高處越過了文新大廈和延安高架路,可以看到環貿中心,規模不小於嘉裡中心,當年地皮上最早有雷文開發的興業裡、有錢家塘、有充斥著假貨的襄陽路禮品服飾市場,那是華亭路服裝市場的延續。
攝影:yehgin 2019年5月20日
我們此時來到了淮海中路、東湖路口,太熟悉,前幾天剛寫過《【增補版】從此淮海中路、東湖路口再無空地》(連結點進去看看),遠景中的高樓是李嘉誠的世紀商貿中心。
攝影:josephlam 2017年11月3日
攝影:josephlam 2017年11月3日
攝影:chyeyee 2016年8月6日
攝影:zy_sammi 2018年8月31日
城市綠道,南京西路的上海商城門口PK淮海中路的大公館門口,各有千秋,我們更喜歡上海商城那一段。
攝影:feerenlee 2019年6月15日
攝影:chrisseyf90 2017年12月18日
下圖,淮海中路、華亭路,快一百年的沿街老洋房沒有了獨立花園,老洋房本來有七棟,1994年上海修建第一條地鐵時拆除了兩棟。為這麼一個小街角設立三個地鐵進出口站,很多人沒想到,那是為當年的華亭路服裝市場疏導人流的,2000年後,這裡歸於平靜,三個進出站口顯得多餘。連結點進去看看:《歷經數年終於集齊華亭路口淮海中路沿街七棟大尖頂洋房全家福照片》。
攝影:yumiyumyumtravel 2017年1月24日
攝影:stefostefo82 2019年10月6日
上、下圖,淮海中路、常熟路口的淮海大樓,連結點進去看看:《淮海大樓近三十三年簡史》,有時候路過淮海大樓,不經意間,我們會想起那個戴著大眼鏡架、坐淮海大樓門口賣報的老於頭。《淮海大樓背後已沒有網球場 當年的後臺服務人員用房的歷史尷尬但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年終特稿:說不盡的淮海中路從培文公寓到愛司公寓再到淮海大樓 20張舊照片張張經典》(連結點進去看看)。
攝影:linghwang1014 2019年7月14日
和茂名路和陝西路不同,南北向的這一段路被命名為好幾個路名,下圖,常德路、南京西路口,常德路到了延安中路結束;然後開始了富民路,富民路到長樂路止,然後開始了東湖路,過淮海中路朝南,開始了汾陽路,然後太原路到底是肇家浜路,出了原先的法界。
攝影:lillianliu0626 2018年1月25日
和淮海中路、黃陂南路一個格式,這裡風水講究較多,可以在此多盤桓,程家八角樓不從高處看,看不出建築奧秘。連結點進去看看:《靜安寺南京西路常德路還剩下一個神秘八角樓1550號和附屬足球場改出來的1522弄》。
攝影:lynchthekathy 2020年1月11日
靜安寺,連結點進去看看:《靜安寺廟弄(Tample Lane)和趙家橋探訪記 鄉土文化需要在城市更新中留下深刻印記》。
攝影:tak_vill 2019年11月19日
攝影:momozhai5 2019年11月7日
攝影:hongmengqi 2019年9月2日
攝影:chinadigitalsafari 2019年11月15日 從會德豐廣場
攝影:paopao32tian 2019年4月1日
從靜安寺出發的南北向道路,也由多個路名組合而成,華山路到了常熟路口分叉,一條大路直接去到徐家匯,以後會專門說說。連結點進去看看:《過了延安中路順著華山路走一小段 消失的沒消失的都還有自己頑強的故事在》;像「丫」字那樣,華山路到常熟路,然後常熟路到淮海大樓處結束;淮海中路朝南,開始了寶慶路,再接上了本地有名的大道,衡山路,異途同歸,徐家匯。連結點進去看看:《從空中俯瞰80多年前的衡山路大宅已老洋房 鄉村巨變成了上只角》。
下圖,淮海中路、復興中(西)路口,啟華大廈。
攝影:everydayshanghai 2020年3月11日
下圖,淮海中路、烏魯木齊中(南)路口,封閉的門會是一個時代象徵嗎?
攝影:realjoey0920 2017年2月4日
淮海中路一路西,豐田汽車前身豐田紡織在上海的花園洋房改建為「上海新邨」,記得很早有地產經紀人帶看,他告訴我們在上海新屯門口等,記得比較清楚,我們沒去指出後生的口誤,不響。
攝影:yanyanyue 2018年12月6日
攝影:satokonoto 2018年12月21日
淮海中路1517號門口,攝影者等到了上海懸日。下圖,淮海中路、吳興路口,新公房的背後還存著老洋房,只是看全有點難度。再西行,過宛平路,我們曾在1925年的行號錄上尋找網紅老洋房「淮海中路1823號」,連結點進去看看:《淮海中路1823號:因孫儷而網紅 此宅是鄔達克風格還是賚安風格?》,文章發表後,研究賚安的專家吳飛鵬老師微信留言,那是賚安設計。
攝影:lightson.joe 2017年1月21日
終於,我們一路到達了南京西路底,那裡有一隊人日夜排隊,等待戈多。
攝影:ray__ing__day 2014年11月29日
有攝影者拍攝到淮海中路最後的一塊指路牌,華山路口,那裡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連結點進去看看:《2019年年末特別策劃:從淮海別墅串門到興國路湖南路行攝弄堂遊 我們和上海老房子俱樂部老師們一起HIGH》。
淮海中路一個重要街口武康路漏了嗎?別急,單篇會奉上。
攝影:ljnnn_79 2019年9月6日
原標題:《穿梭(ins)南京西路和淮海中路散記》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