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蘭屯是呼倫貝爾市下轄縣級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呼倫貝爾市南端的大興安嶺東麓,東鄰阿榮旗,南接黑龍江省的齊齊哈爾市甘南、龍江二縣和興安盟的扎賚特旗,西連興安盟的阿爾山市和呼倫貝爾市的鄂溫克族自治旗,北攜牙克石市。是呼倫貝爾副中心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市總面積1.69萬平方公裡。
扎蘭屯市境內水資源豐富。降水為地表水的主要來源,降水比較充沛集中,年降水量460-580毫米。現有渠道工程12處,較大渠道3處,小型水庫2座,塘壩5處,300多座渠系建築物。河川徑流量季節變化很大,過境水的利用量較小,水資源比較豐富,地下水基流量4.43億立方米,水質保持良好。
扎蘭屯市總面積1.69萬平方公裡,背倚大興安嶺,面眺松嫩平原,地貌大體呈現「七林二草一分田」之格局,森林覆被率達67.78%,是全國東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全市土壤類型為黑土和草甸土,土壤pH值在4.3-7.9之間,有機質含量平均6.11%,屬大興安嶺西草原區向嶺東松遼平原農業區過渡帶,低山、高丘、河谷相間分布,土質肥沃,耕性良好。
扎蘭屯市屬中溫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全年日照時數2619小時,≥10℃的有效積溫平均達2515℃,年降雨量450-550米米,年無霜期110-130天。對優質黑木耳栽培極為有利,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培育出了優質的黑木耳。
扎蘭屯黑木耳的發展及榮譽: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扎蘭屯黑木耳走出山林,扎蘭屯市人工培植食用菌首先從黑木耳著手,已有近百年歷史。
20世紀60-70年代,扎蘭屯市黑木耳為試驗和典型示範階段。
1980年開始,扎蘭屯市黑木耳是該地主要出口農產品。扎蘭屯市為大興安嶺地區黑木耳主要產地,每年產量達70萬公斤以上,黑木耳培植戶達8385戶。
2007年扎蘭屯黑木耳總生產面積260萬公頃,全市黑木耳培植戶達15675戶,年產量700多噸。
2009年9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扎蘭屯黑木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
扎蘭屯黑木耳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10個鄉、鎮(辦事處)及所屬71個行政村。
2019年12月17日,「扎蘭屯黑木耳」入選2019年第四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2020年7月20日扎蘭屯黑木耳入選中歐地理標誌首批保護清單。
扎蘭屯黑木耳的特點:
1,扎蘭屯黑木耳生產選擇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日照時間長、空氣流通,水源方便,水質優良,自然整枝良好,林下雜灌木稀少,通風、透光、保溼性能良好的林區地。
2,扎蘭屯黑木耳外觀呈黑褐色,背面淺灰色,有光亮感,自然捲曲狀,大小均勻一致,朵朵如雲。
3,扎蘭屯黑木耳乾貨,肉厚色正,泡開有彈性,富光澤;食用時口感細嫩,風味特殊,泡發率大於13。
4,扎蘭屯黑木耳營養豐富,含人體需要的糖、蛋白質、脂肪,此外還含有豐富的磷、胡籮卜素、人體必需微量元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