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日本電話詐騙手段升級,專騙在日華人?這種電話不要接!

2020-12-12 日本招聘網

近年來,電信詐騙案件在我們的生活中已屢見不鮮,由於其低成本、高回報、手法簡單等特點,很容易被各種不法分子效仿、傳播,甚至延伸到了海外地區。

今年由於疫情在日本蔓延,利用在日華人的不安心理進行電話詐騙的案件越來越多,詐騙理由更是五花八門:涉嫌倒賣口罩、海外包裹被扣、違反籤證或在留條例將被遣返……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盜取你的個人信息,騙取錢財!

據日媒報導,日本警視廳於今年8月逮捕了一位20歲的我國臺灣籍男子。

據悉,該男子偽裝成我國大使館的職員,對大阪市一名30多歲的華人女性進行詐騙,以「有人偽造你的護照在國內涉及金融犯罪」、「可能會被強制遣返」為由,總共騙取女子765萬日元現金!

這種冒充我國駐日大使館打來的詐騙電話,是近年來在日華人遇到的最猖狂的詐騙手法,日本警視廳2019年逮捕了多起類似的詐騙團夥。

19年5月,日本抓捕的一個團夥足足有10人,均來自我國臺灣,他們還擁有一本記載了約15萬名華人詳細信息的名冊,包括地名、人名、電話號碼等等。

詐騙團夥在據點內被日本警方逮捕

據犯罪分子交代,電話詐騙想要獲取人們信息的途徑多種多樣,比如用「免費送口罩」、「抽奧運會門票」等誘導你點擊的釣魚簡訊、郵件連結,還有我們使用的各種SNS社交平臺都有可能暴露自己的信息,公共場所的WiFi也並不安全。

對於電信詐騙,日本各地警署和我國使領館曾多次發布警告提醒民眾警惕,然而還是有不少人中招。

福岡縣警署此前報告稱,當地一名華人留學生接到自稱是「出入境管理局」的電話,稱該留學生與國內一起詐騙案有關,必須回國接受調查,「如果不能回來,就要繳納保證金。」

這名留學生也沒有見過這種「大場面」,被嚇到立馬給對方的日本銀行轉帳共計43萬日元,還讓家裡人也給對方的國內帳戶轉帳了6萬人民幣……

滋賀縣警大津署近日也稱,9月2日,大津市一名42歲華人女性接到自稱大使館的電話,說她上了國內「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的黑名單,將被遣返回國逮捕,而且還有確鑿的網頁連結。

該女性立馬慌了神,之後又接到另一人電話稱「只要付錢就能幫你擺平」,於是當天下午就去銀行匯款50萬日元,後來才發現這個網站是假的,選擇報警。

因為隨手接了幾個電話就損失了這麼多錢,電信詐騙就是這麼簡單、粗暴,來錢快到令人髮指,偏偏相信的人還不少,實在是令人費解。

對於這種自稱「大使館」、「國內公安機關」的詐騙電話,我國駐日大使館早前就已在官網發布領事提醒,表示大使館會嚴格保護公民隱私和個人信息,不會通過電話、簡訊等任何形式通知你涉案或取包裹、郵件,以此要求你提供信息、轉帳、匯款等。

大使館還為在日華人科普了,詐騙電話多是由撥號軟體自動撥打,來電號碼常顯示為「非通知設定」,接到此類電話時應提高警惕。

而且,詐騙分子有時會使用號碼模擬軟體,讓你看到的來電顯示為使領館或公安部門電話,如果回撥就會接通詐騙分子的號碼,從而一步步被騙。

秋田縣警察本部也針對近期頻繁的在日華人電話詐騙發布了中文公告,表示詐騙團體的手法就是「令民眾以為自己捲入事件中,擔心惹上麻煩,從而騙取金錢」,如果接到類似電話,千萬不要告訴對方自己的信息和匯款,保護好個人隱私和財產安全。

日本招聘網也在這裡提醒在日華人、留學生夥伴們,詐騙分子慣用的手法就是冒充大使館、海關、入管局等官方機構行騙,無論他用何種手段恐嚇你,你都不要驚慌,及時用正規途徑聯繫官方部門,或直接報警尋求幫助。

我們漂洋過海來到日本學習、工作,生活都不容易,希望大家平時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隱私,不要輕信他人,進行轉帳、匯款等操作!

你在日本遇到過電話詐騙嗎?你是如何應對的呢?留言評論與我們聊聊吧!

相關焦點

  • 日本入國管理局提醒在日華人:警惕詐騙電話
    日本入國管理局提醒在日華人:警惕詐騙電話
  • 其實這4種電話號碼,很可能是詐騙電話,碰到了千萬不要接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消息,那就某某被電信詐騙了多少錢,每當大家聽到這類消息都是不屑一顧的。其實不法分子的手段很高明,就是利用我們這種心理來達到目的。所以為了防範於未然,大家直不予理睬就好了,比如這4種電話,就很有可能是詐騙電話,碰到了最好不要接。一、95開頭超過5位數其實95開頭並不都是詐騙電話,很多銀行的電話都是95開頭的。但都不超過5位數,如果你接到95開頭且超過5位數的電話號碼,那大概率就是詐騙電話了。
  • 詐騙招數升級 荷蘭警方提醒在荷華人當心電話詐騙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7月23日電據荷蘭華僑新天地網報導,近日,荷蘭一位華人遭遇電話詐騙,基本所有重要的隱私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證、中荷兩國的家庭住址等被騙子獲取。荷蘭警方表示,針對華人的電話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如今更是招數升級,希望華人提高警惕。以往案件顯示,此類騙局直指華人最關心的話題——移民、居留、個人安全,這次仍不意外。這位華人表示,對方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還能準確地說出自己的姓名,這就讓他有點將信將疑;隨後,騙子恐嚇他不配合自己會上「黑名單」,影響回國,讓他十分恐懼。
  • 日本冒充「大使館」專騙華人的騙子終於被抓!要警惕這些電話!
    很多在日華人的工作和生活也受到很大影響,正因為這樣,竟有一些不法分子動起了歪腦筋,偽裝成我國大使館人員實施各種手段專門面向在日華人同胞來詐騙錢財。不知道,你最近有沒有接到自稱來自大使館的電話呢?
  • 電話詐騙蔓延海外 360手機衛士提醒留學生警惕陌生電話
    據加拿大警方報導,近日加拿大發生4起中國留學生失蹤案,年齡皆在16至20歲之間,失聯原因並非傳統的綁架,竟是有針對性的電話詐騙。儘管目前失聯學生已全部找回,但是這種新型詐騙仍在海外肆虐,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提醒廣大留學生及其家長要警惕此類騙局,不輕信陌生電話中的說辭。
  • 美國詐騙電話新升級 不要錢財只要華人個人信息
    電話詐騙近年來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一般民眾在不斷被告知最新詐騙手段的同時,電話詐騙的套路也在不斷地更新著。一位在洛杉磯的新媒體工作者小楊今天下午接到一個來自麻薩諸塞州的陌生電話。掛完電話後,我上網搜了下這個電話號碼,發現很多人都在今天接到了這個電話,而且說的都是社安號有問題出現詐騙可能會被逮捕之類的,但接到這個電話在網上發帖的人都認為這是個詐騙電話。我掛了電話試著打回去,發現號碼是打不通的。」小楊與詐騙分子的通話記錄。
  • 接到這種電話的要小心了,這是詐騙電話,不要慌
    今天接到一個顯示本地號碼的詐騙電話,分享給大家,沒接到過的,小心警惕別被騙了,電信詐騙害人不淺,一旦相信你就上當了,我接到過三次類型差不多的,幾年前第一次接到的時候差點就信了,當時都說到叫我拿著銀行卡到賓館開個房間按他操作了,腦子不好使的我,到這一步才發覺上當。
  • 在日本的中國人一定要警惕這類詐騙電話!
    在日本的中國人接到冒充中方有關部門職員的電話,被騙取錢財的案件在大阪府內接連出現,受害總額約達35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22萬元)。有的案件是一開始播放中文自動語音,僅誘導能聽懂的中國人;有的則似乎是根據名單瞄準了特定個人。大阪府警方認為這是中國人團夥的新的特殊詐騙手段,已呼籲大家警惕。
  • 日媒:在日本華人當心了 大量網絡虛擬電話湧入日本背後是匯款詐騙...
    中國小康網9月29日訊 老馬 從實際不存在的國際電話號碼向日本國內手機打電話的情況本月以來激增。通話中使用中文,據分析是瞄準在日中國人的「匯款詐騙」,但這類電話打給日本人的情況也不在少數。甚至出現了被騙約4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6萬元)的情況,專家呼籲不要接可疑電話。
  • 紐西蘭再現針對華人「綁架」電話詐騙
    來源: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9月15日電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14日早上,記者從大奧克蘭警察民族事務主管Jessica處了解到,目前,一個專門針對華人群體的詐騙集團又開始在紐西蘭活動,已經有受害者在不知情下參與與偽造綁架騙錢。
  • 美國華人一天接6個詐騙電話 稱內容假得離譜
    中新網4月27日電據美國僑報網報導,詐騙電話近期一直困擾著美國華人社區,住在洛杉磯東區華人聚居地的不少居民一天能收到2至6個詐騙電話。從「大使館」再到「警察總署」,華人居民們覺得這些詐騙電話實在假得離譜。
  • 來日本突然接到這樣的陌生電話,千萬不要接!中國大使館再三提醒...
    意識到事情嚴重性的青年君立刻想起了之前就寫過的電話詐騙,立即對此事展開跟進。先是找到了一位讀者做了電話採訪,以下是電話錄音及文字版:青年君:最近有不少在日華人接到了電話詐騙,聽說你也遇到了,能跟我們說一下整件事的過程嗎?
  • 網警提醒:警惕假冒淘寶投訴電話的詐騙行為!
    網警提醒:警惕假冒淘寶投訴電話的詐騙行為!有網購經驗的朋友都知道,網上購物一旦出現交易糾紛,購買方經常會選擇撥打網站投訴電話,卻沒料到這種投訴行為也被一些不法分子找到了實施詐騙的可乘之機。犯罪分子常用的幾種詐騙手段:1、犯罪嫌疑人利用網購者在網購中遇到問題大多尋求客服電話幫助的習慣,在網際網路上發布虛假的購物網站投訴電話。一旦接到有關貨款方面的投訴電話,便伺機實施詐騙。
  • 機票改籤騙局頻現 400電話再成詐騙手段
    撥打簡訊提示的「400客服電話」改籤,不料被騙數千元。航空公司回應,全國不少消費者遭遇虛假400客服電話詐騙,相關部門正在調查。《天天315》本期聚焦:騙子設下連環騙局,400電話再成詐騙手段。  央廣網北京11月11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前一段時間,我們《天天315》節目接連報導了消費領域裡出現的詐騙案例,包括購房補貼騙局、二維碼盜刷銀行卡騙局等等。儘管目前利用簡訊、網際網路詐騙的案例逐漸增多,已經讓許多消費者提高警惕了。但是,騙子的騙術仍舊在不斷升級而且更加隱蔽和不容易辨識,同時這樣騙術波及的範圍也在逐漸增大。
  • 接電話回簡訊被吸費屬謠言 接聽00開頭電話需警惕
    「吸費電話和吸費簡訊傳聞已出現數次,事實上僅憑接電話和回復簡訊是不會造成被吸費的。」騰訊手機管家陸兆華表示,「這背後實際上是詐騙分子編出的一個謊言,目的是出售群撥器軟體、工具等,這些設備的定價高達10萬元左右。」
  • 華媒:安哥拉現新型詐騙方式 華人需提高警惕
    中新網5月28日電 據《安哥拉華人報》微信公眾號報導,隨著網絡新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應用,海外華人華僑越來越多使用社交軟體或網銀app處理匯款、轉帳等財務事宜,不法分子開始盯上這一新途徑,採用更隱蔽的新技術手段,竊取銀行或電信運營商系統主機權限和指令,實施新型詐騙活動。
  • 警惕!美國加州華人學生遭遇電話詐騙,被騙超20萬美元
    在與受害者通話後,會將電話轉給一位假冒的政府官員,告知接電話的學生涉嫌一起金融犯罪案件,必須交付一筆錢才能繼續留在美國。 美國國稅局等聯邦機關也從不要求任何人因為涉及某個刑事案去匯款,也不會要任何人購買預付借記卡並在電話中讀出卡號。 如果接到類似電話,應該立即報警處理。 除了上述新聞中的這類詐騙手法,留學圈還有幾種其他類型的常見詐騙手段。
  • 中國留學生在日本遭遇電信詐騙
    說到電信詐騙,很多年輕人認為這是專騙中老年人的,自己很有自信不會上當。但是一個人在異國他鄉求學,難免會有鬆懈的時候,這就給了騙子可乘之機。今天就結合一則日本警方披露的電信詐騙案件,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 辦公電話成了「詐騙」電話 號碼被錯誤標記怎麼辦?
    手機上經常出現的手機號碼標記服務,能夠提示對方來電是詐騙電話、騷擾電話還是推銷電話,確實給大家帶來了便捷,但有時也會遭遇「烏龍」。最近,陳先生單位座機號被無緣無故標記為「詐騙」電話,眾多客戶從此不再接聽,這大大影響了他的公司業務。辦公電話被標記「詐騙」,客戶都不接電話了「要不是客戶好心告訴我,我還不知道呢。
  • 上海公安:警惕00196、0196、0193電話詐騙
    警惕「00196」、「0196」、「0193」電話詐騙  冒稱國家工作人員1個多月詐騙1324萬元  □記者 倪 冬 通訊員 張佳瑩  晨報訊 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撥打市民家中固話,謊稱對方「銀行帳號被盜用」,再以公安民警名義對上述情況予以確認,最終誘導市民將存款轉至指定帳號進行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