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掘金
◎作者 | 菌爺
◎來源 | 米筐投資(mikuangtouzi)已獲授權
當前的世界正在走向全面的撕裂。
無論你主觀上是否接受,這都是一場無法迴避的大趨勢。
表面上看是富人與窮人的撕裂,金融與實體的撕裂,以及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作亂的撕裂等等,但其本質上卻是,我們正在經歷一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政治格局撕裂」。
是一場大的政治地殼運動,而絕非地表經濟樹木花草歪了倒了那麼簡單。
而對於每一個身處其中的個人來講,一系列重大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1槓桿不滅
令普通人難以理解的是,多年轟轟烈烈的「去槓桿行動」之後,為什麼總槓桿率卻依然紋絲未動?
你菌爺最近認真研究了一下:這跟去掉豬都是通縮,去掉窮人都是富人,去掉降槓桿的都是加槓桿的,是一個道理。
國際金融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11月15日預測,全球債務或將繼續創下255萬億美元的記錄高位,按全球77億人口計算,人均債務已經接近32500美元,折合人民幣230000多。
村口大爺抽一口東北大菸袋氣憤的說:「老哥我又被平均了。」
與全球經濟相比,債務已經是GDP的3倍多;如果按照最低的美聯儲基礎利率來算存量債務的成本,全球存量債務每年要還3萬多億美元,幾乎是全球GDP排名第7印度的1.2倍。
截至2019年11月底:存量債務規模依然還沒有減緩的意思,單單2019年上半年,全球債務存量就增長了7.5萬億美元。今年單政府債務規模就要超過70萬億美元,美國一個國家將獨佔23萬億美元,新興市場國家的整體債務(政府、公司和金融行業)也將繼續再創新高。
魔幻的泡沫才是這個信用債務世界的新常態,當面臨去槓桿周期時,並不是說總體槓桿下降了,而是有些人被迫降的槓桿,幾乎在同時被另一撥人給無壓力接回去了。
一降,一加,兩波人一次命運分叉、互道傻缺的擦肩而過。
什麼是真相?什麼是表象?
就像前幾年信了時首席「唱空中國,房價要跌」的鬼話,把房子趕快降價賣了一樣,結果完美的錯過了一大波樓市改天換命的紅利。
捧著手機屏,懊惱,罵街,你大爺的時老頭兒!一切情緒的宣洩,都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一直在上海做PE的朋友戴博士說:「這個世界,只有弱者才會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用情緒溝通。規律和人性才是所有生意背後的終極題眼。超越平庸的收益,等不來,要不來,更靠不來。」
槓桿的冒險不會停止,只是淘汰一批,換了一批繼續幹罷了。
2寬鬆號角
寬鬆是冒險的號角。
2019年年底復盤,最大的事情莫過於全球貨幣政策的180°大轉向。
在這個轉彎的過程中,有些國家被壓在了車輪下,可能無法再翻身;有些國家則被震的頭暈目眩,除了寄託大國的救援之外,已經別無它法。
世界等來了寬鬆,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分叉也就此加速拉開了。
韓國在5G時代還有希望嗎?
拉美的產業復興與獨立還有戲嗎?
火熱開啟的汽車智能電動化時代,中東的地緣優勢還能保持嗎?
以及美元霸權鑄幣稅還能收多久?
……
大時代就是這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殼運動級別的權力資源格局重塑,改變的豈止是表層的那幾寸浮土?
上圖是任澤平在一篇機構報告裡的配圖,中國、英國、日本雖然沒有被標註為降息國,但實際上截止11月底,寬鬆也都實際落地了。
中國的LPR利率降低5個基點;
日本央行認為還有降息空間;
英國脫歐前景不明,也在釋放降息對衝的聲音。
無論是以毒攻毒也罷,無論是多方爭議也罷,未來減稅降費的財政寬鬆+降息的貨幣寬鬆將會成為趨勢,而且時間不會短。
別聽美聯儲在哪瞎比比,也別聽什麼老美經濟向好的鬼話,經濟長趨勢下行和全球利率趨勢性走低將是未來的兩個鐵的真相。
用這兩條不變的真相去應對市場每時每刻各種聲音,才可能有穩定的理性判斷,否則人云亦云,很危險。
一邊是地產金融泡沫上了天,一邊是趴在乾旱河溝裡喘氣的實體經濟,防泡沫和救實體將是兩手都要硬的活。
財政的手按住泡沫,貨幣的手託一託實體經濟,操盤手腳踩金融地產的地漏,手握定向的水管,姿勢難扎。
3縱橫捭闔
2019年的進口博覽會將會被載入史冊。
因為已經宣告,亞歐正在逐漸形成合力,資本的合縱與連橫正在國家資本之間完成格局的重塑。
尤其是進博會期間,歐洲領導人近乎於大白話的發言,作為投資者和想弄懂未來世界格局的朋友卻是應該多看幾遍。
其中有句話說的很直接:「西方霸權已近末日」。
大的轉折,早已經公開化,哪有什麼國吹,哪有什麼陰謀論,只是很多人不願意去接受,不願意去主動理解罷了。
世界經濟突圍當前有三大難題:中房,歐債和美股,被譽為世界三大「鋼鐵泡沫」的奇蹟。
當中歐擁抱在一起,其實正在預示著高懸的美股將成為孤立的哪一個,最終結局如何,唯有時間能夠給出答案。
中房的問題目前已經被「冷凍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於等一等收入,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房產,漲的壓力大於跌的壓力。總體問題不大。
歐債的問題,在於找到持續靠譜的借款方,錢很便宜,沒人借,就無法完成最終的貨幣閉環。
中國資本市場說:這一點剛好是我們緊缺的,趕快來買買買!
中國歐洲主權債務首次發行400億歐元;
港交所被爆考慮併購倫交所和西班牙證券交易所;
其實都是在表明,歐亞資本正在率先合流,未來會有什麼化學反應,從實戰的角度,需要我們越來越重視金融市場的機會。
4情緒陷阱
這個世界用情緒溝通是最舒服的。
因為不用深入思考,因為可以順著自己的人性肆無忌憚。
但這往往是投資的大敵。
騙局橫行的今天,任何任性都將是毫無用處的。
被緬甸邊境相親網站的「殺豬黨」騙了,你拉黑他,罵他有用嗎?被柬埔寨網絡黑「賭場」騙光了首付款,你把大腿拍腫真的能解決問題嗎?還有,家裡老人去跳廣場舞花9999買了兩盒藏犛牛的奶粉,你把鍋碗瓢盆摔的稀碎有用嗎?
沒有一毛錢用處。
自己對真相的認知能力是保護自己和家庭財富的唯一護城河,這個風險自擔的時代,自己承擔風險,如果還沒有認識到自己認知護城河的意義,一定是還沒有嘗試過市場經濟的「鐵拳」。
世界政治格局的地殼運動,帶動世界資本力量的重新組合構建,我們的問題在於用開放來解決,老美的問題在於用守內來等待新的投機機會。
各有各的戰略,各自也都在向對方學習。
對於普通人來講,看清了未來這些大的,鐵的真相,起碼在認知上就不會盲目的人云亦云。
做多中國,還是做多美國?
讓不讓孩子繼續去歐美留學?
要不要把上海、深圳的房子賣掉去買發達國家?
中國股市能不能孵化出世界最牛的跨國企業?
……大亂,大治,亦潛藏著重大變的機會。
◆ ◆ ◆ ◆ ◆
對於一系列的格局變化,智谷趨勢持續地觀察、記錄、思考,此次重磅新書《中國城市大洗牌》就是其精華成果。
熱賣中榮登爆款清單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