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扶智:甘肅臨夏州脫貧攻堅的「嘉庚元素」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廈門市集美區攜手臨夏州和政縣,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 楊伏山 攝

中新網廈門12月4日電 (記者 楊伏山)日前,跟隨廈門市「聚焦東西部扶貧協作」採訪團深入甘肅臨夏州一路採訪,位於臨夏州和政縣內一條以「嘉庚路」命名的道路,作為臨夏州首條以東部元素命名的道路,顯得格外吸睛,引起中新網記者的特別關注。

地處臨夏州南部、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匯地帶的和政縣,是漢族、回族、藏族、東鄉族等8個民族聚居地,也是甘肅省58個貧困縣之一。著名愛國僑領陳嘉庚的故鄉——廈門市集美區,與和政縣結對幫扶。

記者參訪廈門市集美區援建的和政縣嘉庚實驗幼兒園。 楊伏山 攝

陪同記者一路採訪的集美區派駐和政縣掛職幹部與和政縣當地幹部介紹說,兩地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探索「招商引進東部企業+購地建設產業園區+援建扶貧工廠+吸納貧困戶就業」「招商引進東部企業+流轉農戶土地+建設現代農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扶貧新路,形成東西部產業協作格局,帶動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而在扶貧的同時,扶志與扶智,更是早早地就進入了兩地決策層的視野。

一百年前,陳嘉庚先生懷抱「教育為立國之本」的家國情懷,慷慨解囊、傾資興學,教育興邦,如今,在集美區這已成為一種傳統,升華為「嘉庚精神」。與和政縣結對幫扶以來,集美區把弘揚嘉庚精神融入到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國家戰略中去,創新結對幫扶機制,以嘉庚精神引領、推動扶貧扶智。

目前「周末學堂」已在臨夏州東部援建扶貧車間全面推廣。 楊伏山 攝

記者一行來到集美區安排結對幫扶資金500萬元新建的和政縣嘉庚實驗幼兒園參訪,恰逢中午時分,幼兒小朋友們正有序用餐。

園長張秀梅告訴記者,幼兒園各種功能用房齊全,配備的保教設備和幼兒遊戲活動設備先進,目前,共有大、中、小三個年段9個教學班,在園學生388人。

2019年,該幼兒園與集美區杏濱中心幼兒園建立結對關係每年派出教師到集美結對園進行跟崗學習,後者也連續兩年安排骨幹教師到和政進行短期送教送培活動。

「我也到過廈門進行過短期進修,學習到特區幼兒教育許多新的理念與方法。」她說。

張秀梅介紹說,該園的幼教老師時常向小朋友們講陳嘉庚老爺爺的故事,啟迪孩子們從小懂得誠實做人、愛國感恩的心智。

為彰顯陳嘉庚先生「誠以做人、毅以處事」的精神,幼兒園還以兩隻可愛的和政小羊為原型,設計誠寶和毅寶兩個吉祥物,寓意可愛誠實、果敢堅毅,集中體現嘉庚精神。

據了解,近年來,集美區弘揚嘉庚精神,著眼補齊和政縣教育、醫療短板,先後投入2151萬元援建嘉庚實驗幼兒園、李家山鷺島小學、王泉鷺島小學等6所學校,投入1697萬元實施2所鄉鎮衛生院、28個村衛生室升級改造、57個貧困村健康一體機配備及「網際網路+健康扶貧」微醫等項目。

廈門市與臨夏州結對幫扶,重視將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在大量吸收農村婦女到扶貧車間就業的同時,創新在廈門援建扶貧工廠、扶貧車間開辦職工「周末學堂」,讓數千名貧困婦女在拿到自己人生第一份工資的同時,也逐步提升文化素質,為臨夏州脫貧攻堅持續發展蘊蓄新的動能。

集美區派駐和政縣掛職幹部告訴記者,周末學堂是在東部援建扶貧車間基礎上的一個微創新,基本思路是落實「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發揮東部支教支醫及相關人才作用。目前「周末學堂」已在臨夏州東部援建扶貧車間全面推廣。

甘肅省臨夏州常委、副州長,廈門市赴臨夏州幫扶工作隊領隊邱武偉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稱,把「扶貧車間」作為解決少數民族農村貧困人口就地就近就業的重要手段,加大「扶貧車間」建設力度,正在實現從扶貧車間到扶貧工廠、再到產業園區的轉型升級。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臨夏州已累計建設扶貧車間258家,共吸納6041名貧困人口就業,有效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完)

相關焦點

  • 助力甘肅臨夏州脫貧攻堅的「廈門力量」
    中新網廈門12月1日電 (記者 楊伏山)廈門市赴東西部扶貧協作地區採訪團一行,11月30日啟程前往對口幫扶地區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採訪,了解廈門助力臨夏州脫貧攻堅成效。自2010年,廈門市與臨夏州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關係以來,廈門市聚焦精準幫扶、精準脫貧,制定實施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不斷加大幫扶力度,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格局,幫扶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採訪團現場了解臨夏州東鄉族自治縣「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平臺」項目。
  • 廈門組織媒體團赴甘肅寧夏實地採訪 聚焦東西部扶貧協作成效成果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特派記者林森泉)近日,為進一步宣傳廈門扶貧協作成果、講好中國脫貧攻堅中的廈門故事,市委宣傳部組織中央和省級駐廈媒體及市屬媒體記者一行赴西部甘肅寧夏採訪6天,全力聚焦廈門東西部扶貧協作成效成果。
  • 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交流脫貧攻堅經驗
    原標題: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甘肅臨夏州交流脫貧攻堅經驗  中國甘肅網10月10日訊 據甘肅日報報導 (記者 鄒海林) 日前,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第三次聯席會議在臨夏州召開。
  • 廈門集美區積極助力甘肅省臨夏州和政縣脫貧攻堅
    傾情傾力傾智幫扶 共赴「和美新生活」集美區積極助力甘肅省臨夏州和政縣脫貧攻堅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馮立東一幅幅獨具西北特色的畫作、一張張動人心弦的照片,記錄下集美和政兩地在產業協作、教育幫扶、勞務輸轉、消費扶貧、醫療支援、文化幫扶等領域扶貧協作的故事——近年來,集美區高度重視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傾情傾力傾智開展真幫實扶,助力和政縣人民脫貧攻堅,共奔「和美新生活」。
  • 白銀會寧縣楊崖集鎮姚坡村:脫貧攻堅扶智更扶志
    原標題:楊崖集鎮姚坡村:脫貧攻堅扶智更扶志  中國甘肅網8月21日訊 據白銀日報報導 近年來,會寧縣楊崖集鎮姚坡村在脫貧攻堅中既扶智也扶志
  • 翔安區不以山海為遠決勝脫貧攻堅 甘肅永靖提前一年脫貧摘帽
    近年來,在黨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強力紐帶的牽引下,翔安區與被譽為黃河明珠的甘肅省臨夏州永靖縣牽手,在更廣闊的領域、更深入的層次開展緊密協作,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  相距2000多公裡的翔安與永靖,互許下一段跨越山海的深情。人才支援、資金扶持、產業合作、勞務協作……今年2月,永靖縣達到貧困縣退出標準,提前一年成功脫貧摘帽。
  • 甘肅「兩州一縣」及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電網工程投產
    甘肅省「兩州一縣」及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電網工程投產儀式在蘭州舉行。李琛奇攝10月10日,甘肅省「兩州一縣」(也稱一區一州,即藏區和臨夏州)及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電網工程投產儀式在蘭州舉行,標誌著甘肅「兩州一縣」及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電網工程全部投運。
  • 任振鶴在臨夏州調研時強調 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
    原標題:任振鶴在臨夏州調研時強調    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唱響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花兒」    省委副書記、代省長任振鶴12月20日在臨夏州調研。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工作重中之重,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加快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沿洮河經濟帶東鄉段項目建設現場,任振鶴詳細了解了項目規劃和建設情況。
  • 華僑城助力寧夏臨夏州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12月17日,華僑城集團與寧夏臨夏回族自治州(下稱「臨夏州」)州委、州政府,臨夏州永靖縣縣委、縣政府在臨夏州臨夏市舉行華僑城集團助力臨夏州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籤約儀式。華僑城集團與臨夏州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僑城西部集團與臨夏州永靖縣籤訂臨夏州永靖縣黃河三峽大旅遊區項目(下稱「黃河三峽大旅遊區項目」)合作協議書。華僑城集團黨委副書記薛麗軍介紹了華僑城文旅產業發展和旅遊扶貧的相關情況,並總結了華僑城助力臨夏州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已經開展的工作。
  • 「脫貧攻堅」群策群力 建言獻智 為「兩州一縣」脫貧攻堅提供智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系列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重要思想,系統回答了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的系列重大問題,這是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根本遵循。當前,我省脫貧攻堅進入了攻城拔寨的最關鍵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是甘肅背水一戰的「一號工程」,是硬仗中的硬仗。
  •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
    中國之聲特別策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10日推出《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 一大早,山東濰坊青州市東夏鎮雙廟村村民宋德海就在自家小超市忙碌開來。作為建檔立卡已脫貧繼續享受政策戶,宋德海身體殘疾,無法外出工作。得知他有創業的想法,包靠負責人耿喜民及時上報鎮扶貧辦,幫助宋德海辦起了小超市。
  • 寫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召開一周年之際
    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駐村扶貧幹部在東鄉族自治縣高山鄉布楞溝村幫助農民平地種樹(2015年4月1日攝)。依託產業扶貧,臨夏州的貧困人口從2012年底的73.3萬人減少到2017年底的26.05萬人,年均減貧近10萬人;貧困發生率從42.2%下降到14.82%,年均下降近6個百分點。
  • 助力脫貧攻堅 書寫山鄉巨變——甘肅省扶貧書法作品展在蘭州開展(圖)
    中國甘肅網12月8日訊 (本網記者 張蘭琴)12月8日上午,由甘肅省委宣傳部、省扶貧辦、省文聯主辦,甘肅省書協承辦的
  • 奏響脫貧攻堅最強音——省內幫扶單位助力安定區脫貧攻堅
    原標題:奏響脫貧攻堅最強音 ——省內幫扶單位助力安定區脫貧攻堅省市縣各幫扶單位充分發揮行業部門優勢,幫扶成效顯著。不丟下一戶,不落下一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號角全面吹響。6月6日,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年輕幹部劉文祥在安定區內官營鎮泉坪村駐村已整整兩個年頭。泉坪村是內官營鎮的深度貧困村,截至2018年6月,貧困發生率22.18%,貧困程度深,貧困面廣,情況複雜,人居分散,土地均為旱山坡地,是脫貧攻堅主戰場最難啃的「硬骨頭」。像這樣的村子,省委黨校(甘肅行政學院)的幫扶點還有6個。
  • 甘肅又一個脫貧宣傳周啟幕 融媒展清水縣脫貧成效
    本網訊(記者 田野)9月28日,甘肅省清水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在蘭州啟動。這是由甘肅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甘肅日報社共同主辦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甘肅省脫貧攻堅縣(區)宣傳周」第九場發布活動和成就展。甘肅省委宣傳常務副部長高志凌出席並宣布成就展開幕。
  • 甘肅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 甘肅臨夏...
    12月21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在臨夏舉行的「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臨夏專場)上,臨夏州委書記郭鶴立通報了臨夏州脫貧攻堅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臨夏州是全國「三區三州」和全省「兩州一縣」深度貧困地區之一,8縣市均為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片區扶貧開發重點縣。
  • 「山海協作」守望相助 廈門精準幫扶臨夏州壯大扶貧產業
    央廣網廈門12月8日消息(記者 陳庚)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自2010年6月起,廈門市對口幫扶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記者近日跟隨廈門市委宣傳部組織的媒體團到臨夏實地採訪發現,按照「臨夏所需、廈門所能、協作見效」的原則,廈門精準引進、建設了一批扶貧車間、工廠和園區紮根臨夏,讓當地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脫貧的同時,也助推臨夏扶貧產業持續發展壯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 集美區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 對口幫扶甘肅省臨夏州和政縣成效顯著
    (李家山鷺島小學供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林桂楨 通訊員 林小芬)9月24日,在距廈門2000多公裡之外的甘肅省臨夏州和政縣羅家集鎮,一所以「鷺島」命名的學校——李家山鷺島小學正式竣工啟用。這是集美、和政兩地持續深化對口幫扶工作結下的又一碩果。
  • 惠恭健:扶貧先扶志 扶貧必扶智
    無錫市在扶貧工作中堅持「志智雙扶」,注重物質與精神幫扶並舉,實現了扶貧與扶志、扶智的有機統一,提高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觀念、扶信心;扶智就是扶知識、扶技術、扶方法。有了奮鬥的願望和意志,扶起來的貧困群眾才能硬得起腰杆、邁得開腳步,走上奔小康之路。
  • 甘肅臨洮縣:產業扶貧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勁動力
    脫貧攻堅,產業是關鍵。一個村子有產業,才會有發展,老百姓才能持續增收。近年來,甘肅臨洮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促進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關鍵舉措,緊緊圍繞全市「551」產業扶貧模式,持續加大到戶產業扶持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引導群眾發展特色產業,逐村逐戶逐人找癥結開藥方,積極探索出了一條發展到戶產業實現穩定脫貧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