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16日電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彭清華在最新一期《求是》雜誌上發表文章,論述「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有關問題。
文章說,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是香港同胞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國家發展大局的需要。香港能否保持繁榮穩定,並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繼續發揮積極作用,始終是衡量「一國兩制」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
文章稱,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最根本的是要堅持「一國兩制」的核心要求和基本目標,處理好「一國」與「兩制」的關係。準確把握這一核心要求和基本目標,必須處理好「一國」與「兩制」的關係。
「一國兩制」方針的基本含義,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國家主體堅持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回歸祖國後設立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別行政區,繼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依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實行高度自治。
「一國兩制」是一個完整概念,「一國」就是要維護中央依法享有的權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兩制」就是要保障香港特別行政區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權,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一國」是前提,沒有「一國」,「兩制」就失去了基礎。「一國兩制」作為新生事物,在實踐過程中出現一些爭議和分歧在所難免,但在原則問題上不能混淆是非。
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既要保障香港的高度自治,保持原有的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也要積極適應香港回歸祖國這一歷史性的深刻變化,轉變觀念,加快香港與內地全方位、寬領域的交流合作,促進人心回歸。只有這樣,「一國兩制」的優越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
文章指出,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必須準確把握時代要求和香港實際,把胡錦濤提出的「十六字要求」和「四個努力」落到實處。胡錦濤要求特區管治團隊切實做到依法治港、精誠團結、勤政為民、登高望遠,希望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努力維護基本法的權威,努力提升競爭力,努力加強人才培養。這「十六字要求」和「四個努力」具有很強的時代感和現實針對性,指明了新一屆特區政府施政和香港未來發展的方向和重點。
文章表示,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需要大力弘揚香港同胞長期奮鬥所形成的團結、拼搏、創新精神。精神力量是一個國家和地區賴以生存發展的內在動力。香港從偏居一隅的小漁村,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其成功的背後蘊藏著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這就是胡錦濤強調的「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同舟共濟的團結精神、靈活應變的創新精神」。
這三種精神是胡錦濤深刻總結香港同胞的長期奮鬥歷程提出來的,是對香港精神的高度概括,又賦予了深刻的時代內涵。弘揚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要求香港同胞強化主人翁意識,充分利用香港背靠祖國的優勢,把中央各項惠港政策切實落到實處,自覺承擔起管理香港、建設香港、發展香港的責任。弘揚同舟共濟的團結精神,要求香港同胞在愛國愛港旗幟下,求同存異,包容共濟,齊心協力應對各種挑戰,形成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發展的強大合力。弘揚靈活應變的創新精神,要求香港同胞在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善抓機遇,順時應變,大膽探索,在變革創新中不斷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