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這是鄭一嫂(龍嫂)的畫像
刊登在19世紀西方報刊上
本姓石,乳名為香姑,是一位粵妓(在廣東沿海一帶的船上做「艇妓」)。漂亮,臆想之美,又勾勾又丟丟。26歲那年,在一次海盜火併中,石香姑被紅旗幫海盜劫走,海盜首領鄭一對其一見鍾情,娶她為妻。從此,香姑有了一個新的名字——鄭一嫂,也稱龍嫂。
鄭一,祖上鄭建,據傳是鄭成功軍隊中的一名軍官,後逃到廣東,做了海盜。傳到第四代,出了兩個海盜巨魁,一個叫鄭七,另一個就是鄭一。(鄭一是鄭七的堂弟,也不知道他們這名是怎麼排的)。嘉慶年間,華南七大海盜幫派聯盟,在雷州半島和香港大嶼山建立了基地,紅旗幫實力最為雄厚,幫主鄭一就是整個聯盟的核心,是名副其實的海賊王。1807年,42歲的鄭一突然死於越南。有的說他被大風颳入大海淹死了,有的說他死於在越南的一場戰鬥。(當時中國華南的海盜,基本上都是以越南西山政權為靠山做大做強的。)
按照一般的劇情發展,一個權勢極大的首領死去後,幫派必然分裂。但是鄭一死後,紅旗幫不僅沒倒下,聲勢還更加壯大了。
從一進入海盜團夥開始,鄭一嫂就介入丈夫的海盜活動,培植了自己的勢力,在紅旗幫中樹立起極大的權威。在鄭一突然去世後,她很快實現權力的轉移。協助她順利掌權的,是她的得力助手,乾兒子兼情人,張保仔。
張保仔,本名張保,出生在廣東新會一個漁民家庭,15歲時隨父出海捕魚,正遇到鄭一的海盜幫劫掠,被擄走了。鄭一見到張保仔,被他的「聰慧,有口辯,且年少色美」所吸引,遂「嬖之」,把張保仔認成了乾兒子。得到了鄭一的寵信,再加上張保仔為人酷烈,有俠氣,「每劫掠時,眾有不前者則殺,得財悉瓜分,不事蓄積,掠人不妄害」,很快升為海盜頭目。鄭一死後,張保仔也……上位了,從龍嫂的乾兒子升為了情人,他對鄭一嫂忠心耿耿,遇事必先請而後行。
時年32歲的鄭一嫂和21歲的張保仔,真雙劍合璧、統領海盜數萬人。鄭一嫂和張保仔掌權期間,海盜幫派制定了嚴苛的行為規範。比如劫掠來的財物要交給旗主統一分配,不得強姦女票等等。曾被紅旗幫俘獲的英國人格拉斯普爾,後來在回憶錄《可怕的海盜》一書中說,違反規定的海盜將受到鞭撻、監禁甚至凌遲等嚴酷處罰,所有海盜條令均得到嚴格執行,嚴明的紀律,與正規軍隊相比,毫不遜色,這「幾乎令人難以置信」。紅旗幫不僅自己設立了造船廠,甚至還配備了和洋人一樣的大炮、槍枝。往來於珠江口至瓊州海峽一帶,稱霸一時。
1809年,英國富商格拉斯普爾在經過廣東沿海時,被紅旗幫劫掠綁架。幾個月後,格拉斯普爾被以7654西班牙銀元贖出來,返回英國倫敦。他將自己被綁架的經歷寫成了《可怕的海盜》一書,讓鄭一嫂在歐洲擁有極高的知名度。
海盜聯盟在鄭一嫂和張保仔等人的帶領下,在4年時間裡,規模擴大了一倍多。到1809年,已經擁有一千八百多條船和7萬多人,成為一支極為龐大的武裝力量。歷史學者穆黛安說,這個規模是1588年英國艦隊和西班牙無敵艦隊兩者規模之和的兩倍。而此時,廣東水師的兵力和船隻,僅為海盜聯盟的1/4左右。官軍屢次派兵圍剿紅旗幫,但每次都損失慘重,鎩羽而歸,很像《水滸傳》中水泊梁山兩贏童貫、三敗高太尉的橋段。重創清軍,已經不新鮮了。鄭一嫂的隊伍,連老牌海上勁旅葡萄牙艦隊和英國艦隊都不放在眼裡。一場小戰,在廣州內河痛擊英國船隻,斬殺數十名英國士兵,還俘獲了一艘英艦。這件事傳回英國,舉國震驚。1809年秋天,英國、葡萄牙和清廷組成了一支聯合艦隊,直撲位於大嶼山的紅旗幫老巢。鄭一嫂親自坐鎮大嶼山,與聯合艦隊進行周旋。背地裡卻派出一支奇兵,奇襲廣州城。激戰九天,聯合艦隊傷亡慘重,僅剩幾艘艦船逃回廣州。數場大戰,紅旗幫斬殺虎門總兵林國良,打死浙江水師提督徐挺雄,生擒廣東水師提督孫全謀,使得兩廣總督頻頻換人。後來,葡萄牙和清廷再次組建了一支龐大的聯合艦隊,意圖一舉剷除紅旗幫。聯合艦隊一字排開,對大嶼山海盜基地進行輪番炮轟。鄭一嫂和張保仔趁退潮之際集結人員兩萬人,大船三百多隻,火炮一千五百多門,果斷出擊,揚長而去。
在電影《加勒比海盜3》中,有一個中國女海盜「清夫人」,人物原型應該就是鄭一嫂。周潤發演的嘯風,很可能就是張保仔。就在紅旗幫風頭正勁之時,廣東沿海第二大海盜、黑旗幫首領郭婆帶向清廷投降,調轉槍口幫助清廷圍剿紅旗幫。
郭婆帶的命運跟張保仔很像,都是漁民家庭出身,少年時代被鄭一擄獲,得到寵幸而加入海盜幫,晉升為海盜頭目。史書說郭婆帶「手不釋卷」,船頭錦幔上寫著兩行大字:「道不行,乘槎浮於海;人之患,束帶立於朝。」見識非凡。論資歷和文化水平,郭婆帶都不在張保仔之下。但鄭一死後,張保仔憑藉與鄭一嫂的情人關係,成為統領,引起了郭婆帶等一批老海盜的不滿。(有的文獻說,郭婆帶其實也鍾愛鄭一嫂,郭、張二人還是情敵關係。)時任兩廣總督百齡在戰勝海盜無望的情況下,採取了邊剿邊撫的策略,胡蘿蔔加大棍,雙管齊下,終於從內部攻破海盜聯盟的堡壘,成功招安郭婆帶。郭婆帶投降後,高官得坐,駿馬得騎,起到了極大的示範作用,削弱了海盜聯盟的力量,也動搖了軍心。加之當時福建的大海盜蔡牽死了,白旗幫幫主梁寶也死了,海盜聯盟很快實質性瓦解。在郭婆帶投降一個多月後,張保仔與百齡第一次會面,但是條件沒談成,招安投誠之事一直陷於膠著狀態。1810年4月,鄭一嫂親自出面,僅僅帶了一支18名女兵組成的侍衛隊,前往廣州,與兩廣總督百齡進行談判。她要求百齡承諾給張保仔保留一支船隊,同時,她的紅旗幫也更加瘋狂的劫掠廣州的沿岸地區,對官府施壓。最後,百齡屈服於她的要求。
數日後,張保仔、鄭一嫂的紅旗幫有17318名海盜、226艘帆船和1315門火炮,向廣東當局投誠。當局則授予張保仔千總的職銜,允許他保留一支有二三十艘帆船的船隊。同時,由皇帝賜婚,準鄭一嫂和張保仔成為合法夫妻。在投誠7個月後,張保仔被調往福建任參將。兩年後,1813年,他和鄭一嫂有了一個兒子。再後來,張保仔被擢升為福建閩安副將,委任到澎湖駐守,鄭一嫂也被封為誥命夫人。
1822年,道光二年,張保仔病死於澎湖任上,終年36歲。據說她在家祠中供奉著兩廣總督百齡的畫像。(百齡死於1816年)。到1840年,時任兩廣總督林則徐翻起張保仔的舊案,上奏說,張保仔「所聚大小匪艇數百艘,盜夥數萬人,劫掠商民,戕傷將士,其罪逆更有甚於鄭一,粵省濱海村莊,受其荼毒之慘,至今閭巷傳聞,痛心切骨」。在林則徐的建議下,朝廷剝奪了鄭一嫂「命婦」的頭銜。常看到有人在談論這個傳奇女子時,會說:「鴉片戰爭時,鄭一嫂不但積極組織民眾抵抗英軍入侵,還為林則徐建言獻策,體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這個,我並沒有看到確切的文案記載,覺得這是刻意的拔高美化。這個女人,美、辣、靈、狠、毒、兇、橫,一生傳奇,但她終究是個打家劫舍的土匪。她的故事,獵奇地看看就好,非要當成什麼壯舉稱道,大可不必。
時間:4月30日
輪值主編:董石
編審日期:2020.07.19
聲明:新媒體「天下成均」推文,或源於報刊、新媒體,或來自作者授權,純屬作者的立場和觀點,不代表「天下成均」的立場和觀點,也不表示支持或反對作者的觀點。所有觀點,僅供參考。他者據此實踐,風險請自擔。
紀念王船山聖誕400周年新造「王船山聖像」
《王船山語要》第1版
《王船山語要》第2版
《王船山語要》,黃守愚主編,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9年8月第1版,2020年1月第2版。第1版定價98元,第2版定價168元。當當網有售。